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罗氏源流概述
罗会雄 发布时间:2010-03-21
罗姓,从远古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个部落,经过数千年的繁衍不息,发展成当今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列第20 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总人口达1000 多万的大姓。在这数千年漫长的罗氏生命大河之中,罗氏先民,历代祖先,历经了怎样的生存抗争,漂泊迁徙,悲欢聚散,忍辱负重,自强不息,艰辛创业的历程?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罗氏后裔,不论人在何方,身居何位,能够追根寻源,编入族谱,位列门墙,祭宗祀祖,以企托庇于罗氏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
一、草莽开辟,罗氏先民从远古走来。
罗氏的发详地在哪里?
远古以来,中华先民在中华大地上不断休养生息,分化组合,形成一个个部落。所谓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一般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胞族或氏族构成。部落通常有自己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和习俗。以及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部落内各氏族地位平等,部落的最高首领由各氏族推选产生,公共事务由各氏族首领组成部落议事会讨论决定。在黄河中游跟汾水一带,就有一万个以上的大小部落。其中有一个罗部落,相传是夏商以前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枝,这个部落主要活动于河南新郑和郾陵一带数百里范围,那里处于大别山麓,青山润水生机盎然,原始森林,古木参天,山溪清水长流,低洼草木丛生,林中野兽成群,傍晚百鸟归巢,漫山遍野飞窜,铺天盖地而来,自投罗网,一批批撞进了罗部落族人张挂的鸟网之中。这“师蜘蛛而结网”的捕鸟人,正是古时“五帝”之一的颛顼帝之曾孙祝融吴回的后裔,“祝融八姓”之一会人的一支部落。他们燃火把,掌管火种,执行“火正”职责,他们张罗结网,捕捉野兽鸟雀,执行“鸟正”职责,他们伐木筑巢,管理森林,执行“木正”职责。这个部落,就是罗氏最早的先民。这支罗氏先民被称为“罗部落”或“罗人”,其活动的区域就是河南省罗山县境内的大罗山和小罗山一带。因为罗部落最早活动于这一带,这里的山叫大罗山和小罗山,水也叫罗汭罗水,衣服叫罗衣、罗裙,捕捉鸟兽的网称为罗网。
随着罗部落的发展,其活动范围也扩大到今湖北省的罗田县一带。罗田与罗山相距不太远,中隔大别脉,正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也是罗人捕捉鸟兽的理想场所。这个地方,在解放前仍是森林茂密,鸟类群集,农民每于春秋两季的夜晚,于山冈坦露高地上,燃起大堆篝火,周围再围以围网,那成群的飞鸟纷纷朝着篝火猛冲俯扑而来,都撞落在篝火的四周,头破血流,或死或伤,有的则被火光照花了眼,弄得晕头转向,向四周乱窜,结果都入周围预设的大围网之中。农民往往满载而归,成为人们的佳肴。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夏商时代,此处人烟稀少,原始森林更为茂密,鸟类也更多,罗人的捕鸟收获肯定更加丰厚了。原始先民以鸟肉来维持季节性生活,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应该是当时的事实。罗田也因此得名。所以,后世罗氏认同,河南罗山县为罗姓的发祥地。罗姓图腾典型而又抽象地表现了这一文化现象。
这支罗人部落因善于“师蜘蛛而结网”,并勤于以网捕鸟捕兽,所以将这种网称为“罗网”。
“罗”字是个会意字,它的繁体写法是“羅”。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很象拿着网罟捕鸟的样子。以后,“罗”的小篆体写成罗,意思是“以丝织网”,网中除了鸟(佳)之外,还增添了⺯(丝),“佳”则是一种短尾巴鸟。《辞海》对“罗”的释义也是:“捕鸟的网”和“张网捕鸟”。据说罗网的发明者叫句芒,是古时“三皇”之一的伏羲氏的臣子。罗网的发明,在原始社会是个伟大创举,它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以结网捕鸟、捕兽、捕鱼作业的部落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部落之间的团结合作和改善氏族社会先民们的生活状况。
综上所述,这个善于张结罗网并勤于以网捕捉鸟兽的部落,称为罗部落,罗网人或罗人。河南的罗山,湖北的罗田,及两地之间的大别山麓,就是我罗氏远古先民的发祥地。
“罗”的远古先祖是谁?
