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夷都“乌蒙王”罗星史略
罗晋华 发布时间:2008-03-14
宋乌蒙王罗星(阿杓)是一个在历史的时空穿越了近千年的人物。由于两个“阿杓”的出现,乌蒙王到底是谁呢?是东爨“乌蛮仲牟由之裔”阿统的第十一世孙阿杓,还是江西汲水汉族人罗统“与夷女结合”养育的后代罗星?历史的存疑只能留待历史去解答。
在盐津,乌蒙王罗星(阿杓)沉睡了880多年,其雄浑的墓地早已被岁月的风沙洗成荒冢。失去昔日风彩的乌蒙王罗星(阿杓)之墓,由于历史的存疑,仅在《盐津县志》上有简约的籍载。
一、从家谱中揭示夷都山乌蒙王罗星
翻开罗钦云编撰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豫章腾桥罗氏宗谱》,你将看到罗姓血缘之河所蕴藏的种种生命递传的神秘符号,惊叹罗姓的源源流长,感受到罗姓远祖深沉而阔大的呼吸,乌蒙王罗星就是这个生命链环上的共振。
远古的先贤不在赘述,山西太原阳曲县的罗荣,就是乌蒙王罗星的第十五世先祖。唐大历五年(公元723),在“蔡经略三战而无功,何司马九征而败绩”的播州(今遵义),唐代宗授时任麻阳都佥的罗荣“平僚节度都知兵马使”入播平叛,经七年镇守,使播州从“椎鲁之域,变为文明治地”。大历十三年(公元778)代宗下诏授罗荣“六州都督”、“太子太保”;敕封“播州侯”,赐铁券一道,俾尔世侯斯土,子孙世袭。
唐代宗的圣旨,使罗氏土管统治历唐、五代、宋、元、明五朝,至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撤播州建置止,罗氏统治播州831年,世袭36代。罗荣之墓于1984年12月30日被遵义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荣为播州的第一代先祖始,其十三世孙罗瑄就是乌蒙王罗星的爷爷。生于北宋淳化壬辰三年(公元992)的罗瑄,曾授贡山县令,擢升镇远将军,分管黄平府事。北宋康定年间,大夏国气焰炽盛,大举攻宋,宋兵惨败。夏主元昊作诗讽曰:“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凶神恶煞般的夏兵将四周的镇土摧残殆尽,荒草丛生的村庄,只有路边的乌鸦在吞噬着尸骨。“饥民辘野,鲜草黍苗,蔑鸡狗响,走磷飞萤,惊禽骇兽,悲鸣咿嘤。”北宋仁宗庆历辛巳年(公元1041),罗瑄被迁授同知吉安宣抚使司,居吉水县沙河龙屯坝。由此可知,在播州袭爵的罗瑄是奉旨到江西吉安,迁授时已49岁,其次子罗统(阿雄)19岁。
罗统(1022-1094年),字阿雄,出生于播州(今遵义)黄平府官员之家。在封建社会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他“文武兼修,慧智过人,卓荦不羁,喜览山川。”随父亲罗瑄到吉安后,大约21岁游玩到泸州,遇柯阴部酋长斗盖之女比武招亲,刀枪剑阵,一举夺冠,入赘柯阴为婿,一年后被举为酋长,23岁时其长子罗星出世。
