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江西吉水秀川罗氏之始祖罗崱,生于唐懿宗时。宋时谱上溯至豫章之珠公;明清时江西诸谱亦秉承此说。然而明嘉靖状元、崱公23世孙洪先念庵公,经10多年考证后,所撰秀川谱,则辨析曰:“其先不知何许人?后之志墓者咸云徙自湘东,然竟逸其字与配氏、生卒。……府君有子三人,伯曰超,仲曰延,季曰达。当五代时,庐陵隶江南李氏。李氏与中国抗衡,料民为兵,仲在籍中。其后数年,复增戌,伯、仲以序皆行,而季出更钱得免。其世为土著,不出于宦游明矣。……盖尝遍考同姓之谱,以补其阙,所见凡数十种,无一可信。其出柏林者(珠公世系),谬诞尤甚。于是戡村世系,直断自大时(罗崱)始。”可是崱公8世孙罗绋印山先生之婿、南宋进士、诗人杨万里,则妄言:“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于晋,君章(罗含)以文鸣降;及五季,则有江东公(罗隐)。今庐陵之罗(崱公世系),其后也。”嘉靖四年,罗炼等所撰《竹溪·桃林罗氏源流》又妄称:“崱本钱塘人,唐玄宗开元壬申任庐陵刺吏,终于官。子孙遂家郡城西大巷口,复徙熂下水东淘银塘。”凡此,余已另文辨析。而据墓志之“咸云徒自湘东”;柏林谱称崱公之先世宏从“卒湘阴,葬屈潭”和湘阴谱之“湘谱焚余”推断,崱公乃汉初罗国城永芳公季子程鹏之后也。
近年福建版《中华罗氏通谱》亦秉承杨万里之妄言,和洪先之祝寿诗,及罗含4世孙幼成、幼武兄弟徙居庐陵,又振振有词确认崱公乃罗含之后。更为荒谬者,竟胡言罗洪先“将秀川(熂下)罗氏之源考至晋之罗含,”良可悲也。而其所录秀川谱之序文,有多处错误断句和脱句;亦未录文中附注;将民国壬戌曾灿材所撰《秀川罗氏族谱序》,误作明代序文。(玄黓阉茂即壬戌,文中之嘉瑞生同治三年甲子1864,福基生于光绪七年辛巳1881,则壬戌应是民国十一年)。为正视听,故将全部序文重新标点断句,补录附注和加注释;并摘录洪先公所撰《谱辨》,以供查阅考证。
秀川谱崱乃公五世孙遵公和珣公世系。自南宋至清代,外迁者计有368人。其中扩居本省他县者140人;外迁湖北、湖南等14省、区、市共228人,有些已失传。录其世系及迁居地,则有助于有关宗人之溯源矣。然而崱公之子超、延、达,达子皓、晦(此字为白字偏旁),遇(询),议公之子让、诩、训、讃、遇(询),秀川谱未载其后裔;外迁未知去向而无记载者亦甚多;故不能排除秀川谱无记载之外迁者。但因崱公后裔科第极盛,则有众多托名者。如广东之亮远、昭远、英远兄弟世系;湖南罗氏之托名者亦多多矣;故应辨析之,不可饰而诬祖也。
永州先骥宗彦提供民国版《秀川罗氏族谱》,安化和双峰宗彦提供洪先公所撰秀川谱《谱辨》和《内外传》,谨此致谢。
二零一零年岁次庚孟夏 崱公三十九世孙 金竹山人耀光氏编录00000000
一、 秀川罗氏族谱序
壬戌秋,秀川谱成。余友廪贡生罗子嘉瑞函余曰:吾族子姓旧蕃衍,科名亦鼎鼎(盛大),今乃不古,若何也?近且沿袭陋俗,族多兼祧(一子继两房后),吾欲为无子者立之孙,古有说与(欤)?愿有以征之。一日,余门人福基茂才,颔(接受)其叔嘉瑞命踵门促余序。余谓兴衰数也,数不能以久盛。
罗氏世为士族,起宋大观(1107~1110),迄明嘉靖(1522~1566)四百五十余年之间,致有名位者二百三十有九人。尤莫奇于神童之多,其盛已极亦已久。然其间撑天柱壮地维(担当大业)而识君父之大义者,如宋涧谷、如元南皋、如明竹峰,皆已炳然邑乘(县志)。其博学笃行,质实而能文者,则又备载文献录,俱无俟于余之赘述也。
请与之言诗教,罗氏自印山以诗学教授乡里,其族之习是经者踵相接,盖不徒以是取科第已也。其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然后品(评)物,遂而户口繁。熂下一千罗无犯非礼者,关睢麟趾之化行也。当宋之世,三家诗佚(失),独毛亨(毛亨所传《诗经》)存,罗氏一经(罗绋)其习《毛诗》乎?意必畅厥旨(通晓其旨义),而为万(多)福。原振振公姓(兴旺有为之公子),振振公族(公子),吾为罗氏詠之。毛传曰:公姓公同姓,公族公同祖,姓与族皆指孙子也。既皆为其孙子,即各以始祖之正姓为姓,始祖之命族为族。故传以同族为同祖,同祖即同姓,盖皆有服内外(丧服亲疏不同)之亲。罗氏十二图祖崱而宗达,各亲其亲,浸淫(渐次)于诗教者深矣!律(定则)以六世绝族之义,则罗氏历今千有余岁,已不止六世,似亦可以绝族。即不同姓于宗庙(祖庙),同族于祢庙(父庙)。要无伤恩,迺(乃)犹联辑谱牒,懔然(畏惧)于毛传同祖之谓,其复昔时之盛也,又何难焉。溯自蓬山,而后次第以立斯(此)谱,东山(大震)则戒不覈 (核实)而收,念庵(洪先)复防假借门阀(名门贵室),义例严矣。今嘉瑞与其姪福基尚能谨守家法,其诸君子亦乐道与(欤)!若夫无子立孙,又可以征诸《诗.斯干》二章曰:"似续(继承)妣祖,(筑室百堵)。"经恉(《诗经》旨意)虽谓筑室以复妣祖之业,然毛(诗)传训(解释)似为嗣,则嗣续祖业者即嗣续祖胤(后代)也,是亦可为以孙继祖一证。吾且为征诸历史,《晋书》荀顗无子,以兄孙嗣。荀氏亦颍川名族,当时并不訾其非(非议)。厥(其)后宋(代)孟开元、魏璠踵(跟)行之。国初亭林顾(炎武)先生亦立从孙世枢为嗣,皆号称知礼者,其成例聿有可援──(诸条据秦氏蕙田《五礼通考》)。──雷次宗释《仪礼》,为人后者之文,谓不言所后之父者,是后祖父或后高、曾(祖)也。与小记所谓为祖后者合,今正其名曰祖孙,则昭穆序矣(辈分有序了)。然则间代取后,权(变通)而不戾(违背)于经(书),毋(不)亦圣人之所许与(欤)!世教衰,宗祖族党之恩薄。嘉瑞顾艰嗣者(却困于无后嗣),迺(乃)笃念先泽(先人恩泽),搜刊涧谷遗文,而又厘治(整修)家谱。是能厚于所亲,留心于性命伦常之大源,吾固知嘉瑞之必有后也。陆桴亭(世仪)尝谓刻先正誊稿者(抄写刻印先代贤人文稿者),其阴德与护视孤儿寡妇同功。况刻其祖宗之文乎?则祖宗未有不默相(助)之者。余他日或过秀川,缅想当年兴旺之气,从其父老一寻所谓复先堂故址,其郁而未尽洩者,必有所待。嘉瑞即其里人也,时至终举子。福基今已四男矣,头角皆嶷嶷(体態皆健壮高大)。绍罗氏千百年不坠之家声者,实赖两人也,余于是乎望。
岁在玄黓阉茂阳月谷旦(民国十一年壬戌十月良晨,1922)
礼部进士
敇授文林郎
诰授奉政大夫、安徽省候补知县,通家(姻亲)愚弟曾灿材拜撰。
二、 秀川庆源图序
颛顼之子曰黎,为高辛氏火正(官),以功列于五祀(祭祀五神官之一)。裔孙受封于罗,其国在宜城西山中。后徙枝江,又其后子孙散居四方,以国为氏。仕于汉者长沙之怀,为梁(国)相。仕于晋者襄阳之宪,为江陵将军;豫章之企生,为武陵太守,耒阳之彦,为临海太守(实在三国时)。仕于隋者,监门将军襄阳荣。仕于唐者,绛州总管历城士信;太子宾客会稽珦;太学博士虞乡道琮;衡阳(山)之玠,为监察御史;贵乡之弘信,为临清郡王。而占籍吉洲庐陵化龙乡──(宣和间改化仁)──折桂里戡村戏下──(戏音麾,五代时驻乒于此)。──关书(分家文契)所载可得而考者曰崱。崱之子曰达,达之子曰皎。皎卒于圣宋开宝二年(969),以其世而逆推之,则崱当唐懿、僖时(859~888)。崱之上世在唐中叶已居戡村矣。汇尝闻显考(亡父)奉议(郎)言,祖父相传自豫章徙来,则戡村罗氏实武陵(太守企生)之后。但世次之远近,迁徙之岁月,未得其详。达又徙居延康里之秀川(秀川即麾下也,南曰延康里,北曰折桂里)──秀川在戡村西相去仅里许,今又为秀川罗氏也。皇祐、治平(1049~1067)以来,子孙始专意儒学。徽宗行三舍法(太学分上舍、内舍、外舍,扩大太学生名额),而父子兄弟同时以文艺升。既复科举取士,凡诏书之下,试场屋者数百人,登第入仕者亦肩相摩而袂相属也。因序其世次,庶几传历、迁徙皆可考云。
淳熙元年甲午(1174)春月谷旦 第一图十世孙汇序00000000
三、秀川罗氏族谱原序 沂自儿童时,伏读蓬山运管伯家谱云:远祖生於懿宗时,崱之上世在唐中叶,已居戡村,以为秀川之有罗氏自此始。宝庆丁亥,忽得先大父贡元,乾道丙戌春祀小录手泽云:罗氏自豫章徙吉之同江,自同江徙庐陵戡村。以唐肅宗二年关书考之,今四百馀年矣。是必先大父亲见此书,故有此语。然自乾道丙戌至淳熙初元,甚未久也。蓬山公之序文乃不及此,但云唐之中叶已居戡村,何耶?今同江有地名陶银塘者,邱木数围,屋宇虽湮没,而故老相传以为罗家墓,莫敢翦伐,其自豫章徙同江明矣。序文亦略而不载,无乃考之未详欤!今当以先大父唐肅宗二年关书之所载为定。肅宗二年至今,历年四百七十有二。但自远祖崱以上世次不可考,自崱以后迄今可知也。谨按古关远祖崱葬桥下之大时岗,户税八贯有奇。(自崱至豪川,生之时无可考。古关但载:皎卒于圣宋开宝二年,又载南唐府君,生于后周戊午(显德五年 958)之七月。以之因流寻源,则知崱之生年在懿宗时也。崱生于晚唐时,为南唐李氏之民,按《通鑑》晋天福六年南唐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税,自是赋役咸以税钱为率。盖前有以税钱制民之产者。今古关载户税八贯一百九十八文,此当在晋天福以後。若以崱为生懿宗时,至是七十于年矣。世为江南之民无疑也)崱生三子:长曰超,次曰延,三曰达。超为东塘罗氏之祖,延为马冻罗氏之祖,达则吾祖也。葬苦竹坑,丙山癸向。与超,延各得税钱二贯四百有奇。是时延充义军,受陪军税钱八百三十有奇。(超、延、达之分析岁代不可考,按古关书云:乾德五年丁卯,达之子孙分析逆而计之,本朝艺祖(?)皇帝,建隆庚申开基,已八年矣则知超、延、达之分析,在五季时无疑矣也。)至乾德五年丁卯,达之子皎,晦与其侄忠立分关,关书述:在众先将税钱八百三十一文,陪备充义军房分。今官司再点二员,二房俱不免焉。其以陪军土田三分之。自后子孙沿袭。岁时犹于门外遥祭七伯祖、八伯祖。亦有请七叔祖、八叔祖者,得非超,延之子,从军而殁王事者欤!或为超,延亦未可知。盖超第七,延第八,其次第然也。(先云延受陪军钱八百三十有奇,此五季之时,江南料民为兵以拒中国之师也。後云再点二员,二房俱不免焉,此亦乾德五年丁卯以前,江南鸠兵抗王师之时。至本朝混一以来,而民得以安生乐业,无披坚执锐父子兄弟离散之苦,可以知其故矣。)独吾祖第行十三,与其子皎免于谪戌,以有今日。而皎终于开宝已巳,葬苦竹坑,庚山甲向。配曾氏,葬大山坑。今白竹寺有功德题名记云:皎六子:让、诩、议、讚、遇。于丁酉岁拾阉分关,议得第三分,让得第四分,训得第二分,诩得第五分,遇得第一分,侄亮得第六分,共税钱八贯有奇。其关有云:古关系让收掌,则知让为兄,而议等为弟眀矣议终于祥符戊申,葬豪川,即三十三承事也。配彭氏,终咸平间,葬苦竹坑。议之子遵,名昌,是为大承事,终于天圣戊辰,葬南塘,亥山丙向。配欧阳氏,终于大中祥符丙辰,葬扶坑。继室郭氏,葬小湴塘。大承事户计税钱二十三贯有奇,苗一百一十石有奇,盐二十五石有奇。(自远祖崱晚唐以来,有税钱八緡有奇。四传至豪川府君,又有税钱八缗有奇,五传而南唐府君,遂增至二百二十缗有奇其所来日远矣。) 嘉祐二年丁酉岁,分析关书,乃叔輧、侄金、侄僓、侄新,联名书押今乌石陂膳茔田,即是时所留以遗子孙者也。(按:大承事寿终于天圣戊辰,去嘉佑丁酉分析之时三十年矣。大承事四子,是时伯与叔季俱皆去世,独仲子龙池府君一人尚存。始与其三侄分关,以为在众税钱共有二十二缗有奇,不为不厚矣。四房子孙生齿之数不为不众矣,兄弟四人,遇遭事变不为不多矣。财厚则其争易启,人众则其心难齐。事变之来为时之久,则其势不能以久合,而绵历三纪。其业不分,是非兄友弟恭,闺门雍睦绝纤芥之隙,何以能然?此在庆历嘉佑之先。于时朝廷方议开设学校,儒风未盛也。民生斯世,非有师友渊源,雅诰浸润磨砻之具,而孝友姻睦之风,若此其兴也!勃焉不亦宜乎。今幸承先世之遗泽,彬彬焉莫非文献之故家;峨峨焉莫非章甫之秀士。而孝友之风不加前,曾未见三十年未分之家。视吾祖可告无愧乎?余故表而示之。欲後之人知父子、笃兄弟、,睦家之肥也。于吾祖而尤信云。)盖自崱四传而至豪川府君,豪川而上所葬之处。良不可晓,惟豪川形胜差可以观,故其名稍著。豪川三子,惟南塘府君为最盛。分列其派为十二图,幼子珣,别为一图,次子晟之后浸微,以至于无传。大要蕃衍盛大者,不得不详。不加蕃者,不得不略。秀川罗氏之支派别,萃于於此图矣。然尝于此窃有所感焉!昔兖国文忠公之跋,集古录也,其言曰:汉太慰刘宽之裔孙湖城公爽,叙其谱牒,自中平至咸亨四百馀年,能知其世次之详也如此。此古人之所当重也。不然士生于世而昧其世德远近,其所以异于禽兽者,仅能识其祖父尔!其可忽诸。今是图所纪,自远祖讳崱,至今大约三百五十六载,支分派别井井不紊。视湖城之谱,其宗盖庶几焉。后之人,倘能继承读书而不替,使罗之谱系永永无穷,人能世修其德而弗怠,使罗之令名灿然愈光。子孙之义可无负云。
大宋宝庆丁亥岁 月 谷旦 第七图十一世孙 沂 考订00000000
四、 族谱后序 沂自伏读魏国韩忠献公(韩琦)重修五代祖茔(坟)记,有曰:"夫谨家谱而心不忘乎,先茔者孝之大也,惟坟墓祭祀之有托,故以子孙不绝为重。"沂自志于学,每见祖先所为文字与字画、铭志,则知宝而藏之。有遗逸(失)者常精意搜掇,未始少懈,时编岁缉,寖(逐渐)大备。其所志先域之所在,虽距今百有余年,必思博访而得之,卒能不坠先业。推及先茔之八世,得以岁时奉祀,少慰庸嗣之志向。若家谱之不谨,祖先文字之不传,虽有孝于祖先之心,欲究其宅姓而严祀之,其可得乎?由此言之,人家谱牒岂可不加之意哉!吾宗族谱,自昔蓬山运管伯(罗汇)存日之所辑,次而为之序,今五十年矣。后来族间传录,亦有随时增注者,大率鲁莽(大都粗率)而不精,丛胜而不伦(繁琐而不伦不类),迄无善本。沂今讨论而是正之,又有古关(分家文契)考证,作《原始》一篇于图之首。使后人知远祖来徙之时世,与数传以来之遗事。而后为总图一,以举其弘纲;为别图十有六,以详其世系。虽有繁简之殊,而皆不越于一纸,俾开卷灿然在目,不俟披寻而后见也。旧谱之繁冗(多余)者削之,谓如书名、书字者不书第行,无字者止(只)书名,无名而后以第行;又如童稚未命名者不书,俟有名而后书之。率(一般)以十年而一增注。异时,其间复有盛大繁衍,一图所不能尽者,依运管五房例可也。
宝庆三年丁亥(1227)阳月(十月)谷旦 第七图十一世孙沂序00000000
