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宗祠修建与管理
罗泰雄 发布时间:2014-05-30
宗祠,又叫祠堂,家庙。封建时代它起着维系宗族成员思想,教化族人克己服礼,推崇孝道、尊祖敬宗、光大族人团结精神,持有族权,并与政权相互利用,对巩固政权起着一定作用。具有关史料记述,宗祠大抵源于宋元之期,发展于明代,到清代盛。清政府按品级制给宗祠格局作了明确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的宗祠大堂五开间,台阶五级,东西两庑各三间,两重南门,围以院墙,并开东西侧门;四品至七品官员的家庙,堂屋三开间,台阶三级,东西庑各一间;八至九品官员家庙,堂屋一开间,台阶一级,院子仅一道正门。由此,建造宗祠风行一时。不同格局的宗祠遍布中国大地,那个时代成为历史。建国后,祠堂普遍严重受毁,在政治上已经失去意义。但是在今天,宗祠仍然有它存在的文化价值、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重庆永川松溉(前蜀之永川)罗府宗祠,堂号“世德堂”,始建于明中叶。时,罗廷唯仕都察院御史,以四品制建祠。至清乾隆四十年,祥胜公之十四世孙罗文思,年七十告老还乡,倡议重建。乾隆四十三年八月竣工之日,兵部尚书文绶赠“罗府祠堂”匾额祝贺,并随撰序一篇载入谱。
罗府宗祠(包括学校)占地5000余平方米,还有街铺数十间:江津永川两县辖区田产数十亩养祠。族务管理:宗祠设正副祠长、总管、香师,正副祠长每职轮五年。又以入川三世分为九大房,各房设正副房长,房以下分支,各支设支长。罗府宗祠下面分祠,分布在云、贵、川、渝有四十余处,因发展迅速,后将松溉罗府宗词立为总词。总祠定期每三十年续谱一次,每年举办冬至会祭始祖、二世祖,后改为三年一小祭(各大房办),五年一大祭(总祠办).一直延续到一九五二年土改被没收国有,自此,宗族活动烟消云散.改革开放后,各项政策逐步放宽,姓氏文化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重庆永川松溉罗府宗祠就是获益的其中一个。
建宗祠难而不易,易而不难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稳定,市场繁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个很大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多考虑吃穿问题,而是偏重考虑如何致富和做点什么事。不少的人在茶余饭后,总是探讨着续家谱,理祖墓,办清明,建宗祠之类事。随着国家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民心政策的指引,如清明祭祖、修宗祠、鼎祖牌类似的民俗文化,已被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的认同。家族成员中一些经济条件较好,又热心家族事业的有识之士,倡导松溉罗府宗祠重辉,就是孝子贤孙之结果。
在没有下决心干这番事业之前,总是畏难;难就难在:一、没有政策:二、没有地权;三、没有经济;四、没有组织;五、祖不如神:六、赌输不红脸,敬祖文没得;七、钱力没得出,讽言不怕诛;八、好歹不相关,站在旁边看;九、花了钱,无产权;十、谁敢剔姓罗。如此种种不利因素,确实难而不易。
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鼓舞着人们知难而进。的确,第一是下决心,言出即行。立即组建班子,统一思想认识,制订计划步骤,落实启动资金。第二要不怕牺牲个人的时间、经济、精神。班子带头献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用其长;第三明知有困难,而很多困难是得不到政策支持的,只有依靠在各条战线工作的宗亲支持来解决。从复建松溉罗府宗祠走过的八年艰难工作中,我们的体会是:动员族人并得到广大族人支持是动力,得到各条战线退休和在岗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是鼓励。有动力加鼓励,难而不易的事也就易而不难。一捐(族人自愿);二借(向经济条件好的族人借);三要(争取要项目资金)的筹资方法,顺利实施。三步走:第一步,2007年,清明节前,完成一期正堂修复工程;第二步,2008年,清明节前,完成二期右厢房和戏楼工程;第三步,2011年,清明节前,完成三期左厢房和危房拆迁工程,计划如期顺利完成。族人期盼已久的宗祠梦想,终于园满实现。
弘扬罗氏文化是最终目标
