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罗氏新闻

中华罗氏的渊源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16-02-10

 

   大约在四、五十万年前,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生活,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学会了打造石器、半渔猎、半农耕,并在共同的生话中,结成了一个个部。在古代神话里,伏羲又叫太皡,是东方木德之帝,木神句芒是他的辅佐,手里拿着圆规,共同管理着春天。这位句芒,样子长得有些怪,鸟的身子,脸面像人一样五官齐全却又方方正正的,穿着白色素服。据说,这句芒是少皡金天氏的儿子,名叫“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为什么又把“重”叫做“句芒”呢?  因为重是“立木之官”, 《礼记》注疏说:“木初生之时,句屈而有芒角,故云句芒”。春天,树木,鸟儿,人类,这几种事物的联系都在句芒的身上集中地反映出来。
     句芒辅佐伏羲,管理着春天。春天一到,万物复苏,草木发芽生长,鸟儿生产繁忙,人类生活充满了生机。因此,作为木神的句芒又兼作司命之神。句芒辅佐伏羲,管理着12000余里的东方土地,还从伏羲发明渔网中得到启发,亲自发明了捕鸟的“罗”。句芒既为鸟类提供了栖息繁衍之所和温适的气候,又为人们提供了“罗”,这种捕鸟工具,维持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皇”之首伏羲氏与句芒发明罗网的传说,与我国原始社会中狩猎经济的历史发展状况是吻合的。 母系氏族发展时期,虽然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状况,但由于这两大经济部门还处在原始阶段,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古老的采集和狩猎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技术也有很大改进。狩猎随着工具和技术的改进而发展。对于大的动物,多采取火围、陷阱、驱人栅栏的方法,对于鸟类则用网套、鸟媒和滚龙。
    原始社会里,有的部落靠捕鸟来维持生活。以后,善于制造罗网,并用来罗捕飞鸟的部落,就被称为“罗”, 叫“罗部落”,这个罗部落,便是罗姓的最初先民。这个罗部落,相传是夏商时代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大概在穴熊活动于有熊氏之墟(河南新郑县)和熊山(河南郾城县东35里)的时候,罗部落便活动于熊山之南280里的罗山。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罗山,在(罗山)县南十里,峰峦环抱,隋因以名县,亦谓之龙山,又名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罗山县的命名,并非小罗山的“峰峦环抱”,而是因罗部落最早活动于这一带地方而得名。大罗山亦同样因此而得名。《左传·昭公五年》载:“楚子以驷至于罗油”。又说:“吴败楚于鹊岸,楚子济于罗油”,次于莱山。俞正燮在《癸已存稿》中认为罗山就是古罗油,为古罗人活动之地。所谓罗油即罗山之东的竹竿河,古名谷水,发源于大别山脉的掘山,北流人淮水。大小罗山正位于大批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鸟站,是罗人以罗网捕鸟最优越的地方。
     民国时期,这个地方仍是森林茂密,鸟类群集。农民每于春秋两季的夜晚,在袒露的山冈高地上,燃起大堆篝火,四周再架起围网。那成千上万的飞鸟,纷纷朝着篝火猛扑俯冲而产,都撞落在篝火四周,大多数都羽落翅折头破血流,或死或伤。没有死伤的,则被火光照花了眼,弄得晕头转向,四周乱窜,结果都撞入预设的大围网之中。篝火周围铺起一层厚厚的鸟体,个别振翅欲飞的鸟,也被农民用棍棒击落在地。人们往往满载而归,享受着这美味佳肴。近代尚且如此,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夏商时代,人烟稀少,森林更加稠密,鸟类更为繁多,罗人捕鸟的收获自然就会更多。鸟肉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或说人们季节性地用鸟肉来维持生活,这应该是当时的事实。
