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夏罗氏的历史浅析
发布时间:2014-03-27
一、始祖乾元公乃坎夏罗氏之开基祖也
为了了解确立“坎夏罗氏的开基祖是谁?”我们响应肇鸿、垂纪宗亲2009年11月24日给伟雄、罗岭宗亲去电提出的三条意见。其中“第三,争论继续进行。目前针对同一份资料的不同解读来争论短期内难有结果。建议汇集更多的史料、民间传说,包括二、三世迁出坎夏以后居住地后裔的记载、族谱、认祖活动等等。那时可能更容易取得共识”的建议,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根据《天相谱》记载:“始祖乾元公原派十八郎,字开泰号仁杰,谥乐隐,乃开基坎夏之祖也”;墩背村珍藏的牒谱记载:“明始祖考乐隐仁杰,祖妣恭懿黄氏、葬煎塘”;东城村族人保存的牒谱(康熙年间)记载:“坎夏始祖乾元公字开泰、号仁杰谥乐隐生一子坦谨”;嘉庆六年大埔县城(茶阳)兴建罗氏大宗祠,神龛内供奉十六处开基祖考祖妣神位,坎夏开基祖乾元乐隐公神主牌位排行第一位;大埔湖察罗氏源流派系录载明:“公明四子,号仁杰,居枫朗坎夏,为坎夏开基祖,娶黄氏,生殁失考,合葬本村煎塘口,坟形虎穴(又名倒吊金钩)子一,坦谨。”蕉坑、竹园輋等村的族谱同时记载坎夏始祖乾元公,字开泰、号仁杰,谥乐隐,生一子坦谨。坦谨公生五子,第四子源清生二子,长名英,次名贤。
以上的记载都是坎夏罗氏的历代前辈记录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宗在六百多年前坎夏开基后,历代祖宗也早就确认坎夏始祖是乾元公,二世祖是坦谨公,三世祖是源清公……,四世祖是贤俊公等。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乾元公开基的年代,但不影响史实。
天相公于清乾隆初年修谱也是根据祖墓和祠堂祖宗神主牌记载等史实修谱的。他记载的世系谱都是依五、六百年前祖墓碑文及神主牌记录的史料为据而修编,无据的就注明“失记”,是十分严谨而负责的。因此,天相公根据史料所作出的结论,得到了坎夏绝大多数宗亲的认同,即,乾元公是坎夏的肇基祖,四世贤俊公是坎夏立基创业的先祖
元至元至元至大年间,即1280~1310年间,由于频繁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大量客家人南迁,是客家人迁徙入埔的最盛时期。梅河流域和黄兰溪流域是较适宜人群谋生的地方,早在乾元公到坎夏之前,就有罗氏先民在此一带活动和生活的记录。据《宁化罗氏渊源》记载:四十七世(珠系)洪德公之六子大六字启瑞,号四十三郎宋谆佑壬子1252年五月十八日生,元至元辛已科进士,仕广东潮州大埔县学正,致仕后由宁化石壁迁居大埔清远郡湖察,后裔支分兴宁郑岗矮冈等地。卒于元至元壬午(1342)葬大埔坎夏罗浮里蛇形丁山癸向,妣王氏葬夫墓处,庚山甲向、妣张氏、三妣龚氏葬夫墓处,子三、循简、循规、循矩。大六公作为当时的进士,卒后葬坎夏,可见当时罗氏先民在枫朗坎夏一带活动很活跃。(罗浮里若是鹿湖里,丁山葵向就应该是岭背尤屋丫到横路背一带)乾元公于元至元间(1280~1300?)入坎夏时,坎夏已先居住周、曹、叶、黄、萧、李、尤等姓,要谋得一席之地也是特别艰辛的。