松溉罗府宗祠建成,是族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千秋功绩。好比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离最终目标,路还长,任重道远。向着目标,总祠班子一股作气,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办经济实体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也不易.重视建设,轻视管理,是守业大忌。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经济是管理的硬实力。增广贤文说:鸟无翅而不飞,人无钱而不行。钱,不是万能,而没有钱就万万不能,足见理真。松溉罗府宗祠领导班子对管理高度重视,因为常态化活动等必需开支,不可能长期依靠捐资维持,只有兴办实体经济才是唯一路径。为此,未待修建竣工,就未雨绸缪——创办“重庆罗府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金540万元,族中经济条件好、又热心宗族事业的宗亲自愿注入。管理依照正规程序,独立经营核算。开办公司具体事项,宗祠作有明确规定:1、公司性质是罗府宗祠下属公司;2、股金利息1分/月计算;3、推荐有赔偿该本息能力且具有经验、市场广阔的宗彦任董事长;4、利润分成为:二、三、五,即经营者占20%,上交宗祠30%,股东占50%,一年一结算。5、公司办公室设在宗祠,使用宗祠房屋适当付以租金。公司已试营一年多,将总结经验,取利舍弊,以求正常发展。
二、举办祭祀常年化 激励族人爱宗祠
清明会,是民间传统节日,是嗣孙敬宗、感恩祖先衍我之身而举办的祭祀活动。它以老年人对祖宗虔诚的行动,潜移默化青少年,使子孙知根报本,不忘祖宗。清明会又以祖墓、宗祠为崇拜核心,感化后裔心灵。举办清明会能使他乡异地的宗亲相互交融、彼比认识、寻根问祖、培养亲情、促进亲和、交流信息,又能收到族人正负心声,对宗祠工作有帮助作用,符合族人心理愿望并具凝聚人心的效果,要常态化举行。
松溉罗氏清明会是1995年续谱中复兴的。当时条件:一、政策不允许,被地方政府阻止;二、祠址是政府和私人所有,没有拜祖的地方;三、温饱未解决,经济贫困;四、交通不便,小路多;五、吃住在乡下私人家里:六、缺乏组织,临时凑合,参加人数也就两三百人,小搞场合。2007年,自从有了祠堂起,宗祠有组织、有程序、有规模的祭祀,年年举办,参加人数两千人左右,龙灯、腰鼓、歌舞、川戏、电影、鞭炮礼花——给松溉人民带来热闹,带来喜气,清明会每年在松溉消费十三、四万元,给当地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颇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欢迎,为提升松溉古镇的知名度起到较大作用。
三、设立机构 联系服务常态化
松溉罗府宗祠,是传播罗氏文化、举行族事活动的中心,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一松溉镇”旅游主要景点。设立机构办公,为族人追溯源流和为游客提供常态化服务也成必然。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的富裕,到罗府宗祠清宗、认宗、归宗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年接待上万人次。近几年,罗府宗祠已成为新闻采访、作家采风、电视剧拍摄饰景场所。松溉、罗府宗祠的名气也随着游客口碑,名声在外,响遍四方。
四、把建立班子、办清明会延伸到支房
松溉罗氏是豫章罗氏中一个较大的支系。有150余分支,几十万人口,分布在云、贵、川、渝各县市。为规范管理,有必要把各大房、各支房的族事班子建全,形成总祠管理全族,大房管理房族,支房管理支族的分层管理模式。2012年,总祠举办了第一期大房、支房“祠堂文化”培训班,把罗姓的历史与松溉罗氏来历、分徙发展作了讲解,参训人员一致认为此举很有必要。后来,又进行大房班子组建。现在,松溉罗氏已归谱的七大房,已有六个大房初步建立起班子。
一、六两大房还分别派专人下去,一支一支地组建支房班子。总祠计划在2014年底,百余支支房班子要全部建全,为2015年,全面展开第七次续谱工作奠定基础。房、支两级班子建立后,清明会将随之兴起,形成大(宗祠)、中(大房)、小(支房)。松溉罗氏举办的不同规模的清明会,在三省一市,将随处可见。
五、弘扬罗氏文化是一项长期任务
罗氏文化,不只是续族谱,建宗祠,办清明。罗氏文化内函丰富,如家规、家训、礼仪、典范、习俗、持家、修身、耕读、廉明、立志、创业、善行、忠孝等等,不胜枚举。罗氏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是一种软实力。这种思想的厚重与浅薄,这种精神的荒芜与枯萎,直接影响着这个家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对罗氏文化,凡是罗氏子孙当用心学,用心接受,用心承传。特别是每个家庭的家长要学,家长不知道罗氏文化,你的下代就缺少罗氏文化。可见学、承,如此重要。
松溉罗府宗祠班子代表松溉罗氏族人的崇高理想,弘扬罗氏文化,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罗氏嗣孙共同去努力实现。
二O—四年四月(罗泰雄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