根据文化认同的原则,罗姓的远古先祖可以一直追溯到黄帝,其世系如下:黄帝—昌意—乾荒—颛顼—老童(卷章)—吴回(祝融)—陆终—季连(芈)—附沮—穴熊—鬻熊—熊丽—熊狂—楚熊绎。
该世系图说明,罗氏奉黄帝为始祖。这不仅从世系上说得通,还有典籍、族谱为据。
清代秦嘉谟补辑的《世本》载:“罗氏,本自颛顼,末胤受封于罗,国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
唐·林宝《元和姓纂》载:“罗,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
宋代《广韵》云:“本自颛顼末胤,受封于罗,今房州也”,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
《姓氏急就篇》则称:“罗氏,颛顼后”。
宋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也持这种观点:“祝融之后,妘姓国”。
陈明远编《中国姓氏辞典》记:“罗出自妘姓。以国为氏,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
司马迁《史记》考:“罗氏,乃祝融之后,本妘姓,都于郐”。
《毛诗谱》注:“会人,即‘祝融八姓’之妘姓也,是为郐国”。
从以上典籍所载,考我罗族世系,出自颛顼之后或祝融之后,姬姓。颛顼是黄帝之曾孙,祝融乃颛顼之曾孙,故黄帝乃罗姓远祖应是确定无疑的。
到了祝融五世孙,因迁居妘水之阳,故才改姬姓为妘姓,盖自黄帝姬姓以来,历经十一世,初易其姓,直至周武王三年,我祖匡正公仍为妘姓。
上述典籍的记述和结论,至今尚未发现有提出否定的另一些资料。故历来的罗氏族谱都认定,黄帝乃罗氏之远祖。颛顼为罗氏得姓始祖,祝融吴回为罗姓开宗始祖。
罗部落先民的姓氏及其演变。
熊姓和妘姓,是罗部落先民们的主要姓氏,也是罗子国姓氏的主要来源。现在1000 多万罗氏主要来源于罗子国遗臣遗民的后裔。另一大支是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改姓。还有不同时期兄弟姓氏及“罗”字复姓改罗姓。
以上世系图还说明,穴熊氏族后代到了鬻熊时,即分为两枝,其中一枝随熊丽—熊狂—楚君熊绎这一世系繁衍,另一枝自鬻熊后分枝而出,这枝鬻熊后裔同祝融吴回的妘姓后裔组合在一起,成为罗部落先民的主体。颛顼之后祝融吴回之孙季连,是以羊为图腾的芈部落的首领。芈部落的首领也是春秋时楚人的先祖。同样是罗氏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故城)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省中部的新郑至郾陵一带。他们以熊为姓。据湖南省社科院炎黄研究所罗文华、何光岳先生,中科院遗传研究所袁义达先生等考证:“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飞鸟,而称罗氏族”。其中,罗氏早期来源之一的“大罗氏”则更早见史册。“大罗氏”是一种官职名称,其离职责就是管理(罗人)结网捕鸟,并训练猛禽,以捕鸟雀。然后挑选出好的贡献给国君,同时还把国君对部族首领包括鸟和女人回送给有关首领,并代国君告诫他们,不要沉于女色之中,以免招亡国之祸。这种“大罗氏”官开始不一定姓罗,后来才改为姓罗。
关于妘姓,《说文解字》说,“祝融之后,姓也”。《国语·郑语》说,妘姓与芈姓季连,已姓昆吾等同为“祝融八姓”。而荆楚与罗子国同为季连之后,故同是熊姓,这是很清楚的,所以说,从“师蜘蛛而结网”,“织网捕鸟”的罗部落起始,至少有4000 多年的历史。而罗姓的正式使用也有2700 多年的历史。因为罗姓的正式历史应从罗子国并入楚国后开始,也有提出罗姓的正式使用是从秦国出兵帮助凌甫公恢复了罗子国开始。在罗子国存续期间。其君臣子民并不姓罗,主要是熊姓和妘姓。也有少数他姓,如十六世班公有个臣子叫伯嘉,姓郭,还是个颇具军事才能的人物。不论熊姓还是妘姓,都是祝融之后,都是由“祝融八姓”衍生出来的。
其他姓氏并入罗姓,是从罗子国并入楚国后,罗姓被正式使用才开始的。
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曾有过其他姓氏溶入罗氏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罗国与赖、傅两国毗邻,人员交往密切,互相渗透,难分彼此。因此有赖、罗、傅同宗之说。尤其是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时,曾有过大规模的官方改姓,有许多少数民族如:叱罗氏,破多罗氏、斛瑟罗氏、解瑟罗、武罗等改为罗姓,其中北魏时,鲜卑族代州人屈蛇节候罗结、带方公罗斤、罗敢、罗依利、济南王罗拔家族、南阳郡公罗协等便是典型代表。尤其罗结家族十分显赫,使山西“河东”成为罗氏“郡望”之一。
