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罗氏祖籍地吉安府老地名考

 罗昭平 发布时间:2015-03-25

 

写在前面的话
  盛时修谱编志,目前,编纂族谱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可寻根溯源、理清血脉链条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是外地人到吉水来寻根问祖,碰到最苦恼的事情莫过于“查找古地名或古地址”,古地名或古地址搞不清楚的话就无法与现今的地址对接,线索就断了。
  谱载老地名在哪?至今还没有找到。没有找到这个地址,就无从了解他们属于哪支哪派,就没办法与祖籍对接,造成极大的遗憾。这样的事例很多。
  因此,将吉水县清朝县志中有关“坊乡、里社、市墟、街巷、牌坊”的记载全部整理出来,现奉献给大家分享,以帮助“查找古地名或古地址”时作参考。同时也以期对从事寻根有些帮助。

一、江西古名叫什么?
  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 莽新的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将豫章郡易名九江郡。 东汉、三国、晋、南北朝,以郡名则为豫章,以郡治所名则为南昌。隋开皇九年(589)罢豫章郡置洪州,治南昌县。唐至德元年(756),豫章郡名改称章郡。唐朝贞观年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设置了江南道,公元733年唐玄宗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历经演变,现在已是江苏安徽两省;江南西道则以江西之名延续了下来,进而也逐渐取代了“豫章”作为江西地区的行政名称

二、吉安府的坊乡都
旧谱注载原吉安府有四坊,分别是东坊、南坊、西坊、北坊其中涉罗姓祖籍地名分别有东坊:东门街口(翔呜罗氏)、南坊城下罗家巷(罗氏)、北坊文江杰阁桥下(三宜董氏、追远罗氏)、的三坊有罗氏居住.三、有仁寿乡、永丰乡、折桂乡、同水乡、、、共六十都,
其中乡有仁寿乡:管9都(1都至9都):即今县城;永丰县十都至十九都宋绍兴二十一年(即公元1151年)割隶永丰。折桂乡:(曾称“崇桂乡”)--管15都(20都至34都);同水乡:管七都(56都至62都)共六十二都
十都至十九都宋绍兴二十一年(即公元1151年)割隶永丰。(据1989年版《吉水县志》记载:北宋皇佑即公元1049年之前,吉水县置11乡,42里,123都。自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始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即公元1151年止,先后划出云盖、龙云、兴平、明德、永丰、迁恩、报恩镇等6乡1镇置永丰县。至南宋时全县62都,其中10--19都割隶永丰。)
折桂乡(曾称“崇桂乡”)--管15都(20都至34都)
其中涉罗姓居住的祖籍地名分别有-姓独居及几姓混居形式:具体如下:
仁寿乡第三都:沙田(罗氏)、瀚溪(罗氏、孙氏)、
仁寿乡第四都:花坑(罗氏)、店下(邹氏、罗氏)、眼头(罗氏)
仁寿乡第五都:符口(一名符溪,王氏、罗氏)、灌港(罗氏)、枫溪(罗氏)、沙溪(罗氏)、
第六都:上白沙(李氏、王氏、文氏、罗氏、康氏、尹氏)、
第七都:曲岭(江氏、刘氏、罗氏、龙氏、邹氏、肖氏)、
第八都:黄狮坪、铜锣洲(罗氏)、罗塘(罗氏)
第二十都:店下(永远罗氏)、第二十一都:麻坑(国焕罗氏)、第二十二都:花桥、孤鸾(又名乌源)、西源、鳌头(光裕陈氏、盛德罗氏)、蕉源(务本罗氏、五瑞刘氏、叙伦李氏)、横源、戽水(永祥胡氏、三德钟氏、茂德罗氏)、第二十四都:坊头、铁炉、甑坑(彭氏、罗氏、王氏)、垭上、尧家长塘、鹅田(中和罗氏,店前(树德罗氏)、第二十五都:、朝家边(余庆罗氏)、第三十都:车上(罗氏)、世罗(尊三郭氏)、第三十二都:梓樾(怀本罗氏、齐芳罗氏)、第三十四都:、浴田(又名洛田,罗氏)、第三十五都:桥上(一名桥南,敦本罗氏)、淜(念“平”)滩(鄢氏、罗氏)、第四十一都:桂源坑(罗氏)、圆塘尾(罗氏)、田西(国理罗氏)。罗陂(永盛田氏)、第四十二都:西团(罗氏、曾氏、许氏、谢氏、张氏、吴氏)、大屋(罗氏)、藕塘(罗氏、杨氏)、井塘(罗氏)、琵琶仚(罗氏)、第四十三都:监铺岭(罗氏)、第四十四都:曾家车、牛门、赤田、董坑、滩头(李氏、罗氏)、罗源、第四十五都:檀柴坑(罗氏)、第四十八都:罗家埠、第四十九都:大湾(罗氏、匡氏)、西源(罗氏、易氏)、流文塘(罗氏)、第五十一都:石砻、徐家塘、大圆脑(罗氏)、第五十二都:白沙湾(罗氏、李氏、王氏)、庄头(罗氏)、第五十四都:饶坑光裕罗氏、江家、大麻石(罗氏、张氏)、雷溪、珠溪(罗氏)、坝溪(曾氏、罗氏、胡氏、周氏)、第五十五都:三曲滩(在街市,罗氏、柘口(旧志柘江,致和曾氏、旧草罗氏)、茶山(家政罗氏)、黄塘新居(罗氏)、枥头(曾氏、罗氏)、象岭(金榜罗氏)、第五十六都:山原(罗氏)、神冈墟(正测罗氏)、第五十七下半都:螺珠(世德皮氏、宣教罗氏、车田(文郁胡氏、忠恕曾氏、乐善罗氏、集庆罗氏、三省曾氏、集仁焦氏)第五十八都:桐木塘(罗氏)、、岭头、周桥(罗氏,迂塘先生故里)、陂田(黎氏、罗氏、李氏)、东坑、华山(罗氏)、富池、院背(刘氏、邓氏、尹氏、朱氏、罗氏)、帽岭(王氏、罗氏)、富田东溪(罗氏、刘氏)、富田巷口(罗氏)、枫江(汪氏、罗氏)、案下(仁寿罗氏)、、湖山(礼让罗氏)、米头(德元罗氏)、第五十九都上堡竹园(罗氏)、社下(刘氏、罗氏、肖氏)、南桥(罗氏)、塔溪(罗氏)、棚背(罗氏)。第五十九都中堡:邓塘(欧阳氏、邓氏、邱氏、肖氏、罗氏)、上杏塘(宋氏、罗氏、徐氏、孙氏、袁氏)、第六十都:黄金湖(树德陈氏、嘉会罗氏、追远欧阳氏)、水南(罗氏、李氏)、上坪(徐氏、彭氏、周氏、罗氏、陈氏、张氏、欧阳氏)、雷溪(罗氏)、官山(光裕罗氏、桂林李氏)、橘山(罗氏)、吉湖(世荣罗氏、立本邓氏、德庆李氏)、中屋(罗氏、刘氏)、李场庙前(罗氏)、龙山(刘氏、罗氏、周氏、邓氏)、