熙宁六年(公元1073)季冬,州府逼税,苛捐剥夷、刑威专杖,鞭鞑殊俗,阿雄(罗统)与晏子率10郡8姓反叛。戎州通判熊本请旨于朝,“宠以刺史,巡检之秩,明示劝赏,皆踊顺命,独柯阴一酋不至”。熊本合晏州十九姓之众,发黔南义军强弩,遣大将王宣进讨。宣知罗统武艺超群,夷兵天性劲勇,尚武善战,讨被惨烈,遂与阿杓密谋,采“以夷制夷,招抚纳降”之策,杓串通父统,挟持晏子,不日即克,罗统率10郡8姓归顺,皆愿世为汉官,永不犯宋。熙宁七年(1074)五月初,神宗封罗统泸州剌史,鬼主大酋长,辞拜不授,归隐吉水,怀民积善,开学讲经。
熙宁时代,“汉父夷母”的罗禄兴(阿杓)博学沉静,明敏干练,演奇遁甲,研浑天说,文武双全,劲勇善战。(罗钦云《豫章腾桥罗氏宗谱》)
罗禄兴,名星(公元1045-1129年),字阿杓,江西吉水人,出生于泸州的少数民族“夷女柯阴蛮”家庭。从小习文弄武,在研究星学奇门时,见满天星斗,光辉闪烁,于是更名为“罗星”。熙宁二年(公元1069)端月泸州连降暴雨,河水猛涨,公采用竹笼装石护堤固坝,时任大将军的王宣惊其才能,便与罗星讨较,皆被折服。于是王宣请旨封杓,24岁的罗星不愿为官,其治理水患的善德被老百姓称颂,王宣将其女许配,罗星便可自由进出将军府。
熙宁六年(公元1073)季冬,罗星之父罗统与夷酋晏子抗苛捐税反叛,宋兵进讨,夷兵善战,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王宣带罗星讨抚,杓见两军对阵,战乱恐怖,死伤惨重。正月十七,王宣劝婿,杓同父罗统取得联系,同意不战而和。然夷酋晏子不顺,杓飞马生擒晏子,逼夷兵退至黄葛树下,柯阴众部乞降,鬼王诸夷枭之,愿世为汉官。熙宁七年(1074)五月初敕封乌蒙王,参知政事,与岳父王宣同治泸州、晏州、乌蒙各部,夷乱平定。
《豫章腾桥罗氏宗谱》在罗星封王中籍载:“书称帝命,礼赞王言,龙章炳蔚,凤诏缤翻。只字褒扬,信有丝纶之美;一时宠赐,真如布帛之温。皇恩既播,燕喜斯存;纪封赠。罗星的封王,在罗氏家族中是很荣耀的,自罗荣后他是家族中又一个封王者。
神宗元封二年(公元1079),东南千里,乌蒙蛮作乱,34岁的罗星奉命率兵征抚,神宗授“讨夷招抚将军指挥使”率酋部兵马开赴乌蒙。见各部首领自相雄长,连年争战,使乌蒙这片蛮荒之地,更显凄凉。“灾荒瘟疫,萧条万状,野无烟火,掳惊无处,赤身露体,穴洞从居,康秕裹腹,野果充饥,惊惧不知所为”就是当时的写照。杓采用诸葛亮的安抚之策,“屯兵开荒,播粮种地,秋后收成,分济夷民,编制马队,贸商川黔,数载之劳,经济殷实,天佑生民,政清安泰。”土地的开发,经济的发展,使夷民得以休养生息,农业生产得以逐渐推行。
徽宗大观三年(1109),滇东三十七部反大理,64岁的罗星宝刀不老,父子同率蒙部兵马与高泰明合兵讨平,宣和壬寅年(公元1122)仲冬,乌撒夷乱,脱蒙独立,杓统夷兵,月底叛平。采宽和政役,咸释其罪,厚加接纳,威震乌蒙。77岁的罗星终因疲顿力泛,时长子罗显仁自大理归来袭爵。杓于暮春请旨告老退隐。在化佛台建都居焉。
南宋高宗建炎己酉三年(公元1129)七月,84岁的乌蒙王罗星在四十多年的征抚治理中,呕心沥血,善德同辉,长眠于化佛台卧云岗(今夷都山石马埂)。他的品范才德,勤政爱民,如同孕奇蓄秀的大佛山一样,傲然挺拔,万古长青。
二、普洱夷都山乌蒙王罗星“化佛台”记
中国封建社会的王公贵族,生前要为自己选择栖息地,卒后要为自己选择墓穴。乌蒙王罗星在椎蒙之域平乱后,经四十余载的治理,使乌蒙(今昭通)变为文明治地,七十七岁让职长子显仁(阿蒙),请旨退隐安享晚年。