乾元公子孙在坎夏及周边艰难地生活,正如《天相谱》记载三世祖源端公原住本村鼓子石下,后徙坪上传至28世,三房源兴公徙旧寨大坑林片輋等地传至22世。源隆公原住本村竹园下,后徙他处。墩背谱载源明公迁下沐坎(淡)坑和上沐沙坪。五房源明公后裔现在竹园輋现有108人。(对此2010年春我们到淡坑和沙坪调研,那里的确存在罗氏宗祠“垂裕堂”和沙坪的罗家废墟村落)源清公往本村鹿湖里,由于他精通道学,为了生计,才设帐高机寨,收徒传教,并将道学传授给贤俊公(据说鹿湖里建祠其祠运必须应高机寨的高岭岽福兴坛的香火灯烛相照应,必能焕发辉煌,繁衍昌盛),精通道学的源清公设帐高机寨就是为守住鹿湖里的风水宝地。如果没有一世乾元公、二世坦谨公及三世源清公兄弟等为贤公的立基创业开拓了一定的生存环境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贤公怎能在坎夏“族開四世,輩列八房,繁盛相傳,自茲始矣”呢?(载《天相谱》)。因此,“始祖乾元公原派十八郎,字开泰号仁杰,谥乐隐,乃开基坎夏之祖也”,对此历史史实,毋庸置疑。
二、贤俊公的伯父、叔父(三世祖)在坎夏周边生活及后徙的实况
根据《天相谱》和其他房谱记载及现在源清公兄弟后裔徙居地考察,发现: 贤俊公的伯父、叔父在土地资源有限、王朝腐败、各姓宗族和族内的竞争中为寻求生存离开坎夏,这是客家人艰辛苦难的迁徙历史的缩影,是一部苟活和重生、无奈和伤痛的辛酸血泪史。
长房三世祖源端公住坎夏鼓子石下,建祠“佑啟堂”,座壬向丙。后裔徙长治坪上,现子孙已繁衍至二十八世,人才辈出,至今人口不下千人,一直来都认祖归宗,现众宗亲表示择机组织回坎夏祭祖。
二房三世祖源隆公后裔迁惠州,未取得联系,现将上网查找。
三房三世祖源兴公传仁禄公后裔先迁逆流,后迁百侯旧寨村大坑、林片輋自然村,大坑祖房墙下勒碑“坎夏罗氏”字样,该两个自然村现已成清一色罗姓,其八世以后的辈序沿用坎夏罗氏辈序世、德、汝、翰……十七世很多以“承”字辈、十八世以“绍”字辈取名,现已繁衍至22世,枝繁叶茂,源兴公派下二个自然村有宗亲八百多人。现据旧寨村人口表中在册有三百八十人,宗亲都认祖归宗。
五房三世祖源明公迁沐教淡坑、沙坪,坟葬曜子岩大路下,建祠淡坑“垂裕堂”,坐癸兼丑缝对甲子女宿四度,来水丁未,坤申,内出丙外出巽,人丁昌盛,嘉庆丙子年(1816年)还重修祖祠。清廷腐败导致姓氏宗族械斗的大劫难,清道光丁酉年(1837)仅存十六世仰含公、仰定公(其辈序沿用坎夏罗氏辈序)逃难到竹园輋投靠罗氏宗亲,分别过继宗助公、宗伸公为嗣子,更名保芝、保崖,但他们仍从淡坑将十五世祖神主请到竹园輋老屋奉祀。解放前其子孙每逢大年卅仍回淡坑“垂裕堂”祭祖(现垂裕堂正厅仍在),祭品由黄姓人配备,因祖公的山岭田园由黄姓乡亲管理。如今竹园輋属源明公房过继宗助公、宗伸公的后裔有110多人,且事业有成。2012年10月部分在家宗亲还合照照片为证。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辗转他乡,寻求栖息之所,艰难地跋涉,发展到今天是何等艰辛。坎夏是罗氏的聚散地,他们怎么会忘记梦魂中无法割舍的发祥地的坎夏。
