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孟郊传略初探
罗厚兴 发布时间:2015-02-09
浅谈北宋探花、著名主战派大臣、
兴国朝阳复迁始祖罗孟郊的人生及其对后世的启迪
罗孟郊(1091-1153年),字耕甫,号休休,兴宁刁坊罗坝人。其祖先罗昌儒以进士在唐朝昭宗时任循州(今惠州)刺史,因世乱定居兴宁。罗孟郊早年丧父,侍母很孝顺。少时家贫却聪颖好学,精通经史。十多岁时,他在神光山附近的罗岭草舍里,勤奋攻读,留下了“神光映读”一段佳话。常在山边的泉水池中洗涤笔砚,池水尽黑,至今人们仍称那为“墨池”。 宣和五年(1123年)他考中举人。宣和六年(1124年)考中进士,为一榜(亦称一甲)第三名探花,始就太学博士职。后累官至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掌制诰。 任太学博士时,奸臣专权,罗孟郊疾恶如仇,令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揭露蔡京等人罪行。金人南侵时,钦宗欲罢免主战派右丞相李纲来讨好金人,罗孟郊再次令陈东上书,要求留用李纲为国效力。绍兴十八年(1148年)罗孟郊入翰林,又值秦桧阴谋与金人和议,罗孟郊等人力抵和议。秦桧恨之入骨,罗孟郊含冤遭贬到兴国军即现在的阳新县并在该地去世。后来被朝廷追赠为礼部尚书,敕葬于现阳新甘棠山。
年少知礼 神光映读好学人
据明朝祝枝山编《正德兴宁县志》记载,宋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探花罗孟郊童年时,在神光山南麓贵人峰的小庙里读书。常在池边习书。相传他洗过墨砚的山泉,水色都成了墨色,故叫墨池。
罗孟郊少年时结庐读书于南山(今神光山)下,抱负不凡,求知若渴,且心地善良,常做善事。他早年丧父,家里又穷,只好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一天,罗孟郊在山坡上放牛,正打开书卷阅读时,有个跛脚老人前来问路。罗孟郊很有礼貌地回答问话,并热情地指送老人上路。老人慈祥地摸着他的头说:“你年少知礼,是个好孩子。”
罗孟郊非常刻苦用功,读书常至深夜。有一天晚上,他发觉灯油已尽。正焦急间,忽见那日问路的老人,自门外飘然而入,对他说:“相公(客家人对别人儿子的称呼)要读书,可跟我来。”罗孟郊拿起书卷,身不由己地跟着老人,来到山顶,顿觉眼前一片光明,亮如白昼,远远望去,却是朦朦胧胧。罗孟郊深为惊异,不知这亮光从何而来。这时老人笑道:“你不必疑虑,我是本山山神石古大王,念你知礼好学,特将神灯一盏,悬在上空,供你映读。你可安心用功,待鸡灵山传来鸡鸣时,方可回去睡觉。”说罢凌空而去。从此以后,罗孟郊更加发奋用功,每天晚上都到山顶借助神光映读。每至夜半,鸡灵山那边传来清亮的鸡鸣,罗孟郊才回家就寝。一连数年,他都是这样勤奋攻读。他从小抱负不凡,求知若渴,他对人的诚心和乐于助人、以及他的好学的精神,感动了“仙灵”,得“五彩祥光,夜放南山”之妙,从而解决了夜读缺油少盏之苦。披星攻读,与昔时车辄囊萤可以媲美。他克苦攻读,终蟾宫折桂,一举夺魁,高中探花。“人因山名,山沾人光”,后人便将南山改名为“神光山”。人们为了纪念罗孟郊,在神光山南麓兴建了墨池寺。