第三章 里社
永昌里(宋置今改为文昌乡)、万安里(在仁寿乡)、龙田里(内有十四社,属东坊)、新兴里(内有十三社,属西坊)、进善里(内有十三社,属南坊)、太平里、归仙里(内有二百七十四社,属仁寿乡)、彭城里、智平里、归化里、开宗里、明善里(内有三百一十八社,属折桂乡)、兴儒里、寿乡里、奉节里(内有二百四十社,属文昌乡)、归仁里、归德里、长乐里、新嘉里(内有二百七十二社,属中鹄乡)、归宗里(内有一百二十四社,属同水乡)、尚书里、臻善里(内有一百二十二社,属同水乡)
注:(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9年,定110户为一里,比宋时的范围缩小了,置于都之下。)

第四章 吉水县宋时行政区划对照
仁寿乡:辖1-9都、237村:
太平里、万安里、龙田里、新兴里、进善里、归仙里一部分。如今:醪桥镇、双村镇、水田乡、八都镇及县城
折桂乡:辖20-34都、438村:
彭城里、智平里、归化里、开平里、归仙里及明善里之一部分。如今:文峰镇、乌江镇、丁江镇、白水镇、冠山乡、螺田镇及白沙镇一部分
文昌乡:辖35-47都、325村:
永昌里、兴儒里、寿乡里以及奉节里之一部分。
如今:水南镇、白沙镇大部分及富滩镇一部分
中鹄乡:辖48—55都、331村:
归仁里、归德里、长乐里、新嘉里以及奉节里之一部分。
如今:富滩镇大部分,天玉镇、文峰镇一部分,原葛山乡和金滩镇一部分
同水乡:辖56-62都、337村:
尚书里、归宗里、臻善里。
如今:金滩镇一部分、黄桥镇、尚贤乡、枫江镇、盘谷镇、阜田镇