     罗部落活动的范围,有可能到达今湖北罗田县。罗田与罗山相距不远,中隔大别山脉,也正是鸟类密集的地方,也成了罗人围猎鸟兽的理想之地,罗田也因此得名。 到了商代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残余势力范围的荆楚,罗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样的打击,便随着荆楚部族躲避而西迁。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人也迁到楚的北面(今甘肃正宁县附近)的罗山、罗水一带。白眉初《秦陇羌蜀四省志》载:“罗水出子午岭,西流至陕西县,会泾水”。罗山,是从子午岭西来的一支山脉,正位于陕、甘界上。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水多以罗为名。这个罗山、罗水,正靠近周部落的祖先庆节居住的邰(音宾)地北部,他们都属于夏族的体系,为抵抗殷人而联合在一起。
秦嘉漠辑补的《世本》中说:“周大罗氏掌鸟兽,其后氏焉。”《周礼·夏官·罗氏》记载:“罗氏掌罗乌鸟。”上面所说的“大罗氏”和“罗氏”,其实是一种人。其所以称“大”,是相对于诸侯而言,表示一种尊贵威严。在西周时期,设置了一种“夏官司马”的职官,春秋战国时沿置,除掌军政外,还兼掌制赋、教军旅等,是治军的最高长官,其下有“小司马”等70种职官为之佐助或部属,其中第二十种就是“罗氏”。“罗氏,这种掌鸟兽的武官,由“下土一人、徒八人”组成。
至于大罗氏的具体活动,在《周礼·夏官司马》中,有一些记载:“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 原来大罗氏这种武官,负责掌管用罗网捕捉在低空飞翔的鸟雀之类的事。到了寒冬腊月天子大祭之际,则使用细密的罗网,围取鸟兽。一般是在上方用火焚杀,将罗网铺张在下,被烧伤的鸟雀纷纷掉在或撞在网上。大罗氏将捕得的鸟雀献给天子,用作祭品。到了第二年仲春二月,就用罗网捕捉惊蛰后复苏的黄雀、鹌鹑之类的小鸟。这时候的鸟雀体内充满着生机,是一种高级滋补品,最适宜于“养老助生气”,大罗氏把它们献给“国老”,希望他们食用后,能收到返老还童的功效。
    大罗氏除了自己捕捉鸟雀外,还代周天子收掌诸侯贡献的鸟兽。《礼记·效特牲》有很详细的记载:“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  对这段文字略作些解释:为天子掌鸟兽之官的是大罗氏。《周礼》说,“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襦,细密的网罗)”。可见周王朝选择罗人的首领来任掌这个官职,是“人尽其才”的。大罗氏不仅自己能用大小疏密的网捕鸟捕兽,而且还负责收纳四方诸侯贡献的鸟兽,然后一起呈献给朝廷作祭品。同时,朝廷赏赐给四方诸侯的美女和鹿之类,也由大罗氏代表朝廷交给诸侯的使者,并慎重地宣告周王的旨意,劝戒诸侯们不要沉溺于田猎和女色,以免遭到亡国之祸;也不要贪恋财货,聚敛囤积,与民争利,以免激起百姓的反对。可见罗氏的地位并不低,而是很得周王的青睐。桓谭《新论》说:“鹰鹧鸷鸟,而罗氏教之猎。”  罗氏不但能用罗网捕捉鸟兽,而且驯养了大批猛禽,以逐捕鸟兽,可以想见那种围猎的场面是相当壮观的。这时候罗人的活动地,应该在靠近周都的甘肃正宁县的罗山、罗川一带,还不是远在湖北的房县和宜城,因为靠近周的都城,才能在周的朝廷中担任官职。
“罗”字是一个会意字,繁体写法“羅”,在甲骨文字中很形象似拿着网罟捕鸟的样子。繁体字“羅”,上面的“罒”,是“网”字的简形;下面的“維”,左边为“糹”(丝),表明网是用丝织成的;右边为“隹”(音zhuī),古书称短尾巴鸟为隹,也泛指一切鸟类。在汉字中,“隹”和“鸟”作形旁是可以互换的,如鸦写作雅,雞(繁体鸡字)写作鸡,类似例子很多。从罗字的繁体字看,罗字的本义是用罗网捕捉鸟类,意思正如许慎《说文解字》说的:“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 “鸟飞张网以罗之”,华夏民族在很古的时候,就已发明用罗网来捕鸟,如此说来,罗是一种狩猎或生产工具,有句成语叫“天罗地网”。“天罗地网”主要是用来捕捉飞鸟的。在《周礼》中,有“罗氏”一职,罗氏是掌管捕鸟工作的官员,其后人用作姓氏,于是就有了罗姓。由此可见,罗人先祖以捕鸟见长,其首领曾任周朝的捕鸟之官,常将所捕得的禽鸟贡献给朝廷,供王室食用、观赏和充当祭品。罗人自己也以捕鸟为主业,依此看,罗国之罗就是因谋生手段而得名了。