五、族谱图序 族谱之意古也,族谱之作非古也。其殆(大概)出于世降俗失,忧世之君子,将以扶世之教,依仿而作之者乎?古人之意莫重于族,亦莫严于谱。谱者推其祖之所自出,而合其族之所由散夫!然后谱之所存,义之所存也。其谓之古也,固宜然古之谱也以为常,而今之谱也以为异。以为常者,人皆由于义之中而不自知以为异,则或者喜于义之名而遂立。然则古之谱虽或仅存于后世,而视古之意则有间(差别)矣,其谓之非古也亦宜。窃惟(余想)先王制礼,以明宗为大务。是以古者有大宗、小宗之别,使其派有所统而不紊。又重之以岁时腊祭之会,冠婚丧祭之礼,乡射、燕饷之仪(射礼,宴饮之仪式)。其(条)目委曲而繁重若此者。盖所以习其揖让长幼之节,隆(尊崇)其亲亲老老(亲爱亲人、敬老)之恩,厚其睦姻慈爱之义,使人人知有忠敬孝友,醇固而无浇薄(朴实而无浮薄)之风。三代(夏、商、周)圣人所以涵养人心,渐陶美化同此道也。三代而下,此意既泯(灭),谱学亦复屡废。至李唐而为士大夫者,虽颇以谱牒相高(看重),往往徇(曲从)名而不察实,于义莫取焉。宋兴百年,典章文物彬彬(文雅)近古,而谱学复行于缙绅(士大夫、官吏)间。是以大儒如欧阳(修)氏、苏(洵、明允)氏,慨然作为谱牒以垂世范,其条理尤为著明。苏明允以所作《苏氏族谱》示欧阳公,公曰:"吾尝为之矣,是不可使吾二人为之,将天下举(为之)不可无也。"大哉斯言乎!将以一(专一)道德,同风俗,皆此念充之耳。明允既以二氏之族谱并谱例,又附以欧阳公所题刘氏碑后之文而示训焉。将欲使人知夫胡城公爽续碑所述,乃祖汉太尉之世,至此四百余年,而能知其世次之详如此。以是知谱牒古人所重,其关于世教也亦大矣。吾宗罗氏本颛顼之裔孙,而胙(赐)土命之氏,则见于春秋之罗国。历汉、晋、隋、唐以来,或显或微。而其支分派别散于江右(江西)诸郡者,其世次不可考矣。所可考者独世传古关(分家文契)由豫章徙居庐陵,自祖崱始。崱生达,是为吾乡一派之祖。自达而下,其坟墓尚可考焉,而豪川府君议下之嗣续(子孙)为独著。至南塘府君遵,立醮祭田以遗后,使子孙世世奉上世之祀,其规诚(实)远矣。至今任其责者,率一族父老兄弟子侄,岁拜于其墓,而又合祭于庭,与族属燕集(宴集)而欢乐之,昭(显示)盛典也。由南塘而上逆而数之五世至祖崱,岁岁无废厥(其)祀;由南塘南下三世至先府君(亡父),朝请祀事益(更)隆;后此者昭穆(辈分)世次不与焉。姑(暂)以十余世之间而论之,已不啻(只)三百余年。其世次可考,较之胡城公所纪世系,若(而)可无忝(愧)矣。而罗氏岁时之祭,视韩忠献念先茔而推及于八世,亦或庶几焉(差不多)。淳熙甲午(1174),族伯广西运管汇,既为罗氏庆源图而序述之。今同祖溪园沂复考订其图谱,立为纲目(总图与分图),更定之深。惟吾族文风之盛,益(更)自承事印山先生(罗绋)始。自崇宁(1102──1106)(三)舍法之(实)行,承事以诗学驰声上庠(大学),归而教授乡里。自是族党(同族人)一变,竞业于儒,类多舒翘扬英(大多伸展特出英才),蔚(兴盛)为士林之秀杰,《庐陵郡志》亦既称为儒宗而特书之。至叔祖中大夫上行,登建炎(1127──1130)进士第,继此秋试(京城会试)岁无虚榜。乾道(1165──1173)以来科名浸盛(逐渐兴盛),以迄于今。大约计之,百余年间,正奏名(正科录取)已十有二人;特奏名(特科录取)九人;以童子科进者又九人;以至魁胄、监联、乡荐(省试举人),累累(屡屡)而升,由世赏跻显仕者(升至显官者)继继(连续)而出焉。其名若(与)官,亦既列于图谱,以阐(表明)于前,以劝厥(其)后。由是罗氏一经之名闻天下,而族谱之盛彰彰(显明)矣。抑尝绎(可是曾经阐述)欧、苏二氏之谱,而窃窥(余观)前贤之用心。欧氏之序其谱,有所勉(励)焉而作也;苏氏之记其谱,有所警(惕)焉而作也。勉之云者,冀(希望)其忠孝之有传;警之云者,欲其善恶之有择;如此而后,谱之义存矣。谱之义存于斯(此),则古之意存于斯也。不究其意,而古之是效(摹仿);不索其义,而谱之是矜(自负自大);则谱之名苟存,而实或亡矣。夫苟实与名并义与谱偕(同存),安知前日之欧、苏二氏,不有取于罗氏乎?又安知今日之罗氏,不有契(符合)于欧、苏二氏乎?故推本古道于前,而复以古之意终之。俾(使)吾族之与斯谱者,因谱之名而深惟(思)其义。推古之意,以变今之俗。莫不勉为笃厚而耻为浮薄,其或由此也夫。
绍定元年戊子(1228)正月元日 第七图十一世孙瀛蓬伯谨序00000000
六、重修谱序 谱牒书成,刻梓于宝庆乙酉(1225)。继而先君病(先父不满)其纲要不明,亲疏莫辨,暇日特出意见,创为新例。凡祖祢(祖、父)之自出,支派之昈分(明分),统会厘析(汇集细分),各有条次,一览粲然。昔之为谱者,未有是也。先君常语天觉云:后来者日以蕃(繁多),难以附注,每十年须一修,无替(不废)前志,无缺后观。谨遵遗训。癸卯(1243)之夏,重加蒐集,比旧书所增十之二,凡三易月,而后竣事。仍以先君新例冠之篇首,惟祖宗积累者非一日,故昌炽蕃衍久而弥著。是谱之作,亦将善者劝焉,非特辨本支,教亲疏而已。在我后之人,尚相与勉之,以寿(长久)斯脉云。
淳祐三年癸卯(1243)良月朔(十月初一日) 第七图十二世孙天觉谨识00000000
七、重修族谱序 族谱之作,古宗法籍(隶属)于大宗遗意也。宗法行于公侯大夫,以严嫡庶(嫡子、庶子)。族谱通乎上下,以正源流。宗法行其礼,族谱著其世。宗法亡而谱不废,于以合族属、别亲疏、正名分,厚风俗亦其次也。然世之为谱者,多因一时宗族之盛,非得作于得姓受氏之初。流俗之情,重富贵者合于伪,轻贫贱者摈(弃)其真。上攀史册之华膄(高官),下略同时之枝叶。惟贤者为之,乃能免此。罗氏自运管朝奉创于乾道、淳熙(1165~1189)之世,追考至唐懿、僖间(859~888),于是居此土三百余年矣。始以诗礼衣冠(士子、官绅)之盛能有谱,谱传五六十年至溪园公,乃议每十年一修,故复有宝庆乙酉(1225)、淳祐癸卯(1243)、宝祐癸丑(1253)、咸淳乙丑(1265)四谱。癸丑谱于诸图上世、字行、迁徙,犹承前悉书之,而乙丑谱多削去。自乙丑年五十年,谱不续,而子孙之不书已三世矣。嘉会之难留,而废兴之相迫,非独吾一姓然也。今第七图孙前贡士伯吾覃董祀事,念谱不可久废,俾各图有心计者详实增补。因南塘坟薪之资缀以刊谱,而第五图孙前童子举(举童子科者),起初实相成其事。凡癸丑谱名字、迁徙有考者,悉复补注。其远不相闻而不可待者,存其下方不刊以俟。由是三世不载者,始随所增修为新谱。罗氏世为士族,长老言溪园公未居乡里时,无田心大宅,上中下市晓行,沿溪南北山下,灯火书声出松竹间,六七里不绝。三岁大比(三年乡试)试艺者逾数百,六经词赋悉占,而词义独当阖(全)郡三分之一,每科乡漕辄数人贡(入选),故《庐陵志》称罗氏一经族。素聚居,王正(正月)前三日,族长署咨目请(布置视请),岁新(新年)二日团拜行礼。执事至期,族长率合族昭穆少长(班辈大小)六七行,会者可千人,冠者(成年者)行礼,未冠者观礼。各行施肃宾、司谱编排等职,司仪一人赞拜,纠不如仪者,司鼓一人节拜者,司器、司酒果无常员。尊行坐中堂,诸行布庭庑阶台东西重列皆以齿(年龄)。执事者拜尊行而后听事,乃尊行团拜,余行拜自下始。凡尊者皆坐,卑者再拜揖,又再拜,进堂中揖尊行,退,次第揖诸行,乃兄弟团拜揖毕。少俟,司仪以次赞诸行拜如仪,皆以鼓节之。各行班首暨执事者,奉觞寿(盛满酒祝寿)尊行,次第进饮。诸行毕,乃请族长坐,少俟,诸会者以次出,执事者揖送于门。族长更席坐,酒三行执事者饮劳酒,乃卜日修春祀。祀之日,诸图各房长一人、与凡仕者、贡舍者,分诣(前往)诸坟而合祭于团拜之所。与胙(祭祀)者岁率百有二十人,仕与贡舍诸科非房长而与之者,所以劝之也。祀田以有力者掌之,故岁无匮(缺)祀米,以损常值优与胙者,均籴(买)以供祭费。凡此旧序皆不书者,常事不书也。进书者忧其浸(渐)废,故以告后之人也。复以诸坟山及乌石陂祀田宜记录者,悉列于谱,俾家有其书,而子孙共守此田以修其常祀也。慨念祖宗十数世,擢科跻仕(登科升官)、贡舍诸色,前后百数十人。及归圣朝职方(地域),又由家学不坠,子孙往往有窃禄(作官得俸禄)者。况自印山先生而下至涧谷,以文章经术著当世者,名公十数。其可贵复在区区起灭不常之外,谱以人重,人不以谱重也。流风余响,子孙宜知所效慕。而近年小洴塘大承事继妣郭氏茔,实南塘以下子孙众多所自出,乃有忍于卖穴,使外人犯柩葬之。幸蒙官司重风教,力施行犯者迁去,而子孙相与共守。予以祀田犹不能无隐忧也。没其名者,觊斯人(希图此人)之悔过;书其事者谱(乃)一家之书也。教于家,美恶必尽言,爱之至也。昔者,人谓斯何?今者,人谓斯何?子孙倘知念此,而自勉焉!安知不能挽栾郤胥原之降(挽留独往哭祭汉高祖所杀梁王彭越之栾布,厌恶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之伍子胥到来),振高、曾、远祖之遗吾言,犹孟孙之药石?(药物。《左传》"孟孙之恶我,药石也。"以示规诫),而谱不虚作矣。
皇庆二年岁次癸丑(1313)月谷旦 第十一图十三世孙履泰通斋序00000000
八、族谱序 吾宗占籍秀川六百余祀(年),而族谱之作自曾祖蓬山运管公始,越五十年为宝庆乙酉(1225)族祖溪园公增修之。而文献乃著翁(溪图)又创十年一修之法,至咸淳乙丑(1265)四十年间,翁之子南康使君苍崖(天觉)与榷院涧谷翁,实遵命而迭修焉,迄今又五十年矣。世异人非,无遑(空间)念此。独岁正(正月)会拜之礼犹幸不废,而疑年疑行费辞甚矣。乃至大庚戌(1310)属予董祀时,有第五行来几处于第三行之列,诘析移时(盘问分析一会儿)。乃定礼毕,杂然前曰:此谱牒不修弊也。噫!谱牒之不修弊岂此哉!黜(不要)贫贱而附富贵,自诬其祖者多矣;昭穆紊(辈分紊乱)而伦谊废,悖理乱常者有矣;吾宗席(凭籍)前人诗书之泽固未至此,而谱牒不可不修也。乃谂(告知)各图有心力者,详抄乙丑以后生年、名、行,参订锓梓以俟(待),悉依乙丑谱而附以后来,庶(几乎)不失作谱之初意;墓地祀田附刊于末,庶相保守以不废常祀。谱之成,第五图孙前童科进士复孙、十一图孙惟星之力居多。
延祐六年岁次己未(1319)正月谷旦 第七图十三世孙覃伯吾氏谨志0
九、罗氏族谱序 予常观于豫章罗氏之族谱,断自崱以下凡十五世,分为十八派,子孙千百人。其数世之间,以科第自致仕(辞官)为郡守,有闻人于时相望也,亦盛矣哉。既而青原罗氏禹圭以其庐陵之族谱来叙,乃知迁自豫章。亦断自崱以下为总图一,散图十二,缘纲求目,粲然可指,视豫章谱为尤详而有法。惜乎去题(品评)豫章谱时既远,弗(不)得参考互订之。然大略颇同,盖皆以崱为始迁之祖,其源同其支派无不同也。余独喜夫庐陵之为族谱者,有维持长久之道焉。时有祭,祭有田以给之祭;有燕(宴饮),燕有乐以娱之、立之、监佐之;史以严惮(惧)约束之;是以先祖来格(到来)而子孙长久受福也。(虞)集请为诗三章以与禹圭之族人使工肄(习)之、祭之、日歌一章以燕乐神。曰:银塘之丘,丘木青青,故老戒勿剪,罗氏之茔漠漠;乌陂每每其田,其田多稼畀(给予耕种)我曾孙,以为酒醑肴核(美酒菜肴果品),维旅(陈列)以祀我先祖。又歌曰:先祖来,只如在其左右上下求之,亦或先后庶其在兹(希望在此),顾我妥侑(故我劝食)。于是祝致神意以嘏(福)主人,歌曰:尔(你)饮食芳洁,尔酒即醇(浓厚),是宜福履(福禄)以遗尔曾孙,尔曾孙孙子承其祭祀,敬其所事,保于世世。歌竟(毕)付执事谨藏之,以俟后祭重其事也。罗氏之族由吾诗詠之间而有感焉,决志奋学以取高科,跻膴仕(升高官厚禄)。豫章之族亦感动奋发,二族相望盛大,有光于先世,则集之歌诗不为徒言矣。
至正四年岁次甲申(1344) 月谷旦 青城山病臾虞集谨序00000000
十、重修谱序 大震念吾宗旧谱,虽分为十二图。而原其所自,实皆由远祖讳崱一人之身。若崱之子曰超、曰延;达之子曰皓、曰晦;皎之子曰让、曰诩、曰训、曰赞、曰遇;俱泯焉无闻。此苏老泉所谓势也,吾未如之何也?若南塘府君讳遵,与弟讳珣之子孙,但其高、曾、祖、祢,得列于十二图者,即核(审核)而収之,不可以疏远贱贫而或弃。此无他,其名字一得载于谱,使其各溯而求之,则皆知其本于某人。异日偶相邂逅(不期而遇),而各问姓名,恻然相视为一体,其心自有油然而生者。使不载于谱,则愈久愈远,不惟生者不可推极,而至于坟墓无主、家庙乏祀,皆由于此。其可叹奚止(只)途人而已哉!然则不覈而收,固不可也,核而不收,其可乎?记丱角(儿童)时,祖父行庞(厚)眉白发,相与往还,兄弟叔侄行亦频频相聚如前日时,今老者不可复见,少者亦皆冠(成年)婚,为人父、为人祖矣。其间有守坟墓而不去者;亦有去异县而成家者;有中衰而复盛者;有愈下而微者;有相闻者;有不相闻者。而大震年亦七十有九矣,虽欲遍识不可得矣。然则此谱不修其可乎?故于壬申年(1332)归扫先茔,亟(急)以修谱事嘱之族祖见堂翁,既成而不幸毁于甲申(1344)之火。遂再以嘱之五图孙云从弟,此弟涉及江湖,遍方散处之族,录未载者比旧愈多,而世数益增。于是每图从八世以上各为总图一,以不失其旧,又揭八世为各派分纪之始。庶几递递(几乎顺次)而升,下足有容。自丙戌(1346)春至戊子(1348)冬,始克就梓,而谱以新,非缓也。恐附入未尽,辨之未审(核),订之未祥,用心有不得苟焉故也。然亦未尝无出也,而其黜(去除)也非恶;未尝无附也,而其附也非滥;惟我同宗必阅之而后知之。呜呼!按旧谱所记,谓先世自唐懿、僖时(859~888)来家于庐陵之戡村,由戡村又散布于印冈十数里间,历宋迨今逾五百载矣。不惟诗书累世不坠,而自宋大观、政和(1107~1113)以来,以科第发身者先后相望,夫岂非前人积善之余庆也哉。以今观昔,虽相悬绝然,盛衰数也。固难必以人而贤否行也,各宜勉诸已。谱今成矣,凡系之出于印冈者,名若(与)字亦具矣。然自兹以往,使人阅是谱也,见其名而肃然起敬,则谱将讬之重,如指其名而使人或忍于言焉。此非徒大震之所俱,尤祖父之所俱也。大震虽寄迹老子法中(道士),诚念同宗,其初皆一人之身也。故因谱之成,爰出苦语(忠告)以厚望于来者。若夫得姓受氏之因,与初徙岁月及十二图之分合,前人之序谱已详,兹弗赘矣。
至正八年戊子(1348)冬良月(十月)谷旦 第六图十五世孙大震谨序00000000
