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颍罗氏祖源江西庐陵,为柏林罗。珠公第四十六世孙善公,洪尧公子,生于元至正十八年(1352),明洪武己卯举人,正统二年任霍邱学正、县丞。子三:千一、千二、千三。千三公子华士,讳汝贤,字梦征,号南渠,生于明永乐三年(1405),洪武登丁酉乡试,二十九年授霍痒,擢湖广来阳令。生彦字派三子全伦、惠伦、广伦,霍颍罗氏均为此三公之后。
霍邱罗氏宗谱序 中国之社会宗法之社会也。说者谓圣人藉宗法以定君权。降及后世,所谓宗法者,稍变其初,而国主权尊家君柄屈焉!执是说也,宗法适为君权阶之厉。今者既群起而摧陷之矣。方庆君权替而民权伸,而独斤斤言宗法,宁非为君权然其灰、扇其焰哉!
抑知君权之固定,虽缘乎宗法之制而成,而宗法之精义,初不随君主之制而敝。今夫社会之组合,托始于人群,人群之联属,肇端于族姓。凡有血气之伦,于其得姓受氏之所自来,与夫一本同源之相维系,每不能漠然视之者,爱群之性所由起,推之爱国爱同种胥由是以充其类焉耳!而能为有秩序之组合,实仿于宗法。此宗法之精义也。故君权不过借径乎宗法之狭义,而社会乃实现夫宗法之广义悠哉远矣!
今者,宗法制度虽不必尽行,然世族之有谱牒系统厘然,而规约森然,谓非本诸宗法之遗意者乎!
霍邱罗氏,霍之右族也!其占籍实介霍与颍上二邑。今创修族谱而属余参与其事,余惟族谱式例详于欧苏,参证依循而已,足惟盖阙不诬斯为要义。爰与罗氏贤达商定凡例若干条,其义法具见于凡例中矣,无复取乎弥缕。窃独感于士大夫之家之特重谱牒,盖宗法之意犹有存也。又有感乎时贤之诠社会者,其于宗法之关系,仅谓藉以定君权陈义,似犹有所未尽,故因而推论之。曩与罗君筱楼为挚友,辩论古今相乐也。筱楼从事于创立宗祠,尤致力而不及见其族谱之成!兹余所推论者,倘得而相质,其以为然耶?否耶?又不禁之有感焉。
阜阳 邢元伟序00000000
初修家谱自序 粤若稽古,我罗氏出于黄帝之玄孙重黎为高辛氏祝融,周初封于罗,子孙以国为氏。凡罗皆其裔也。越至西汉高祖时,相国怀汉公讳珠守九江郡,后随家焉,是为占籍豫章之始。逮惟明初,我皇考祖肇迁自豫章至于霍邱卜蓼水东戎水西,惟淮滨是食,克定厥居,迈种厥德,以有后于我邦。越至万历时,则有若选公,惟皇祖之德是彝是训,罔敢遏佚,前人光白,时厥后承天之休,逮皇祖之德,膺受多福,克蕃衍于永世。越至流寇纷突,江淮荡析,家庙族谱用弗克保,亦惟有若盛之(茂生)公亦诞自万历,为明茂才。弟恒之(延生)公暨堂弟挺生公、从弟春生公皆生值清初,当大乱敉宁,爰将选公以下世系,用复书于简篇以为草谱,以遗厥子孙。子孙克遵厥训,明徵定保。越至咸丰间赭寇之乱,复遭播越,草谱又罔克全。至于光绪十有一年乙酉,族叔祖五峰(士奇)公从豫章觅得旧谱二帙,相传吾族为旧谱中千三公之裔,粤稽千三公生当南宋之季,按世系为怀汉公四十世孙,而选公为伯字派,适距怀汉公五十世。越十有九年甲辰,时则有若桐斋(士绪)、小槎(士廉)两叔祖,筱楼(本濂)、仁轩(本义)两兄及我父楚书(湘云)公灵承厥志,议建宗祠,咸赖族众及吉甫(士元)、月秋(士馨)、荣卿(福谦)诸公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祖宗之灵,其克永有依归,无替厥食,方期创修谱牒,而桐斋、小槎、筱楼、仁轩、五峰、吉甫诸公又相继谢世。我父夙夜祗惧,夔夔斋僳,以谱牒为己任,无时或敢释。惟民国十三年甲子九月朔辛亥,越九日己未,族人咸集于祠所,用奉厥祀。我父宣言:吾氏族日大,虽有宗祠克妥先灵,而谱牒阙如,子孙于高曾以上名字,罔克攸知,忘祖之讥,在所不免。况时局变幻,风鹤频惊,倘遭颠徙,故老遗亡,世系用弗克考,奚以知所自来。