“羅”字的本义就是捕鸟的网。许慎等人对“羅网”与“羅”氏的解释,可谓集汉代以前古人关于“羅网”与“羅”氏解释之大成!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文字,每一个字标志着一种形象,是一种文化积淀,“羅网”与“羅”字,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羅”字这一商、周时代显示捕鸟人"羅网"的象形文字,也便成了祝融氏后裔妘姓不可替代的图腾与标志。《尔雅·释器》云:“鸟罟,谓之罗。”《十三经注疏》中对此注:“谓罗络之。”疏:“飞鸟,张网以罗之。”《韩非子·难三》说:“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 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篇》说:罗人“设机陷,求犀象;张网罗,求辈翠。”也就是说,在今湖南与湖北交界之罗山县罗山一带,活跃着一群以编织罗网、靠捕鸟来維持生存,并以捕鸟工具“网罗”为图腾的部落,最初称之为罗部落, 这便是罗氏最初的先民, 而罗山地区便是罗氏古老的发祥地。
中华先民在中华大地上不断休养生息,分化组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华夏族人,同为炎黄子孫,就其中汉族罗氏一脉,乃黄帝嫡裔,祝融之后,经历数千年的生息繁衍,而今已成为中华姓氏之大姓、著姓。罗氏的先民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求以生存壮大,其罗氏的先祖,从豫章罗氏珠公,上溯至匡正公、祝融公,再至黄帝,其史远也!按文化认同原则,罗氏的远古祖先,应追溯至远古之三黄五帝氏族社会时代。
大约在四、五十万年前,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生活,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学会了打造石器、半渔猎、半农耕,并在共同的生话中,结成了一个个部。距今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便集居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其中一个部落原在西北居住,后迁移到琢鹿一带,这就是后来黄帝所在的部落。据史考黄帝姓公孫,因在姬水长大,又姓姬,在轩辕之地住过,即今河南新郑。取名轩辕氏。后立国于有熊,又曰有熊氏。传说他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源沮水河畔之沮源降龙峽,是少典之子,其母吴枢,曰符葆,生于农历二月初二,故有二月龙抬头之吉祥传说。司马迁《史记》中载黄帝:“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轩辕”; 又载其:“性而神灵, 弱而能言, 幼而舌绚齐, 长而郭敏, 成而聪明”。  
相传黄帝生下来就很聪明,不久就会说话,被称作“神灵”。长大以后,更显示出过人的才智、宽厚的德性,深受人们的拥戴,十五岁被推荐为“部落酋长”。他教人们盖房居住,驯养家畜,种植五谷,改变以前游猎的生活方式,在琢底山中建都定居,并创造了船和车,训炼兵士,逐渐强大起来。当时在各部落之间常发生战争,在黄河流域西北有一部落,首领叫炎帝,称“神农氏”。他与九黎部落发生冲突而败移走至黄帝部落之地,相继发生冲突。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决战,结果炎帝败输。两个部落合并,由黄帝当首领,炎帝为副首领。其时有一九黎部落首领蚩尤,是个十分凶残之人,黄帝收服炎帝后,与蚩尤发生战争,最终诛杀了蚩尤,结束了远古的战争,告别了野蛮的时代,建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并成为中华民族第一帝,因为黄帝居住西北黄土高原,其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丰土厚;黄乃地之正色,象征吉祥喜庆,为后人所崇尚之色;土乃五行之尊,万物之本,轩辕便以土德称王,曰:黄帝,称之轩辕黄帝。