十一、修谱志 吾族自居熂下而来,历世既久。时祀墓祭未尝有阙(缺);岁会昭穆(辈分)未尝有紊;盖赖祖宗诗书、文物之泽(恩惠)。时礼有田;序族有谱;而代有其人也。然自至正壬辰(1352)兵变之余,旧谱锓梓(刻版)既已焚毁。将欲重刻,则族大人众,散居四方,详加考订,卒未易能。于是众议诸房各刊本图,刊成然后合之,以为全谱。但散居四方,远者或在千里之外,近者犹不免数十里之外,欲合其议,尤未易能。则未有甚于吾十二图者,遂以白(说明)于吾兄岳,先详加考订,刊刻本图,以为之倡。诸图有无后,此则诸房为助刊,吾兄弟亦当先为之倡。其有散居远方未考订者,则虚其下方,以待补刊。欲合众力以成全谱,则卒有难能。使诸房各率所亲以刊本图,则事或易集故也。兄曰是吾志也,遂成之。夫谱者,所以使人知祖宗、明长幼、别亲疏、笃孝友而成礼俗,思以诒(留给)后之人也,其他勿论。姑以刻谱一事言之,其疏而远者固难合,亲而近者乃亦未易成,而况事有难于刻谱者乎?士生斯世,上之不能立德,次之不能立功、立言,以垂于后而复于祖宗。宗族之事,分所当为与所能为者。曾不能效其力于万一而汲汲(急切)为子孙谋。噫!为子孙谋则善矣。而所以善为子孙谋者,则或未之敢言也。因书以自儆,且以儆夫后之为吾子孙者。使知所以自勉,庶斯(几乎此)谱之有续而不废也。谱成于洪武四年(1371)十月二日丙午,第(但)误于用人,不无讹舛(错误)之弊。兼以宋朝仕(宦)、进士录未获锓梓,遂于洪武十七年(1384)春参究旧谱,重加考订,暨科名总录,一并刊究。俾后之人开卷一览,而知先世之显宦者凡若干人,必歉然竦然(不安和肃敬)。惟惧箕裘(祖先世业)之或坠,思以读书勉学。掇高科、规(谋)进取;以光于前,以振于后;亦庶有小补云。
洪武十七年甲子(1384)三月望日(十五日) 第十二图十六世孙凤谨志00000000
十二、增修族谱序 予读家谱,有曰推其祖之所自出,合其族之所由散。此世家大族所以推本一源,以敦族谊而不流入势利向背之浇风(浮薄风气)。视贵富贫贱为同气,而皆本于一人之身也。吾家自唐中叶来居戡村,到今七百年,支分派别、昭穆(辈分)不紊。盖由运管蓬山公始创谱于宋淳熙时(1174),溯流寻源,推考至唐懿、僖间(859~888),世次显明。八世而上为总图一,下列图十二以(联)系其世,详其流派,粲然可观,其用心亦勤矣。后来累世迭修,推广遗意,远历宋、元,绳绳弗怠(继续不松懈)。虽盛衰世变,兴替(废)百端,而宦游流寓,因徙外州、外邑,声闻有所不及者。犹知先世自秀川徙,据图纪可考而寻。元至正间(1348),制授洞真明道冲妙真人东山,捐已资重修谱。于武昌之老氏宫,又以各图八世后至十五世,再揭以系于各图之后。庶几其下可书,盖继前人八世莫京(莫为盛大)之意也欤!至天朝初,族祖处州照磨传远公,以经兵燹(焚毁)之余,念谱不可不修。乃因第十二图孟金侄所存东山旧谱,俾(使)人各抄录依仿修刊未完,而毁于洪武壬午(1402)寇乱,可胜惜哉!近年掌祀仲铉侄来曰:各族大姓谱牒皆修,吾族何可久废。予跃而喜曰:此吾与令先君未成之志也。乃将所存谱增详世系,取其近可知者著于谱,远不可知者虚其下,以俟添入。使皆知由始祖崱一人之身而来,所谓一本而万殊者是也。自洪熙乙已(1325)至宣德戊申(1428)方成,非赖同族有力者助金,曷克寿梓(怎能保刻版)?嗟乎!故家旧族历数十世,伦叙有秩(世次叙述有序),虽千里悬绝,不相视如途人者,以其谱系修明故也。况吾宗自南塘府君(遵公)以来,诗礼相承,延绵瓜瓞(子孙昌盛),愈远愈厚,益(更)茂益繁,富贵声华,江南称冠,其大盛与宋三百余年相为终始。罗氏一经之名闻天下,至里谚相传不替,洎(至)今尚有闻于时者。非由祖宗忠孝积累之远,家世诗书维持之深,能若是乎?谱今成矣,为吾宗者,毋纵薄俗之诡随(欺诈善变);富不自骄;贫而能乐;则儒风益振,世德可承。毋俾(使)他族专美于时矣,尚念之哉。
时
宣德三年戊申(1428)十二月望日(十五日后) 第十一图十七世孙存正惟勖序00000000
十三、秀川罗氏族谱序 《易
·同人》义,先类族(同类相聚),而利君子贞(坚贞),何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惟天下之志通,而后天下为一家,万物为一体。家天下,体(容纳)万物,而后可以言类,类之为言,聚也。观其所聚,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自古家国天下享祚(福)盛大,历世隆长(兴旺长久),未有不由斯道也。予读秀川罗氏谱,及赞善(罗洪先)所叙撰述之由,感而叹曰:君子哉,贞也!其为道也,深乎!夫强盛、贵富、孤弱、贱贫者,势也,势不能以皆同;而悲、喜、幸、惧(高兴、畏惧)之情无有乎弗(不)同。长幼、卑尊、上下、前后者,世也,世不能以皆同;而孝敬慈爱之心无有乎弗同。惟其无有乎弗同也,而后天下之父兄皆吾之父兄;天下之子弟皆吾之子弟;天下之强弱、贱贵,而有不孝敬、慈爱、悲喜、幸惧者乎!旷世(长久)而相感(应),越千里如合舍(同住)。有非势,若世之所能间,不有君子维持其间,而能然者鲜矣(能如此者少了)。予尝谓《西铭》一篇为天下古今之全谱,即谓撰述为《西铭》之续传可也。夫谱以仕而显,以学而传。显而不传者有之,未有传而不显者。罗氏之所以愈久而弥昌(越昌盛)也,其以此乎!罗本颛顼之后,分封于罗,遂罗其姓。历汉、晋、隋、唐散处江右(西),崱由豫章徙同江,又自同江徙戡村,今之秀川则又自戡村徙。祖崱而宗达,此秀川一派之所始也。上下七八百年,微显替隆(盛衰),代悬(世代遥远)莫考。至以进土起家,则昉(始)自上行奉议。盖莫盛于印山(罗绋),尤莫盛于涧谷。印山以诗学教授乡里,族党一变竞以儒术相高(竞相看重儒术),泉涌山出,勃(突然)如其兴也。涧谷高才博学,举进土及第,师事饶双峰,丕承理学之源,官至榷院提举,其罢而归也,以(弹)劾贾似道。俗讹传涧谷为十万,不知十万,涧谷父也。强盛贵富,宜莫有过于此。志(郡志)称儒宗,推经族,岂一朝夕之故哉!粤自唐懿、僖(859~888)来,其赐进土及第、赐进土出身、赐同(进土)出身,自双泉先生而上,凡廿有一人;特科进土凡十有四人;而乡试、漕举、太学、神童、岁贡、荐辟、军功、封赠、录荫、进纳、吏选、方术诸科,凡三百七十有五人;呜呼!盛矣,盛矣!乃赞善以上书忤旨(有违皇帝旨意)归,潜(隐居)于石莲山中,清修苦节,道德文章,蔚为世宗。中兴罗氏,功不在印山、涧谷之下;书之郡史(郡志),则当与一峰(罗伦)并传也。予故曰:君子哉贞(坚贞)也,其为道深乎?是矝是式(敬重效法),其则不远,要在罗氏之后人。谱始于宋淳熙甲午(1174),迄今嘉靖戊申(1548)修,凡十有八人,至是则大备矣。盖赞善勉承厥(其)考泉翁未卒之志,编摩苦心,屡易寒暑,一字一训(解释),孝称继述无忝(愧)也。一时抄录对阅之劳,如梯如楚(爬梯劳苦),亦不可少,故并书之。
嘉靖戊午岁(1558)季秋(九月)吉旦0000000000000000
赐进土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致仕,永丰双江聂豹撰00000000
十四、秀川罗氏族谱序 余观先王制民之产,而知古昔盛时宗法,谱系不修而自明也;上下之相维莫絷(缚)之而自固也。凡治野(种地)每夫一厘(居地),田百亩;弟之长(成长)而能耕者,别有畸田以益之(增加零星田),故至亲无离析。兄弟之子各复生子,则夫之长子世守原田;弟之长子复疆宇(国士)以任之;世次相降,其法皆然。故以野民而宗法实默寓其间,岂独行之士大夫家哉!若地狭民稠,而有徙于他也,则为之授节(给予凭证)以送之。其去也,有自其止也,有所其生卒出入也,州闾(乡)之史皆书之,而得有考焉。故传弥久,而支派常明。然后严之祀礼,以不苟族之坟墓;以不忘媺(美)之宫室;以致安而又致之禄爵;以慎德兴功纪之内外史;以劝善惩恶当时之民。有嫚(轻视)其祖、弃其族,散而之四方,而靡知其所自来者乎?夫使民皆知尊祖而爱身,贵族而不妄动,则国威自隆,而其势自固。三代之王所以享国长久者,有由然矣。后世民无常产,流离转徙,甚有知父而不知其祖者,尚望其能尊祖敬宗而睦族哉!又望其能尊君亲上以卫社稷(国)哉!盖自晋室东迁,宋朝南渡,中原衣冠之族(世族),荡析(动荡离散)而无考志。观于孔、颜、曾氏之宗子,皆在南方,他可知矣。而江浙婺闽,古所谓要荒之地者,独以历代偏安之所经略(治理),中华礼义之所归就。故其族姓甚严,而谱系尤明,礼失而求之野(民间),其此类也夫!然于祠墓居室则略而不录,有乖(违)养生送死之礼。仕晋(进)文献散见而无统,亦非贵贵尊贤之义,于先王之制漠然(不关心)。若不相蒙(隐瞒)者,惟夫念庵罗先生所修族谱,则异于是。原始于可考共宗之祖,以敦本(注重根本)立爱,不远附于显者以阙疑(保留疑处,不作臆断)。正姓分为十二图,以笃近杀亲(亲疏有别)。宗之大小有祠以教;敬墓之远近有志以教;厚居室有考,固厥(其)止以安之;迁徙有识,明往来以属之。仕晋官职有表,以作其四方之志;上载国家之年以系之,而天下之因革可以互见。贤才有传,以兴其功德之念;女妇之贞良者为内传以附之。而于古之良法美意,隐然若复见焉。盖先生之導民也,不过因人心之固有者而品节(区别节制)之。先生之收族也,亦不过于吾心之固有者而条画之故,非模拟假借而阴符默契有如此者。且余观先生以是心而允蹈(行)之,其处族也,亲亲而贤贤(亲其亲而尊重贤者)。姁妪(老妇)吹嘘,如将失之其与人也。博爱而亲仁,温恭引翼,(引导扶持)如恐不及。苟率此而施政于家族之人,庻无有轻其身,遗其宗,而不亲者乎?又推此以为政于国,斯民也庶无有私其身,疾视(怒视)其上而不尊者乎?然则于古昔之盛,余殆(大概)将有望焉,岂徒载诸空言而已。谱成,速(邀请)应电为之校雠(校对)。夫其纲条既已美善,余何容赞一辞。夫缮写者不无舛论阙衍(错误、缺字、多字),颇为之改窜,然以病目亦不能详也。独悲夫是法也,不能遍于天下,而独盛于东南,不能被之人人,而独施于一家,怃然榛苓之思(失意古人之美意)。聊述夫纂修之大旨,一以见夫亲睦顺德,期于显亲扬名,以告于自今之登名是谱者;一以见夫田里经制(经营),所以厚下安宅,以告于有宗社之寄者。
嘉靖戊午岁(1558)南至(冬至日) 崑山王应电昭明撰00000000
十五、秀川撰述序 昔在丙戌(1526),先大夫(先父)以谱授小子洪先,命之曰:谱不续百年矣,惟余守官,弗皇(无空闲)于家,既乃播迁,未能卒业,汝勉哉!洪先受而藏之。当是时年才弱冠(成年),未知斯言之难也。嗣是收辑散亡,岁有所书,志行弗加颓焉(不予消沉)。就老,常恐奄忽(忽然死了),无以光先大夫遗命。戊申(1548)集世系图、内外传、名位表,已酉(1549)草居徙考(居茅舍走访考查),丙辰(1556)传、表成,癸亥(1563)墓志铭始就(完成)。将以告于祖庙,授之族人。而先大夫背弃,盖已三十余年于兹矣。呜呼!伤哉,虽然吾于撰述得大悟焉。盖尝泛而观之,有以一身而繁数百十指(人)矣;有以编氓(平民)而食禄且数世矣;有亲执作业而富埒封君(富裕相等于受过封地之贵族)矣。为之跃然喜曰:是非骎骎亢宗(迅速光宗耀祖)者耶?已而考其下方,堕为沟瘠(堕落死于沟谷)者,昔之家余万石(担)者也;旅寄而道瘗(旅居而葬于旅途)者,昔之衣冠(土大夫)于诗礼者也;中斩(断)而渐微者,昔之倚众擅力者也(倚仗人多力量大者);则又为之蹙然以悲(皱眉忧伤)。其始以为偶然耳,比(及)其久也,校之上下数百年间,莫不皆然。乃抚卷而爽然(茫然)曰:兹非屈伸往复之相寻(继),所谓天道者耶?其有不尽然者,非系其志与行之修否耶?志、行修矣,即使孤弱而贫贱,犹将有所遗于后。矧(况且)其强盛而贵富者耶?然其人往矣,不可得而尽诘(追问)矣。已而视吾之族人,其强盛而贵富者,不徒为之喜,而继以惧;而于弱弧贱贫者,不徒为之悲,而幸(高兴)其有遭。夫为之惧,则无健羡(贪欲无厌)之心,而保诲(教诲)不忘。有所幸愿,则无狎侮(轻视侮慢)之心,而休戚(喜悦悲伤)相系。虽有疏戚(亲疏)不齐,其为喜与悲、惧与幸,无有乎弗(不)同。吾亦不自知其何以然也,吾以是知民胞物与(泛爱一切人与物)之义。起而嗟(叹)曰:是固先大夫所为弗皇(无空闲修谱)乎?小子乌(怎能)足以承之。虽然吾于撰述,则又有大悟焉!凡书于谱者,其必有在也。在吾之上,则皆父祖之列,未有见父祖而弗敬者。推而上之,不有尊于吾者乎?在吾之下,则皆子孙之列,未有见吾子孙而弗慈者。推而下之,不有卑于吾者乎?在吾之前后,则皆兄弟之列,未有见吾兄弟而弗爱者。推而广之,不有大同于吾者乎?在吾之上下、前后,虽有疏戚不齐,其为可敬、可慈、可爱者,无有乎弗同,又不止(只)于可喜而悲已也。是故尽吾之敬,可以事(侍奉)人矣;尽吾之慈,可以使(用)人矣;尽吾之爱,可以与(助)人矣。夫人莫不可事,莫不可使,莫不可与,此其志与行为何如耶?则又何计夫盛衰、贫富、贵贱之有。吾以是知尽已之性不为近,尽人物之性不为远。各亲其亲不为异,万物一体不为同,小子固未能也,愿学焉。谱始宋淳熙(1174)。尝限十年而一书。今可考者五,书于元者三,书于明者二,此皆先吾而有意于族人者也。后之书者,其谓何自宋以来谱善欧、苏(欧阳修和苏洵之修谱体例),近世义例祖李(贤)。小子寡识,罔(无)所裁正,世系故类苏谱,不复更易。考志、传、表,创以已意。乃若信其言,补其不逮(及),以诏(告)无穷。使先大夫遗命久而弥光,必也自修志行之君子。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仲夏月(五月)谷旦 第十二图二十三世孙洪先谨序00000000
附一:罗洪先《谱辨》 始祖大时公,讳崱,行十二,其先不知何许人也,后之志墓者,咸云徙自湘东,然竟逸其字与配氏、生卒。其葬大时冈,所配在东塘,至今两墓穹然存焉。府君有子三人,伯曰超,仲曰延,季曰达。当五代时,庐陵隶江南李氏,李氏与中国抗衡,料民为兵,仲在籍中。其后数年,复增戌,伯仲以序皆行,而季出更钱得免。其世为土著,不出于宦游明矣──(按今里中有大安罗氏,族繁而久,其谱祖延,每岁祭马冻墓为常。马冻墓者,延葬处也。伯、仲既有墓,是增戌未必皆成行,即以子孙往。罢戌后,亦且还其故乡,遗裔固当有存者。溪园作原始(《秀川原始序》)亦云超为东塘罗氏之祖,延为马冻罗氏之祖。是当时二家子姓自若,特蓬山公谱不尽载,岂以版帙重大,不可举;抑用苏(洵)氏谱为亲作之说耶。)──季之子皎,卒于开宝已巳,而皎孙生后周戊午,视府君为玄孙。逆计世次,府君当为懿、僖时人。宋时长老,尝见肃宗二载关书,乃云自豫章徙同江淘银塘,又自同江徙戡村。然其岁月久远,与所操职业,竟莫能辩,于是重有遗憾焉。盖尝遍考同姓之谱,以补其阙。所见凡数十种,无一可信。其出自柏林者,谬诞尤甚,于是戡村世系,直断自大时始……