谱牒之修乌容缓,时则有若凌轩(福申)、胤禄(福柞)、万程(锄云)、荣卿(福谦)诸叔,慕唐(文运)、鹤桥(汝松)、济川(汝舟)诸侄佥以为然。然举办需款,爰议合族众捐输,俾厥勋克集,议既定:任募资,任调查,各尽厥职,族众奔走,不遑启处,一易寒暑略就绪。予小子肆遵父命,编列世系,窃维史迁之记,详予秦汉班生之书,备乎哀乎;孔子之春秋断自隐公,此皆阙其不可考,而详其可考者,所以为信史也。吾族迁霍以来几五百年,既无谱牒可稽,故选公以上皆弗可考。虽相传为旧谱中千三公之裔,然中悬九世不敢妄附,概从阙如,亦以期信于后也。爰与阶平(亨途)、鹤如(亨通)诸弟,参观名家谱牒,率守旧义,于是编成吾族自选公以下系表,以示我族人、以贻我子孙,俾知歧技一本,异派同源,互相敦睦,则修谱之意也。
时民国十五年岁在丙寅九月00000000
选公十四世孙亨逢、培基谨序0000000
重修宗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以纪政事、辨忠奸、载盛衰;谱以序昭穆、联远近、别亲疏、分支派、统尊卑、合上下。宗谱记载昭穆宗亲直系血缘关系之世系、宗枝、字派班辈、郡望,以及始祖的发祥地、源流迁徙过程与各系脉迁居开基、建祠的艰辛经历和世代祖先的名讳、繁衍、德行、官职、功绩、安葬等,还含有历史学、人口学、地理学、民族学、教育学及人物传记等多学科内容。故修谱乃一族之大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世纪80年代初,中华兴起了纂修家谱族谱宗谱的风尚,这是古老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能传承延续的根本之所在。
中华民族纂修家谱族谱之举历史久远,我国现存的古籍中,一般都推始于《周官),实际上《世本》乃是我国谱牒最早的著作,司马迁《史记》的世表、年表取法于此,实为后来家谱宗谱之滥觞。在谱学发展史上,经历由专官之掌,演为专门之学,最后变为私家之谱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周代时,姓氏族谱已成为宗法制度不可替代的身份证明,用来“奠系世,辨昭穆”,记载血缘亲近和嫡庶长幼。从周代开始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史官修谱制度,同时在朝廷设立专官负责全国所有贵族家谱的记载和管理,这也是我国官修家谱的开始。除官修家谱外,汉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私人家谱。后世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三个发展高潮。尤其是清代可说已达到顶峰,据国家图书馆统计,“宋元以来,清人修谱最多,保存至今的族乘,至少在二万种以上,清人修的占重要成分,且质量较高”。20世纪40年代后,修谱之事寂然无闻,无人敢言修谱、无人敢行修谱,民族传统精神与文明建设思想在修谱这一领域内割断了历史性环节与永续性系统,令人感慨不已。
罗本姬姓,周武王三年( 1118)从建国始祖匡正公开始依国为姓,是古代诸多姓氏中历史最久远、枝叶最繁茂的姓氏之一。罗姓的历史,现可追溯到文明史的源头,见证中华民族的渊源所自。我罗姓修谱起始于周末凌甫公所编的第一部罗氏族谱,完成于周显王十四年(前355),也就是距今2300多年以前。其所撰的族谱序,不但是现今我们罗氏子孙追本溯源的最基本依据,更是后世研究上古历史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实为罗氏子孙的一项无价遗产。北宋开宝年间编成的《豫章罗氏族谱》(《俗称柏林谱》是一本比较规范的罗氏族谱。今《中华罗氏通谱)即前面世,一统全球罗氏族众,这种执著的宗族 血浓于水意识尤为难能可贵。