他于乱世起兵,以“德”号令天下,统一中国,故称之为中华民族之始祖,后人便称为“黄帝子孙”。但因为炎帝族的历史与文明的程度,超过了黄帝族,炎帝族首先进入了农业阶段,当时黄帝族还处于游牧阶段,后来虽然炎帝败服,但炎帝族势力的强大,未被黄帝族完全征服与同化,后人称为“炎黄子孙”, 后人将炎帝和黄帝并列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将炎帝冠于黄帝之前,反应了炎帝族历史悠久和历史地位。
古代传说中,黄帝不仅统一了中华民族,且有中华民族日趋文明方面功绩显赫。黄帝时便记录了年、月、日、时;黄帝又令乐师伶伦用竹子做成三寸九分长能发音;叫史官仓吉创造了文字,改变了过去以结绳记事之笨拙方法;又令臣子大挠创作甲子,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戊、亥十二个地支相配,出十二音的律吕,校正各种乐器的声音,以便和谐演奏。黄帝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 后也尊称为“文明之祖” 、“人文之祖”。 在位百年,寿117岁,妃4生子12,众妾共子14,传次子昌意,传6世。死后世民将其埋入“桥山之颠”之黄土之中,望其“灵魂升天,精神长在”。
中华先民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发展繁衍,形成了而今以中原民族发展起来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整体中华民族。罗氏先民亦是中华民族先民的组成部分,而今罗氏家族亦是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罗姓的远古先祖,一直应追溯至黄帝,史载: 黄帝生昌意,昌意生乾荒、乾荒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吴回(都号称“祝融”)。六世卷章生二子:重黎(长子)、吴回(次子),姬姓。以功列五祀,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故“祝融”乃罗氏之开宗始祖。 
《世本·帝系篇》云:“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娶于滕坟女,谓之女禄,产老童,老童娶于根水女,谓之骄福,生重黎及吴回。”秦嘉谟补辑《世本》载“罗氏,本自颛顼,未胤受封于罗。国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唐林宝《元和姓纂》载:“罗,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又云:“罗氏有齐郡、襄阳、河东三族。”宋代《广韵》云:“本自颛顼末胤,受封于罗,今房州也,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明凌迪知《万姓统谱》曰:“豫章徵音,祝融之后,妘姓。受封于罗国,子孙以国为氏,又望出长沙。”《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祝融因作火正官,后世称火神。周末,祝融后代被封于罗,建立罗国,在宜城,位于湖北境内,后迁枝江,被楚国所併,原罗国王族子孙又移居湖南长沙,遂以原国名命姓,乃成罗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周代有罗国,初封宜城,徙枝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周末居长沙,国人以原国名[罗]为氏。”《姓氏·急就篇》则称:“罗氏,颛顼后。妘姓国。”《说文通训定声》载:“妘姓,源自祝融氏一古姓国也,鄢、郐、路、  偪、阳、鄅 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据《史记》考:”罗氏,乃祝融之后,本妘姓,都於郐。” 据《百家姓考》:"罗氏,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吴回,是颛顼帝的曾孙。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春秋时,为楚所  ,其子孙南移枝江,周末徙长沙。"《 通史》载:“罗氏……祝融之后,妘姓。”
