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世系溯源及播迁概况
发布时间:2006-10-12
一、罗氏世系出于祝融氏
天下之水,流派不同,而各有源。木之枝不同,而各有本。入之姓氏不同,而各有福。故后人皆以木一水源之主义,而辩其所自出。
溯我族世系,出于黄帝(有熊氏)之后祝融氏。黄帝是华夏族始祖,又是“人文初祖”。古老华夏族即汉族之前身,最初活动于我国西北部之甘肃。同时,罗部落则活动于河南豫西山地。黄帝族 部落先后击败九黎族与炎帝族,然后进驻黄河中游地区。黄帝之曾孙颛顼(高阳氏)当黄帝族部落首领时,罗部落便纳入黄帝氏族集团之中,荆楚部也在此前后参加黄帝氏族集团,臣服于高阳氏。颛顼之孙老童(卷章)生二子,即黎和吴回。在帝(高辛氏)时,为火正之官,“祝融”盖即火正之名,故后人因官书氏,黎和吴回都号称祝融氏。罗部落纳入黄帝氏族集团后,拨归其直辖,故罗部落即以其为始祖。
罗部落相传是夏商时代非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大约在穴熊活动于有熊氏之圩(河南新郑县)和熊山(河南郾城县东35里)之时,罗部落便活动于熊山之南280里处的罗山,也即是罗姓的发祥地。
商代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五,大肆征伐属于夏朝的残余势力——荆楚,罗部落是荆楚的分支,自然难逃厄运,被迫向西北迁徙。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部落在其五十七世祖硅公率领下,由河南新郑启程,经洛阳、潼关、咸阳、宝鸡,至天水陇西,即今甘肃正宁县附近之罗山、罗水一带。这是罗氏先民第一次遭受流离迁徙的苦痛。从祝融氏始,历夏、商两代,至源公计为六十世。源公仕周,为中谋参将,娶吕氏,生一子:匡正。
二、匡正公立国,以国为姓
商代传六百年,迄商纣王壬当政时宠信王妃妲已,暴虐无道,朝政专横腐败,民怨沸腾。周武王十一年十二月率领有罗部落首领匡正公参加之王师,大举讨伐商纣王。商军战败,纣王逃回朝歌,于鹿台自焚而死,殷商亡国。罗人助周伐商建立奇功。周武王立国后,特封匡正为安南罗国公,公元前1063年又提升为罗国君,封于今湖北宜城,采邑百里。当时宜城称罗子国,简称罗国,治所在今宜城县西北八十里地,称为罗川城。此后,其地河川亦随之称为罗水。匡正公立罗国成为周王朝之属国后,以国为氏,由襄昔之妘姓易为罗姓。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五霸相继争权。罗人与比邻之楚人本属同祖,但到楚庄王称霸时代,向汉水两岸发展国力,罗国已为楚国发展霸业之障碍,不时遭受楚国之威胁。
公元前699年,楚国派大将莫敖(又名屈瑕)率全部楚军渡鄢水攻打罗国。由于莫敖刚愎自用,骄傲轻敌,任由将士混乱进军而且毫元戒备。罗国虽小,然在国君班公(匡正公始计十六世)与大将伯嘉等团结一致,共同督军应战,并联合友军卢戎袭其后,一举将来犯之楚军打得大败,莫敖逃进荒谷自缢而死。楚军之其他将帅亦被囚于治父,听候楚王处置。
楚国战败后,罗国得以幸存,国君罗班公还因此被周五朝嘉封为“罗侯”。此后,罗国历十七世祖震公至廿四世祖万通公,期间可谓安然度过。但在公元前565年,楚国又大举犯罗国,罗国终于被楚武王所灭。罗国君万通公出亡下邑,避隐襄阳黄龙洞山林居住,后裔稳居山中者亦达二百多年。