随后唐朝时西域曹国人、天竺人进入中国后使用汉姓罗氏,宋朝西夏党项族也有罗姓,清朝满州八旗姓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爱新觉罗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罗。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的汉族罗姓。明朝状元罗伦在论述罗氏来源时说,秦朝时有甘罗,去“甘”姓罗。
也有外国人改为罗氏,如唐朝有印度人改为罗氏名好心,功至封新平郡王,明朝时赐元人阿拉克萨姓为罗姓,名秉忠,官至一品都督等。
也有兄弟姓氏改为罗姓,明朝末年在江西就有喻姓奉旨缴提顶补罗姓卫籍,朝廷册列“喻”改“罗”。
本届同各庄一起,合修的德安县爱民乡长岭东西庄,就是明末“喻”改“罗”始祖仲能公的后裔。
二、势所必然,罗子国由盛而衰
第一次大迁徙
“祝融八姓”,包括分枝出来的罗氏先民,都是夏的亲族,他们共同辅佐夏朝,为建立中国第一个家天下的夏王朝,立下不朽的功勋。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之楚丘,即今滑县东部,改称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到了商代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的残余势力——荆楚,而和荆楚同宗共祖,又是荆楚一个分枝的罗部落,自然难逃厄运。又因为罗部落人少势薄,是完全没有力量来抵档这种外力的迫害的,只好痛苦地随着荆楚部族一起避而西迁,以维系这个家族的命脉。
当荆楚部族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人也迁到了荆楚北面——今甘肃省正宁县附近的罗山、罗水一带。罗山是从子午岭西来的一支山脉,正位于陕、甘界上,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山水水多以“罗”为名。子午岭之水有直罗川。直罗川之上游还有叫罗川务的地名。后来,隋朝便因罗川之名,建置罗川县。这是罗氏先民第一次大迁徙。
罗山、罗水正靠近周部落(即后来周朝的先民)的祖先庆节居住的邠地北邻,他们都属于夏族的体系,为抵抗殷(商)人而联合在一起。
另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的“十巫”中有“罗巫”。这个“罗巫”应当是罗部落的首领,亦是具有权威意义的巫师。
功封宜城,建立罗子国
商朝末,荆楚及以狩猎为主,英勇善战的罗部落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大封诸候,《荀子·儒教篇》载:“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宋元杰公在《江西大成谱序》也有记:“大周之廷,文王开谟,武王承烈。无论同宗异姓,凡先世有功德者,悉分茅胙土,世爵世官,侯伯子男,大小七十二国。而我祖匡正公,有功于周,受封于罗,地方五十里。当是之时,与隋、郧、鄢、
绞数国,为唇齿之邦,辅佐相衣,各龚其职,簪缨勿替”。于是,罗氏族先民越秦岭,一路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受封于罗,建立“罗子国”。这是罗氏先民的第二次大迁徙。按周朝典制,其爵禄分为公、侯、伯、子、男里五等,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子国与男国都是一些地域很小的国家。罗子国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匡正公为子爵之禄,在“食采宜城”,基础上,还能“继
泽噩域”。所谓“食采”是诸侯国君将他所统辖的部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每年在这里收税并将收成的一部分上交给诸侯国君,这样就形成了卿大夫之家,食采地世代相传。“继泽噩域”之“噩”,古时,噩—鳄—鄂这几个字,意义转承相通,噩是指以“噩”为名称的部族,原在今山西省乡宁县,周时迁徙到今湖北省梁子湖畔的“鄂城”(大冶西畈李角)。“继泽噩域”,意即可以继续扩大疆土至鄂之地域。
湖北宜城之“罗子国”是正式见载史册及罗氏族谱的罗氏故国。罗子国的国名,源自位在距宜城八十里的罗水。匡正公建国时地临罗水而得名。罗氏先民从一个以“罗”捕鸟的小部落,经过长期的长途跋涉和艰苦奋斗,发展成一个小国。罗国虽小,也学着邻国楚国要发展。于是,罗氏先民走出宜城的深山老林,向西迁都于南漳县城东南45 公里的安集镇邓家嘴村“罗家营”,若干年后,罗氏先民仍不满足现状,再次西迁至“罗川城”(今湖北竹山县)。
罗子国在周天子与强楚之间,太太平平地生存了330 多年(公元前1044 年—公元前707 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楚人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发展壮大了自己,日渐强盛,这时的楚武王,雄心勃勃,积极地向外扩张,开始了兼并南方诸国的战争,力图冲破西周王朝为遏制楚国,在汉水之北以分封姬姓(与周天子同姓)诸侯而形成的防线,以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然而,要做到这点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在汉水以北有申、吕、蔡、郑等国共谋御楚;在汉水以东有隨、郧、州、蓼等国协从抗楚;即使汉水以西楚境周边也还犬牙交错地存在着权、绞、罗、卢等蛮夷小国,它们也结成了联盟,与汉东诸侯遥相呼应,互相配合来抗衡楚国。因此,楚国要想放心大胆地向汉北、汉东用兵,就必须首先清理门户,解除后顾之忧。
