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从《晋书.罗企生》看如何理解和把握历史资料

 罗时实 发布时间:2007-04-27

 

   罗企生(363――399),字宗伯,晋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为人多才艺人,讲义气。初拜著作郎,因为家贫亲老,要求补授监汝县令,刺史王凝之请他担任别驾。殷仲堪担任荆州刺史镇守江陵时,又引荐企生担任功曹,以后又升官至武陵太守。罗企生正准备上任之时,殷仲堪遭到桓玄进攻。殷把罗企生留任为谘议参军,一起商量军国大事。为感殷的知遇之恩,他不管生死,在殷失败后,拒绝弟弟罗遵生的拼命阻挠,定要保殷逃亡。罗企生被弟弟强制留下后,他仍坚守节操,拒不向桓玄屈服。而且不听劝阻,坚持为殷仲堪照看眷属,料理家务。桓玄也一向器重罗企生,不想加害于他,并派人告诉罗企生:“你如果向我谢罪,我就放了你”,但他拒不谢罪。在监狱中,他仍不改初衷,并历数桓玄不仁不义之行为,最后终于被杀。后人称他为“忠义之士”。(《晋书》卷89)
   这里是介绍《晋书》卷89的说法,粗看材料介绍很详细,但只要仔细分析对照一下 《豫章柏林重修大成族谱》企生名下的记载就不难发现,这些材料很可能是古时旁观者根据片面的事实所作的猜想。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上述材料说“因为家贫亲老,要求补授监汝县令”。而在《柏林谱》中介绍,企生公的父亲名“绥”,仕西晋“秀才,除郎中,转尚书郎,拜散骑常侍郎。”这样的仕宦之家这么会家贫?当然,亲老孝顺也是事实。作者猜想,不是家贫亲老那为什么“要求补授监汝县令”?所以说,这后半句有此事,前半句是猜想。既然后半句有此事,哪会有什么事?我认为有损于企生公的形象。不是“因为家贫亲老”才“要求补授监汝县令”,而是企生公的父亲绥公发现儿子有奇才,才要求增补临汝县县令。绥公早年在丰城池山祖居地学道并讲学,并敕封为“罗湖岱王”,“其初遇一异人,授以《遁甲兵书》、《都天遁书》”等伪书,误为“宝书”,并要长子企生熟读。企生公三复对父说:“天镜、地镜、人镜有用之书也!其馀出天门,入地府,秘局藏形,履符禁敌,皆幻语也。”岱王奇之,遂命企生举秀才,补任临汝县令。显然,企生公补任临汝县令是因为企生的父亲绥公发现儿子特懂事,认为有奇才,于是举荐儿子企生补授临汝县县令,并非是“因为家贫亲老,要求补授监汝县令”。企生公没有辜负父亲和民众的厚望,与民兴水利,均赋役,为民谋利。当地百姓歌谣:“豫章松柏留待宗伯(“宗伯”是企生的字号),临汝苍生实赖企生。”把企生比喻为豫章松柏,是临汝县百姓的真正父母官,百姓感恩不尽。这时企生公还不满20岁。如果说“因为家贫亲老,要求补授监汝县令”,那么企生公仅仅是为了谋生而要求做官。
   第二,企生公曾在殷仲堪手下任功曹。《晋书》卷89说“罗企生正准备上任之时,殷仲堪遭到桓玄进攻。”事实上是企生公上任之后建议殷仲堪召集镇上诸绅(包括桓玄)仿效古时盟誓效忠晋朝,殷仲堪不置可否。桓玄拥有武装早有谋反之心,要求他表态效忠晋朝那不是虎口取食?于是桓玄提前出兵。殷仲堪先要企生公担任长史,企生公婉拒,殷再要求企生公担任谘议参军,显然是殷便于逃避责任。企生公还来不及准备便被擒获,那里还能“保殷逃亡”?更谈不上“坚持为殷仲堪照看眷属,料理家务。”最后的结果是企生公“仍坚守节操,拒不向桓玄屈服。”宁可忠晋殉节。而殷仲堪则加盟桓玄反晋,随桓玄发兵进攻京城,废了晋帝。由于桓玄不得人心,最后晋将刘裕率众打败了桓玄。这就是历史。
   第三,《晋书》卷89的说,“桓玄也一向器重罗企生,不想加害于他,并派人告诉罗企生:‘你如果向我谢罪,我就放了你’,但他拒不谢罪。在监狱中,他仍不改初衷,并历数桓玄不仁不义之行为,最后终于被杀。”的确,桓玄看重企生的才华,预先曾赠羔裘给企生的母亲胡氏,胡氏怕企生不是桓玄的对手而吃亏,没有告诉企生接受了羔裘。企生知道后十分后悔,但决不放弃忠晋反奸的初衷。如果企生公只知“为殷仲堪照看眷属料理家务”,不懂大节大义,难道桓玄是个重视普通众生的大善人?桓玄送羔裘的初衷就是担心遭到企生公的反对,收服殷仲堪是很容易的事,殷仲堪加盟反晋就是事实。《晋书》卷89的说,“你如果向我谢罪,我就放了你。”桓玄也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企生公并没有得罪桓玄,也不知道桓玄的险恶用心,所以才会发起要求诸绅“盟誓忠晋”。桓玄也不会轻易暴露谋反之意,否则便会成为众矢之的。桓玄一发兵,企生公便明白了桓玄的用心。从企生公被擒获起便知自己必死无疑,企生公要忠晋爱国,桓玄要谋反争帝。抓获企生公后桓玄千方百计要企生公为他效劳出力,这怎么可能?甚至还想到要尽忠就不能尽孝,要求生尽孝就不能尽忠,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宁愿做刀下鬼。在狱中留下《死节》一文,表达心迹。企生公在狱中不会“历数桓玄不仁不义之行为”。桓玄为了得到企生公为其效劳,便抓获企生公的兄弟遵生,企生公对桓玄说:“乞一弟,以养老母,企生就死!”如此语气,怎么会“历数桓玄不仁不义之行为”?逆贼梗其忠,公从容就义。
  《晋书》卷89的解释大大扭曲了企生公的形象,也自相矛盾。详情请见《忠义之士企生公人生解读》。
   企生公从小遵母命接受了严格的儒家传统教育,从小就懂得“至孝悌之道,教国教家始于事亲,终于事君,迺能立人之道。”从小立下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
  《晋书》卷89有关这一段的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写?显然,企生公大义凛然、忠晋爱国、舍身取义的壮举,知之必定肃然起敬。企生公的表兄豫章太守胡藩极力在朝廷禀奏,也必定会震动朝野,胡藩得到刘宋太祖玺书,以“一门忠孝”匾额挂在企生公先祖瑭公柏林旧居南池塘。企生公生前曾升任武陵太守,未然上任。其他的朝官又如何处世?这是一道难题!封建社会的官员有几个能做到像企生公那样?很可能要极力贬低企生公的形象,你一言我一语,说出“《晋书》卷89”有关企生公的评语也就不难了。
   历史资料是宝贵的,但要综合分析,切不可盲目轻信。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