安徽霍邱、颍上等周边十多县罗氏一脉,本出自豫章郡柏林堂望族。珠公第四十世孙宗仁,又名宗衡,彦谕公次子,北宋元祜八年(1093)由豫章郡南山随父彦谕公迁徙仕庐陵学究任,即江西吉安市。珠公第四十六世孙罗善公,洪尧公子。用字派,江西庐陵人,祀名宦,吉安地方志有传。生元至正十八年(1352)。明洪武己卯举人,正统二年任霍邱学正、县丞,《霍邱县志)卷八有载。博通经史,尤通于诗书,善教育,子三,千一(未详)、千二(未详)、千三。第四十七世孙善公生子三,君字派。长子补福建南平县丞缺,生明洪武十九年(1386);子二,荣士(未详)、华士。
珠公第四十八世孙华士,讳汝贤,字梦征,号南渠,千三公次子。生于明永乐三年(1405)。成字派,明洪武登丁酉乡试,洪武二十九年授霍庠,勤敏培励士气,有功学校。擢湖广来阳令,霍邱县志有载。子三,全伦、惠伦(在今六安苏家埠)、广伦(在今阜阳市)。
霍颍罗姓后人,均为罗全伦、惠伦、广伦公后代,兄弟三人为珠公第四十九世,彦字派。全伦,字斌,彦字派,生于明正统九年六月十四日。国学生,历署永丰县事。配白氏,子三,选、苞(未详,应 在吉安),赏(未详,应在吉安)。
兄弟三人在未成年时因家事随母亲离开原居地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乔迁至其父身前密嘱的初仕地安徽霍邱,其父身前已安有故友代为安置。明成化二年,全伦公居颍上晴江口,10年后荫补永丰县事回迁。惠伦公居皖西六安州,广伦公在颍州落户居住。
珠公第五十世孙选公,全伦公子。伯字派,生于明弘治十七年( 1512),行一,明万历处士。配张氏,合葬霍邱城北义城台东老楼西北区丑山未向,有碑。万历二十三年首创迁霍宗谱及修建霍丘城北议城台罗氏宗祠即霍颍罗氏柏林堂。肇迁于霍而为迁霍颍始迁祖。始祖选公夫人张氏,生四子,长子得元、次子得第、三子得寿、四子得富,兄弟四人的后裔散居霍颍等地所属的霍邱、颍上、六安、金寨、霍山、阜南、阜阳、寿县、舒城、芜湖、广东市等境内,自明成化年间算起,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子孙达数万人。
迁霍定居后,曾有过3次纂修族谱之举。
一次是始创迁霍始祖选公,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宗祠建成后完成第一谱,越至明末清初江淮战乱纷繁,流冠荡析家庙谱用不保。
二次是清初顺治年间,盛之(茂生)公及茂才公、弟恒之(延生)公、堂弟挺生公、从弟春生公,将选公以下世系简修草谱,以遗厥子孙,至清咸丰间赭寇之乱又遭不全。
三次是光绪十一年乙酉,士奇(五峰)公从豫章寻得旧谱,吾族为旧谱中千三公之裔,宦途迁徙广东稽留,按世系,选公为伯字派,适距怀汉公五十世。甲辰年,士绪、士廉等族众灵承厥志,议复建宗祠和再创修谱牒,越民国十五年岁在丙寅秋九月拜谱。
成书年份最近(中华民国十五年丙寅秋九月付印)的《霍邱罗氏宗谱》距今也有80余年,当年执事者无一在世,原定30年续修一次,迄今未能续修。如再拖延不续,恐现有60岁以上老人相继谢世后续修难度将会更大,甚至无法调查世系、名讳,造成我族当世者遗憾。因此,无论有何阻碍皆须立即续修。以后30续修一次,同时为求固本,也不应低于十年。