宣和癸卯(公元1123年)三月,罗星与其子显敬(阿芒)、显智(阿撒)自石门关循朱提江北下,杖履逍遥至“天生桥”游大佛山时,选定了自己取名“化佛台”的一处宝地。罗星在“化佛台”记中写道“大佛山麓之下,四方邑之丽山者也。而山川星形,吸之万物而灵性;天生太极,化之两仪而交感;环滁朱水,蕴之千里而来龙。其形胜奥秘,直参日月之鸿蒙,横薄乾坤之幻化,真桃源乎,疑智者所施设也。”罗星找到神仙所赐之宝地,心旷神怡,留连忘返。“恍然不知台之深藏,翳草幽谷窈然,抓虺狸鼠伏窜,始命芟其芜,通其涂。疏甘泉而刳竹,采椽木而庇居,安畎亩而衣食,渊然而隐者与心之谋焉”。罗星在“化佛台”修了简易木房,全家人逍遥自在,躬耕而食。宣和甲辰(公元1124年),奉旨筹建都城和墓地。可想而知,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朝代,花了五年时间“已而构图伐木,合形辅势于堂之北。凿石罅以刻镂,开墓道以断晷,效伎于台庑之下,恒兀兀穷筑数年,而于泥石往游其间也,建炎己酉始春稍葺而成,入住斯楼之不朽也。”
三、夷都山乌蒙王罗星墓与镇远将军罗西湖墓
而今,被称作夷都山的化佛台,历经风雨苍桑,地表遗存物不多。据邹长铭先生考证:“遗址面积3500余平方米,中心位置有一片用石板镶嵌的平整光滑的台面,台面四周残存柱础35个,其中最大一个直径55厘米,厚15厘米,周边浮雕云纹。乌蒙王(阿杓)罗星墓,紧傍遗址,相距不远。1958年墓石被毁,尚存内棺。墓碑高157厘米,宽78.5厘米,碑面无文,半圆形碑帽高6厘米,宽110厘米,浮雕“二龙抢宝”图案。墓前左右立石马、石羊、石狮各一对、线条粗犷,技法娴熟,造形生动,是精美的石雕艺术品。尤使人感慨的,是遗址残存的柱础,乌蒙王墓残存的石马、石羊、石狮及图案雕饰,与诸多史籍所载石门蕃,土僚蛮的民俗(葬式)不一样,而更多地透露出汉文化的气息。
距阿杓墓不远,有阿杓后裔,世袭冠带耆老将军指挥使罗□□墓。墓为泥土堆垒,用条石砌成圆丘形。墓碑高209厘米,宽28厘米,碑面文字已被破坏,仅残仅“罗□□之墓”、“明正德十三年”等字。相去2米远,有镇远将军罗西湖墓。墓为土堆、无墓石。碑高166厘米,宽80厘米;半圆形碑帽高62厘米,宽108厘米,有云纹、花草图案。据碑铭,罗西湖籍贯江西,明代钦赐乌蒙军民府镇远将军指挥使。碑立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
由此可知,从罗星到明代罗西湖有470多年,共20多代裔孙,其间演义了多少罗氏家族血脉相融,勤耕苦读,世守家风,恬淡养性的高尚品质。耆老将军到镇远将军墓简洁含蓄,印证了罗氏家风的严谨和乌蒙王罗星的卓荦,无疑是家世使然。由此而彰显出世代忠臣的罗氏族人形象。
罗星墓虽以失去了昔日的雄浑,但其选址的山明水秀,设计的含蓄蕴藏,仍然显示出匠心独运,藏而不露的威武浑壮,人若至此,有入仙境之感。赋诗曰:“天桥悬太极,夷都气冲融;朱提似玉带,大佛拱星罗”。乌蒙王罗星墓、耆老将军罗□□墓和镇远将军罗西湖墓成南北相对,其甬道蜿蜒曲折,好似千里行舟,湾头一转,又胜景在目。墓区依山而建,掩蔽自如,屏隔有度,天生桥下,太极之水盈虚互补,崇岗翼抱,层恋后拥,雄山雾佛,俊彩驰星,朱提似带,虹销雨霁。游人见之,无不赞叹,且山川之胜,林壑之美,他处无法相比。实在是一个难寻的好去处。