宣和六年(1124年),罗孟郊赴京会试,便一举高中探花。他是一位个性刚直不阿,忠贞爱国、不畏权奸,有凛然正气的好官。罗孟郊高中探花,是当时科举制下粤东北应试成绩最好的读书人,而且与秦桧不同流,更让人尊敬。罗氏族人都以罗孟郊为榜样,以罗孟郊为骄傲。其族子孙千百年来,子姓繁衍,出人头地,道德文章,建功立业。科甲连绵,皆以文章,政事炳耀人间,从此继继承承,书香绵远。罗氏家族对“耕读”非常重视,更舍得在读书二字上下功夫。并把育德放在家教的首位,这既能保证家族的整体素质,使之兴旺发达,又可以源源不断的向国家输送大量的合格人才。耕读传家,忠厚质直,可以说是罗氏门风的主要特征。由此而产生了许多优秀人物,都充分证明了这一颠簸不破的事实。罗氏家族家规、家训中无不要求:“ 敬师长: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先生长者,德业兼资。随行隅坐,向难析疑。勿生厌薄,勿取荒嬉。耳提面命,敬而听之。程门高弟,立雪忘疲。隆师重道,自古如斯。勤诵读:为学日益,不学无术,圣人论学,首重时习,春诵夏弦,苦心孤诣,嘉言善状,典型在昔。玉不受琢,焉能成器?猛着祖鞭,出人头地。道德文章,功建名立。”重教兴学,是我们罗氏家族的传家宝,书香绵远,后世不断涌新人。
辞官归隐 忠贞报国志未酬
据《兴国州罗氏家谱》记载,罗昌儒为为唐僖宗年间进士。唐昭宗时(889~904年)为循州(龙川)刺史,因唐末社会战乱动乱,道路梗阻,流寓不归,遂落居于兴宁罗岭(今宁新镇长陂岭),筑望先楼以居。其抒怀诗云:“明朝拜命刺循州,桑梓轻离不自由;一片丹心忧国难,两行眉皱望乡楼。”思乡情深,跃然纸上。其孙清臣生孝忠,孝忠生居敬,居敬生孟郊。孟郊于宋仁宗戊辰科举中进士,累官至谏议大夫、掌制诰。
北宋末年时,国势危殆,吏治大坏,孟郊乃策动大学生陈东等上书,指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为六贼,说“六贼异名同罪”,请把他们处死,“传首四方,以谢天下。”结果,王黼、朱勔、李彦、梁师成、蔡攸、蔡翛七人被处死,蔡京在流放途中死于潭州。使人心振奋,濒于灭亡的北宋,又显出了一线转机。罗孟郊亦因之而声名大振。
南宋初,又力斥“议和”之非,为宋高宗赵构、奸相秦桧所忌,被贬至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
细想罗孟郊在京做官,最少有三大功劳,一是揭露奸臣蔡京等人罪行,使他们受到惩治。二是反对秦桧投降议和杀害岳飞。三是与陈东等人一起要求恢复抗金大臣李纲的职位。据宋代豫章进士张文举所撰《故翰林学士赠礼部尚书罗公神道碑》记载:罗孟郊任翰林学士期间,奸臣蔡京擅权,朝政日非,孟郊疾恶如仇,“令”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揭露蔡京等人罪行,称他们为“六贼”。不久,钦宗便把“六贼”中的王黼、朱勔等治罪。当金人南侵时,钦宗慑于金人的气焰,想罢免主战派右丞相李纲的职务,以讨好金人。罗孟郊“复令”陈东上书,要求留用李纲为国效力。及后高宗南迁,秦桧当权,阴谋与金人议和。罗与叶三省等人极力反对。秦桧恨之入骨,命御史罗汝楫奏谤孟郊“饰非横议”。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2年),孟郊被贬谪兴国军(行政区名,今湖北阳新县)。他看到宋主昏庸,奸臣误国,外敌侵凌,山河日蹙,自己一片忠贞报国之志不得酬,徒唤奈何。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罗孟郊被贬谪到当时的兴国军即现在的阳新县。动身赴贬所时,朝廷诸大夫洒泪为其饯行。罗孟郊答谢说:“吾本豫章柏林族也,兴国军乃故乡。天下事至此,为之奈何!吾今无意于人世矣。诸公勉力以报国,不必为吾偷生者注念。”看到宋主昏庸,奸臣误国,外敌侵凌,山河日蹙,而自己的境遇却又如此,一片忠贞报国之志不得酬,罗孟郊很是无奈,对自己的前途已心灰意冷到了极点。然而,罗孟郊要表白的不仅仅如此,此番话语,更多的却是表明了他置自己的前途、安危、冷暖于不顾,而且,尽管身处此境,他仍不忘勉励诸君报国勿偷生,足见其一片忠贞为国之心!