附二:罗洪先《罗氏族谱内外传》 始祖大时公,讳崱,行十二,其先不知何许人也,后之志墓者,咸云徙自湘东,然竟逸其字与配氏、生卒。其葬大时冈,所配在东塘,至今两墓穹然存焉。府君有子三人,伯曰超,仲曰延,季曰达。当五代时,庐陵隶江南李氏,李氏与中国抗衡,料民为兵,仲在籍中。其后数年,复增戌,伯仲以序皆行,而季出更钱得免。其世为土著,不出于宦游明矣。季之子皎,卒于开宝已巳,而皎孙生后周戊午,视府君为玄孙。逆计世次,府君当为懿、僖时人。宋时长老,尝见肃宗二载关书,乃云自豫章徙同江淘银塘,又自同江徙戡村。然其岁月久远,与所操职业,竟莫能辩,于是重有遗憾焉。盖尝遍考同姓之谱,以补其阙。所见凡数十种,无一可信。其出自柏林者,谬诞尤甚。于是戡村世系,直断自大时始。夫姓源皆宗五帝,故推罗姓出于高辛,国于宜城,衍于长沙,心尝疑之。比读《史记》,见其所载尧舜世次不伦。然后叹曰:兹固姓源作俑者乎?汉初去古未远,尧舜圣功,万世戴之。太史公自以世掌天官,废明圣盛德,堕先人所言不述,厥罪莫大。故其书首《五帝本纪》,何慎重也。然其舛错,政自不免,况其下耶?《尧典》平章,已称百姓。禹平水土,复分土姓锡之。其后以官以国,别为名氏。如德隽以赐姓为李(唐罗德隽,以有功封剡公,赐国姓);叱罗去复姓为罗。诸如此类,抑又何限。而原罗氏者,一曰熊姓,一曰妘姓,其将何据也?且古之贤智,固有隐于医卜,混于编氓,不欲自表见者,此其后宜何所述?自有唐地望门资之说兴,而后以爵位为等级,在闾阎则鄙夷之,不复计其智愚与否,抑亦异于扬侧陋之意矣。流敝日远,遂使冒非类,捐本生,自陷于不慈不孝,莫可胜数,此不亦悲乎?洪先论曰:昔夫子有言,吾学殷礼,宋不足征。夫子盖殷人也,其殆有所伤乎!君子阙所不知,传信也。吾于大时谓何?虽然其大时也,吾知之。乾父耶?坤母耶?浑然与物同者其体耶?
余始弱冠,怀旧谱之念,凡载谱叙及罗氏先世行状爵里稍详尽者,靡不悉录遍考之,不出柏林、西山、书院坑三谱。三谱之中,代叙惟书院坑最远,而谬诞惟柏林特甚,至其无一足信。
西山祖汉大农令珠──西山谱出豫章,始祖为西汉景帝后元间大农令,由长沙徙豫章。西山生居厚,为武帝大司农;大司农生廷尉悉;悉生少府有恭;有恭生谌,为成帝谏议大夫;谌生徽,光武朝为南阳太守;太守生大中大夫远;远生光禄大夫昱;昱生升;升生广汉太守蒙;蒙生宪,晋帝时拜安南将军、武陵太守,封西鄂侯;侯生广汉太守袭;袭生兵曹参军澄;澄生刑曹左丞靖;靖生武陵太守企生及侍御史遵生。遵生生友,以御史中丞事宋明帝;友生王孙,以子贵封右光禄大夫;大夫生梁金紫光禄大夫允;允生颐,隋大业秘书丞;子通,唐进士,起居舍人;舍人生仁,高宗时为转运副使;仁生校书郎原友;原友生直学士锜,锜生京兆尹珦;珦生御史中丞让;让生称;以父荫为监察御史;御史生都;都生文播;文播生三子:□、崱、屴。自御史以上,俱有生卒、配氏、葬地,今世祖豫章者,莫不据为重──十五世而为遵生,又八世而为直学士锜,九世而为京兆尹珦。珦生中丞让,让生御史称,子三人:都、邺、实。都字仪基,生文播,文播生子□、崱、屴。□字震岳,雍熙中徙龙泉滩头。崱字一岳,莫之所往,似与先世所传出于太守企生之说相近。第世次短长,又有大相远者。彼载实之子仕伦,生于龙德壬午(后梁龙德二年,922年),而文播生□谓在戊中(说在后汉乾祐元年戊申,948年)。考其淳熙元年(1174年)秀川载,崱元孙遵,生于后周戊午(958年),是□长大时元孙只十岁,抑又何说哉?《唐书》珦父怀操,今乃云锜。让子邵京与从弟邵权,皆举进士登弟有时,今云一子称以父荫得官,抑又何也?
柏林自西山始同而终异,谓崱出于企生。十二世为宏仁、宏从,宏从为宝籍郎,卒湘阴,葬屈潭(在今汩罗市)。子绍经,为临清尉,卜居同江淘银塘,葬鉴湖。生周吉,周吉生仪举,仪举生天民,天民生崱,与先世所传湘东之说相近。第其分世,以崱居秀川为通斋祖,以宏仁之后徙熂下为涧谷祖,以从隐自钱塘再徙庐陵为印冈祖。不知秀川、印冈皆熂下别名,而涧谷、通斋皆崱十二、三世孙。今析为三枝,且妄加以祖父名,则前所述者,尽为谬诞,不问而可知矣。
书院坑上源春秋伯嘉,至于崱凡四十八世,而无大农令珠。自企生以后十三世而为希奭,希奭生仲武,仲武生京兆尹珦。珦生临清郡王宏信,宏信生进士颖,颖葬水东淘银塘,生铨,铨生崱。夫以希奭为珦祖,而以宏信为之子,既与《唐书》不合。宏信子绍威封邺王,非进士颖。且是时四方兵革方兴,何暇为进士之选?史载宏信寿六十三,卒光化元年(898年),溯其生,当在太和十年(836年),彼不之考,乃谓崱生太和元年丁未(827年),是长于宏信且十岁,而顾以为曾孙耶?盖三谱无一足信如此。
大抵江西谱牒,荣贵种而鲜根据,羡门阀而轻附援。其在柏林,则又割集杜撰,牵合支吾。主于张布勋伐,夸胜里闾,盖思树党以邀机利,岂徒诳人已哉?自余居里中仓田,则窜书院坑之未绪。坑传以鄙俚不足听,且谓希奭之后,有世修、有京,皆不能详其世。又谓铨二子,崧字山立,崱字山斗,崧子超、延,而崱生达,其分裂视柏林特甚。独刘崧翁叙丹山罗氏,颇异前说。谓始祖为唐冠军将光远,避石敬瑭乱,南居于筠(筠州,今江西高安市),其后有讳恭者,尚钱越王公主徙市汊,再徙熂下在石晋时已四世矣。若清湖罗氏,起伯嘉,至宏信,遗世十九,自宏信增十世而为崱。盖若合书院坑与丹山之承传,任意文饰而加损之,不复计其世次久远,尤为可笑。即是而推,不知凡几,而亦何足与辨别其大者。惧来者不察,且示戒也。夫罗氏著见史册,西有襄阳,东有江东,南有长沙。独望豫章,后世非以企生故耶?是故垂骏业者,先自修能自修矣,身处白屋,荣于华衮。不然,王侯末裔与厮隶纷如也,尚何以远冒华牒为哉?
十六、世系图及迁徙人数 叙曰:予读戊申(1428)家谱,病其简忽(不满其简略),盖自余十一世祖以上,失其生、卒、配氏、葬地者凡四世,心窃痛之。已而得先世手记,始知配氏,其它不复可考。乃悲叹曰:同出余祖者,独余然哉!乃合族遂考百二十年之所未书,与昔之书而未备(齐全)者,则已更历四世,长者凋谢,虽博访旁搜,耳目不逮(视听不及),存者十不二、三,而迷谬者不知凡几。孔子曰:君子于所不知,阙(缺)如也。于是断自十五世以下,始立书法如后所云,其追书者不求备,盖传疑也。虽然昔之简忽有说矣,卷帙繁重,不易镌书,其或亲疏异视,轻(轻易)于窜削(窜改删除),固不少也。余为书法,酌损益(酌情增减)之宜,大抵假(借)辞以明事,尽变以发情(实情),撰(集)类以存戒,庶几(几乎)后之谱者便守焉。按旧谱每图八世,八世下约众寡分图十二,八八相承,其无穷也。字与行附名下,无子者乙(止)之,省文也;注书号与爵(爵位)。配氏生卒以日、葬以地,备人道也。乳名易以字,无字乳名之,无乳名曰第几郎,无闻者虚其下俟(等待)之,不敢乙,著实也。夫事有变则宜变书,记曰为人后降父母服(居丧),不沒其名。故立后者书所生曰子某,出为某人后,书所后者曰以某人第几子为后。而出异姓者不得书(如带妊随母招纳之类),重一本也。为异姓子者,直书曰与某处某人为子。母嫁而随以往者,书曰随母居某处某氏,冀其归也。近徙曰徙,外徙曰寓。仕者书由某途,初命书曰为某官,累迁曰仕至某官,而不详其阶资(官阶资历)。未仕而贤者不详其行,有别简也──(别简谓名位表与内外传)。──赐爵资衔亦必书,重君惠也,不入别简,微也──(赐爵如诏赐寿官(死后封官)之类,资衔如纳授义官及散官之类,皆不入表。若敕旌义民节妇,自当入名位表旌表下)。──死于寝曰卒某日,外曰客死,死官曰卒某官舍。始葬曰葬,从葬曰祔(合葬),妻从夫曰合葬,外葬曰寓,返葬曰归,迁葬曰改葬;改、祔葬必书所向,祔详左右,惧迷也。初娶妻曰配,再曰继娶,累(续娶)曰继娶几、某氏、某氏;妾曰侧室,娶再醮(嫁)书娶妇,继与侧室亦如之,明妇常(纲常)也。初娶无子必书,父命也,齐体者也。再娶无子,书其能慈者,侧室无子不书,贵成子姓也。夫死而它适(另嫁)者,无子则去其氏,只曰已娶,嫌未婚也。有子书于夫葬后几子女,母某氏,妾亦如之──(如云生子二某某,母某氏,妾云生母某氏)。──不详生卒,明其义已绝于夫,然犹母云者,世无无母之人也。妻与继娶与妾俱有子,各著其名,辨所出也。──(如云妻某氏,子二某某,女一适某;继娶某氏,子一某,女一适其;侧室某氏,子一某,女一适某)。──嫁娶书某人子若(或)女,重世婚以永好也。女再适书前婿,阀阅(仕官门第)不称者逸(隐)其名。凡若此,皆有不可得而略,虽旧谱未之有,以义起矣。呜呼!自崱而始一人耳。二、三世才三人,四世倍之,五世复缩其二、六世如四世之数,何其难也。七世二十三人,八世三倍缩其一,而九世赢(增)七,至十世始一百七十有七,自是而后,乃日益繁。十一世则三百一十一人,十二世五百有二,十三世加一百五十有六,至十四世七百七十,极矣。其后十五世缩一百二十一,十六世再缩八十有九,而十七世又缩其十。至十八世而稍赢,赢十七世之五十六,其十九世赢其十二,是余高祖行也。余曾祖行赢五十七,余祖行又赢其八,余先大夫行视曾祖而为余兄弟者,二百八十二人,子侄又五十四人矣。而先大夫行尚有未离襁褓(幼儿)者,今目所见凡七世,逾九百人,其外徙无闻者不在是数。逆而总之为九千五百七十有四。呜呼盛哉!然在七百余年,斯亦未足异也。观赢缩之数于七百余年之间,而又推本以一人之身,其忍令其生卒、配氏、葬地无闻乎?后之谱者,慎毋轻以已意损之,使后之痛心复有甚于余者也。
迁徙人数
图 次 |
世 系 |
人 数 |
世系总图 |
崱公下八世 |
368 |
分图一 |
徽公下世系 |
60 |
分图二 |
宗礼下世系 |
5 |
分图三 |
登庸下世系 |
13 |
分图四 |
仕雅、仕亶、亚夫下世系 |
12 |
分图五 |
涣公下世系 |
21 |
分图六 |
弇公下世系 |
22 |
分图七 |
绋公下世系 |
48 |
分图八 |
忱公、昱公下世系 |
10 |
分图九 |
盛器下世系 |
15 |
分图十 |
绅公下世系 |
38 |
分图十一 |
金公下世系 |
37 |
分图十三 |
贞公、逢公下世系 |
87 |
十七、世系总图
第一世 崱,居吉州庐陵县化龙乡折桂里戡村。生唐懿宗时(860-873),卒葬桥下大时冈,西山艮向。配某氏,葬东塘尾左手坑内,坤山甲向;一云大含坑。三子:超、延、达。
按宣和三年辛丑(1121)八世孙山甫所铸钟记:始祖墓坤艮向;始祖妣墓亥山丙向。
第二世 超,葬东塘。
延,葬马冻。
达,(行)十三。徙延康里秀川。葬六十一都大巷内银带巷苦竹坑,丁山癸向。配某氏,葬大山坑,坤山甲向。三子:皓、皎晦。
按钟记:达墓坤山甲向;子皎。
第三世 皎,(行)十四。卒开宝二年已巳(969)十二月二十二日,葬苦竹坑,坤山甲向。配曾氏四娘,卒淳化四年癸巳(993)四月二十三日,葬大屳坑,南山壬向。六子:让、诩、议、训、讃、遇。
按钟记:皎卒十二月十日;曾氏墓兑山甲向;六子:议、训、诩、让、詠、询。
第四世 议,(行)三十三。卒大中详符元年戊申(1008)五月七日,葬上豪川刘家山,又名栗山金鹅抱子形,坤山甲向;一名兑山甲向。配彭氏二十四娘,卒咸平五年壬寅(1002)四月八日,葬苦竹坑,坤山甲向。三子:遵、晟、珣。
讃,(行)四五。一子:亮。
第五世 遵,一名昌,大承事。生后周显德五年戊午(958)七月,卒天圣六年戊辰(1028)九月二十三日,年七十一,葬南塘西边坑犬眠形,亥山丙向。配欧阳氏一娘,卒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四月八日,葬扶坑,坤山甲向。继配郭氏,葬六十一都小洴塘北排山,亥山丙向。四子:元、軿、兴、轩。
按钟记:遵六郎。欧阳氏墓乾山甲向。
珣,(行)八。葬江峡丘,西山甲向。配周氏,葬吉水五十九都王家井周家坑,乙山戌向;一云神山背王家井。二子:贞、逢。
第六世 元,(行)一。生淳化元年庚寅(990),卒宝元元年戊寅(1038)三月二十二日,年四十九,祔葬(合葬)上豪川刘家山,兑山卯向,三十三承事拜台上。配彭氏二娘,卒天禧四年庚申(1020)八月二十三日,葬马冻扶坑口,亥山丙向,今罗才住侧。继配刘氏五娘,生咸平二年已亥(999),卒嘉祐元年丙申(1056)三月六日,年五十八,祔葬彭氏墓。七子:先、高、才、新、週、霖、涣。
按钟记:才作申,新作辛。
軿,葬龙池,亥山巽向。配刘氏,卒五月十七日,葬扶山,坤山甲向。四子:滋、仇、谏、绅。
兴,三子:僓、宾、寅。
轩,(行)十三。葬桥下周路坪,戌山乙向。配欧阳氏,葬扶坑口,亥山丙向。一子:金。
贞,(行)六。葬小东坑,南山壬向。配李氏,葬龙池,北山丙向。五子:鹏、绚、从、怀、爽。
逢,(行)二十三。葬龙池过渡陂,亥山丙向。配欧阳氏,葬龙湖李陂上铜锣坑,西山甲向。三子:袭、龚、砻。十七世孙伯琛家状:李陂墓在龙湖灵祐庙对山,二水夹流,从右山入,坐后山左。
第七世 先,庆远。生祥符癸丑(1013)二月十八日丑时,卒元丰三年庚申(1080)十一月十一日,葬本都板木桥大宅原,南山壬向。配周氏,生祥符壬子(1012)十一月,卒元祐四年已巳(1089)三月三日,葬辛塘张家山,东山甲向。一子:徽。
高,(行)再二。葬吉水五十九都东边杨小二住侧,东山庚向。配李氏,葬重石上舍坑,亥山丙向。二子:宗礼、登庸。
才,六子:仕雅、仕甫、仕亶、仕方、仕卿、仕楚。
新,二子:岩夫、亚夫。
週,四子:仕卫、仕价、仕光、仕伦。
霖,五子:仕褒、仕岑、仕泰、仕勔、仕烨。
涣,(行)二十六。生景祐二年乙亥(1035),卒崇宁二年癸未(1103)十二月二十六日,年六十九,葬吉水白沙大丹张十八住西魏山,丑艮山丁未向。配李氏二娘,生景祐二年乙亥(1035),卒元祐元年丙寅(1086)九月二十日,年五十二,葬州岭大墓山,寅艮山庚向。二子:仕忝、山甫;继配邓氏二娘,生明道元年壬申(1032),卒绍圣二年乙亥(1095)正月一日,年六十日,葬东塘坑马冻罗才屋后,戌乾山辰巽向。一子:光泽。
按钟记:涣墓亥山丙向。
滋, 一子:献。
仇,(行)十三。卒政和四年甲午(1114)九月二十九日,葬桥下渔树园,坤山甲向。配彭氏,卒二月十七日,葬弇陂,艮山丁向。继配郭氏,卒政和四年甲午四月十八日,葬何家庄,亥山丙向。四子:弇、绋、忱、昱。
谏,(行)二十三。葬松林杭,坤山甲向。一子:盛器。
绅,(行)二十五。葬杉树园,南山子癸向。配周氏,葬返稽下,西山卯向。五子:鉴、显之、诏、通叟、翼之。
僓,二子:仕郢、仕郊。
宾,五子:仕平、仕著、仕驿、仕近、仕政。
寅,三子:仕茂、中诚、幼子。
金,(行)二十七。配李氏,合葬豪川社口,艮山庚向。继配二:李氏葬龙湖,东山庚向;曾氏葬吉水东坑龙形,子癸山午丁向。五子:仕燮、仕宝、仕浦、延龄、仕宽。
鹏,三子:仕尹、仕瑱、仕珍。
绚,葬山寺坑,坤山甲向。配李氏,葬周家坑,东山庚向。一子:仕荣。
从,葬西湖,西山乙向。配李氏,葬小西坑,西山甲向。二子:仕闵、仕阐。
怀,一子:仕广。
爽,四子:仕文、仕术、仕衮、仕扆。
袭,一子:仕庆。
龚,(行)二十四。葬何家庄渔翁撒网形,坤山甲向。配欧阳氏,葬乌东鲁溪北桑园坑尾,坐北边,周氏山后,南山癸后。继配欧阳氏,葬穻坑尾马冻下山虎形,丁山癸向。二子:仕连、仕迁。
砻,五子:仕焘、公直、宗善、彦修、公祐。