罗子国与楚国国土相邻,既是楚国人同宗共祖的兄弟,濡沫与共生活了几百年,也相互成为竟争对手。楚国对罗国虎视眈眈,罗子国人对此心中有数,千方百计进行抵抗。
楚罗鄢北之战
横公十三年(公元前699 年),楚国派莫敖屈瑕率军伐罗。莫敖是楚国早期设置的官职。权力仅次于国君,并统帅军队。莫,大也;敖,为獒,有猛犬之意。莫敖原为楚国最高官职。屈瑕是楚武王的长子,国分封于屈地,所以姓屈是。莫敖屈瑕当时是楚国名将。在伐罗之前已连续打败了郧国和绞国,因此变得狂妄自大,不可一世。
据《左传》记载:莫敖屈瑕伐罗时,罗子国子爵为郐系十六世班公(时101 岁)。班公使谋士约卢国结盟,卢国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和罗国相邻,自然担心唇亡齿寒,同意出兵联合夹击。
莫敖屈瑕认为罗国乃一区区小国,肯定是不堪一击,此战必定能稳操胜券,把这次征战当成一次郊游,他坐在宽敞的车中,听到了几声乌鸦的叫声,心情格外的好。不停与宠妾逗趣取乐。军中战事一开,总有突变情况不时传来,一声声地“报”搅得他心情大为不爽。莫敖下了一道平生最糊涂的命令;“乱报军情,斩无赦!”将领们面面相觑,不知什么军情是乱报,什么是不乱报,干脆什么都不报,遂安了莫敖的心。在公元前699 年夏天的某日,莫敖屈瑕大军行至鄢水,过河时,纪律松驰,秩序混乱,没有半点设防。罗师迎头痛击,楚军毫无防备,慌乱后撤,哪知又中了卢国的伏击。楚师大败。此刻的屈瑕如梦初醒,但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屈瑕一行狂奔不止,逃到荒谷一带(今江陵县境)。已经离楚都郢城不远了,这才甩掉追兵。
此战之败,完全是麻痹轻敌造成的。莫敖恍惚地走进树林中,他找到一根硬朗的树杈自缢身亡。诸将领则自囚之,以听候楚王发落。楚武王自己承担罪责,赦免了他们。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楚罗“鄢北之战”,是宜城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以“以弱胜强”而载入史册。
据史书记载,罗国胜利后,自以为大功告成,滋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沉浸在沾沾自喜之中,忘记了所处的危险环境,由骄而淫,加之罗夫人季姬,“求利于外,不能亲亲,”用人不当,不能很好地团结内部,以至众叛亲离,导致灭亡的危险步步逼近。
罗子国灭亡楚武王对莫敖屈瑕兵败罗国之事也一直耿耿于怀。武王熊通在当时是一位铁腕人物,做出事来往往蛮夷而动华夏。他杀其侄自立为楚君后,即位不足三年,就挥师渡汉,远征南阳盆地,攻击周设在汉北的重镇,在没有得手的情况下,他改变战略,致力于平定江汉平原的西部,把攻打隋国放在第一位,
而要攻打隋国必须经过罗国。因此,灭隋必须先灭罗。公元前690 年,楚武王再次派兵攻打罗国,罗国不堪不击,兵败国亡,王室星散。
史书也另有记载,罗国在西周平平安安地生存了330 多年(公元前1044 年—公元前707 年)。直到周桓王十三年甲戌(公元前707 年),罗氏十六世班公时,楚国开始侵犯罗国,罗国奋勇抵抗,一直延续到罗氏二十世晖公时,终因国力渐衰,罗败于楚,只得屈辱进贡,罗国奋勇抵抗外侵达110 余年(公元前707 年—公元前596年)。至周定王乙丑(公元前596 年)罗国二十四世万通时,楚国完全占领了罗国,罗国灭亡。
楚灭罗子国后,为防止北进时有可能遭到罗子国遗民的干扰,楚武王又把罗子国遗民从宜城裹胁到枝江(位于荆州之西80 里),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这是罗氏先人的第三次迁徙。
罗人到达枝江后,成为修筑楚国都城的苦力。
楚武王之后由楚文王继任,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9)年。楚国由丹阳迁都于郢(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因罗氏遗民集居枝江,逼近楚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楚文王担心罗人威胁其安全,于是又将罗氏族的遗民由枝江迁到湖南长沙、湘阴、汩罗一带(属古荆州辖地)。主要活动范围在麋国南面的汩罗江流域。由于罗人与罗子国的关系,人们便把一条无名溪水改为罗水,汩罗江对面的汩罗山改为罗山。战国初,楚在今湖南一带设置黔中郡,罗麋等国的附庸地位也告终结。都统辖于黔中郡。