四、普洱夷都山乌蒙王罗星背后的史事和史实
(一)史书上的“乌蒙王”阿杓
史书上的乌蒙王阿杓为乌蛮仲牟由之裔曰阿统的十一世孙。《蜀中广记》于“乌蒙军民府”条项下记:“唐时、乌蛮仲牟由之裔阿统者,始迁于此甸。至十一世孙,乌蒙始强,号乌蒙部,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朝廷敕封阿杓为乌蒙王。《明史》、《明一统志》等史籍均有记载。《昭通地区志》记载: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乌蛮”各部首领、自相雄长,争战兼并,乌蒙始强,号称乌蒙部(今昭、鲁境域)、与芒布部(今镇雄境域)、閟畔部(今东川一带),乌撒部(今威宁一带)合称四部。“大理国”后期,四部同属东川郡。乌蒙、芒布接受宋朝廷封号、封阿杓为蒙王,芒布部置西南蕃部大巡检司。
(二)普洱夷都山《罗氏宗谱》抄本与《盐津县志》记载
夷都山上的乌蒙王阿杓(罗星),是世居夷都山的罗焕章、罗鉴堂根据残存的“罗氏宗谱”,对乌蒙王的来历,身世提供的另外一种信息,既阿统并非“乌蛮仲牟由之裔”,而是夷都山罗姓的先祖,从原籍江西吉水县迁居夷都山。“原本汉人,与夷女结合,遂为汉父夷母,至阿杓,善抚众。神宗熙宁七年,泸(州)夷叛乱,朝廷征讨。罗杓率“鬼王诸夷,余罗氏从征有功,皆愿世为汉官,朝廷敕封罗杓为乌蒙王。”
事必躬亲,治学严谨,品高德望的云南现代天文学,气象学的奠基人陈一得先生于1945年专程到夷都山调查。因口碑不足为证,陈一得先生在《盐津县志》中仅作记述,未作考评。《盐津县志》记载:“阿杓本姓罗,在宋神宗熙宁间敕封乌蒙王后,在俯临关河的夷都山修建了乌蒙王城;阿杓死后,在夷都山留下了乌蒙王坟。(疑冢)
1988年,云南电视台《南方丝绸之路》摄制组,在夷都山麓的普洱镇又查访到一部写于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的罗氏家谱抄本,撰述者自称“裔孙罗守成”。家谱中记述的阿(罗)统,阿(罗)杓的事绩与陈一得先生采访所得的口碑可以互为印证。
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既两个乌蒙王阿杓都是真实的,毋庸置疑。史书上的乌蒙王阿杓(阿统的第十一世孙)与夷都山上罗统之子罗星(阿杓)封王的时间相距80年。因罗星是“汉父夷母”,他的血管里流淌着一半的夷人血脉。其在泸州用计大破柯阴酋后,迫10郡8姓全部归顺朝廷,立了大功。敕封乌蒙王后,于神宗元封二年奉诏到乌蒙(今昭通)征伐乌蛮之乱,镇守四十余载。这虽是家谱所载,可补史之缺,证史之实。至于两个乌蒙王阿杓为何重名不在去推论,因为历史上重名的人太多了,无从考证。
(三)《宋史》与《泸州市志》之熙宁事件
《宋史》和《泸州市志》。熊本传记载:“熊本、字伯通、番阳人。为抚州军事叛官……。熙宁六年,泸州罗、晏夷叛、诏察访梓、夔,得以便宜治夷事。本尝通判戎州,习其俗,谓:彼能扰边者,介十二村豪为乡异尔。以计致百余人,枭之泸川,其徒股粟,愿矢死自赎。本请于朝,宠以刺史,巡捡之秩,明示劝赏,皆踊跃顺命,独柯阴一酋不至。本合晏州十九姓之众,发黔南义军强弩,遣大将王宣、贾昌言率以进讨。贼悉力旅拒,败之黄葛下,追奔深入。柯阴窘乞降,尽籍丁口,土田及其重宝善马,归之公上,受贡职。于是乌蛮罗氏鬼主诸夷从风而靡,愿世为汉官奴。