第八世 徽,柔夫,(行)十五。生皇祐癸巳(1053),卒绍圣丁丑(1097)三月二十一日,葬延福五十七都乌东瓜园场,丑艮山丁未向。配李氏,生皇祐辛卯(1051),卒元祐癸西(1093)四月十八日,葬新喻县(新余)四十四都枧江,又名大塘原昌梅,艮山丁向。家状云:徽生皇祐癸已十二月十八日卯时;李氏生皇祐辛卯九月四日已时。五子:安世、安强、安稷、宣昭、安中。
宗礼,(行)八。葬吉水同江石羊矶,子山丁向。配曾氏,葬吉水鹧鸪西洞小花山,已山亥向。二子:子安、子美。
登庸,(行)十。葬北奥,东山庚酉向。三子:珪、建、邦正;一女,适辰沅巡辖、山口彭知古,封孺人。
仕雅,一子:五郎。
仕甫,一子:十郎。
仕亶,一子:十二郎。
仕方,二子:七郎、五郎。
仕卿,一子:一郎。
岩夫,四子:十五郎、荐、三十六郎、庠。
亚夫,一子:三十二十郎。
仕光,三子:超盛、五二郎、五十五郎。
仕伦,由熂下徙富田。一子:德舆(据嘉庆谱)。
仕褒,二子:公干、公平。
仕忝,谦父,(行)二十。卒宣和壬寅(1122)七月,葬老山含,午山子向。配彭氏,葬柘塘乾上,丑山未向。继配二:彭氏,葬吉水高村炭山遥田冈岭心上穴,辛山乙向;李氏,卒绍兴辛巳(1161),葬遥田冈岭心内穴。二子:郁、尚正。
山甫,国镇。三子:惠迪、舜咨、考礼。
光泽,仲平,(行)五十二。葬石空山,辰巽山戌乾向。配邓氏,葬吉水冒岭下,离山子癸向:三子:迪光、倜、称。
弇,清臣,(行)四十五。葬吉水五十九都鼓角峰,东山辛向。三子:世奇、世经、世臣。
绋,天文,印山,(行)四七。生熙宁丙辰(1076)五月二十八日子时,卒绍兴辛酉(1141)日戌时,葬六十一都冷水坑,巽山乾向。配李氏,葬本里栲塘寺侧,辛山乙向。三子:上达、上行、上义。
忱,诚叔,(行)五三。三子:居冲、居仁、居实。
昱,天成,(行)五四。葬下豪川株株头,亥山丙向。配李氏,葬桶井,甲山庚向。三子:觉民、昂、谔。
盛器,子范,(行)十一。葬吉水五十九都神山背,子山南向。四子:浩然、公远、世通、思永。
鉴,明叔,(行)十一。一子:上元。
显之,干臣,(行)十九。葬下扶盘岭坑,丑向。配李氏,葬吉水冒岭,庚山甲向。六子:天作、天与、天祐、天卓、灏、天济。
诏,子宣,(行)廿八。葬葛岭桥厦,巳山亥向。配彭氏,生建炎庚戌(1130)四月二十九日,卒嘉定丙子(1216)十一月初七日,葬坤溪乌鸦汩田形,甲山庚向。二子:熙、知常。
通叟,一子:德明。
翼之,(行)四一。三子:经邦、元泽、元集。
仕燮,和叔。葬分宜县 凼山。配边氏,葬赤冈。继娶周氏,葬新喻县林川。四子:冲、无党、执中、玠。
仕宝,三子:师文、英臣、显。
仕浦,山溥,(行)三。徙乌东。三子:七郎、九朗、十二朗。
延龄,正臣,(行)四。葬大池冈,坎山午向。配李氏,葬新淦(县)简家塘,东山西向。二子:巨秀、居厚。
仕宽,(行)五。三子:必长、必世、必昌。
仕瑱,一子:臻。
仕珍,一子:瑛。
仕荣,大郎。与弟仕闵、仕文、仕迁徙雾山。二子:时、彦直。
仕闵,葬吉水大平山,午山子向。配李氏,葬吉水盘龙,辰山乾向。四子:师贽、师政、师诚、师望。
仕阐,一子:师仪。
仕文,配刘氏,合葬龙池。一子:宗正。
仕迁,葬熂下江北,一名江背坑,亥山丙向。配刘氏,葬白竹院背扶坑,南山壬向。三子:中允、子中、子文。
十八、分图一徽公下迁徙60人世系 汝璧 崱公14世孙。安世→绍→忱→宗禹→亨会→汝璧(宜邦),徙江西宁都县。
甲寿 崱公13世孙。安世→绍→侃→克明→甲寿,寓湖北。
谦贞 崱公17世孙。徽→安世→ 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骥→谦贞,徙湖北蕲州广济(今武穴市)马口镇白岩村。
理 崱公23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骥→会→融→复→倬→暄→谱→理(休泰)―生弘治乙丑(1505)寓湖北松滋县。
诲 崱公22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骥→会→融→应祖→定→煦→诲(听止),寓湖南安化县。
贵 崱公21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麟→俊→深→环→晟→贵(中清),生成化戊戌(1478)寓云南。
富 崱公21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麟→俊→深→环→晟→富(中素),生成化壬寅(1482),寓贵州。
华 崱公21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麟→俊→深→环→晟→华(中实),生成化壬子(1492),寓湖北监利县。
良、材、方、坚 崱公21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麟→俊焕→华→远→良、材、方、坚,四兄弟之父客死湖北,葬湖北潜江,俱寓潜江。
隆、阶 崱公21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麟→俊→焕→洪→迁→隆、阶,其父客死泸州,葬四川泸州。隆生成化癸卯(1483)与弟阶,客寓云南。
义 崱公21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麟→俊→坪→万→霖→义(中宜),生成化癸巳(1473)寓湖北监利县南湖垸白公溪项家地。
庆 崱公20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麟→俊→坪→祥→庆,寓河南开封府鄢陵县。
允真 崱公17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麟→允真(复六),寓湖北广济县(今武穴市)。
寿同 崱公17世孙。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质→南仲→鼎→以阳→寿同,寓大都(元代京都,今北京)
武伯 崱公15世孙。徽→安世→彦升→景衡→宗隐→刚中→焯→武伯,寓江西分宁(今修水县)
恕 崱公15世孙。徽→安世→彦升→景亨→谘→昌言→彻诗→恕(敬立),寓江西分宁大清。
茂乾 崱公18世孙。徽→安世→彦升→景亨→谘→昌言→彻诗→□→元英→球→茂谦(宝孙),寓江西新余县临川水口。
萼 崱公19世孙。徽→安世→彦升→景亨→谘→昌言→彻诗→□→元寿→□→温→萼(袭英),寓四川金堂县。
弜 崱公19世孙。徽→安世→彦升→景亨→谘→昌言→彻诗→□→元寿→□→润→弜,寓四川垷寨。
瑚宗 崱公28世孙。徽→安世→彦升→景亨→谘→昌言→彻诗→□→元寿→□→温→华→进→凤→仁→国玉→十哲→克忠→誉闻→述详→瑚宗,寓贵州。
国器、国泰 崱公23世孙。徽→安世→彦升→景亨→谘→昌言→彻诗→□→元寿→□→温→华→进→鹗→贵→国器、国泰兄弟,寓湖南安化县驿头铺黄沙。
难老 崱公15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翁归→达庆→难老(寿道)寓江西赣州。
明 崱公20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大经→悦学→介儒→亮→勉→凌→明(明鉴),寓湖北荆州。
思学 崱公15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符庆→思学(贵德),居江西庐陵郡城(今吉安市)大巷口。
厚 崱公21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纯老→嗣允→子谦→志勤→恕己→循略→厚,寓湖广省丰乐河新开口。
铭 崱公23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纯老→嗣允→子谦→志存→持纲→浩→璇→庄→铭(应心)生嘉靖戊子(1528)徙湖南澧州(澧县)白羊堤。
文选、文炳 崱公27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纯老→嗣允→子谦→志存→持纲→浩→璟→恭→鋐→言→朝伸→俶炜→文选、文炳兄弟,分别生康熙甲寅(1674)和康熙戊午(1678), 徙江西新余县舍下。
汝贤 崱公24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纯老→嗣允→子谦→志存→持纲→浩→瓘→潮→铦→汝贤(继泉)生嘉靖戊午(1558)徙湖南益阳县冲家冲。
御镜 崱公28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纯老→嗣允→子谦→志存→持纲→浩→瓘→軾→钫→汝义→朝佑→俶灿→奕圭→御镜(昭万、德生)生康熙癸酉(1693)寓江西新余县礼源。
银、鎡 崱公23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纯老→嗣允→子谦→志存→持经→澄→瑞→庠→银(应用)和鎡,生正德定丑(1517),寓湖南宁乡黄村市。
钦 崱公23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纯老→嗣允→子谦→志存→持经→澄→瑞→贤→钦(应命)生正德乙亥(1515),寓广东。
铅 崱公23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纯老→嗣允→子谦→志存→持经→澄→邦→寿→铅(继保)生嘉靖乙酉(1525)寓湖广省(今湖北、湖南)
赋 崱公22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义老→兰→金马→祖同→伦→宽→弁→赋(继六),寓湖南宁乡县。
材 崱公22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义老→兰→金马→祖同→寿→源→宪→材(承八),寓湖南宁乡县。
桂、标 崱公22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义老→兰→金马→祖同→寿→英→宾→桂(承十)和标(继四),俱寓湖南宁乡县。
林 崱公19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晋文→拱辰→坚寿→复荣→林,徙湖南益阳县。
士达 崱公17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和→公艺→应高→天瑞→洙→士达(以质),寓广东雷州。
郊 崱公22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和→公泽→应节→梦得→复→士宏→敬戒→粹→士→善→郊(再二),生成化乙巳(1485)寓湖南衡山县彭家冲。
应时 崱公14世孙。徽→安世→约→惟一→克和→公泽→应时(孔时),寓湖北公安县。
元吉 崱公14世孙。徽→安强→汇→机→龟龄→端弼→元吉(孚先),徙江西上高县。
天祥、天福、天禄 崱公15世孙。徽→安强→汇→机→龟正→耔→鼎→天(明善)、天福(明福)、天禄(明辅)兄弟,俱寓湖北武昌城外。
文龙、时可 崱公13世孙。徽→安强→汇→巽→叔英→文龙→(云季)寓湖南岳州。其子时可,又回归庐陵折陂。
秉德 崱公19世孙。徽→安稷→纬→如松→廉→诚夫→进德→天定→文寿→岩老→楚玉→秉德(柳孙),徙河南内乡县顺阳川。
四郎 崱公14世孙。徽→安稷→纬→如松→廉→资仁→四郎,寓江西新淦县洞下。
旻 崱公21世孙。徽→安稷→纬→如柏→惟肃→有荣→榉→逢辛→伯奎→亦清→仲宽→鼎谟→移→旻,寓湖广省。
惠、寿仁 崱公14世孙。徽→宣昭→冈→伯皋→中立→文振→惠(惠翁),徙湖南岳州;其次子寿仁,寓华容县。
闰生 崱公16世孙,徽→宣昭→周→用和→弥大→斯立→友端→应岳→闰生,寓江西新喻县。
壬三郎 崱公15世孙。徽→宣昭→周→致和→弥明→应松→绍先→壬三郎,寓江西新喻县。
与可 崱公12世孙。徽→安中→正己→处恭→与可,寓江西丰城县。
徽公下分居吉水各地
1、 昌、景、暹、煦下居江北千里(骥上)。 2、恒下居花树下。 3、俊、克志下居中市。 4、□下居江湾。 5、悦学下居木履坑。 6纯老、持纲、持经下居枧。 7、义老下居响塘。 8、晋文下居鳌口。 9、梦得下居上镜。 10、天定下居周岭。 11、逢辛下居高村。 12、晋亨下居奥台。 13、崇先下居柘口。
十九、分图二:←宗礼下迁5人世系 德升 崱公11世孙,宗礼→子安→彦诚→德升,寓江西新余县。
世英 崱公13世孙,宗礼→子安→彦诚→德广→大有→世英,寓江西新余县。
少二郎及德诚次子 崱公12世孙。→宗礼→子安→彦通→德诚→少二郎,寓江西安福县缺圳;德诚次子寓湖北沙市
友定 崱公13世孙。宗礼→子美→彦文→作善→维清→友定(敬父)寓江西庐陵郡城(今吉安)
二十、分图三:←登庸下迁徙13人世系 秉哲 崱公11世孙。登庸→珪→德彰→秉哲(致远)寓江西安福县。
孝思长子、三子 崱公12世孙。登庸→建→廷硕→孝思之长子,寓江西庐陵郡城;三子寓江西萍乡县。
韶之三子、长孙 崱公12-13世孙。登庸→建→廷实→韶之三子,寓江西永新县;长孙寓江西分宁(今修水)。
从圣 崱公13世孙。登庸→建→廷实→起→三英→从圣,寓江西萍乡安源。
孝纯长子 崱公12世孙。登庸→建→廷益→孝纯之长子,寓江西分宜县。
若春 崱公14世孙。登庸→建→廷彦→孝恭→自明→登龙→若春,寓湖南道州江华县。
克恭 崱公17世孙。登庸→建→廷彦→孝恭→自诚→棐→时春→文辉→奭→克恭,寓湖北德安府(今安陆市)朝天门。
公益 崱公15世孙。登庸→建→廷彦→孝恭→自任→友觉→茂中→公益,(益寿)寓江西南康县良田。
友顺 崱公13世孙。登庸→建→廷彦→孝锡→自立→友顺(于平),寓江西新淦县
思礼、明诚 崱公15世孙。登庸→建→廷彦→孝宁→渊→人杰→震→思礼(惟之)、明诚,俱寓新喻县城南。
TOP
二十一、分图四:←才公、新公下迁徙12人世系 小一郎 崱公11世孙。仕雅→五郎→友修→小一郎,寓江西分宜县。宋谱云:按平江谱友修子小一郎名元育,字君平徙分宜。三子、次子、六孙徙岳州平江长寿大桥;第二孙之子璧,字子苍,举咸淳庚午乡试(举人);自元育以下凡九世族甚众,散居湖北武昌、沔阳广东肇庆诸处。