当罗被楚灭时,还有一部分罗人不愿降服楚国,他们与卢、庸遗民一起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于阆中,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后来便融入于土家族。一支则继续西迁到北胜县。成国彝族的大姓罗氏。另一支则迁入贵州东部、南部,与于越、扬越融合为布依族,罗姓成为布依族的大姓。罗子国被楚文王徙至湖南省汩罗之后,在那里定居过一段时期。后来,又有一支越过罗霄山脉到江西。所说罗霄山脉的得名与罗子国后裔有关。再后来,复从江西西经湖南辗转迁到贵州。形成罗甸国和罗番。
罗子国灭亡是所处时代运动的结果。周朝建国之初,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分封71 个诸侯国(一说144 个),以作为周王室的屏藩。之后,又相继封了很多小国。《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而到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候国数目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到战国末期。只剩下七国争雄。众多的国家在兼并战争中灭亡。据有关史籍记载,楚国是当时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之一,被楚兼并的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罗子国立国后,与泱泱大国楚国国土相临,自然抵御不了楚国的进攻,加之因胜而骄,弄得国政日衰,走上了一条亡国之路,最终落得与隨国、庸国、鄂国、陈国、蔡国、越国等国一样的下场。作为罗人后裔,我们应为罗国的建立而自豪,而不必为罗国的消亡而沮丧。
罗子国在周天子的武力威慑与强楚欺凌的双重压力下,从坚守在古罗国宜城的罗人先辈到湘赣的罗国人后裔,经过了几百年艰难困苦仍然保持着“罗姓”的尊严,充分体现了罗人爱国兴邦、自强不息,顽强拼博,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有了这宝贵的精神支柱,才能在百强并起的春秋时期应运而生,崛起成为一个诸侯国,才能在强楚的眼皮下生存,才能在遭受灭顶之灾后获得新生。
凌甫公复国
被驱四散的罗子国遗民的后裔,一方面披荆斩棘,求生存,谋发展,一方面在窥探天下大势,待机再起。时间又过了320 年,到了郐系三十世程政公,逸居楚国洪洞,自称洪洞高士。程政生二子,次子乘(凌甫)在楚国任临湘(今湖南长沙)侯,抱亡国之痛的乘公预定秦定灭楚,于秦之师进临湘时,亲率众部恭迎。因此,被秦封为御使,秦还要封凌甫公爵位,并要将陇西一带封给凌甫公,但凌甫公不肯接受,只是肯请秦国出兵助其恢复罗子国,秦王献公受其爱国心所感动,出兵相助,完成了收复故土的愿望。
失陷二百余年的王城——宜城再次回到罗国的手中。复国以后,凌甫公作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一是迁都,凌甫公见宜城地处山中,不适合作为政治机能的中心。而将国都迁移至枝江。二是奉祝融正朔,正式以匡正建宜城之国为姓。完成复国志愿后,凌甫公见宗族之人散徙,且大多罔知所宗,故追寻源流,上朔祝融居火正,以匡正封宜城而取国名为姓。自此以后,正式出现罗姓。为了使罗子国子民的后裔记住“罗国”,也为了千秋万世的罗氏子孙都能顺利地找到自己的源头。不致由于年代久远而茫无头绪,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 年),九十高龄的乘公编纂了第一部罗氏家谱《罗氏源流记》,还撰写了谱序,《罗氏源流记》是罗氏子孙追本溯源的基本依据,也是后世研究上古历史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是千千万万罗氏子孙的一份无价遗产,是乘公一项不朽的贡献。罗氏之有家谱,就是在这二千三百多年前开始的。这位罗姓罗族的伟大功臣,三十一世祖凌甫公,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去世,亨年97岁,他的陵墓就在枝江城北。由于其功德之显要,被后人尊奉为复国一世祖。
凌甫公的子嗣,其子图南,其孙守陇,虽没有同其先父的重大建树,也保守了传承的基业,传承到其孙守陇时候,罗氏将国都由湖北枝江迁移到了湖南长沙。而在当地曾有过相当辉煌的一段日子。如湘之东有故罗城,著名的汩罗江旧名罗汭。皆可看出当时罗氏家族的影响。秦汉时期,罗氏家族于长沙是相当辉煌腾达的。
如果郐公谱写了罗子国的第一次辉煌,班公谱写了罗子国第二次辉煌的话,乘公则谱写了罗氏第三次辉煌。连乘公在内共有七代(罗氏31 代——37 代,公元前366 年——前221 年)在秦国(统一前)世袭官爵(受封益伯侯),有三代在秦王朝(统一后)、汉朝连续任职(罗氏第38—40 世,公元前220—前206 年)。第四十代为君用公,在秦始皇末仕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令,因公殉职后,其弟君赞公袭官位县令。君用公之子,罗珠(公元前245—前155 年),字怀汉,从小勤奋好学,天资聪颖,素怀报国爱民之志,先在秦朝任武陵县令,后又辅佐刘邦统一天下,在消灭项羽的战争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为豫章罗氏始祖。