综上所考,古文献中记载的“祝融”有两个:一前一后,一神一职。前者称前祝融,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被尊为赤帝。《山海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赤帝亦为祝融(前),与伏羲氏、神农氏同为“三皇” (《 史记》), 与赫胥氏、尊卢氏同为“三王”(《 六韬》)。《礼记、月令》云:“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另一祝融在后,称后祝融。乃颛顼之孫、老童之子重黎和吴回,二人皆为火正之官,其职名曰“祝融”。 《 左传》载:“火正曰祝融”, 火正就是掌管火之官。《路史》载:“祝融氏,号也;祝融氏,职也。本非人名,黎为祝融,回为祝融”。 而《姓氏急就篇》又云:“罗为颛顼后,是则老童之子祝融官,并非古帝祝融也”。 由此可知,这两个祝融,当以分别,不可混淆。
今据文化认同,罗氏乃后祝融,黄帝之嫡裔,颛顼之后,祝融官重黎、吴回是也!祝融,讳重黎,姬姓,颛顼帝时为火正之官,有功而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都于郐(今河南新郑县)。重黎后辅佐伏羲镇离卦,故曰:南方,居火正之官,职曰:“祝融”,现有祝融城在山西汾州府,葬直隶永平昌黎县,娶鬼方国筑氏女,生六子,长子曰:宸佐。传说共工氏作乱时, 帝喾派重黎带兵去征讨, 因没有成功而为帝喾所杀。吴回是重黎之弟,帝喾又命他去灭共工氏,吴回平定共工之乱以后,帝喾又命他主掌火政,也称“祝融”, 罗姓族谱皆奉祝融重黎与吴回为先祖,其来历大概如此。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四子求言的一支部落群族,一直活动在河南新郑、密县、郾县及湖北之罗田、宜诚一带之森林之中,靠编织罗网、捕鸟为业的部落,遂成为罗部落最早的先民。
重黎与吴回乃亲兄弟,皆称祝融,然罗氏之始祖祝融是重黎,还是吴回?在罗氏族谱源流世系中,皆有其记载,混淆难明。如宋. 元杰公在《江西罗氏大成谱》序中曰:“溯祝融公与回弟代为高辛氏祝融之官”, 宋《娄底罗氏族谱》序曰:“颛顼氏之后裔者黎,为高辛火正,以功列于五祀,裔孙受封于罗,其国在宜城西山中。”皆指罗氏始祖祖乃祝融公重黎。而宋. 江西罗伯玉于《泰和罗氏家谱》序中曰:“罗氏由颛顼之孙回为高辛氏火正,是为祝融,以功列于五祀,裔孙受封于罗,其国在宜城西山中,继徙枝江,其后子孫散处四方”, 指罗氏始祖乃祝融吴回。《大戴礼. 帝系》载“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娲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史记. 楚世家》载:“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高辛氏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帝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世本. 帝系篇》载:“吴回氏产陆终,陆终娶鬼方氏之妹,生六子,其后成为古代祝融八姓。”由此可见,因黎战共公氏不力而被帝喾诛之,命其弟继任祝融之官。吴回辅佐帝喾,大败共公氏,珠叛部落而战功赫赫,为夏王朝的基业,立下不朽功勋,其势力从中原延伸到南方,后裔不断繁衍发展,形成历史著名的“祝融八姓”。据传黎被诛后子孫流散各地,一部留居中原之程国融合为华夏族,一部则与九黎族结合南迁于江汉之间,以三苗组合,成为今苗族之先明,另大部分后裔以祝融氏为号,占籍南方,故在衡山七十二峰中,最高之山峰命名为“祝融峰”, 峰顶建有祝融殿,在衡山脚下之南岳庙,正殿供奉的“南岳司天昭圣帝” 乃是祝融神君。