兴宗 崱公15世孙。仕亶→十二郎→少六郎→小三郎→一郎→八郎→层二郎→兴宗,(成可)寓湖北德安府(今安陆市)紫溪。
致虚 崱公10世孙。亚夫→三十二郎→致虚,寓江西分宁(今修水)县。
二十二、分图五:←涣公下迁徙21人世系
郁 崱公20世孙。仕忝→尚正→功烈→子高→克恭→伋→士凤→宗仁→桢→佁→礼→柔嘉→郁(崇文),徙湖北监利白杨脑。
伯玉 崱公13世孙。仕忝→尚正→英烈→惟逊→有孚→伯玉(庄孙),徙浙江杭州。
明生 崱公17世孙。仕忝→尚正→英烈→惟逊→有容→元伟→冲→积庆→道在→明生,寓江西分宁(修水)县。
天矜 崱公12世孙。山甫→惠迪→绍祖→汝翼→天矜,(必从)寓湖南潭州(长沙)
师尹 崱公14世孙。山甫→惠迪→绍祖→汝舟→天祐→伯刚→师尹(元觉),寓江西新淦县黄龙桥。
十三郎 崱公11世孙。山甫→惠迪→隆裔→十三郎,寓江西分宁县。
昭先 崱公13世孙。山甫→舜咨→显祖→成之→有为→昭先,寓浙江临安县。
象先 崱公13世孙。山甫→舜咨→显祖→成之→有融→象先,寓湖南茶陵县。
幼通 崱公12世孙。山甫→孝礼→荣祖→有成→幼通,寓湖南。
定英 崱公20世孙。光泽→迪光→时舆→岩瞻→有开→伯椿→宗立→明德→复→端→存善→达→定英(程孙),寓湖北京山县。
龙生 崱公26世孙。光泽→迪光→时舆→岩瞻→有开→伯椿→宗立→明德→复→端→存善→达→迟→澈→立→鎔→应立→吉顺→龙生,(菏八)徙湖广(今湖北、湖南)
庆、继 崱公15世孙。光泽→倜→可大→克允→有亨→壬寿→仲才→庆(必文)、继,俱寓湖北德安府应山县(今广水市)紫气村。
漫养 崱公15世孙。光泽→倜→鞏→奉璋→伯扬→厚→审行→漫养,寓江西袁州(今宜春)城。
肃 崱公15世孙。光泽→倜→鞏→奉瑄→绎→复孙→章→肃(子肃),寓江西峡江县新田。
吾仁 崱公19世孙。光泽→倜→鞏→奉瑄→绎→复孙→咸→湀→戬→仕本→师齐→吾仁寓湖广省竹箄河。
福、槃 崱公17世和19世孙。光泽→倜→鞏→奉瑄→绎→复孙→咸→宜隆→展→福(福本)生永乐甲辰(1424)寓湖北潜江县;福→铎→槃,生成化丁酉(1477)寓潜江县新田。
兴、世英、世奕 崱公10世孙。光泽→称→兴,寓建康(今南京);其子世英寓江苏镇江;世弈居江苏真州(今仪征)。
光泽下分居吉水各地
1、 明德进德下居凤山。 2、迟下居元。 3、湀下居南山。 4、文仁下居黄澄溪。 5、文辉下居河源枫树坑。 6、文□和俶相下居响塘。 7、象德下居筿陂。 8、元振下居中枫山。 9、维贞下居符山。
二十三、分图六:弇公下迁徙22人世系
仕谦 崱公15世孙。弇→世奇→瑛→洪→文明→如珪→德济→仕谦,寓湖南衡山黑田。(参见湖南衡山黑田、龙源罗氏资料。)
卿明、卿云、卿雨 崱公14世孙。弇→世奇→瑛→澄→俊→肩吾→卿月(季高)、卿云(季章)、卿雨(季霖)俱徙江西宜春县。
绍祖 崱公16世孙。弇→世奇→瑛→澄→俊→肩吾→卿月→开新→绍祖(义立),由宜春扩居分宜县涧富岭下。
荣 崱公11世孙。弇→世奇→瑛→荣(时昌),徙居江西宜春县。
铨 崱公14世孙。弇→世奇→珖→日新→从龙→至忠→铨(英叔),寓江西分宁(修水)县。
庭惠 崱公15世孙。弇→世奇→珖→日宣→翔龙→□→崇高→庭惠(道夫),寓江西分宜县。升祖 崱公15世孙。弇→世奇→珖→日宣→翔龙→益→崇方→升祖(达夫)寓江西新淦县。
绳祖、懋祖 崱公15世孙。弇→世奇→珖→日宣→翔龙→益→崇谦→绳祖(履道)、懋祖,俱寓广州。
道宗 崱公15世孙。弇→世奇→珖→日宣→翔龙→蒦→崇庆→道宗(正夫),寓湖南湘潭县。桂祥 崱公15世孙。弇→世奇→珖→日休→元龙→祖武→士爚→桂祥(桂孙),寓居江西安福。
辛耉 崱公15世孙。弇→世奇→珘→三复→九龄→有忠→应酉→辛耉徙居江西安福县。
孟武 崱公19世孙。弇→世奇→珘→三复→九万→有祥→介石→性道→成德→士杰→乌孙→孟武,寓江西萍乡县。
履道、传道 崱公15世孙。弇→世奇→珘→三复→九万→有容→应奎→履道(所道)、传道(所传)俱寓江西兴国县。
文宝 崱公13世孙。弇→世奇→珘→三登→九成→文宝,寓湖南潭州(长沙)。
七郎 崱公11世孙。弇→世奇→瑞→七郎,寓江西分宜县。
□ 崱公13世孙。弇→世臣→显祖→圣和→梦龙→□(从新),寓湖南平江县。
可宗 崱公14世孙。弇→世臣→显祖→圣和→仲龙→大雅→可宗(可庭),寓湖南安乡县。
二十四、分图七:绋公下迁徙48人世系 景玉 崱公16世孙。绋→上达→维申→浩→相之→应嵘→琱→仁可→景玉,徙广东。
民用 崱公15世孙。绋→上达→维申→浩→相之→应嵘→琱→民用(以顺),徙居江西新喻县(今新余)。
如章 崱公16世孙。绋→上达→维申→浩→相之→应莹→继文→德辉→如章(庚孙),寓福建建宁府建阳县书坊翠南精舍。
万石 崱公15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应爚→珍→万石(传远),寓江西兴国县复徙峽江县柘乡。
万里、万顷 崱公15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应爚→珍→万里(孟远)徙湖北兴国路通山县;万顷(仲远),徙峽江县柘乡。
庆 崱公20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基→绳祖→乐→宝宝→尚质→视祥→庆,寓湖南湘潭县。
天福、朋友 崱公27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基→绳祖→和→斯年→通→慎→怀珍→继凰→宪→镜先→佐光→吉成→声闻→天福(远思)生康熙40年(1701)前后;吉成→声拱→朋友(细生)生康熙丁亥(1707)俱寓四川。
于功 崱公26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基→绳祖→和→斯年→通→慎→怀珍→继凰→宪→镜先→佐光→志成→于功,生康熙戊午(1678),寓湖广省。
章焄 崱公27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基→绳祖→和→斯年→通→明→敬→义→本载→德先→观光→鼎元→继俨→章焄(曙星)生乾隆丁亥(1767),徙湖南津市。
容光、大春 崱公24世、28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基→绳祖→和→斯年→通→明→敬→义→本载→德先→容光,生顺治戊戌(1658)徙江西安福车田。容光→士元→绍尧→汉廷→大春(□芳),生乾隆丁丑(1757),由安福徙贵州遵义府绥阳县。
胤孙 崱公19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基→绳祖→敬→道同→汝成→胤孙寓江西安福县北乡仓坑。
斯彝 崱公17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基→绳祖→敬→斯彝,生建文壬午(1402)寓江西安福县六十四都大塘。
德辅 崱公15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龙贵→防→德辅(明贞),徙居江西峡江县。
堡、颐 崱公14-15世孙。绋→上达→维翰→沂→天觉→龙贵→堡(养和)与子颐徙居江西永新县。
式金 崱公15世孙。绋→上达→维翰→沂→椅→默→在治→式金→(如翁),徙居湖南潭州,后徙茶陵。
在修 崱公14世孙。绋→上达→维翰→沂→椅→熟→在修(敬身),寓江西安福县东冈。
宗南 崱公13世孙。绋→上行→全略→方大→克修→宗南(纯伯),徙居江西永丰县。
一龙 崱公13世孙。绋→上行→全德→方懋→辅→一龙(汝霖),徙居浙江杭州。
恺弟 崱公15世孙。绋→上行→全材→方峙→蕘→铨→逊志→恺弟,寓湖北德安府(今安陆市)朝天门。
铭 崱公13世孙。绋→上行→全材→方骛→→介→铭(伯勋)徙江西庐陵郡城(今吉安市)
铠 崱公13世孙。绋→上行→全材→方骛→珂→铠(伯华),徙居江西新喻县。
树德 崱公15世孙。绋→上行→全材→方晖→葵→錡→沅→树德(景昭),徙居江西庐陵郡城。
荣、腾鸾 崱公20-21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宜→审思→原敏→荣,寓湖北京山县。其长子腾鸾寓京山白水崖。
腾汉 崱公20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宜→审思→原政→义→腾汉,寓湖北京山县。
信、武、□ 崱公20-21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宜→审思→原浚→信、武兄弟,寓湖北京山县。武之季子□,生弘治乙丑(1505)则由京山徙居湖北钟祥县台皮村屈家山。
原略 崱公19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宜→九思→原略(复孙),寓湖北京山县。
腾越、曜 崱公21-22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宜→九思→原恢→德→腾越,及其子曜(必明),寓湖北京山县院山。
原效 崱公19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宜→宪思→原效,
明 崱公20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宜→宪思→原澈→明(集哲),寓湖北潜江县。
喜 崱公20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宽→荧→容→喜,寓湖北京山县。
琼 崱公21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宽→回→宣→沾→琼,寓湖北京山县。
瑛、陨生、商生 崱公21-22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宽→回→俊→淋→瑛,寓湖北郧西县。其子郧生(悦惕),商生(悦富),居郧西山西营。
启清 崱公21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流→榴→文→蘧生→宽→艮→官→湍→启清,寓湖北京山县。
绍奇 崱公21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覃→来→信→绍吾→存→仪福→好滨→庆→绍奇,寓湖北京山县。
诰 崱公21世孙。绋→上行→绍→子武→今是→渝→廪→元珍→德→宗仁→勤→徽达→詔→诰(待问)寓湖北京山县。
柽 崱公14世孙。绋→上行→绍→嗣武→处约→渡→柽,徙居广西钦州。
栋 崱公14世孙。绋→上行→绍→嗣武→处约→溶→栋,徙居湖北江陵县(今荆州市荆州区)
揆 崱公14世孙。绋→上行→绍→嗣武→处约→渶→揆,徙江西安福县。
绋公及其后裔聚居印岗,亦有散居塘东、丰塘→豪州等多处。
二十五、分图八:忱公、昱公下迁徙10人世系 师孔 崱公12世孙。沈→居冲→端友→囦→师孔(东卿),寓湖南茶陵县。
十三郎、十四郎 崱公11世孙。沈→居仁→执→柔→十三郎寓江西分宁(修水)县;执→柔→十四郎,寓江西新淦县。
居实长子、次子 崱公10世孙。沈→居实之长子、次子,俱寓江西分宁县。
己师 崱公14世孙。昱→觉民→从周→梦得→有勋→迶→→己师,寓江西新淦县。
汶 崱公11世孙。昱→昂→如羔→汶,徙居湖南耒阳县。
先立、达观、达善 崱公14-15世孙。昱谔→万金→溢→似业→耀龙→先立(茂修),寓江西安福县樟下;其长子达观(定亨)寓广东;次子达善(定远)寓湖北江陵县(今荆州市荆州区)。
二十六、分图九:盛器下迁徙15人世系 介宁 崱公15世孙。盛器→浩然→仕颖→绍先→才俊→大异→仲远→介宁(宁翁)寓湖南潭州(长沙)。
介成 崱公15世孙。盛器→浩然→仕颖→绍先→才俊→大异→仲远→介成(成翁)居湖南衡州府前。
重一郎 崱公14世孙。盛器→浩然→仕颖→绍先→晋卿→三郎→重一郎寓江西分宁县。
蓂、荃 崱公13世孙。盛器→浩然→仕颖→绍先→唐卿→蓂(国祥)荃(国瑞),俱寓江西奉新县。
九德、九鼎 崱公13世孙。盛器→思永→仕信→如柏→明叔→九德、九鼎俱寓江西新余县。
允章、允元 崱公13世孙。盛器→思永→仕信→如柏→修己→允章徙居江西新喻县;其弟允元徙江西分宜县。
继宗 崱公13世孙。盛器→思永→温恭→惟忠→端仁,寓江西新淦县。
法宝 崱公17世孙。盛器→思永→温恭→惟忠→端臣→亢宗→升龙→贵道→官生→法宝,寓湖北公安县大白湖'
层五郎、层七郎 崱公13世孙。盛器→思永→温恭→惟忠→端表→层五郎、层七郎兄弟俱寓江西新淦县。
玉、天赐 崱公15-16世孙。盛器→思永→温恭→惟孝→璋→衡→应辉→玉(元瑞),徙湖北公安县;次子天赐(与贤)居湖南华容县十都。
二十七、分图十:绅公下迁徙38人世系 庚老 崱公16世孙。显之→天作→待举→桧→升伯→钦→三德→兴祖→庚老(庚可),徙居湖北德安府(今安陆市)。
梅孙 崱公17世孙。显之→天作→待举→桧→升伯→钦→三德→昭祖→端老→梅孙,徙居湖北德安府。
辰老 崱公16世孙。显之→天作→待举→桧→升伯→钦→三德→益祖→辰老,寓湖北云梦县。
敏清 崱公20世孙。显之→天作→待举→楠→寿岩→从龙→惟诚→子文→必通→茂宗→琼→毓清与子庆孙、长孙俱徙湖南益阳县兰溪湖。
子通 崱公15世孙。显之→天作→待举→楠→寿岩→从虎→惟明→子通(大翁)寓江西新淦县。
子立 崱公15世孙。显之→天作→待举→楠→寿岩→从虎→惟美→子立(可翁)寓湖北德安府。
元寿 崱公12世孙。显之→天与→銶→三俊→元寿(寿之)寓湖南茶陵县。
和 崱公10世孙。显之→天与→和(时叔)寓安徽和州,(今和县)。
师古 崱公13世孙。显之→天佑→谦→大明→三英→师古(济国)寓湖南潭州。
之冠 崱公26世孙。显之→天卓→焕→廷辉→居仁→栗→初定→履道→方达→金→正→敬→本→麟→元→绮→汝韶→国英→之冠(孟甫),居江西庐陵郡城西马步前。
仕鉴 崱公27世孙。显之→天卓→焕→廷辉→居仁→栗→初定→履道→方达→金→正→敬→本→麟→元→绮→汝信→国桢→仰和→仕鉴(叔鉴),生天启壬戌(1622)寓湖南宝庆府新化县止溪洞小田。