现纂修《霍颍罗氏宗谱》,而汇入《中华罗氏通谱》,意图其中之一即是通过《中华罗氏通谱》,与全球各宗支罗氏族谱综合,融入中华罗氏大家族之中,“管摄天下-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谱也”。感受罗氏的悠久历史、家族文化,感受我族血缘源流的艰苦历程,从而激发爱国、一爱祖、爱宗、爱家的热忱,使年轻一代承先启后,开拓未来!本次纂修的宗谱,为尊重“逮惟明初,我皇考祖肇迁自豫章至于霍邱卜蓼水东戎水西,惟淮滨是食,克定厥居,迈种厥德,以有后于我邦”之史实,定名为《豫章郡柏林堂霍颍罗氏宗谱),为纂修此谱,本瑞、本贵二公及诸位宗枝长都尽了全力,希望该谱能使罗姓子孙明祖宗之德,晓宗派之序,进而弘扬光大,团结亲爱,为国家、为社会、为本族在经济、文化、公德诸方面做出更为重大的贡献。
茫茫江淮大地,滚滚淮河之水。我霍颍罗氏源远流长,功封于成周,发祥于秦汉,孝于晋,昌于隋,兴于唐,荣于宋,贵于明、清,盛于近代!子孙延绵,自强不息,文功武伟,显赫于世!通诺告竣,全赖族人支持和祖宗庇佑。祈盼罗氏后昆继续考证、增订、补充、完善,为霍颍罗氏族史感到荣誉和辉煌!是为序。
霍邱罗氏源流迁徙路线 珠公第二十二世孙官达、二十九世孙宏位、三十九世孙彦谕均居豫章郡祖籍,后四十世孙宗仁,又名宗衡,彦谕公次子于北宋元祜八年( 1093)由豫章郡南山随父彦谕公迁徙仕庐陵(即今江西吉安学究任。
珠公第四十六世孙罗善公,洪尧公子。生元至正 十八年( 1352)。明洪武己卯举人,正统二年任学正、县丞,《霍邱县志》卷八有载。
珠公第四十八世孙华士,讳汝贤,字梦征,号南渠,千三公次子。生于明永乐三年(1405)。明洪丁酉乡试,洪武二十九年授霍庠,有功学校,擢湖广来阳令,《霍邱县志》有载。子三,全伦、惠伦今六安苏家埠)、广伦(在今阜阳市)。 霍颍罗姓后人均应是罗全伦、惠伦、广伦三公的后代,兄弟三人为珠公第四十九世彦字派。全伦字斌,生于明正统九年六月十四日,国学生,历署永丰县事。配白氏,子三,选、苞(未详,应在吉安)、赏(未详,应在吉安)。
珠公第五十孙选公,全伦公子,伯字派,生于明弘治十七年( 1512),行一,明万历时处士。配张氏,合葬霍邱城北义城台东老楼西北区丑山未向,有碑。万历二十三年首创迁霍宗谱及修建霍邱城北议城台罗氏宗祠即霍颍罗氏柏林堂。肇迁于霍而为迁霍颍始迁祖。始祖选公夫人张氏,生四子,长子得元、次子得第、三子得寿、四子得富,兄弟四人的后裔散居霍颍等地所属的霍邱、颍上、六安、金寨、霍山、阜南、阜阳、寿县、舒城、芜湖、广东市等境内,迄今500余年,约数万人。
附一:安徽颍州广伦公世系 颍州的罗氏后人,都是始迁祖罗广伦(珠系四十九世)的后代,广伦公兄弟三人,大哥全伦,二哥惠伦,原籍江西吉安府永丰县。明代成化二年,兄弟三人离开原籍地乔迁至安徽,全伦公居颍上晴江口,惠伦公居皖西六安州,广伦公在颍州落户居住。广伦公与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是同乡,都是江西吉安府永丰人。欧阳修曾任颍州太守,他喜爱颍州,说颍州是好地方,“水甘土肥、民淳讼简”。他退休以后,不返故里,而以颍州为家,最后在颍州去世。广伦公离开江西老家,千里迁徒,选择在颍州定居,是不是可以说是受了他的乡前辈欧阳修的影响呢?始祖广伦公夫人郭氏,生二子,长子名讳无考,次子名俊,俊公生子七人,依次为锡、镛、镇、镒、铨、铲、锜。锡公兄弟七人的后裔,分散居住在古颍州所属的阜、颍、临、太、涡、蒙、毫诸县境内,自明代成化年间算起,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子子孙孙也有数万之众,代代相传,为颍州大地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颍州地区居住繁衍的罗姓子孙,有的不是罗广伦的后代,而是由山东、河南等地迁到颍州居住的。但追本溯源皆与豫章郡、柏林堂罗姓祖先有血缘关系。因为我们罗姓有一个统一的世系字派,辈辈沿用,处处沿用,故日,天下罗姓是一家,不是一家岂能使用同一家派,因而,在颍州地区居住繁衍的罗姓,皆应收入《豫章郡柏林堂颍州罗姓族谱》之中。