楚武王强迫罗国人从宜川城迁至丹阳附近之枝江,为楚国修筑新都丹阳城廓。未几,楚文王复由丹阳迁都于郢,离罗国遗民住地枝江较近,卧榻之旁岂容敌人鼾睡,复行之有效彼等迁到汩罗,称“长沙国”,实非国也,乃划地为牢,圈定一活动范围而已。
三、凌甫公复国与修谱
罗国自二十四世祖万通公为楚所灭亡,历经二十五世祖苍噩公至三十世祖程正公共六代,直至三十一世祖凌甫公才恢复罗国。程政公生于东周贞定于三年,为人才高艺广,不求闻达,目睹诸侯争霸,人心不古,遂往西山修仙,隐于罗洪洞中终老。妣吴氏,生二子:秉、凌甫。
凌甫公,讳乘,生于东周考王四年。少有壮志,深恨国家为楚所灭,族人散处他方,受楚人欺凌奴役,惨遭亡国之苦痛。为谋复国,察知当代群雄中唯秦足以抗楚,遂下决心投身于秦,为秦国效力。仕秦之初,忍气吞声,含辛茹苦,处处表现忠于秦王,积极工作,终于获得秦王器重与信任。周显王三年(公年前366年),秦王以陇西地封赐凌甫公作采邑,公婉辞不受,但求秦王派兵助其复国。秦王许诺,并派大军出击宜川城,迅将据守于该地之楚军击败,向别地逃窜。凌甫公终于实现多年来梦寐以求之复国愿望。
复国后,凌甫公深感宜川城僻处山中,不宜作为国都,乃适于楚国之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尚有罗国城故址,即是公所迁之处。凌甫公完成迁都大业后,眼看亡国两百多年来宗亲散处各地,大都罔知所宗,颇感不安,乃着手打探宗亲下落,召唤其迁回枝江,安置好生产与生活,从而得到繁衍生息。为便于宗亲追源溯流,乃起自祝融,下迄匡正封于宜城,以国为姓,辑为家谱,奕叶徵间,传诸后人。罗姓之有谱乘可谓始于凌甫公,俾后世得以贯通脉络,支分派别,兼知罗姓尊卑有序,名分有章,其来有自,其出有由。
凌甫公享寿九十七,葬枝江城北。妣袁氏,副妣董氏,继妣姬氏。子二:图南、圆南,均能恪守父业。
图南公之子守陇公(三十三世),生于东周威烈王二十四年。慎王元年,率领家属二十八人由枝江迁都岳州府(今长沙)平江县。长沙古名又曰潭州,即今湖南省善化。守陇公卒于赧王丙辰八月,寿九十八,葬于长沙城内天心角。批吕氏、张氏,生二子:茂峻、茂岫。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称始皇帝,废分封制为郡县,国号乃止。由守陇公徙于长沙至三十九世祖维翰公,代有伟人,四世无白丁,三代为公卿。维翰公,字明文,复任公长子,东周赧王卯生,秦二世时,职掌九卿,因号九卿公。生三子:君用、君赞、君庶。四十世祖君用公,嗜书好学,及长,文艺超群,道德纯全。秦始皇末,任常德府武陵县令,因督运官司铁,船经洞庭时与矶石相撞而覆。君用公溺于洞庭,其弟君赞与其女罗娘偕弟罗珍,寻尸不获,悲愤不已,俱投水面殁。乡人感其义,于南津葬地立碑纪念,据长沙县志载:宋理宗年间,追认罗娘为考烈灵妃,并封罗珍为孝感侯。
君用公曾两次婚配,先妣黄氏生一子:珍,一女:娘,续妣郭氏生一子:珠(遗腹子)。
四、豫章始祖珠公派衍昌盛
罗珠公,字怀汉,号灵知。秦始皇二年丙辰(公元前245年)四月十四日出生于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纯江村。幼就读于长沙罗汉峰之罗汉尖。及长,常与萧河、张良等为伍,结为至交。迨刘邦败项羽而得天下建立汉朝后,珠公入朝为官,初仕汉惠帝为治粟内史。在任期间,清正廉明,为人刚正,关心民疾,赋税宽平,颇得国人拥戴。景帝初年改治粟之官为大农令,故后称珠公为大农公。