三、裔孙繁昌,皆源自豫章之根
罗姓,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了豫章郡、襄阳郡、长沙郡三个主要郡望,此外还有河东郡和齐郡两个郡望,而以豫章郡最为显赫,罗姓自祝融开宗,到一百零一世(有说一百零二世),出了个有名的罗珠,树起了一面凝聚罗氏子孙的旗帜。
先秦时期,罗氏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山西地区。到楚文王时(公元前689—公元前677),罗姓族人被迫向南进入湖南的汩罗县。并产生了以“罗”命名的罗县。秦汉时,罗姓向东发展,沿长江而下,已播迁到江西南昌地区。汉初,我祖珠公,字怀汉,原籍长沙浏阳,仕汉,为治粟内史,官至相国大司农。守九江,手植豫章树于庭前,以示操节。珠公后裔,派衍繁盛,星罗棋布。于晋宋齐梁间,散居天下,唯豫章柏林繁衍绵绵。珠公次子宣礼公移居陕西延安,三子子成公迁江西小罗洞;四子知正公移居河南归德鹿邑(鹿县);五子祇德公移居江苏扬州府;六子成通公迁居江西瑶顼;唯长子居厚公居江西豫章郡,其后裔繁茂,行衍各地,不但人丁兴旺,且英才辈出。确定了罗氏迁徙繁衍的根基。为罗氏向全国各地的播迁发展奠定了基础。罗氏历史上五大郡望,逐步统一于“豫章”,豫章成为中华罗氏认祖归宗的源头。
史上几次较大的迁徙
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处于多民族因战乱大融合阶段。在这期间对罗氏的迁徙发展极为重要。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另一方面从豫章及两湖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隋末炀帝荒淫无道,罗艺坐镇山东任幽州总管,唐初罗士信居历城,这充分表明罗氏早已迁衍至黄河流域。唐时期的崱公,在罗氏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庐陵多支罗氏为其后裔,其子孙中名人辈出为全国众多罗氏奉为始祖。崱公世系现今在全国后裔达数百万人,散居江西,湖南,广东二十余个县市,约占全国罗氏人口的三分之一。这进
一步说明江西豫章是罗氏向全国各地播迁之源地。
公元九世纪七十年代初至朱温篡唐(907 年)期间,天下大乱,特别是黄巢起义军南征北讨,横扫今河南至华南所有省域。各支派为避战乱,亦或因官而迁。从军而来,或为拓展生存而迁入派出,从此阶段直至晚唐珠公十七世孙企生、遵生的后裔陆续大批进入闽粤,这一阶段也是罗氏人才辈出的历史时期,长沙王罗弘信,其曾祖父罗秀,祖父罗珍,父亲罗襄,都是魏州军校。他本人任长沙郡王。他的儿子罗绍威袭父爵,授魏博节度使兼长沙王,三代担任朝廷相国。在罗氏历史上绝无仅有。
至宋元时期,全国罗姓大约有34 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44%,排在各姓氏第52 位。江西为罗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罗姓总人口的38.8%,占江西总人口的1.6%。罗姓在江西发展很繁荣,为江西的大姓。
在全国的分布集中于江西、四川、安徽、湖南。这四省罗姓占罗姓总人口的70%,全国形成了赣皖湘、四川二个中心的罗姓人口聚集区。
这段时间,宋室南迁,宋王朝丧权辱国,金兵饮马江淮,中原罗姓,相继举族南移江南乃至福建、广东沿海一带避难。自唐末以来,已有不少的罗氏族人迁至江西吉水,福建宁化等地定居,及至两宋,豫章罗氏子孙后代移居至广东的日渐增多,到达广东后,开枝散叶,先是散居在珠三角地区。及后迁居至广西和海南岛。
至元末明初时期,罗姓大约有70 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5%,为明朝第24 位姓氏,由于罗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北方进入江南地区,中国北方几次战乱对罗姓的伤害相对要轻。江西仍为罗姓第一大省,约占罗姓总人口29.4%。全国又重新形成了湘赣浙、四川二大块罗姓人口聚集地区,其格局总变化趋势是,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徙,其中向西北的移民也很明显。明朝,罗姓已分布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天下:凡是陕甘、湘、鄂等地的田地,允许农民自行开垦。第一:命令号召开垦荒地。明文规定,谁开的荒地就归谁所有,不论原来有无业主,一律归开荒者长期享有。