罗孟郊到兴国军任后,他不理军事,选择甘棠山山谷,在山脚下朝阳的一面定居下来。他建屋数间,在正屋大门上方悬挂一横匾,题曰“翰林堂”。他又请人开挖了一个水池,名之“洗砚池”。自此,他过起了“放怀山水,屏绝人迹”的隐居生活。后来,很多人登门拜访,他都不予接待,统统拒之门外。即便其时的兴国军知军薛朋龟、周紫芝等贤能之人登门造访,罗孟郊都想闭门不见。当时薛朋龟、周紫芝等人带来了酥米等食物赠送给罗孟郊,同时还赠荷叶诗一首于罗孟郊,诗云:
湖边老守湖是家,湖光十里皆荷花。
我来不见花如锦,但闻荷叶飞天涯。
罗孟郊答云:“仆得托身草莱,随意耕钓,皆君惠耳。辱磁多议,何以堪之?”原来他的志向,早就是打算辞官归隐,寄情山水之间了。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罗孟郊在贬所兴国军即现阳新这里去世。一代忠贞爱国之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撒手人寰。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罪大恶极的秦桧终于死去。就在秦桧死后不久,高宗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另有它因,下诏复用罗孟郊等53人。而此时,罗孟郊去世已有两年多了。朝廷得悉罗孟郊已去世,于是追赠他为礼部尚书,敕葬在现阳新甘棠山,并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丙子岁正月为其墓立《神道碑》。时为《神道碑》撰文的是赐进士、知庐州的豫章人张文举,书写的是宣教右侍郎中、权知兴国军事的江州人周紫芝,篆额的是奉礼部、知舞阳县事的希寿。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罗孟郊虽未能挽宋室于沉沦,但他不畏权奸的凛然正气和爱国精神,永远值得世人崇敬!
爱国护民 五里亭婉谢送别宴
宣和六年(1124年),32岁的罗孟郊上京城开封府应试,高中探花,官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可是,在朝中多年,他目睹奸臣秦桧为非作歹,致使朝政腐败,官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挥霍无度,花天酒地,不顾百姓死活,平民生活艰辛。他情不自禁地怀念家乡,想起神光山松柏苍翠,竹木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幽静,又想起孤苦伶仃的老母亲,不由心绪烦乱,从而萌发出辞官还乡的念头。一天深夜,罗孟郊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不觉间三更鼓响起,四更临近。他旋即起床,走到案桌前,低头看看摆在桌上的墨砚,心潮难平,急伏案写了辞职书,心里这才觉得十分舒畅。兴奋中,他忽然诗兴大发,于是又提笔写了一首《京中怀旧》的诗句:
一自题名后,思归何日归?
虽然着官锦,不及舞斑衣。
故里桑榆晚,他乡雨雪霏。
庭前修玉轸,目前雁南飞。
罗孟郊递交辞职书后,便请长假回乡。他归心似箭,一路上轻骑简装,既无心游览苏杭的名山胜景,也不去采纳沿途的送礼珍品。不过个把月光景,便回到兴宁。
兴宁的官僚绅士听到罗孟郊回乡的消息,在兴宁西厢五里接官亭摆宴款待。他婉言谢绝,语重心长地说道:“承蒙诸位见爱,罗某岂敢受此厚礼焉。诸位乃十万百姓父母官也,望能爱民如子,不得恣意挥霍民脂民膏矣。罗某此行,实是告长假,侍奉慈母,以尽孝道罢了。县里乡间政事,不必问我;所送礼品,恕不承领,望能收归国库,以资民用,如此方为善哉。”说完,他便恭礼相谢,婉言告辞。在兴宁留下了一段佳话。
孝奉慈母 曾子湖冬月卧冰取鱼
罗孟郊辞职回到家里,他想自己幼年丧父,家贫如洗,是老母亲省衣节食、勤耕苦织供自己上学,因此更加无微不至地侍奉老母亲。每天清晨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房里请安,问母亲想吃些什么。一天清晨起床后,母亲对罗孟郊说:“我已好久没有吃过清炖鲶鱼了,不知城里有没有卖?”