汉高祖时,颖阴侯灌婴平定九江,曾鸠工筑城廓备守,然仅筑城十里,辟六门,未竟其功。至汉惠帝三年,珠公出守豫章,居于豫章沟,乃偕郡人张交献、妹婿石固,承担继续筑城工程,并得群众戮力协助,终于建成一座完整而坚固之城廓。珠公为表达来守斯土,有章安故祖之思,遂手植樟树数株于郡署庭前,以示藻节,其城亦故名为豫章城。此后,珠公把家从湖南长沙迁到豫章之西山,从此定居下来,为罗氏开创深厚之基业。汉高祖后(吕雉)戊午年,珠公为避诸吕之乱,请辞告归,隐居于洪崖山巅(今罗汉坛),结草为庐,自谓效张子房为赤松之游,吾今为洪奎之游,后称洪崖先生,卒于汉景帝丙戌年九月,寿九十一,葬于江西新建县太平乡西山大岭山巅。
景帝时,吴王濞连七国反,为太尉周亚夫所平定。事后,亚夫请求建置,设豫章郡于南昌,以便辖所属各县。缘于九江郡之有新城。乃颖阴侯灌婴平定九江有功而封赐者,而续修完成九江城廓,乃得力于大农令珠公,而珠公又于郡署手植樟树,故豫章郡由此而得名。因而珠公后裔亦以此尊称珠公为豫章始祖。(谨注:豫章设郡,始自汉高祖六年,三国之吴以及晋,南北朝均称之,隋时改为洪州,豫章改为县治,迄唐天宝初年复改为豫章郡,元改为龙兴路,明太祖时改为省治,称洪都府,清复改称南昌郡。)
珠公始妣张氏,次妣吴氏,三妣李氏,共生六子:居厚,宣礼,子成,知正,成通,祗德。我大埔罗氏出自长子居厚。
珠公长子居厚公(二世祖),字廷相,号竭中。生于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汉武帝建元年间荫袭大司农,曾任集贤院景灵宫大学士。转太尉,赠卫国公,为用兵宰相。卒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寿九十四。妣桃州王智远女,赠相国夫人。子二:忠,悉。珠公次子宣礼,任诏书台宗乙殿大学士,中书令:三子子成,四子知正,六子祗德皆为集贤院大学士。此后,珠公系宗支蕃衍,代有闻人,蔚为豫章郡之望族,衣冠相望。因官于四方者多宗于豫章。
自珠公始祖至十二世祖令恭公,均家居南昌西山。迨至十三世祖琅公,号柏林,于西晋大康年间由南昌西山迁居武阳渡。居八年复迁居柏林。我姓自瑭公以后裔孙,非但丁口兴旺。且克绍箕裘,大都贤肖有成,功名事业在豫章罗氏中最为可观,故其裔孙常以柏林罗氏自诩,成耀于人。
传至十六世祖绥公,字均章。曾于丰城聚徙讲学,门徙甚盛,为士林所重。东晋康帝建元间,举秀才,除郎中转尚书郎,拜散骑常待郎。东晋康帝建元间,举秀才,除郎中转尚书郎,拜散骑常侍郎。孝武帝太元间,参加谢玄领导之师与鲜卑胡人洛水之战,负伤不及治疗而卒于沙场。妣胡氏,西山双岭胡尚书少广公女,以节义闻于当世。生二子:企生,遵生。我大埔湖寮罗氏出自遵生公。
忠孝一门,公成柏林罗氏两大宗支。
十七世祖企生公,字宗伯,绥公长子。生于东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3年)。多文博学,二十二岁为朝廷授予著作郎。以家贫亲第,未便远离家门,请求改任临汝县令。时藩镇殷仲堪守江陵,聘企生公为功曹,东晋安帝隆安三年,迁武陵太守,尚水抵任,叛将恒温之子恒玄所败被执,部属无一扈从,唯企生一人随之。恒玄叛叛军抵达荆州时,人或劝企生降桓玄,企生正气凛然曰:促堪以国士待我,不能共同计逆,有何面目求生?恒玄闻之愤而处斩企生。行弄前问之有何请求?企生断然曰:无所求,唯乞一弟养线。时遵生亦被执桓玄军中,乃执企生手曰:寿养老母,恕我苟全。企生欣然曰:此亦不失人子之道,一门之中,有忠有孝,吾死而无憾矣!遂从容就义,年仅三十七。企生殒节前,桓玄曾馈送羊羔裘与企生母胡氏,及企生遇害,胡太夫人即焚羊裘以明志。企生兄弟以忠孝著称柏林,被称颂为忠孝一门,并获晋室旌旗表扬。妣徐氏,生子二:昱,昌。