顺期 崱公14世孙。→崇→训→顺期,徙居江西峡江县。
书云 崱公28世孙。显之→天卓→焕→廷辉→居仁→栗→初定→履道→方达→金→迪→仁→玉→观→岳→狮→尚礼→文升→万方→天申→书云,生雍正丙午(1726)徙居江西宁州(治今修水县)田铺。
天与 崱公12世孙。显之→灏→梦得→行俭→天与(子美),寓江西永新县。
元英 崱公11世孙。显之→天济→西美→元英(子杰),寓江西萍乡县。
伯沣 崱公12世孙。昭→熙→维岳→廷谏→伯沣(同父)寓湖南常德府。
□ 崱公15世孙。昭→熙→维纲→□→沔→矩→灿→□(于敬)寓广东。
坣 崱公15世孙。昭→熙→维崧→子云→淳→逢酉→焱→茔(祖瑞)寓湖北公安县白湖村。
垶 崱公15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一新→炑→垶(于达)寓湖北荆门州。
墇 崱公15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又新→烜→墇(于成),寓湖北松滋县。
深 崱公22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烨→庆→鉉深,
淮 崱公22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烨→禧→钟→淮,寓河南永宁(今洛宁)县崇阳镇。
镰 崱公21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烨→阳→镰(克清)寓陕西金州平利县。
颐 崱公22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谦光→褀→镒→颐,寓湖广省。
尾 崱公23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谦光→褀→鎬→雁→尾,寓陕西平利县。
礼 崱公13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谦光→埙→錡→滔→礼,寓陕西平利县。
乾 崱公24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谦光→埙→錡→滔→文洲→乾,寓河南。
彦光 崱公24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灿→岳→鐌→梁→世宠→彦光,寓陕西平利县。
宣宗 崱公27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灿→岳→锭→淓→世则→士成→辑瑚→声闻→宣宗,寓湘东。
錝 崱公21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灿→岳→錝(应礼)生弘治庚戌(1490)寓河南永宁县崇阳镇。
鑣 崱公21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镇→瀚→彬→焕→龙→镳寓湖南宁乡。
文、武 崱公19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圻→锡→澄→杰→文、武,俱寓湖广省。
垌 崱公15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垌(子宾),寓安徽省临璧县。
鉷 崱公16世孙。昭→熙→维崧→子礼→泳→鼎新→炫→鉷(伯几),寓湖北德安府。
刘 崱公16世孙。昭→知常→维则日岩→埴→宗回→某→文友→刘,居江西分宜县。
绅公下分居吉水各地
1、子文下分居下符。 2、得中下分居福塘。 3、履道下分居丁田。 4、文煒下分居楼下。 5、一元、帝眷下分居西湖。 6、子礼下分居嘉山。 7、玉霞分居丁田巷口
二十八、分图十一:金公下迁徙37人世系 存美 崱公15世孙。仕燮→冲→知柔→汝谐→梦炎→孟矩→忞→存美(充辉),寓江西庐陵郡城(今吉安市)。
会文 崱公17世孙。仕燮→无党→盛→粹→经→应贤→会遇→楚南→必正→会文(仲质)寓江西庐陵郡城旧市。
玠 崱公22世孙。仕燮→无党→盛→粹→经→敬德→崇遇→存哲→茂中→允文→成己→极→在高→荣→玠(美圭),生弘治癸丑(1493)寓湖北松滋县采石街。
大义 崱公29世孙。仕燮→无党→盛→粹→经→敬德→崇遇→存哲→茂中→允文→成己→极→原→道→珀→霰→光福→应光→祖德→为鼎→国桢→大义(制宜),生乾隆丁巳(1737),徙江西分宜县同岭大坡里。
兴平 崱公33世孙。仕燮→无党→盛→粹→经→敬德→崇遇→存哲→茂中→允文→成己→极→原→道→珀→霰→光福→应光→祖翕→为龙→国勷→大成→守恒恩惠→兴平(振茂),生嘉庆庚辰(1820),徙居湖南湘乡县。
玉珩、玉璋、元洪 崱公19-20世孙。 仕燮→无党→盛→粹→经→敬德→崇遇→存敏→顺中→桢→汝埙→玉珩(司孙),徙居江西分宜县行山絲茅山;其弟玉璋(祥孙),寓江西九江府武角林第三都;璋子元洪寓九江北龙坑。
汝绎 崱公18世孙。仕燮→无党→盛→粹→经→敬德→崇遇→存敏→顺中→桢→汝绎(晚生),寓湖北安陆州(今钟祥县)双河狗里冲。
存吉、存厚 崱公15世孙。仕燮→无党→盛→粹→经→敬德→崇遇→存吉(伟祥)、存厚(文宝),俱寓湖北公安县。
玺、绮 崱公14-15世孙。仕燮→无党→盛→粹→经→敬德→崇节→玺(公纯),与次子绮俱寓湖南长沙。
茂英 崱公17世孙。仕燮→无党→盛→洪→祐老→宝→琛→万忠→宗本→茂英,寓湖北当阳县第七都花台。
观 崱公15世孙。仕燮→无党→宗闵→惟德→从倬→应庚→长善→观(观远)徙居江西分(修水)县圆石。
彦文、彦武 崱公10世孙。仕浦→十二郎→彦文,徙居广西;其弟彦武,寓江西新淦县。
绶 崱公15世孙。延龄→巨秀→公高→时中→宗大→履奇→炎→绶(季章)徙居江西江州(今九江市)宝莲坊纸巷。
世卿 崱公23世孙。延龄→巨秀→公高→时诚→宗权→履泰→文节→大己→儆→存正→如埘→銮→涛→臬→宪祖→世卿(君锡)徙居陕西平利县。
肇珂 崱公25世孙。延龄→巨秀→公高→时诚→宗权→履泰→文节→大己→儆→存正→如埘→銮→涛→臬→宪祖→世学→伯启→肇珂(文赞)生顺治己丑(1649)徙居江西修水县吴城镇后湖。
湖 崱公20世孙。延龄→巨秀→公高→时诚→宗权→履一→辅→琥→德肇→□□→如□→镐→湖(顾邦),寓江苏徐州。
泗、滁 崱公20世孙。延龄→巨秀→公高→时诚→宗权→履一→同→鼎→彦敏→惟绩→如同→鎛→泗、除,俱寓安徽六安州。
贞、颛 崱公15-16世孙。延龄→巨秀→公奭→一鹗→寅龙→坦然→泰亨→贞→颛(子中)随父(仁达)寓江西宁都县六十五都胡方营里。
暾 崱公16世孙。延龄→居厚→公辅→宏休→子忱→极→继星→九迁→晖→凤高→良→福→重→继→彯→琳→继宗→祯祥→倚鼐→坤(文万),生康熙壬戌(1682)寓江西新淦县阳村。
倚鼎 崱公26世孙。延龄→居厚→公辅→宏休→子忱→极→继星→九迁→晖→凤高→良→福→重→继→彯→琳→继宗→祯祥→倚鼎(海臣)生顺治丁酉(1657)徙江西分宜县北门。
林生 崱公27世孙。延龄→居厚→公辅→宏休→子忱→极→继星→九迁→晖→凤高→良→福→重→继→彯→琳→继宗→仕福→倚德→林生,生康熙辛卯(1711)寓湖广省。
祥 崱公21世孙。延龄→居厚→公辅→宏休→子忱→极→继星→九迁→晖→凤高→良→岳→仪→祥(惠庆)生弘治甲子(1504)寓湖南新化县九都洪溪(今属新邵县坪上镇)。
敬谦 崱公20世孙。延龄→居厚→公辅→宏休→子忱→极→维月→九成→禹→埙→仕安→昭达→敬谦,寓湖北沔阳州;所生三子,俱寓湖北监利县。
江 崱公22世孙。延龄→居厚→公辅→宏休→子忱→极→维月→九成→禹→埙→仕安→昭立→敬修→键→江(仲长)生正德己巳(1509)寓湖南新化县十都侧排(今属冷水江市)。
极 崱公21世孙。延龄→居厚→公辅→宏休→子忱→极→维月→九成→禹→埙→政安→昭赞→杰→极,寓江西安福县站田。
复宗 崱公18世孙。仕宽→必长→公远→国材→维新→元吉→以仁→幼璋→敬礼→仲成→复宗,永乐间(1403-1424)寓湖北汉川县刘家鬲鸡鸣乡。
丕谟 崱公14世孙。仕宽→必昌→兴宗→淡翁→天与→渭→丕谟,寓江西分宜县。
金公下分居吉水各地
1、 成己、光瑛分居澄溪。 2、修己下分居无乌东。 3、绍文下分居福塘。 4、履泰、履一、起凤、琼先、节孙下分居翠屏。 5敬烈下分居莲塘。 6、良下分居泉塘。 7、敬修下分居嘉山。 8、应充下分居楼下。 9、文枢下分居帽岭。 10、庄敬下分居响塘。
二十九、分图十二:贞公、逢公下迁87人世系 八一郎 崱公12世孙。仕荣→时→德载→扬名→八一郎,寓江西临川县。
静存 崱公14世孙。仕荣→时→志宁→模→子明→一德→静存(季定),徙居江西庐陵郡城。
敏 崱公15世孙。仕荣→时→志宁→模→子明→一德→静存→敏(时敏),寓江西兴隆府(今南昌市)五桂芳。
容、昂、銓、銮 崱公20-21世孙。仕荣→时→志宁→模→子明→一德→静存→观→升远→廉→恭→湘,其长子容(秀芳);季子昂(秀华)生成化丙戌(1466);容之次子銓(仲伟)季子銮,俱寓湖南宁乡县十七都栗溪。
文会、文德 崱公23世孙。仕荣→时→志宁→模→子明→一德→静存→观→升远→廉→恭→湘→容→锡→乾徽→文会(绍池),生嘉靖癸丑(1553);锡→乾衡文德(修来)俱由吉水白竹山徙居江西峡江县西九都柘乡。
衡瑄、确凤 崱公28-30孙。仕荣→时→志宁→模→子明→一德→静存→观→升远→廉→恭→湘→容→锡→乾徽→文会→存谋→元静→授爵→匡岐→衡瑄(景成)生乾隆壬戌(1742),与其孙确凤(云珊)有峡江柘乡寓江西宁州(今修水县)
衡郇 崱公28世孙。仕荣→时→志宁→模→子明→一德→静存→观→升远→廉→恭→湘→容→锡→乾衡→文德→存诏→容静→授璜→匡堂→衡郇(廷凤),生雍正癸卯(1723)、衡邴(送凤)生雍正丁未(1727),俱由峡江柘乡徙居江西宁州。
匡峘 匡崇 崱公27世孙。仕荣→时→志宁→模→子明→一德→静存→观→升远→廉→恭→湘→容→锡→乾衡→文德→存詔→容静→授珠→匡峘(如冈)生康熙戊戌(1718);授珠→匡崇(如陵)生雍正丁未(1727),由峡江柘乡俱徙江西辽宁州。
巽 崱公19世孙。仕荣→时→志宁→模→子明→一德→静存→观→升远→廉→恭→巺,由吉水白竹山,徙居湖南宁乡县滩上唐公庙。
晚生 崱公20世孙。仕荣→时→志宁→模→子明→一德→静存→观→升远→廉→敬→勉→晚生,生弘治戊申((1488)由吉水白竹山,徙居湖南益阳县。
崇 崱公15世孙。仕荣→时→志宁→模→子倚→璞→牧→崇(景章),寓江西德安县樱桃渡。
应星 崱公15世孙。仕荣→时→志宁→椿→澄→师愈→应星,寓江西宜春县慈化镇。
三六郎 崱公11世孙。仕荣→时→敏求→三六郎,徙居江西万载县。
鉴 崱公12世孙。仕荣→彦直→德纯→从龙→鉴,徙居江西庐陵郡城(今吉安市)。
十三郎、世七郎 崱公11世孙。德纯→十三郎、十七郎,俱寓江西分宁(修水)县。
琦 崱公15世孙。仕荣→彦直→复→维宁→谦亨→克绍→以行→琦(有奇),寓湖北江陵县(今荆州区)石马头。
鼎 崱公12世孙,仕荣→彦直→复→南辉→鼎(德新),徙居江西分宁县。
□ 崱公15世孙。仕闵→师贽→咨谋→一鹗→元吉→成→可大→□(寿玉),寓湖北松滋县石子滩。
元亨 崱公16世孙。仕闵→师贽→咨谋→一鹗→元吉→成→可大→玟→元亨(立孙),徙居江西分宜县。
可行 崱公14世孙。仕闵→师贽→咨谋→一鹗→元吉→惟寅→可行(庆先)寓湖北公安县。
汉吾 崱公15世孙。仕闵→师贽→咨谋→一德→自诚→嗣颖→璟→汉吾(秀一)寓广西全州清湘乡。
大明 崱公15世孙。仕闵→师贽→咨谋→宽叔→先登→天佑→有直→大明(宜高)与弟大成俱寓湖北公安县刀璟村。
宜方 崱公15世孙。仕闵→师贽→咨谋→宽叔→先登→天佑→有闻→宜方(实伯)、大德(景二)、宜中(隆三)、宜仲兄弟四人俱寓湖北公安县白湖村。
勉道 崱公15世孙。仕闵→师贽→咨谋→宽叔→翔登→天寿→以明→勉道(冠孙),寓湖北公安县白湖村。
士忠 崱公14世孙。仕闵→师贽→咨谋→宽叔→尧登→天保→士忠(季五),徙居江西分宜县。
能昌、能永 崱公15世孙。仕闵→师诚→安强→作霖→泾→吉→必先→能昌(兴宗),寓江西雩都(于都)县;能永(寄宗)寓湖北沙市(今荆州市区)姜石滩。
彦彰 崱公12世孙。仕文→宗正→忠复→文立彦彰(念八),徙居江西永新县。
处信 崱公15世孙。仕迁→子文→彦达→邦直→与仁→文昭→元亮→处信(仲信)寓江西南康县良田。
元道 崱公15世孙。仕迁→子文→彦达→邦宪→秀英→光祖→以节→元道,寓江西新余县下喻。
立仁 崱公15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顺翁→立仁(俊伯),生淳佑癸卯(1243),徙居江西峡江县黄金江口。
贤道 崱公23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顺翁→立仁→溥→哲→辐→宣昭→忠言→淮→瓘→贤道(圣传),生成化壬寅(1482),峡江县寓江西九江。
瑢 崱公22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顺翁→立仁→溥→哲→辐→宣昭→忠言→淮→瑢(奇还),生成化辛丑(1481),有峡江寓四川□□县三渠。
瑱、□ 崱公22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顺翁→立仁→溥→瑱(奇珪),生成化庚寅(1470);□(奇璋)生成化癸巳(1473),俱寓峡江寓湖北安陆州(锺祥县)温峡口。
沅 崱公21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顺翁→立仁→溥→哲→辐→宣昭→固言→沅(元清),生正统丙寅(1446)→寓峡江寓湖北安陆州(锺祥县)。
琬、琰 崱公22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顺翁→立仁→溥→哲→辐宣□→征言→演琬(奇珍)生天顺己卯(1459),由峡江寓江西九江;琰(奇瑞),由峡江寓湖北安陆州(锺祥县)。
浩 崱公21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顺翁→立仁→溥→哲→辐→宣□→巽言→浩(养吾)生宣德癸丑(1433)由峡江寓江西九江钞关前。