《泸州市志》记载:“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罗、宴彝叛,朝廷派兵征讨,彝酋晏子等率10郡8姓归顺。史志上记载的事件基本相符,不同的是《宋史》记载的反叛时间是熙宁六年,与《豫章腾桥罗氏宗谱》记载的时间一致。《泸志》上的记载为熙宁七年,史志上的记载均没有夷酋反叛的原因和罗星封王的记载。而泸志是夷酋晏子率部归顺,罗谱则是罗统率酋部归顺。这些缺实不再去赘述,留待史学家考证。
(四)普洱夷都山乌蒙王罗星墓之“无字碑“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墓碑的题刻比墓址之石狮、石羊、石马的雕刻更为重要。碑铭实际上就是坟墓的“墓眼”,极具文史价值,往往可以补史之缺,证史之实。
乌蒙王罗星生前不奢侈,死后不奢葬,清清白白处世,堂堂正正做人,是汉人常有的一种远见卓识。从时任同知大理宣抚使司高明清“卧云岗乌蒙王罗公墓志铭”,就可以揭开乌蒙王罗星之墓无碑文名讳之秘密。高明清写道:“公少时聪颖,星学奇门皆精”。熙宁六年,谋父谏降夷酋,君弗福10郡8姓归顺,敕为王。元丰二年,迁授乌蒙郡抚政,既与吾父泰公相友爱称天下,……公告之曰:人固有离世异俗,亡者概然。墓表不记,埋深土而化朽壤;碑讳不存,产灵芝而生九茎。生死暂聚之形,其同万物之死而复归于无物矣。铭曰:“轩昂磊落,俊杰廉悍。生之为英,死之为灵。卧云而来,化佛而去,其名不朽,超然物外”。
既然高明清的“卧云岗乌蒙王罗公墓志铭”被收录到《豫章腾桥罗氏宗谱》中,所以对高明清其人其事便作了考查,由于年代久远,无法到大理或其它地州查证。《昭通地区志》上有其简约记载:“徽宗大观三年(1109)滇东三十七部反大理,高泰明发兵讨平,派其四子高明清率兵镇守。罗星与其子罗显仁率蒙部兵马助阵,同讨叛逆,在高明清镇守后,回师乌蒙府。(昭地志上无罗星参与高泰明讨大理记载,罗谱有籍载)
(五)乌蒙王罗星遗言对后世之影响
罗显仁(阿蒙)于宣和壬寅(公元1122年)袭父爵,敕封成忠郎、乌蒙大首领。在任职的6年中,“为人清廉,正直忠耿,除盗安民,治绩显著。”建炎戊申、五十七岁的罗显仁终因“嫉恨奸恶,反被佞害。” 公申明实情,揭穿奸谋,仁受折磨,枉死狱中。公痛惜狂呼,受打击不屈。
建炎己酉三年,乌蒙王罗星病危中留下“墓表不记,碑讳不存,清行不仕,与世无争”的遗言驾鹤归西。其子显敬、显智在化佛台过着“耕种诵读,经商理财,受困饥民,分俸济之”的生活。大理宣抚使高明清被乌蒙王罗星从容豁达,洒脱自然的胸襟所感,记下了“卧云岗乌蒙王罗公墓志铭”,对其一生给予了极高评价。罗氏族人在平和坦荡的心境中静观花开花谢,动看云卷云舒,体味“宁静致远”的超然与“宠辱不惊”的洒脱。乃至明朝才出现世袭冠带耆老将军指挥使罗□□和镇远将军罗西湖等,但其墓冢的建造远比乌蒙王罗星之墓简洁,承袭了“同万物之死而复归于无物”之秉德。
(六)秦汉至元朝乌蛮各部无“罗”姓
秦汉时期,彝族的祖先笃慕即仲牟由居堂狼山,将其子民分为6个支系:武、乍、糯、恒、布、默,以两个支系为一联盟,糯、恒向今昭通、曲靖地区、四川永宁、凉山迁移和发展;晋代以后,昭通境内彝族祖先被称为“朱提夷”、“犍为属国夷”。