十七世祖遵生公,字永伯,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为人仗义,早岁即录用为州祭酒。就任前居家,为母侍奉汤药。时兄任职于殷仲堪军中。母病愈,遵生亦往仲堪军中任事。恒玄之乱同时被执,企生为晋殒节,遵生为求养母抚孤,遂样狂请求桓玄囚禁。桓玄暑此情景,并为企生乞弟母之义气所动,故予释放。遵生扶老母及孤侄归宗继嗣,并负兄骸骨归葬柏林。此后,遵生侍奉承老母,抚育孤侄昱,昌兄弟。俊老母仙逝,遵生守庐墓三年,被时人称为当世大孝子。嗣后,遵生复出任事,累官至侍御史,以直谏称著。妣陶氏,江州栗里太守茂公女,封夫人。生二子:吴,勖。
企生,遵生两大宗支派衍概况。
一、企生公之裔孙,分居于江西赣江区域之吉水,泰和,兴国,龙泉,南康,赣县等处,疗分后裔则先后迁居于湖南,福建、广东各地。企生公之子罗昱,罗昌,幼年随叔遵生而居,次子罗昌,妣邓氏,生五子:智慧,智达,智亮,智通,智强。昌公子之三子智亮,传至天民(三十三世),天民生子二:罗崧,罗则。罗崧传至好礼,好礼第三子高清,由江西丰城京堆迁居新化桃林。罗则公,字山斗,生于唐敬宗宝历丙午年。生三子:宗超,宗远,宗达。则公于唐懿宗时,由豫章迁至庐陵 村,其后再迁至吉水。则公晚年适适黄巢之乱,由原居地吉水潼水乡随众迁往福建宁化石壁村避乱。则公传一松,原名章遵,为新化罗氏南迁始祖。宋初由江西吉安泰和县圳上木马村徙居湖南宝庆府新化县乌石,卒于宋太祖开宝二年。宋宁宗庆元年间,则公之二十世孙奎光公由江西迁至湖南安化竹排门,至二十八世孙仲三公,居安化田心,从此丁口蕃息,支派日鑫,裔孙公布于湖南新化,邵阳,武冈,城步,安化,溆浦等地。此外,企生系后裔还分居于赣南,福建宁化,广东南雄,兴宁各地。
二,遵生公派衍概况。遵生公子吴,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初仕湘阳县主簿,明帝泰始初年授侍御史,居南昌开阳渡之水西。其孙成中公,宦名阿奴,辞官后隐居于秀峰山下,度其恬淡生活,据说成中公为民除害之盛德懿行为当世所称颂,并立庙祀之。以扬其惠泽。成中公生子四:景显,景哲,景章。长子景显公于南朝陈文帝天康元年率家人向北播迁,从南昌西山动程,经修水,九江入鄂,过长江,经武胜关,孝感入豫,复经信阳,许昌,朱仙镇至祥符(今开封)尚德里定居。在其地居近三百年,历十五代至寅公(三十五世),以避黄巢乱复迁返江西吉安府庐陵,然后再迁至福建宁化石壁村。至今河南中部一带罗姓。皆是景显公之后裔。
景显公之十七代裔孙裔孙彦避孕药公。与我三十八世祖谋公为从兄弟。后周恭帝时,陈桥驿兵变,彦情公迫使丞相王薄草诏易帝,成为赵宋开国元勋,封赵宋御前忠勇太尉忠诩郎,旋改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其感于势难久居高位。乃于乾德二年(公元963年)辞官,由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尚德里南迁广东南雄保昌牛昌坊沙水村,筑宅落居,成为南友罗氏开基祖。开传七代,至贵公字琴轩,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因帝妃苏氏失宠,逃离冷宫藏于黄贮万家中,事泄,触帝怒,欲将牛田坊所属夷为平地,贵公为免受无辜杀戮,遂于宋绍兴元年统领亲族戚友三十八姓共九十八户,南迁冈州(今新会)。从此,三十八姓开族岭南。贵公后裔分布于广州府属各邑,西江流域肇庆府属各地,蔚为望族,因而琴轩公被遵称岭南一世祖,此景显公后裔南迁入奥之主干。
