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寻根,人同此心。此身自何而来,本姓为何前定?古往今来,多少人在思考求索。姓族有盛衰荣辱,势所必然;个人求木本水源,情有可原。每个姓氏因血脉相承,贯古通今,故有寻根之举,修谱之作。”历史学家、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卢美松先生“《中华罗氏通谱》序”中将寻根之由精辟概括。而海外罗氏对寻根之举更是执着、强烈。
2003年7月14日,台北罗宗胜先生在“罗氏通谱网”上留言:
我来台祖罗朴善约生于清道光年间的一八二五年,十八岁从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二都秀篆屈龙山下迁居今台湾省宜兰县(古名噶玛兰)员山乡枕头山下,据墓碑记载为十四世祖,我父罗阿火为十八世祖,祖父罗坤荣为十七世祖,曾祖父罗智为十六世祖,高祖父罗振春为十五世祖。本人1996年曾请诏安台办帮忙调查,回称今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秀篆镇卧龙村里已无罗姓人家,据悉均已于上世纪初(1900年)陆续搬迁至隔邻的广东省大埔县。后即再无台办信息。可否协助赴大埔代为调查我祖十三世至一世之族谱?甚至一世之前之来龙去脉?完成我来台祖派下八大房衍出之数千子孙寻根心愿,使能早日完成族谱修撰工作,当无限感激!
笔者见到留言后,即以函字[2003]133号电邮回复,原件如下:
罗宗胜宗长:
您好!
我在“罗氏通谱网”留言版上说了几句,感到有必要专函宗长,询问一些具体事宜,以便协查。
贵支系入台开基祖为罗朴善,在《台湾通志》中未见记录,谅必是遗漏了,可否提供更详尽数据如:贵支系概况、名位表,八房世系简图。若您同意,本会将把其编入《中华罗氏通谱》以补《台湾通志》的不足,并望您能与其它罗氏支系联系,让更多的台湾罗氏支系都能在《中华罗氏通谱》中得到反映。
您1996年曾与诏安台办联系,未获结果,可否请您与福建省台办联系,请他们委托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罗氏委员会及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协查。(E-mail:
Luoxs@vip.163.com)
若您的邮箱有大于2M的容量,先把《中华罗氏通谱》第六期内刊传给您参考。以便您及贵支系的宗亲研究是否参与《中华罗氏通谱》。
顺致
编安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族末 罗训森 敬上
二OO三年七月十四日
尔后,罗宗胜先生于17日来函(详见“简报”五期),与笔者进一步联系,7月26日罗宗胜先生再次来函:
训森宗长您好:不知日前委托您查对族谱之事是否已有结果?我回台之后一直无暇处理此事,现又匆匆来到上海处理私人商务事宜,下周一起有空,想去福州私访于您不知方便否?如果可能更想与您结伴共访诏安,卧龙村虽已无一户罗姓人家,但有满山遍野的罗氏祖坟,相信抄录那些墓碑再比对其它族系记载较完整的族谱,必能有所获益!静候佳音。族末罗宗胜敬上 7.26
通过电邮联系,约定28日飞抵福州,与笔者结伴同往诏安寻根。
28日下午,笔者借用福建省档案局副厅级巡视员罗炳行研究馆员座车,前往长乐机场迎候。回到福州匆匆安顿后,宗胜先生即不顾旅途劳顿,应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伟功先生邀请,前往参加座谈会。畅谈自己寻根梦想的由来,雄辩论述姓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现实意义。他豪爽健谈,坦率直言,与在座人员畅谈首次福州之行的感想。参加座谈会的有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史炳其、方群、林伟功先生、省台办郑中处长及罗炳行、罗训涌(福建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等,笔者敬陪末座。由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宴请罗宗胜先生。
晚上,罗宗胜先生不顾舟车劳顿连夜阅读厚达300多页的《中华罗氏通谱》内刊第六期。
7月29日早上,我们两人乘大巴前往诏安。高速公路两旁的景色令罗宗胜先生心旷神怡,他说:除了西藏还没去,国内我跑了很多地方,连新疆也去了,但在福建跑,心情特别不一样,想想祖先们就在这一片土地生活过,心中倍感亲切。
秀篆位于诏安的最北端,与广东紧邻。下午约2点钟,诏安台办申主任等一行陪我们乘车直接下乡。其间在修混凝土路,辛苦就不多言,但罗宗胜先生的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诏安发展太快了,我96年回来过一次,没几年功夫变化就这么大。秀篆如此偏僻,当初祖先怎么走到海边,又怎么飘洋过海到台湾,真是太艰难了,太伟大了,太佩服祖宗的创业精神。
傍晚,车到了秀篆镇政府,当地尚没有旅馆,我们一行只得借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床位,条件虽然简陋,但镇里书记、镇长们的热情令人难忘。吃过晚饭后,马上开始工作。首先由沈镇长介绍秀篆的基本概况。由小黄介绍秀篆罗氏历史情况,一段传奇故事令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诚信”传统有了深刻了解。
秀篆罗氏在十四、五代时(清道光年间),许多人赴台,剩下不多的人迁到广东大埔去了。当初有一口头约定:土地等留给当地的黄氏,黄氏负责罗氏的古墓群管理。黄氏后人感激罗氏的恩惠,逢年过节先供奉罗氏祖先,尔后才供奉自家先祖。多少代过去了,黄氏谨遵祖训,坚持供奉罗氏祖先直至现在。这种传奇故事,只会发生在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礼义大邦!只有中国才可能有此数代口头相传的契约。作为罗氏后人我们对当地黄氏信守诺言,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小黄听到罗宗胜先生要上山拍摄所有罗氏祖坟时说,此事已先有人进行了。原来祖籍当地的台商罗炳坤先生,已先一步来寻根。当地动员不少人力,遍查罗氏祖坟,几十座墓碑均已拍摄整理,可见寻根谒祖,人同此心,信不诬也。当即与罗炳坤先生取得联系,约定第二天见面。