第五章 市墟
滩头市:在县西十里,中鹄乡五十五都
醪桥市:在县北二十里,仁寿乡二都
槎坪市:在县北二十五里,仁寿乡二都
符口市:在县北四十里,仁寿乡五都
住岐市:在县北七十里,仁寿乡六都
七里市:在县东七里,居民数十家
乌江市:在县东四十里,折桂乡二十一都
丁江市:在县东四十里,折桂乡二十五都
冠山市:在县东九十里,折桂乡二十九都
虎溪市:在文昌乡四十七都,距县四十里
水南市:在文昌乡四十三都,距县九十里
白沙市:在文昌乡,距县一百二十里
高村市:在县西一百一十里,同水乡五十九都
同江市:在县西六十里,同水乡六十一都
金牛脊墟:在仁寿乡七都,明洪武三十年兴,以二、四、七日交易,今废。
龙子冈墟:在仁寿乡八都,明永乐元年兴,双日为市。
张家渡墟:在中鹄乡四十九都,每年七月二十二日为市起,八月初一日止,道光年间奉文移县丞廨于此。
界山墟:在仁寿乡八都,明洪武二十七年兴,以旬中一、四、七日聚,新干、永丰、吉水三县人交易,今废。
神冈墟:在同水乡五十六都,永乐十三年兴,以旬中三、六、九日交易,今废。
枫子江墟:在同水乡五十八都,单日为市。
阜田墟:在同水乡六十都,永乐十一年兴,双日为市。
谷村墟:在同水乡六十一都,永乐十二兴,每日出为市,至食时而罢。

第六章 街巷
东门街:在县治东南一里,居民二百余户,两旁铺家交易成市。
麻石街:在县治东一里,居民数十家,街用麻石甃,故名。
西坊大街:一名横街,自县前至桥一里,居民二百余户,贸易业聚,路通文江门。
南门街:在县治南二百步,路通郡城。
新街:在县治西三十步,洪武九年,知县李恒甫因官道纾回,特开此路通四牌楼。
仓前街:在县治北二里,居民二百余户,贸迁货财聚焉,路通文江门。
七里街:在县东折桂乡二十三都,去县治七里,路通永丰。
醪桥街:在县北仁寿乡二都,距县治二十里,路通新干。
卢兜街:在县北仁寿乡二都,距县四十里,路通新干。
住岐街:在县北仁寿乡六都,距县七十里,路通峡江。
古城巷:在县东一里,有土城旧址,故名,路通鉴湖。
罗家巷:在县南一里,旧有罗氏居此,路通葛山。
寨巷:在县西一里。昔黄巢兵至,邑人解盛屯兵招义寨以拒之,故名。
蒋家巷:在县南二里,旧有蒋氏居此。
李家巷:在县南一里,旧有李氏居此。
周家巷:在县南二里,旧有周氏居此。
往通巷:在县东一里,路通东西。
庙巷:在县北一里,有龙王庙,故名,通州背河下。
黄竹巷:在县北,路通东门。
九曲巷:在县北二里,其巷纾同九曲,故名。
缘同巷:在县东二里,路通龙华寺。
火巷:在县北一里,旧时民居凑集开此巷,以防火患,故名。

第七章 牌坊
状元坊——
胡广:坊在五十一都大洲上,知县钱本中立。
刘俨:坊在县治北八十步月洲桥下,又在四十二都,知府陈本深立。
彭教:坊在文江门外,知县吕炯立,又在四十六都。
罗洪先:坊在文江门外。
刘同升:坊在文江门外。
会元坊——
在月舟桥左,知县章亮为夏积立。
解元坊——
解缙:坊在傅溪桥。
黎德让:坊在玉笥山南。
刘观:坊在泮东门内。
刘子钦:坊在四都。
尹凤岐:坊在五都。
王鉴:坊在六都。
钱习礼:坊文昌乡。
王艮、王修:坊在四十六都。
郭缙光:坊在五十九都。
李庸修:坊在六
进士坊——
刘观、周鲁:坊在城东。
李照违:坊在城西。
黄金华、周正:坊在城南。
刘祯:坊在二都。
周南巽、周忱、陈正伦、高安:坊在三都。
周璹、王佐、罗侨:坊在五都。
毛伯温、谢体升、谢善:坊在七都。
廖庄:坊在二十三都。
李世元:坊在二十三都金滩。
王相、王无将:坊在文昌乡。
邓贵:坊在白沙。都御史韩雍立。
张鸾:坊在四十九都。
肖宽、刘靖:坊在五十一都。
汤建:坊在大洲上。
湖濪:坊在五十三都。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