第二:广招无籍流民垦荒。第三:号召四方流民回家。第四:全国统一制订奖惩政策。于是,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江西一带的农民移到湖南,并规定新垦地区允许插标占地。《攸县罗氏族谱》云:“元末,陈友谅据湖南,与朱元璋争雄事败,朱元璋纵兵屠戮,湘江两岸,人烟几绝,史称朱洪武血洗湖南。其后,当地郡守招四方之民分耕其地”。形成了罗氏入湘大规模迁徙。湖南罗氏的源流:一部分是古罗子国臣民之后裔;大部分是从江西迁来,且大都是崱公之后,迁来湖南的时间主要是明初。
明末清初,地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张献忠掌管四川时滥杀无辜,人祸加天灾,使四川经济遭受毁灭性破坏,造成四川人口锐减。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 年),四川全省登记在册的只有18000 余户,约9 万人,“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这是四川历史上人口最少的记录。清廷平定四川后,为了巩固政权,必须让人民休养生息,使其发展生产,恢复元气,但人力极度缺乏,荒地太多,急需从外地迁入劳力,清廷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移民,康熙年间,诏命农民迁往开辟垦殖,这是清代有名的一次大迁徙,所谓“移湖广,填四川”。由于清王朝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移民入川的措施,使原来居住在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六省的罗氏先民,大量迁入四川开荒定居。据上述各省的族谱记载,每个罗姓支派都有人迁入四川,多至几百人,少则几十人,从各地《罗氏族谱》记载看。罗氏先民入川后,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现代的四川人都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之后裔,以至于许多专家提出:“没有十代以上的四川人”,清末流传的《成都竹枝词》:“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这就是整个四川省人人都知的“张献忠剿四川”屠尽川人,才有“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
如此长时间大规模大范围组织的大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仅此一例而已,清廷这一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四川罗氏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现在的罗姓第一大省。
此外,明末以来,还有几次迁徙,如康熙年间,罗姓就开始有迁台,至今罗姓在台湾姓氏序次排列第二十八位。至清顺治年间,罗氏先民开始迁往柬埔寨、越南、泰国及东南亚诸国。
现存的主要支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适者生存”的进化中,有的显赫支系消亡了,有的弱小支系发展成大支系,事实上至今还能保存下来的支系实属不易。
以下略述发展保存至今的罗氏主要支系。
(一)湖南、江西罗含——崱公支系
罗含,湖南耒阳人,《晋书》中有本传。他位高、文重、寿长,是海内外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罗氏支系供奉的始祖人物。尤其宋朝时,罗绋女婿杨万里在“罗氏万卷楼记”(《诚斋文集》)一文中,断定“庐陵之罗为罗含之后”。明状元罗洪先历时三十余年编纂《秀川罗氏族谱》,再次确认庐陵罗氏始祖为罗含之后。现湖南耒阳聚居着罗含后裔。江西吉安地区聚居着崱公后裔。
广东昭远公、德垂公支系奉罗崱为始祖。湖南省大部分罗氏支系奉罗崱为始祖。浙江“唐三罗”罗隐、罗邺、罗虬支系与四川成都罗衮支系均为罗含支系。四川重庆永川松溉罗氏始祖罗祥胜,亦奉江西吉安熂下(现为吉水)崱公为始祖。
该支系在唐末五代初在全国范围内编修《通谱》。发展至今,该支系成为罗氏最重要支系之一。
(二)江西企生公支系
企生公支系是罗氏重要支系之一。他是珠公第十七代孙。由于其是晋代人,《晋书》中有本传,是罗氏“忠”的代表人物,在海内外,众多罗氏支系,尤其重视“忠义”价值观的罗氏支系,奉企生公为始祖。现江西南昌柏林村,仍聚居着其后裔。
(三)江西遵生公支系
遵生公支系是罗氏重要支系之一。他是企生公弟弟。在《晋书》罗企生传中有提及其名讳,即有附传。是罗氏“孝”的代表人物,在海内外,众多罗氏支系,尤其重视“孝悌”价值观的罗氏支系,奉遵生公为始祖。现江西南昌柏林村,仍居住着其后裔。
南昌东坛人,南唐榜眼罗颖在五代末,曾编纂过《豫章罗氏族志》,奉秦代湖南长沙罗县人罗君用为始祖。现豫章罗氏均奉罗均用之子汉代将军罗珠为开基祖。宋代侍郞罗盛得制定班辈行第,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四)山东仕信公支系