赖承祖宗坟、祠脉运,二世传三世五房宗亲在各徙居地繁衍昌盛。坎夏罗氏是以乾元公为始祖,是坎夏的开拓先驱,发展于第四房源清公传下贤公的艰苦创业,繁衍昌盛,我们在弘扬祖德,铭记贤公创基之业的功勋的同时,不该忘记三世祖一、二、三、五房宗亲之间的枝叶同根,手足深情。我们应该尊重其它宗亲的地位,在坎夏罗氏开基祖乾元公的庇荫下继往开来,携手合作,传承与发扬坎夏罗氏精神,让它在各地、各行业中开花结果。
三、关于坎夏罗氏二世祖妣温氏墓
为了证明“坎夏的开基祖是贤俊公”, 少数宗亲对塘卜山下山阁的二世祖妣温氏墓的碑文格式:左边刻写重修墓的时间(康熙巳丑年春吉日),主碑文是墓主称谓,右边落款曾孙罗荣、罗福立,提出质疑,认为,“五世祖荣、福二公是明朝成化至正德年间之人,如何会在康熙四十八年即公元1709年为曾祖母建坟墓呢?在旧中国,父辈仙逝,必入土为安,否则后代就是不孝。在尊奉‘百善孝为先’的明代,四世贤俊公为自己建寿坟,而不为父母亲、祖父母建坟墓,必为当时社会所不容。坎下罗氏一、二、三世祖的坟墓,都不是儿子或孙子及时在坎下或其附近地区安葬的,而是在200多年后才由其第八、九代孙建的。这种情景,为当时社会所罕见的,极不正常的。”
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在当时不是罕见而是极其普遍,不是极不正常,而是极为正常。这是对客家人的大孝的殡葬习俗太不了解,对碑文的理解也很粗糙,更没有实地考察过祖坟的结果。二世祖妣仙逝后先“入土为安”,其子、孙选择好墓地(或者由于条件有限简单地筑坟),待到荣昌、福海公有能力了才为曾祖母筑成现在规格的墓和立碑,康熙巳丑年坎夏的罗氏裔孙在荣、福两公为曾祖母建的坟墓原址加以重修(不动骨骸,分金不变),当然墓碑文要标明“坎夏曾孙罗荣、罗福立”。别忽略了“康熙巳丑(1709)吉旦重修”而不是建墓。这样的碑文,在坎夏罗姓的祖墓中是极普遍的。比如五世祖福海公墓的墓碑记载也是这样:左侧: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年冬月吉旦,右侧:龙良宣芳四房子孙立石。据查,六世祖龙、良、宣、芳兄弟早在嘉靖和隆庆年间1560年前先后去世,(良公1479—1560,芳公于1569年明隆庆三年去世),这说明碑文仅是说明福海公生四子。福海公墓是其卒后200多年后由坎夏第十世、十一世孙建墓的(据考:到康熙五十三年,福海传下德字辈孙已先后去世,汝字辈孙仅存少数耆耋老人),并不是龙、良、宣、芳兄弟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为父亲建的,按某些人的“逻辑”福海公墓“都不是儿子或孙子及时在坎下或其附近地区安葬的”,也是在200多年后才由其后代建的,难道“这也是当时社会所罕见的,极不正常的”?客家的殡葬风俗:事前选择的好风水墓地,人死后进行的安葬称为大葬,并及时筑建坟墓;如果选择好墓地,安葬后又无经济能力及时筑坟墓,待子孙发达后再筑墓这一类也很普遍;更多的是长辈仙逝后先“入土为安”,简单地在山边、輋旱地边安葬,不立碑,这叫“寄葬”。坎夏罗氏很注重道学风水,待后子孙有能力时捡骸以瓮棺装殓择风水墓地重新安葬建坟立碑,这类风俗被广泛使用,有很多是玄孙,耒孙,晜孙,甚至是礽孙、云孙、耳孙为祖宗建墓的。
我们考察了坎夏罗姓九世以上大部分祖坟,从碑文记载看:没有一处祖坟是祖辈仙逝后及时筑墓,都是几十年甚至一二百年后重修或建墓的。如按以上“质疑”者的观点,坎夏罗氏的先祖全是“追认”的?荒谬!