方、贵 崱公21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顺翁→立仁→溥→深→谷→宗佑→成言→方(行义)生景泰癸酉(1453);贵(行俭)生天顺癸未(1463),俱由峡江寓江西九江。
立中、仁甫、渊甫 崱公15-16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逢辰→立中(智伯)生淳佑丁未(1247),寓江西清江县(今樟树市)樟树镇;其子仁甫、渊甫者谢徙居福建。
熙纯 崱公19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逢辰→立中→润甫→约→节→熙纯(显祖)生洪武辛未(1391)由樟树镇寓湖北房县。
焕 崱公21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逢辰→立中→润甫→约→节→熙敬→黉→焕(秀文、临泉),生正统丁卯(1447),由樟树镇徙居广西。
隆 崱公21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居简→三益→逢辰→立中→润甫→约→节→熙敬→学→隆(秀昌)生成化丁酉(1477)由樟树镇徙居广西桂林南门外。
汝贤 崱公14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梦文→士权→汝贤(贤可),寓江西瑞金县。
峻华、峻冲、峻明 崱公21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志学→用大→志云→瑞→绮→坚→□(昂珣)生永乐壬辰(1412),成化甲辰(1484)客死湖广。其子峻华(仁五)、峻冲(仁六)居寓湖南安化县;坚→环(昂珷),生永乐甲辰弘治庚申(1500)客死湖广,葬湖南安化其子峻明(仁十五)亦寓安化县。
璲 崱公20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志学→用大→志云→瑞→绮→坚→璲(昂珫)徙居江西吉安府旧市街。
荣松 崱公18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志学→用大→志云→祥→荣松寓湖南浏阳县。
能 崱公20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岳→献→昌寿→祖同→能(赞让),成化间(1465-1487)寓陕西旬阳(今旬阳县)。
盈、诚、谏 崱公20-21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岳→献→昌寿→大同→盈(赞容),生宣德壬子(1432)寓陕西旬阳县。其长子诚(宁八)寓湖北房县章洛河;次子谏(宁十)生天顺庚辰(1460)。寓江陵县(今荆州区)龙巢河。
韫璇 崱公29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岳→拱→朋寿→庆同→良→玉→循→洪先→世光→履静→授节→匡宸→天→赉→韫璇,生康熙庚寅(1710)徙居湖南益阳县。
常 崱公21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岳→拱→朋寿→庆同→高→常,生成化丙戌(1466)寓陕西洵阳(旬阳)县。佑、朝宗、聪 崱公20-21四年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凤→如璋→德寿→敷永→佑(肇元)与其子朝宗、聪,俱寓湖北长阳县。
肇复 崱公20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凤→如璋→永寿→敷济→肇复(回孙),寓湖广省。
璞、瑫 崱公21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凤→如璋→永寿→敷信→肇祥→璞(善二)、瑫(善三),俱寓湖北长阳县。
恺、本浩、本洪→本江、本汉 崱公21-22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凤→如璋→永寿→敷信→完→恺,生成化丙戌午(1786)与其子本浩、本洪→本江、本汉,居寓湖北荆门州。
玑、本源 崱公21-22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凤→如璋→永寿→敷坦→富→玑(顺齐)生成化乙未1475)与其长子本源,居寓湖北荆门州石牌长王珰。
泗 崱公22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凤→如璋→永寿→敷坦→富→琢→泗(本荣)生正德庚辰(1520),寓湖南龙阳(汉寿)县。
毛生 崱公21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凤→如璋→宜寿→敷礼→肇敬→毛生,寓湖北长阳县后村。
侯子 崱公22世孙。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凤→如璋→宜寿→敷恒→肇昂→朝宣→侯子,寓安徽池州贵池县黄盆湖。
贞、逢公下分居吉水各地
1、观下分居白竹山。 2、立言下分居上柏。 3、用大下分居丁田庙前。 4、必大下分居谷村玉虚山前。 5、方大下分居桃林。 6、志大下分居谷村黄澄溪。 7、洪先下分居松原。
三十、十二分图中368人迁居处 (一)、江西104人 1、吉安13人 一图:思学(遗德) 时可 而图:友定(敬父) 三图孝思长子 四图:仕伦 七图:罗铭(伯勋) 树德(景昭) 十图:之冠(孟甫) 十一图:存美(充辉) 会文(仲质) 十二图:静存(季定) 罗鉴、罗璲(昂珫)
2、峡江8人 五图:罗肃(子肃) 七图:万石(传远) 万顷(仲远) 德甫(明贞) 十图:顺期 十二图:文会(绍池) 文德(修来) 立仁(俊伯)
3、新淦12人 一图:四郎 三图:友顺(于平) 五图:师尹(元觉) 六图:升祖(达夫) 八图:十四郎、己师 九图:继宗、层五郎 十图:子通(达翁锕 十一图:彦武、罗坤(文万)
4、安福11人 二图:少二郎 三图:秉哲(致远) 六图:桂祥(桂孙) 辛耉 七图:容光(照万) 胤孙 斯彝 在修(敬身) 罗癸 八图:先立(茂修) 十一图:罗极
5、永新5人 三图:罗韶及其三子 七图:罗堡(养和)罗颐 十图:天与(子美)十二图:彦彰(念八)
6、永丰1人 七图:宗南(纯伯)
7、新喻16人 一图:茂谦(宝孙) 文选 文炳 御镜(昭万) 闰生 壬三郎 二图:德升 仕英 三图:思礼(惟之)明诚 七图:民用(以顺) 罗铠(伯华) 九图:九德 九鼎 允章 十二图:元道。
8、分宜13人 三图 孝纯长子 四图:小二郎 六图:庭惠(道夫0 七郎 绍祖 九图:允元 十图:罗刘 十一图:大义(制宜) 玉珩(司孙) 倚鼎(海臣 ) 丕谟 十二图:元亨(立孙) 士忠(季五)
9、宜春6人 五图:漫养 六图:卿月(季高) 卿云(季章) 卿雨(季霖)罗荣(时昌) 十二图:应星
10、万载1人 十二图:三六郎
11、萍乡4人 三图:孝思三子 从圣 六图:孟武 十图:元英(子杰)
12、上高1人 一图:元吉(孚先)
13、奉新2人 九图:罗蓂(国祥)罗荃(国瑞)
14、秀水24人 一图:武伯 罗恕(敬立) 三图:罗韶长孙 四图 致虚 五图:明生 十三郎 六图:罗铨(英叔) 圣传(执中) 八图:十三郎 居实长子、长次子、 九图:重一郎 十图:书云 十一图:罗观(观远) 肇珂(文赞) 十二图:衡鍹(景成) 确凤(云珊) 衡郇(廷凤) 衡邴(送凤)匡峘(如冈) 匡崇(如陵)十三郎 十七郎 罗鼎(德新)
15、丰城1人 一图:与可
16、樟树1人 十二图:立中(智伯)
17、南昌1人 十二图:罗敏(时敏)
18、德安1人 十二图:罗崇(景章)
19、九江8人 十一图:玉璋(祥孙) 元洪 罗绶(季章) 十二图:贤道(圣传) 罗琬(奇珍) 罗浩(养吾)罗方(行义)罗贵(行俭)
20、临川1人 十二图:八一郎
21、赣州1人 一图:难老(寿道)
22、南康2人 三图:公益(益寿) 十二图:处信(仲信)
23、兴国2人 六图:履道(所履) 传道(所传)
24、宁都3人 一图:汝璧(宜邦) 十一图:罗贞 罗颛(子中)
25、瑞金1人 十二图:汝贤(贤可)
26、于都1人 十二图:能昌(兴宗)
(二、) 湖广省(湖南、湖北)11人 一图:罗厚 罗铅(继保) 罗旻 五图:龙生(菏八) 吾仁 七图:于幼 十图:罗颐 罗文 罗武 十一图:林生 十二图:肇复(回孙)
(三)、湖北97人 1、湖北1人 一图:甲寿
2、广济(武穴)2人 一图:谦贞 允贞
3、通山1人 七图:万里(孟远)
4、武昌3人 一图:天祥(明善) 天福(明福) 天禄(明辅)
5、监利6人 一图:罗华(中实) 罗义(中宜) 五图:罗郁(崇文) 十一图:敬谦所生三子
6、公安13人 一图:应时(孔时) 九图:法宝 罗玉(元瑞) 十图:罗茔(祖瑞)十一图:存厚(文宝) 十二图:可行(庆先) 大明(宜高) 大成 宜方(实伯) 大德(景二) 宜中(隆二) 宜仲 勉道(冠孙)
7、沙市(荆州市区)2人 二图:德成次子 十二图:能永(寄宗)
8、江陵(荆州区)4人 七图:罗栋 八图:达善(定远) 十二图:罗琦(有奇) 罗谏(宁十)
9、荆州(荆州区)1人 一图:罗明(明鉴)
10松滋4人 一图:罗理(休泰) 十图:罗□(于成) 十一图:罗玠(美圭) 十二图:罗□(寿王)
11、长阳6人 十二图:罗佑(肇元) 朝宗(庆三) 罗聪(庆七) 罗璞(善二) 罗瑫(善三) 毛生
12、当阳1人 十一图:茂英
13、荆门8人 十图:罗垶(于达) 十二图:罗恺 本浩 本洪 本江 本汉 罗玑(顺齐) 本源
14、钟祥6人 七图:罗□ 十一图:汝绎(晚生) 十二图:罗瑱(奇珪) 罗□(奇璋) 罗沅(元清) 罗琰(奇瑞)
15、京山14人 五图:定英(程孙) 七图:罗荣 腾鸾 腾汉 罗信 罗武 原略(复孙) 腾越 罗曜(必明) 原效 罗喜 罗琼 启清 绍奇 罗浩(待问)
16、潜江7人 一图:罗良 罗材 罗方 罗坚 五图:罗福(福本) 罗槃 七图:罗明(集哲)
17、沔阳(仙桃)2人 十一图:罗暾(德高) 敬谦
18、汉川1人 十一图:复宗
19、云梦1人 十图:辰老
20、安陆7人 三图:克恭 四图:兴宁(成可) 七图:恺弟 十图:庚老(庚可) 梅孙 子立(可翁) 罗鉷(伯几)
21、广水2人 五图:罗庆(必文) 罗继
22、房县2人 十二图:熙纯(显祖) 罗诚(宁八)
23、郧西3人 七图:罗瑛 郧生(悦惕) 商生(悦富)
(四)、湖南67人 1、湖南1人 五图:幼通
2、湘东1人 十图:宣宗
3、长沙6人 五图:天矜(必从) 六图:文宝 九图:介宁(宁翁) 师古(济国)十一图:罗玺(公纯) 罗绮
4、浏阳1人 十二图:荣松
5、宁乡12人 一图:罗银(应用) 罗鎡 罗赋(继六) 罗材(承八)罗桂(承十) 罗标(继四)十图:罗镳 十二图:罗容(秀芳) 罗昂(秀华) 罗铨(仲伟) 罗鸾 罗巽
6、岳州2人 一图:文龙(云季) 罗惠(惠翁)
7、平江9人 四图:小一郎之三子、次子、六孙 六图:罗□(从新)
8、华容2人 一图:寿仁 九图:天赐(与贤)
9、湘潭2人 六图:道宗(正夫) 七图:罗庆
10、湘乡1人 十一图:兴平(振茂)
11、茶陵4人 五图:象先 七图:式金(如翁) 八图:师孔(东卿) 十图:元寿(寿之)
12、衡州1人 九图:介成(成翁)
13、衡山2人 一图:罗郊(再二) 六图:仕谦(此人存疑)
14、耒阳1人 八图:罗汶
15、益阳7人 一图:汝贤(继泉)罗林 十图:敏清 庆孙 长孙 十二图:晚生 韫璇
16、安化6人 一图:罗诲(听止) 国器 国泰 十二图:峻华(仁五)峻冲(仁六)峻朋(仁十五)
17、汉寿1人 十二图:罗泗(本荣)
18、安乡1人 六图:可宗(可庭)
19、常德1人 十图:伯沣(同父)
20、津市1人 □图:章焄(曙星)
21、澧县1人 一图:罗铭(应心)
22、新化1人 十图:仕鉴(叔鉴)
23、冷水江1人 十一图: 罗江(仲长)
24、新邵1人 十一图:罗祥(惠庆)
25、江华1人 三图:若春
(五)、广东7人 1、广东4人 一图:罗钦(应命) 七图:景玉 八图:达观(定亨) 十图:罗□(于敬)
2、雷州1人 一图:士达(以质)
3、广州2人 六图:绳祖(履道) 懋祖
(六)、广西5人 1、广西2人 十一图:彦文 十二图:罗焕(秀文、临泉)
2、全州1人 十二图:汉吾(季一)
3、桂林1人 十二图:隆(秀昌)
4、钦州1人 七图:罗柽
(七)、贵州3人 1、贵州2人 一图:罗富(中素) 瑚宗
2、绥阳1人 七图:大春(□芳)
(八)、四川5人 1、四川4人 一图:罗弜 七图:天福(远思) 朋友(细生) 十二图:罗瑢(奇还)
2、金堂1人 一图:罗萼(袭英)
(九)、云南3人 1、云南3人 一图:罗贵(中清) 罗隆 罗阶
(十)、陕西8人 1、平利5人 十图:罗镰(克清) 罗尾 罗礼 彦光 十一图:世卿(君锡)
2、旬阳3人 十二图:罗能(赞让) 罗盈(赞容) 罗常)
(十一)、河南6人 1、河南1人 十图:罗乾
2、鄢陵1人 一图:罗庆
3、内乡1人 一图:秉德
4、洛宁3人 十图:罗深 罗淮 罗宗(应礼)
(十二)、福建3人 1、福建2人 十二图:仁甫 渊甫
2、建阳1人 七图:如璋(庚孙)
(十三)、浙江3人 1、杭州2人 五图:伯玉(庆孙) 七图:一龙(汝霖)
2、临安1人 五图:昭先
(十四)、江苏4人 1南京1人 五图:罗兴
2、镇江1人 五图:世英
3、仪征1人 五图:世奕
4、徐州1人 十一图:罗湖(顾邦)
(十五)、安徽5人 1、和县1人 十图:罗和
2、灵璧1人 十图:罗垌(子宾)
3、六安2人 十一图:罗泗 罗滁
4、贵池1人 十二图:厚子
(十六)、北京1人 1、北京1人 一图:寿同
(2011年3月8日部分首发,3月10日订正,5月11日全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