罗仕信,开唐郯国公,山东历城(济南)人。是古语“老黄忠,少仕信”中传奇人物。“少年英雄”罗仕信是小说《罗家将全传》中“罗成”的创作原型。现山东淄博等地罗氏支系奉他为开基始祖。
(五)福建沙县周文公支系
罗沂,字周文,江西人,唐代因任沙县县尉,留居沙县,子孙入籍沙县。但他是江西何地人?出土文物“罗沂墓志铭”无载。其裔孙罗从彦曾造访过江西吉水罗大经家,在《鹤林玉露好人好事》条目中有准确记载。因罗从彦从祀孔庙,海内外不少支系奉他为始祖。现福建沙县、永安、南平、尤溪等地聚居着奉罗沂为开基祖,罗从彦为先祖的罗氏支系。
(六)湖南宁乡弘信、绍威公支系
罗弘信,罗绍威为唐末五代初人,父子封王,史不多见,是罗氏重要支系之一。其原籍湖南长沙。现湖南宁乡罗氏至今仍奉他们为始祖。
(七)贵州遵义荣公支系
罗荣,唐朝罗家将之一,原籍山西太原,官至贵州播州侯。世代封爵,直至明朝,其子孙在遵义地区形成大家族。至今仍居住在遵义地区。
(八)广东南雄贵公支系
罗贵公,以率领广东南雄珠玑巷三十八姓,九十七家南下开拓珠江三角洲地区而著名,其生九子,有云十子,后裔众多,今珠三角地区,港澳、部分东南亚国家的罗氏多奉贵公为开基始祖。
(九)广东大埔洪德公支系
洪德公,宋代人,有云其为南宋良吏罗必元,有云其为赐金带汀洲刺史罗彧。他以“九妻十八子”后裔众多,在罗氏谱牒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子孙散居于海内外。尤以广东大埔等粤东地区为众。
(十)江西点公支系
罗点,是宋代罗氏官最显者。其子罗愚等组织编修过《江西罗氏世征集》,遍请当时名贤,撰序提词,在罗氏谱牒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江西乐安、广东南海紫洞等罗氏奉点公为开基祖。
在大陆几个著名姓氏迁徙点,如:福建宁化石壁、广东南雄珠玑巷、湖北孝感麻城、山西大洪洞大
槐树等均可见到罗氏身影。其中广东南雄珠玑巷以罗贵为移民领袖。
四、现在的主要分布
1、四川、重庆地区为罗氏人数第一大省市地区,居住了罗氏总人口的21%。占四川省总人口的2%,约210 多万人。
2、广东为罗氏人数第二大省,与湖南合占32%,其所分占百分比应高于平均数16%,即人口在160万人以上。
3、湖南为罗氏人数第三大省,其占罗氏总人口的比例应在5—16%之间,据初步了解,其罗氏人数与广东应不相上下,应在100 万—160 万人之间。
4、江西为罗氏人口第四大省,其占罗氏总人口的比例应在5%—10%之间,人数在50 万—100 万人之间。
5、云南为罗氏人数第五大省,在当地是罗氏分布频率最高的人群,即罗氏在云南是大姓。由于云南罗氏少数民族居多,其占罗氏总人口的比例应在5%—10%之间,人数在50 万—90 万人之间。
6、湖北为罗氏人口第六大省,其占罗氏总人口的比例应在5%—10%之间,人数在50 万—90 万人之间。
7、贵州为罗氏人数第七大省,其占罗氏总人口的比例应在5%—10%之间,人数在50 万—90 万人之间。
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罗氏总人口为1032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86%,位列第20 位大姓。以上七省罗氏人数已占罗氏总人口的74%,约740 多万人。剩下的确良,约260 万人,分居在福建、广西、海南、河南、浙江、安徽、陕西、山东、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北京、天津、上海及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实际上在这些省市罗氏均是小姓、特姓。
因此,罗氏在全国的分布是很集中又分布得相当广泛。罗氏后裔世代繁衍,枝繁叶茂,尽管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尽管他们迁徙到域外番邦世界各地,无论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无论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散居各地的罗氏后裔,都坚定而又自豪地认准豫章是天下罗氏的发源之地,罗珠是天下罗氏之祖。中华罗氏裔孙繁昌,皆源自豫章之根。
茫茫九派,浩浩神州。中华罗氏源远流长。起源于新郑,西迁于陇西,功封于宜城,复兴于湘江,发祥于秦汉,振兴于豫章。忠于晋,昌于隨,兴于唐,荣于宋,显于元明。盛于满清。崛起于近代,光大于当今。在那几千年历史纷繁演化过程中,既有辉煌灿烂时期,也有苦难屈辱的年代。我罗氏先祖,不畏艰险,勇于开拓,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我中华罗氏始终屹立于民族姓氏之林。今天,我广大罗氏后昆,正凝聚在“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面大旗之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心协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