据李学勤《谈祝融八姓》云“祝融氏生前受部落敬仰,死后被赋予神格,重黎是这样,生为火正,死为火神,这位火神非同等闲,号为祝融,已升格力雷神了,重黎弟吴回,也司司火正,也号为祝融,吴回子陆终,更是一位显要每角色。”“祝融八姓” 随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后裔各散他乡,形成一系列大国小国和形成几十个姓氏,在古代历史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史记、楚世家》注:黎之弟吴回,娶鬼方氏之妹,生陆终。陆终娶鬼方氏女,谓之女陨,生六子衍成六姓:巳姓昆吾、董姓参胡、彭姓彭祖、妘姓求言、曹姓安、芈姓季连,另有秃姓舟人和董姓蒙龙,《国语、郑语》称之“祝融八姓”。 妘姓求言,乃吴回玄孫,原只有一个郐国,是个古老部落,后又衍生岀罗、邬、鄢、路及偪阳。《国语. 、郑语》韦昭注:“陆终四子求言,为妘姓,封于郐。郐,今新郑也。”(郐, 今河南之密县、新郑、郑州一带。)郐城故址在今河南密县东南35公里之曲梁乡大樊庄古城角寨村之溱水东岸。
祝融吴回子陆终之后, 六子衍成六姓,另合秃姓舟人和董姓蒙龙,史称“祝融八姓”, 妘姓求言(陆终四子)之后裔, 历经尧、舜、夏、商、周,传六十世至孝公,讳源流, 后为周文王卿士, 官至忠谋参军,取公羊氏之女,名禹娇, 生五子,次子郐,讳匡正,生于商武乙甲寅年,先籍河南新郑,商武丁初年,祖仕殷为太子傅,迁徙陕西巩昌府陇西县零阳东乡。周武王三年,因征宜城有功,并降旨曰“食采宜城,继泽噩域”(“噩”即古“云梦泽”,今“江汉平原”,是时之“楚鄂”地域;意即可继扩疆土至楚鄂之地)。敕封宜城侯,食采宜城,地方百里,因离城八十里有一条河曰罗水河,故国号曰“罗”, 正式成为周之属附国——罗子国并降旨曰“食采宜城,继泽噩域”(“噩”即古“云梦泽”,今“江汉平原”,是时之“楚鄂”地域;意即可继扩疆土至楚鄂之地)。镇守罗国,追赠安南王,在湖北襄阳府宜城房州隔界处,今南漳县东南八十里,旧有罗国城是也。公追念远祖祝融,居火正,光融天下,取火字之义,又号曰逼阳。事详宜城县志。葬襄阳谷邓地太和山,坐北向南。其后卜土兆姓,指国为氏,实始于也。原配江氏,次娶殷氏,二妣合葬襄阳谷邓地鹿溪山。生子三:昌允、昌兰、昌祚。
罗子国自匡正公始,世代袭国,日益强大,至春秋十六世孙班公时,袭父爵执掌罗子国。只可惜好景不常,时值春秋之际,正是列强群雄弱肉强食的混战时期,邻邦楚国日渐强大,野心勃勃,向外扩张,侵略邻国。公元前704年,楚君熊通自立为王。后来楚王率军东征西战,伐隨、伐濮、战绞、战罗、伐邓、侵鄢、称霸中原。南方诸小国,不断受到楚国的侵凌,罗国亦在其中。据历史记载,罗与楚有过多次冲突和战事:楚武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00年),楚伐绞。罗国企图乘机偷袭楚部,罗大夫伯喜受命到彭水(今河南昌魏县)去多次侦察,准备出击,被楚人发现,慑于楚国的强大不敢干戈,所以罗国按兵不动。此事使楚将屈瑕震怒。第二年,罗国便遭到楚国的报复,楚罗双方打了一场恶仗。此次伐罗主将还是楚莫敖之屈瑕。由于上次伐绞,楚人大获全胜,屈瑕骄矜自负,沾喜轻视,屈瑕为了尽早攻克罗国,督军尽快渡过鄢水,队列错乱也在所不惜,以致渡水后,军容凌乱,罗国联合邓国、卢国,下面由罗军迎击,背后左右有卢师、邓军偷袭。楚军背腹受攻,迅速溃败。楚师屈瑕因退路被罗、卢联军截断,不得已,率残部南逃。由于罗军追击,楚师溃不成军,逃至荒谷(今江陵县境)一带,楚军主将屈瑕自缢于荒谷。有诗云:“肚略勇骁楚屈瑕,征郧伐绞堪夸。奈何不慎罗侯战,空使功名丧谷涯。”(史事见于春秋传及宜城县志)。周主嘉封班公为“罗国公”(见于《左传》),使罗子国势力越来越强大。至二十一世缙公时,游学于鲁,事教,立黄文学馆(约公元前541年至500年)。是时儒生众多,学馆受赠巨匾“儒林堂”,晚年纂《儒林罗氏源流记》。后世有以“儒林堂”为罗氏堂号,殒后立神祖位于孔庙,春秋祭祀。
后至周定王十一年二十四世万通公时,强楚再次伐罗,罗不敌而失国。罗子国自匡王正始,历二十四君,五百三十七年。其后楚国屯师八年,“楚复伐罗,併其罗,子孙以为氏”(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二》)楚併罗时间约在公元前691年左右。由于罗国顽强地抵御楚国侵略达110余年,楚国占领罗国后必定大肆杀戮王室罗氏后人,奴隶社会鼎盛时期的楚国决不会留下顽强抵抗的罗姓族人,罗姓族人惨遭杀害。国主万通公遂携带两个儿子芳噩和苍噩侥幸出逃。芳噩一家十九口被杀,只身逃往四川,可能同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相结合,但在奴隶社会,单身个人是很难找到生存之地的,除非甘愿做奴隶,详情不明。次子苍噩随父万通公避隐旧地湖北襄阳黄龙洞金瓜虚,居于山野草林艰难度日。从此罗国消亡,王室罗姓族人几乎被杀绝,但罗姓并未消失。原罗国的子民大部分罗国遗民被楚王从宜城裹胁到楚都丹阳附近的枝江,将罗变成自己的附庸,置于楚国的直接控制之下。有关罗国遗民迁徙枝江记载,各史典都有记录。《水经注·卷三十四》载:“枝江,其地,故罗国,蓋罗徙也。”《路史·后记八》曰:“初国宜城,后徙枝江。”《大明一统志·卷之六十二》也载:“枝江县,在府(荆州府)城西一百八十里,故罗国地,汉始置枝江县,属南郡。”