宋代,乌蛮分化为互不统属的部(家支),在阿芋路、阿孟、夔山、暴蛮、卢鹿蛮、磨弥敛,勿邓七部中,各个家支的改名均使用父子连名。每传10-20代,举行分家支仪式。熙宁时代,罗星之父罗统来到“夷汉杂居,风俗各异”的泸州,与夷女通婚后,子女姓氏随父姓,取汉名为“罗星”,彝名为“阿杓”。元代,乌蛮被称为“罗罗”;明清时期,“罗罗”被称为爨人,有黑白之分。境内和各地住居的彝族人,被蔑为“夷种、叛服无常,累朝之眼丁”。从明朝洪武年间起,汉朝廷为钳制少数民族,对土司赐给汉姓,许多攀附土司姓氏,方始有了“罗”姓。
乌蒙王罗星因其母为彝族,在给子女取名时虽是汉彝共用,但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族观念很重。“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的至孝五德是其不变的标准。其三子之名是:“长子显仁(字阿蒙)、次子显敬(字阿芒)、季子显勇(字阿撒)。为了巩固其抚政的乌蒙郡,两个女儿采用和亲的政治手段,分别嫁给芒布部阿撮和乌撒部的阿猛。
(七)《豫章腾桥罗氏宗谱》之史实
1978年6月,在拆除柿子乡长春罗氏雕楼时,从正门门顶条石上找到一只黑漆楠木箱,内装三卷双面石印线装家谱,明嘉靖九年罗钦云编纂。1993年盐津文化先贤李再伦老先生校译、方知其史学价值。
明嘉靖版《腾桥罗氏宗谱》是罗国泷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从奎香抚夷州阿铁戛(今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带走的。谱中明确记载了罗星封王的史实,其编纂宗谱的主要人物是九江太守罗钦云。从家族的排列上,罗钦云是乌蒙上罗星的第十六代孙,谱中有罗钦云的小传:罗钦云、字玄亭,成化七年(公元1471)辛卯科进士,授益阳县令,擢升九江太守,予涂吏职。公聪颖好学,笃志廉明,秉性坚贞,忠耿率直。嘉靖二年(公元1523)见世宋昏聩不堪,崇仙拜道,不理朝政,偏信张锐,桂萼等奸佞之言,害忠臣,黜贤良,犯颜直谏、得罪奴奸。嘉靖四年辞职回家修谱。公生于英宗正统戊辰四年(公元1448)三月初八,殁于世宗嘉靖戊戍年(公元1538)九月初一,寿九十。殁之日,亲友围聚,公曰:“今奸佞当道,圣明不纵,而谪于潮,其不眷恋于潮也去国矣”。
从小传中可以看出,罗钦云忠诚报国,笃志廉明。因不满奸佞当道辞职,用5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豫章腾桥罗氏宗谱》,嘱光、辉、永、振、世、代、繁、昌八子分庆天下,各安天命,繁衍生息,这在封建社会也是一种愤世的表现。
在沉睡了880多年的乌蒙王墓地里,在无字碑的缝隙中,在化佛台的烟云里,所感受到的幽深岁月仿佛一直依附在石羊、石马、石狮的守护中。逝去的旧日时光象是在这里被永远凝固住,而乌蒙王被遗去的历史,仅是我宗谱中的一家之言,不敢妄谈贻误史学,集古人修真之骨髓,明指直示,虽竭尽心力,但仍难全,由于水平史料之限,误缺之处,仰方家学者指教而穷之。
今录阿杓罗星撰《化佛台记》及宋同知大理宣抚使高明清撰《卧云岗乌蒙王罗公墓志铭》,以再揭夷都山乌蒙王阿杓疑冢之秘而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