肇基祖及其世系的定位是庄重严格的,后裔不论地位再高、势力再大、声望再显赫都不能轻易更改,也是儒家孝义为先的理念所不容。我族自肇基祖、二、三世的世系定位是坎夏最有权威的祖宗贤公所定,他把自己定为坎夏四氏,荣、福公五世按此一直延续下去。坎夏罗氏的历史早在600多年前就由四氏贤俊公及其后辈认定了,到了康熙年间坎夏罗氏先祖大兴修建祖坟和建祖祠时再次确认和传承。(据考:重修二、三世祖墓的先祖是源清公的礽孙,世雍公之孙,德魁公的长子国琦公〈1624—1706〉和平溪公之孙,鑑斗公之子,思轲公〈1593—1689〉携其子洞公〈1643—1730〉等)。也不是天相公定的,天相公是我们罗姓热衷于传承宗族理念的名士,他所编篡的族谱只是从遗迹遗物中以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让我们族人有谱可查,有墓可祭,有祠可拜。
客家人的殡葬风俗,是人卒后,男由宗亲(宜德高望重的长者),女由娘家代表为其取谥名,谥名是制作神主牌重要组成条件。神主牌按族规恭奉于各祠堂(或者老屋)供后人祭祀,传统的神主牌是两层屉式的,里面夹层记载神主主人的生平及生卒年月。
从我们坎夏肇基祖、二世祖公、三世祖公、四世祖公、五世祖公墓的碑文都没有谥名记录,《天相谱》的世系谱都有较明细的记载字、号、谥,说明乾隆年间鹿湖堂,二百多位列代祖神主已安放完整,《天相谱》中有关一、二、三、四、五……等祖的世系谱的谥名都是来自鹿湖堂、百顺堂、三祝堂、维新堂(坚公祠)、笃庆堂、创垂堂、鸣凤堂、树德堂等祖祠神龛内神主牌及其他方面记载为依据,不然天相公就是再有才能也无法准确无误的记录四百年前的祖宗字、号和谥名。且这些祖宗谥名得到几代人确认无误如:源端公、源隆公、源明公就没有字、号、谥名记载(可能没神主)。又如《天相谱》中当修纂到九世,世真公之子时因“此处应修九世世真公之子,因失去神主未详,至十世世真公之孙汝谋续修”字样。证明《天相谱》内容是严谨的.
坎夏的历史和世系是完整的以乾元公为始祖的,只不过三世祖有五房只有第四房源清公传至四世贤俊公才能在坎夏安居繁衍昌盛。这就是“族开四世、辈列八房、繁盛相传、自兹始矣”的来历,这就是坎夏的历史,从贤俊公至今经历代列祖列宗认可的历史,这些祖墓就是珍贵的遗迹!特别是三世祖妣范氏墓,刻写了“子英、贤卜葬”字样,说明原坟墓是贤俊公为其母择地安葬的。尽管是重修后碑文,说明320年前我们坎下罗氏的祖宗认同了,不可能是修坟者(源清的云孙鉴斗公之孙翰龄公号鹤洞<1643-1730>和其弟岩西公<1647-1716>合族重修的)冒贤公的名义书写“子英、贤卜葬”字样吧!这些史实我们只有传承的义务。
保留宗族原历史的状态下,不必加以原则的更改,才能取得宗亲的支持,历来那一个宗族没有恩恩怨怨,最终还是在“敬宗睦族”的理念中化解了。我们坎夏罗姓“清明祭祖”就是典型的宗族和谐的样板,她弘扬了坎夏罗姓深厚的崇先报本和认祖归宗的意识,又提高贤俊公在族人中的地位,促进了宗族的团结。
四、关于坎夏罗姓族人意识中的一、二、三世祖
的确坎夏的族人过去很多人只知道四世贤公,不知有一、二、三世,我们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一)现在坎夏的罗姓是清一色的贤公后裔。(二)坎夏罗氏历来清明只祭扫五世荣福公,寒食日祭四世贤俊公。(三)一、二、三世伯祖、叔祖又徙他处,没有给后人遗留财产或田产,这些田产(即祭祀用的田租的来源),是每年祭墓的费用。
我们坎夏罗氏祖宗历代都留有田产,这是某一世某一个祖宗的祭祀田,祭祀规格视田租多少而定。比如三祝堂福海公的租尝田租(或曰祖享田)就有数拾石,(每石一百斤)据载单宣公遗留归三祝堂祭享,此田在龙公坑,就有四十余石。清明祭福海公墓及三祝堂正月初六春祭费用(这些资产还可赞助族人读书求仕)。据载百顺堂荣公的祖尝田也相当丰厚,所以百顺堂正月初七春祭和清明祭墓的规格很高。而寒食日祭扫贤公墓的费用都是由荣公和福公两房共同分担。由于一、二、三、四世的祭祀田租很少,加上“众家门庭老姑丈”,这样就逐渐淡待了一、二、三世祖宗。(据说塘卜山和赤竹隔二、三世祖都是由当地的宗亲自办牲醴祭扫,始祖则多年轮祭一次),长此下来族人几乎只知道寒食日祭贤公,清明祭荣公、福公,不在乎有一、二、三世祖的存在。但祭扫贤公墓的祝文都有“遥请始祖、二世祖、三世祖共享”和每年除夕晚上,流传着到端公祠迎端公神主到鹿湖堂去暖夜的故事。
我们的浅见如有不妥,诚望指教。
2012年秋 罗平、罗华伟、罗永、罗仕海、罗慰、罗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