我们颍州罗姓的祖辈,在血缘亲情与弘扬家风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曾有过三次纂修族谱之举。一次是明代所修,后来失于战乱。一次是老七门锜公后代纂修,年久流失,无可查考。又一次是老六门铲公后人纂修,时在清代乾隆四十七年(1787年)由九世孙罗思泉编纂,现在老六门手抄本族谱尚存。
本次纂修的族谱,定名为《豫章郡柏林堂颍州罗姓族谱》,这是一部众志成城、群力成册的族谱,希望它能使现在的与今后的罗姓子孙明祖宗之德,晓宗派之序,进而弘扬光大,团结亲爱,为国家、为社会、为本族在经济、文化、公德诸方面做出更为重大的贡献。是为序。
班序诗采用江西柏林罗氏宗派四十字及浚序宗派四十字(从略)。
修谱:《颍州罗氏谱序之一、之二、之三、之四》载述,先后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7)、道光二十五年、光绪十三年、1994年四次修谱,2002年又由罗文博、罗会君任正副主编进行第五次修谱。
宗祠:“从颍州罗氏族祠”,位于颍州府(今阜阳市)城内西大街,前殿三间,规制宏大,祠内大殿为明三暗五格局,“文化大革命”期间,祠内神主牌与列祖列宗遗像遭焚毁。阜阳解放后,该宗祠被防疫站占用。(颍州城内东华街还有1座罗家祠堂,亦不复存在)
颍州罗氏宗祖辈名人记略
罗广伦。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拔贡生,分发江南,历署县事。明成化二年来颍居住。生于景泰二年九月十二日戌时,卒于嘉靖五年十一月初六日卯时,寿六十七岁。死后葬于颍州城东南七里铺罗家祖茔。夫人郭氏,生于天顺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子时,卒于嘉靖二年六月初九日卯时,寿七十四岁。死后葬于罗家祖茔,与广伦合葬。迤西贪狼穴,壬山丙向,又云大乾穴。
罗 俊。罗广伦次子,廪生,乡饮介宾,生于成化二年闰四月二十七日寅时,卒于嘉靖三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亥时,寿六十八岁。死后葬于罗家祖茔。夫人许闰,生于弘治六年五月十一日己时,卒于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十九日,寿六十六岁。死后葬于罗家祖茔。
罗 锡。罗俊长子,为礼部儒官。死后葬罗家祖茔。
罗 镛。罗俊次子,字汝鸣。明隆庆年间拔贡生。死后与夫人武氏合厝,葬祖茔。夫人,元配武氏,继配吕氏。罗镛无子,生一女。其女,为武举人李隆礼妻。隆礼在万历年间考中进士,授夏滓县知县,后为礼科绘事,转兵科,擢太常少卿,赠兵部尚书兼右附都御史,巡抚山东,后实授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隆礼子名精白,孙名栩。死后均葬于罗家祖茔外西北角。
罗 镇。罗俊第三子,庠生,死后葬罗家祖茔。后人散居河南项城县。
罗 铲。罗俊第六子,拔贡生,乡饮介宾,授从事郎。死后葬罗家祖茔。夫人,张氏,赠孺人,死后葬于祖茔。
罗 锜。罗俊第七子,考中进士。生于嘉靖十一年四月初七日,卒于万历十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寿六十岁。葬祖茔。