二十一世祖景哲公,三十六岁时由湖南迁居江西吉安府庐陵。生子三:官正,官达,官奉。官奉出继景朗公(景哲公之弟)为嗣,其子元郎成为景朗公派下一大宗支。隋炀帝时,元郎公(原名艺)以战功被战贲中郎将,燕山王。隋末。由豫章南昌西山迁居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历时近百年,传至其孙志为(原名通)之次子尹宁公,对武则天称帝不满,隐居不仕。由历城迁回祖籍豫章南昌西山黄古巷。历数年,为免遭则天迫害复迁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传至立贤公等。历五代,又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由会稽迁回南昌西山黄古巷。溯自元郎公初迁齐鲁,乃至尹宁公返赣复迁浙江会稽,繁衍裔孙,创造业绩,代有显者,且多文学之士。
唐末,黄巢变乱期间,三十二世祖仪贞公之长子为避乱由西山析居于虔州虔化县(宁都县)太平乡鸦雀林。其后,再由赣迁入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源里,立业成家,书香继世,景新公生七子:长子仕伦曾居吉水巷口;次子伟入赘邑大油乡兴都里吴氏家;三子仕俊徙居建昌南丰狄河桥;四子仕杰迁西湖;五子仕专徙居雕峰,复迁思顺罗家尖;六子仕仁徙居抚州崇仁县高耆;七子仕仪居零都固石,其孙立行之子建,晚均迁吉水永丰。仪贞公次子景成之子寅公,于唐末迁吉州永丰湖西开基。仪本公之子文海则迁居浙江会稽县开基。仪基公次子文著于五代末迁居闽城。
仕伦公长子元杰居福建宁化,宋初进士及第,仕江南扬州刺史,调任虔州太守,辞官居家后致力于修罗氏世谱。元杰公第四子子建公仍居宁化,第五子子远公于宋咸平元年迁居明锦园,后裔转迁广西桂林府。由子建公历九代,传至四十五世祖尚崇公,生三子:洪源,洪德,洪敬。洪源公子元孙均十郎居安远乌石头及万邑乌岭背,皂口,上湾等处。洪敬公生子四潜,四端,其裔孙多分居于福建西南部及广西一部分,由闽徙居奥东,并时播迁者众,独洪德公为钜宗。
洪德公九妻十八子,散处于江淮川陕湖广等地。
四十七世大一公于元英宗至治三年,为避蔡九五之乱,由宁化石壁村迁居潮州府大埔县(清远都)湖寮。大三公之子宁公于明洪武年间由福建汀州上杭移居广东长乐县(五华)七都榕树下;大六公任潮州府大埔县儒学,迁大埔县枫朗开基,子孙后均迁徙,其长子循规迁居长乐(五华),裔孙复瑞之子奕遵公迁入四川省开基;次子循矩迁居兴宁矮冈,郑冈,罗冈等处;大九迁潮州,小三,小六辗转迁居兴宁,小九迁兴宁东门,伯七迁兴宁南门外;伯六随次子(十七公)移居潮州,四十六世祖洪山公为尚崇公胞弟。尚古公之第四子,其五世孙彦信移居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彦明移居吉水,彦庄徙居浙江会稽,彦允迁居直隶(今河北)。
大埔罗氏(德垂公系)族谱续修编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