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立,昱年由丹阳迁都于郢。因罗氏遗民集居枝江,逼近楚都,威胁其安全,楚王又将罗氏遗民从枝江厚迁湖南长沙、湘阴汩罗一带。《前汉书·卷二十八》载:“长沙罗国县,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二》记:“岳州府……周以前为三苗地,春秋为麋国、罗国地。所属平江县:在府城南二百四十里,本春秋罗国地,秦为罗县,汉属长沙国。” 范志明《岳阳风土记》说:“洞庭之南,罗水出焉。”《大明一统志》也明确记述:“汩罗江……在湘阴县北七十里,源出豫章,流经湘阴县,分二水,一南流曰罗山,又称罗山.”都是因为有罗国子民活动地域而得名。
万通公后历七世,俱隐居山林,在楚地湖北襄阳黄龙洞荒山野林艰苦度日,达230年之久,不求闻达。罗氏第25世苍噩生子二:砧、研。砧生子二:礼延、元延;研生子三:利超、利远、利达。利达生子一:秀扬。秀扬生子五:明、学、步、涯、圃。学生子一:程政。程政生子二:秉、乘。乘公是为罗氏第31世。罗姓宗人在野外流亡达230年共7代,代与代之间的间隔有33年。
    至三十世程政公,出山事秦,涂氏生二子:凌甫、凌轩。三十一世凌甫公,名乘,先为楚之临湘(今湖南长沙)侯,一心想报亡国之恨,复国雪耻,审势唯秦能灭楚,故秦军伐楚军进临湘之时,乘公助秦反楚有功被封为秦国御史,后受封益伯侯,封陇西之地而不受,恳请助兵伐楚复国,夺回宜城。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在秦王之帮助下,率军伐楚夺回宜城旧都,自楚庄王灭罗至此,共二百三十年,光复故土,见宜城僻处山中,不宜发展,故将国都从宜成迁于南郡之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今仍保存有罗国城旧址)。凌甫公迁都定国后,见宗人播迁流离,罔知所自,遂以国为姓,溯寻源流,取上祖祝融居火正,匡王周朝赐国宜城,以国为姓,考历世源流,辑为家乘,垂诸后世。罗氏之有谱,实自凌甫公始,罗姓之由来,盖自黄帝姬姓,后祝融公易姬姓为妘姓,直至凌甫公复国著谱,始以国为姓,易妘姓为罗姓。
罗氏之有家谱,就是在这二千三百多年前(公元前355 年)开始的,时年凌甫公已九十岁高龄。从此以后,罗氏千世万代的子孙,都能顺顺利利地找到自己的源头,不致由于年代至远而茫无头绪,这是一项不朽的贡献。如果不是他,两千三百多年来罗氏家族的发展,很可能就会与现实完全不同。匡正公建国以来,罗国的传世情形,由于凌甫公的功绩以及后人的重视,而长期有完整的保存。这位罗氏家族的伟大功臣,罗子国三十一世孙凌甫公,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72 年)去世,享年97 岁,他的陵墓就在枝江城北, 其事载枝江县志。 同于其功德之显要,被后人尊奉为复国一世祖。
其子南图公,仕秦,伐楚有功封中散大夫,其孙守陇公,讳宣,号连捷,仕秦,为长沙(今湖南长沙)郡太守,于长沙繁衍昌盛,在长沙郡形成以“罗”命名之“罗县”。1975年出土的“罗县城遗址”,当地以“罗子国城遗址”定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便是罗子国远古历史的证明。
《罗氏家谱》有载:秦朝初期,始皇无道,焚书坑儒,杀仕不仁,残杀忠臣学士。是时凌甫公之子图南公,荫袭父爵,任中军大夫。为避其难,嘱长子守陇公举家迁湖南长沙,隐居于幽泉石室之中,改罗姓刘,名念源,故后有罗刘为一家之说。此仅见于部份家谱载传,并无史记,当存疑待考!