孟郊想,清炖鲶鱼虽不是名宴佳肴,但现在正值寒冬,鱼塘干涸,莫说是县城罕见,就是打鱼的人也不一定能找到鲶鱼。但他为了不让老母亲失望,思索了一会便安慰说:“我一定想办法要让你老人家吃上一顿鲜美的鱼汤。”说完,罗孟郊便走出家门。
罗孟郊穿过竹林,沿田埂来到屋背的池塘边。那时,寒风袭人,塘水冰冷。他顾不了许多,毅然脱去衣服,冒着严寒酷冬,跳进刺骨的水中。孝心不负有心人,忽然,他摸到水底下有一根大竹筒,连忙提上岸来,往地上一倒,只见几条生蹦乱跳的鲶鱼随着泥水溜了出来。他又惊又喜地把鲶鱼带回家,亲自动手做了“清炖鲶鱼汤”给母亲吃。
罗孟郊辞职还乡,在寒冬下水摸鱼,竭尽孝顺之心侍奉母亲的事被传为兴宁民间佳话。他去摸鱼的池塘,被人们起名为“曾子湖”。 冬月卧冰取鱼的大孝子罗孟郊,他不但以孝感动天地而名传千秋,同时更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相传他临池习字,池水尽墨,足见其为学之勤。
罗孟郊孝敬父母举动感人,给罗氏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羊能跪乳,鸟能反哺,惟人最灵,谁无父母?所以我们罗氏后人都能以孟郊公为榜样,不但是“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而且还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孝经第四章,第一章)。 曾子对此予以阐发:“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礼记》注疏卷四十八祭义)。也就是说:一切善行的行为均由孝出发,于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是放在第一位的。我们罗姓家族的“家规”、 “家范”、“家训”无不体现“以孝为本”的深层内蕴。对族中的孝子贤孙,如同忠义节烈者一样予以表彰,“并刻刋入谱,以励将来。”
复迁兴国 遵先嘱访求汉壑遗址
罗孟郊,兴国朝阳复迁始祖,字耕甫,号休休,循州龙川人。生于宋元祐七年,殁于南宋绍兴廿三年(1091-1153),享年六十二。昌儒公之裔.宋宣和进士,绍兴入翰林,大学士,官谏议大夫,掌制诰。南宋时与龙图学士叶三省力抵议和,为权相秦桧所衔,贬公于兴国军。"
在朝中做官的罗孟郊厌倦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因循守旧和花天酒地,而写下的一首诗《京中怀归》“一自题名后,思归何日归。虽然着宫锦,不及无斑衣。故里桑榆晚,他乡雨雪霏。庭前停玉轸,目送雁南归”。以此表达他热爱故土,想念家乡的思归之情。
孟郊公被贬兴国军后,“遵先嘱,千辛万苦访求汉壑遗址于朝阳”。“结庐以居”,决心复兴汉壑公在兴国朝阳的基业,“知军屡求不见,唯以诗酒候焉”。 罗孟郊一生深信,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如木有根,无根则朽;如水有源,无源不久。尊祖之道,旧章恪守。竖表立碑,修茔复土。祠堂享祀,趋跑奔走。言念先人,光前裕后的信条。由于历史悠悠,沧桑巨变。要想尽快复兴兴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罗孟郊决心以“敬祖收族”为核心,以修家谱为主线, “ 以存一家之故,备后世子孙省览藉以推其敬宗之念,而抒其爱国之怀,其有关于世教也大矣”( 《罗氏杞公戊子族谱序》)。于绍兴二十三年,亲自倡导、主持编修首届兴国朝阳罗氏宗谱,撰写序文。此举费工费时,劳心劳力,但他锲而不舍,功不可没。首届兴国朝阳罗氏宗谱的修成刻印,为兴国罗氏团结一心,和谐共进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成为罗氏后人的无价之宝。家谱是先祖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中我们可以查找到自己的渊源,可以看到先人走过的历史足迹,尤其是他们的为人处世和对后辈的期望值得我们借鉴和欣赏。他们敬祖收族,把礼义仁德行于社会为世人所赞赏;家庭和睦,感情浓密,父慈子孝,兄弟友善,良好的家风影响了社会风气;世事人情,相互关爱,和睦相处,成为后人的典范。从家谱中我们看到先辈们前赴后继,坚难跋涉,令人肃然起敬。他们顽强拼搏,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是后代子孙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动力。在追思罗孟郊精神的同时,我们罗氏后人务必要爱国守法,知荣知耻,自警自励,一路走好;务必要志怀高远,艰苦卓绝,成就事业,创造未来;务必要加强团结,增进互信,同宗共祖,骨肉情深,世代和谐。坚持“耕读传家,教育为本”的理念,不懈追求,锲而不舍,为家族,为社会培养出一个又一个时代精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陕西安康 罗厚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