罗宗胜先生的手提电脑中备有家谱的简本,在经过长时间核对询问后,他说:受台湾宜兰县本支系父老之托,寻查诏安秀篆罗氏祖籍地先祖的情况,现在有二点应该可以确认:
一、台湾宜兰本支罗氏的祖籍地当是福建省诏安县秀篆镇,古称二都秀篆。
二、古代,秀篆罗氏,仅有一人迁入即伯六公。因此,他是秀篆罗氏的始祖。从各方面情况分析,本支系入台祖罗朴善,字神宗是其第十四世孙应该可以确定。其中有若干代不详,有待进一步的寻查。
座谈会结束时,一看时钟,已是半夜12点多了,带着喜悦之情,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虫呜蛙声之中,我们很快进入梦乡。
29日,沈镇长带我们到堀龙村去,途经台湾游锡堃先生的宗祠,罗宗胜先生说:台湾宜兰许多人的祖籍均在福建诏安,罗家与游家由于祖籍就是同乡,所以,历史及现在都是通家之好。我们族谱中就有好几位祖妈是游氏。
堀龙历史上曾有过两座罗氏宗祠,蔚为壮观。现筹建处是台商罗炳坤先生与当地黄氏协商后定下的,黄氏族老深明大义说,这块地本来是罗家的,今天罗家要盖宗祠,我们黄氏后裔理应支持。无偿拿出一间房子作为罗氏宗祠筹建处。此事今罗宗胜先生十分感动,他说;不忘祖功宗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宗祠是实物,族谱是文字,都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我也要在此地为本支罗氏盖一座宗祠。这样台湾罗氏回大陆谒祖时,有神圣的宗祠可以寄托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下午,在诏安宾馆,我们见到了台商罗炳坤先生,悠悠岁月,茫茫人海,同姓本支,寻根路上喜相逢。分开几代人之后,他们同聚,此场景十分动人!我们首先对罗炳坤先生所做的大量寻根工作表示感谢,由于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大减轻了我们寻根的工作量。罗宗胜、罗炳坤先生兴致盎然,共同翻阅《中华罗氏通谱》第六期内刊,在笔者拙文“台湾罗氏概况”中均找到相关资料:在罗氏入台简表中记有罗宗胜先生入台祖罗朴善公资料:罗神宗,清·道光年间入台,但垦居地有误,应为台湾宜兰。在“班辈楹联”一节,记有罗炳坤先生入台祖“惠章、克章派”班辈,但“文献定世昌”的“定”字,打印错了。他们均为本支系能在《中华罗氏通谱》中得到反映、占有一席之地而雀跃。笔者却为拙文错漏而汗颜。作为严肃的《中华罗氏通谱》应尽量减少差错,是本会应尽的责任。
历史上罗氏为开唐十六姓之一,罗家将的故事脍炙人口。唐朝是我国最兴盛的朝代之一,是国人津津乐道引为自豪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新时期、新条件下为振兴中华出力是我们共同的话题。罗宗胜先生对历史、地理十分爱好,他感慨地说,回想老祖宗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发展,拓宽生存空间,现在条件好多了,只要华人共同努力,中华民族一定会得到伟大的复兴。在这场历史机遇中,罗氏也一定会重现唐朝辉煌,为中华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说,台湾很多有识之士,对盛唐津津乐道,希望今后的中国,比唐朝更加强大,这样,对全世界的华人凝聚力就会更大。建议国内多宣传盛唐的历史。
短暂的寻根之旅结束了,罗宗胜先生带回《中华罗氏通谱》各期内刊、简报,他表示回台后将向家乡族老汇报寻根收获。下次再到大陆时将带来有关台湾罗氏的资料。将不负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所托,筹备台湾联络、办事机构,让台湾各支系罗氏在《中华罗氏通谱》中均有一席之地。他强调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的宗旨定得很好,今后刊物中应把“以人为本,以史为鉴与海外联谊并重,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贡献力量”排在醒目位置。
隔海寻根叙宗谱,
大陆台湾本同根。
预祝罗宗胜先生胜利完成家谱续修。
2003-8-8于福州办事处
附:
罗 宗 胜 简 介民國53年1月6日出生(1964年/38歲)、台北市議會工務委員會副召集人、台北市議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台北市議會警政衛生委員會召集人、台北市議會警政衛生委員會副召集人、台北市議會財政建設委員會委員、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幹事長、臺北市社區安全協會理事長、臺北市環保義工大隊副中隊長、
臺北市宜蘭縣同鄉會常務理事。
羅宗勝議員成長背景羅宗勝出生於東台灣美麗的宜蘭縣,家裡世代務農,是一個純樸的農村子弟,幼年隨父母到基隆從事礦坑挖煤工作,便成了礦工的兒子。
15歲喪父後,即隻身負笈台北求學打拼,在艱苦的奮鬥過程中仍積極參與民主改革運動,民國81年起擔任陳水扁北區服務處副主任,協助阿扁總統(编者注:台湾省)連任立委、當選台北市長及第十屆總統。
羅宗勝於83年(1994)6月首次從政,當選大同區星明里里長,87年(1997)當選第八屆台北市議員,91年(2001)以『認真服務、嚴格監督、有力問政』為訴求連任第九屆台北市議員,是一步一腳印從基層踏實幹起的小市民代言。
——2003年7月18日由“罗宗胜”个人网页下载
祝台湾罗氏枝繁叶更茂,两岸携手共进
为 中 华 罗 氏 争 取 更 大 的 辉 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