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渊源与趣闻
发布时间:2003-12-04
东汉“建安”(二世纪末)至西晋“永嘉”年间(四世纪初),中原战乱频繁,不少居民纷纷南徙。到北宋时,更是大批向粤、湘、赣、闽等地南移定居,尤以粤地为最。原居当地者,多称新来者为“客家”。《广东通志》、《三鲁地形》、《长宁县志》记载称,“自福建来此者,曰‘客家’。”又据《永安县志》记载,“有从江、闽迁此者,亦谓之曰‘客家’。”
《辞海》(1979年版)“客家”辞条释义: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四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九世纪末)以及南宋末(十三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为这部分汉人的自称。以粤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最为集中。尚有部分分布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洪秀全即为居住在广西的客家人。语言保留较多的汉语古音韵,称“客家话”。
客家话别具风采,在对长辈的称呼上最为别致。如称父、母为“阿爸”、“阿媐”(音a-yi)或“阿爹”、“阿妈”;称祖父为“耷耷”(音da-da),称祖母为“媄媄”(音mei-mei);从大到小称父辈的弟兄为“太爸”、“綏爸”(音sui-ba)……“僈叔”(音man-shu)等;从大到小称父辈的妯娌为“太媄”、“绥媄”……“僈媄”等;从大到小称父辈的姐妹为“太姑”、“绥姑”……“僈姑”等;从大到小称舅父(母)为“太俅(音tai-qiu)(媄)”、“绥俅(媄)” ……“僈俅(媄)”等;称外祖父为“外幏”(音wai-jia)等等。当然,事随境迁,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别具一格的称呼,也日渐与环境同化,而今大多改口了。
除去对长辈的称呼之外,过去的客家人还有一些特别的礼仪传统。如在过去兴拱奉家神的时代,客家人的神龛上是不设磬的。据说是最初在远程艰辛的迁徙途中,因为力图生存,先人们竟将随行携带的铜磬都卖来充饥用了。为了永远纪念先人那段艰辛经历,后人便在神龛上不再设磬。又如过去在逢年过节敬奉祖宗时,桌上供奉的荤菜叫“刀头”,那是一块煮熟了的、方方正正的猪肉。并在其盛装“刀头”的斗碗旁边沿上下方向竖着摆放一把菜刀。据说这个传统的沿袭历史已相当久远。最初在新到一处居地之时,正逢大年除夕,安顿新居事务太多,在手忙脚乱之中,临到正午祭祖之时,实在来不及将祭祖的荤菜切碎,当厨的主妇灵机一动,就将整块“刀头”端上桌去,并在其旁添上一把菜刀,让祖宗们自己动手。当家的老祖人见状很是纳闷,年关之下又忌讳生气,只好不了了之。事后一想,这个办法倒还省时省事,又别具风采。祭罢祖宗吃团年饭时,老祖人乐呵呵地称赞了当厨的主妇一番。从此这个祭祖的办法就沿袭了下来。
我们豫章堂罗姓族人,从迁衍历史来看,也是客家人;从古罗国到豫章堂的闻名于世,再到而今的四海分居、海外生衍,皆系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客家人有着踏实奋进、力求生存,善于承传祖宗文明,乐于以四海为家,不懈为人类文明进步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环境、勤耕苦读、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我们要世世代代永恒相传。
一九九五年仲秋 吉先字云韧 谨识
(2001年季春 豫章堂川东罗氏嗣孙 章成 完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