罗养志。罗铲子,国学生员。葬祖茔之西。夫人任氏合厝。
罗友煷。罗养志孙,罗琩子,庠生。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夫人,杨遵孚进士之女,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康熙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死后葬罗家祖茔外东北岗合厝。
罗云霞。字嵩南,第九世“兴”字辈,罗履仁子。贡生,夫人董氏。
罗 坊。字庆也,第七世“光”字辈。罗友煷第三子。监生,夫人李氏。
罗德仁。字复礼,第八世“秉”字辈,罗坊次子,赠修职佐郎。夫人李氏,赠孺人。葬颍州南三里岗丁桥清河西岸.酉山卯向,合厝。
罗象枢。字星渠,第九世“兴”字辈,罗德仁长子。庠生,夫人刘氏。
罗象衡。字凤翥,号烁五,第九世“兴”字辈,罗德仁次子。赠修职郎,恩赐八品顶带。夫人王氏。葬颍州西胡家台,后迁葬城西南李家楼村东大路北,在罗克任次子坟东南角。
罗象辅。字庾坡,号场辰,第九世“兴”字辈,罗德仁第三子。国学生。夫人季氏。
附二:安徽霍邱大经公世系 据《霍邱罗氏宗谱)记载:霍、颍罗氏于明代初年从豫章(今江西南昌市)迁居霍邱。霍、颍罗氏始祖选公乃“伯”字派,为怀汉公五十世孙。
一世:选(霍、颍罗氏始祖)
二世:得元、得第、得寿、得富。
三世:思诚、思厚、思烄、思龙、思麟、思麒、思凤。
四世:茂生、延生、挺生、春生、好生、广生、联生、肖生。
五世:大纤、大纶、大纲、大钢、纪、统、纯、大楷、大林、大伟、大宝、大观、大穆(本族为大纤公支派)。
六世:旭。
七世:超,诰封承德郎,晋奉直大夫。
八世:彭年,字松龄,诰封承德郎,晋封奉直大夫。
九世:中立、中孚、中桂,封承德郎,晋封奉政大夫。
十世:心亨,名嘉会,字云 受奉政大夫,历任广东、信宜、海泉各县知县,署理广东化州、万州等知州;心传,字萱圃,岁贡生。步汉,字星纬,号石轩,清同知衔,诰封奉直大夫;士廉,字小搓,号让泉,清朝奉大夫。
十一世:宗掌、宗轼、宗延、宗笱、宗轼(字怀书,清国学生)。
十二世:士林(字元香,清廪生)、士俊、士杰、士标、士彬、士彪、士锦。
十三世:海云、紫云、江云、瑞云、青云、济云、耕云、岫云、坤云(字巽生,武庠生,例赠武功将军)。
十四世:本慎、本礼、本有、本全、本奈、本义、本谦、本曾、本譧、本贵。
本义,名其祥,字仁轩,授武衔将军,河南全省营务处左路巡防分统帮带右路兼带第二营炮队补用副将,辛亥秋黑河、河南南阳总兵都督。生于同治七年三月,卒于民国6年2月。
命名字派: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盛应实用群,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心克允福。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禄。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忠孝全鸿烈,芳名振豫章。历朝荣甲第,奕代萃冠裳。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理学家声速,英才发麟祥。 注:按旧谱,怀汉公四十三世为“盛”字派,吾霍邱始祖选公为“伯”字派。“心”旧谱作“兴”,“运”旧谱作“迈”。今谱名序列“有”字派实为“克”字派,“本”字派实为“亨”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