周末秦初,罗子国之遗民大部分迁居湖南长沙罗县,故湖南罗氏率先名垂史册。在《湖南通志》中载:“秦末维翰公仕秦,职掌九卿,四世无白丁,三代为公卿。”其子罗天朝为长沙郡太守,生三子:君用、君同、君章,君用公为秦武陵郡令(今湖北常德市南之武陵),配黄氏生子珍、一女,郭氏生子罗珠(豫章罗氏之始祖),君用公因督运官铁,水运经洞庭湖时船沉人溺,其弟君同与黄氏及子女(子珍12岁、女鞭(珏)16岁)遍湖寻找不见其踪,皆投湖而殉亲。乡众感其烈举,义募于故居长沙城东修建“忠义孝悌祠” 祭祀之。后豫章郡太守胡潘及邾县县令鲁攀闻讯,特请恩于朝庭表其烈举,皇上赐天朝长沙府“一门忠孝”, 金匾高悬,并于巴陵(今湖南岳阳)之垌庭湖畔立君用公之石像以昭表其节。后宋元丰年间(1078----1085)敕封其子珍为“孝感侯”、其女鞭为“孝烈妃”, 君章袭兄职任武陵县令,并更名君赞,后仕罗县(今湖南汨罗市)县令。君用公遗子珠,字怀汉,幼勤奋功书,知识渊博,超群逾俗,敏于辨事,有雄才大略。初从叔父君赞事秦,后仕汉建奇功,汉高祖时初封治栗内使。兢兢业业督运粮饷。灭秦伐楚有功,经灌婴侯(初时为其部将)奏表升迁参军知政、节制诸郡、拜相大司农。拜相期间, 赋税宽平而国用优丰, 德声显赫。汉惠帝初因忠心耿直犯嫉而出守九江郡,因郡内贤仕张交献地而筑新城,在灌婴侯的支持下,在其妹弟石固协助下,于九江(今江西之南昌市)古地修筑城池,城建后环城种植豫章树(今香章树), 迁家于内。后析九江郡为“豫章郡”。 汉惠帝八年(公元前187年),吕后凌朝,朝纲紊乱,于是珠公便隐居于豫章城西之村野洪崖中,结草为芦,俗称“洪崖先生”,并于四周遍植罗汉柏、罗汉茶而自号“罗汉”, 晚年率子孫贯地三亩四厘五分而建“豫章罗氏宗祠”于草庐之北,并修辑《豫章罗氏谱志》。91岁而终,葬江西新建县大平乡西山大岭九节蜈蚣形,未山丑向。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濞连七国作叛,景帝命周亚夫讨其叛,灭之。亚夫请建置,以新南服,以九江郡属有新城,乃大司农所筑,而植有豫章,隶十八邑,请定为郡,始称城曰:“豫章郡”。后罗氏皆以“豫章”为郡望,珠公堪称豫章罗氏之始祖。其长子罗居厚,汉武帝25年世袭父爵大司农,建元中仕集贤院景灵宫大学士,转太尉,卫国公后升用兵宰相,94寿终。
元封年间,长沙人罗宏任交州刺史,是时交州下辖七郡,五十六县,是汉时身居高位之罗氏族人之一。《湖南通志》载:“罗宏,长沙人,元封五年(公元前104年),置交州郡刺史察所部郡国,治所在苍梧。郡刺史,多以荒远行部罕偏部,史因得恣其贪残。宏为刺史,春行冬息,遍历所部,咨询疾苦,太守多解授请罪。宏廉实举发,贪残敛迹。”  汉建安年间(公元196___219年),罗劭, 字仲进, 豫章南昌人, 为侍中, 因李催作堆, 保汉献帝避难于弘农郡, 因护驾有功, 封列侯,是豫章罗氏继珠公后, 光大豫章罗氏又一显著人物。
西汉末年,盛平之际,王莽以毒酒庆寿而毒杀平帝,假立三岁孺子婴为帝,欲纂权谋位,暗绝皇室烟嗣。是时吾四十五世臣恭祖(豫章四世),为长乐少府,皇宫内侍,不忍皇室绝后,遂保孺子婴出宫至湖南长沙,隐姓埋名,改刘姓罗,名黄四(皇嗣之意),以避其害(故后有刘罗二姓为一家之说),娶安氏生罗怀,十二岁为东汉光武帝宰相,食禄二千石(正二品),是罗氏第一位封“诸侯相”者。庠生罗振吕于《谱序》载:“我怀祖,字有德,号居仁,汉相国,由江南徐州府沛县迁湖北麻城孝感乡,后又迁江西吉水县罗鼎山彀罗村东淘银塘饩下,人称罗家村,三十世祖英豪、英贤、英才、英相、英秀、英侯、英华兄弟七人,因明洪武十二年避红巾之乱,遂失散于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地落业”。 但其世系有误, 从东汉怀祖至宋初十二代仕俊公止, 时间跨越千年, 仅十二世, 有误应待考?
东汉光武帝时豫章八世罗叶,元和四年任大司马,永元初任河南开封府校尉,为西域长史,因抗击匈奴建功立业而升太尉,镇守郁林,后有豫章太守张躬感太尉之大义,于武阳西建祠装像以祭之(即今之相公庙)。豫章十三世罗瑭, 字公秀, 号柏林, 西晋太康时迁武阳渡, 居八载。后因梦得示:柏移林北,塘居南塘。及旦访道至其地北林之南池塘,应梦而改名为瑭,并植柏种于北林塘前后,垂数十年而柏成林,该地改为柏林,故号“柏林公”, 世居此地,后称柏林罗氏,瑭公乃柏林罗氏始祖。
汉朝时罗氏在江西、四川、湖南、广州等地开始崛起,出现了许多罗氏功臣:如广汉太守、襄阳罗蒙;孝廉博士、成都人罗衍;临海太守、耒阳人罗彦;县令楷模、郫县人罗衡;书法家罗晖;企业家、商人、成都人罗裒;东汉光武帝之南阳太守罗征;光禄大夫罗达;屡诏不仕、号称“诏贤先生”罗文通等等。
汉末,进入三国争雄时期,罗氏家族在不断状大、发展。在襄阳出现有一杰出人物——西鄂节侯罗宪,少以文名,时士人兴者比称为孔子学生“子贡”, 其父罗蒙,避难从鄂入蜀,官至广汉太守。其叔罗式,壯轲太守。罗宪抚叔遗孤罗尚,后封持节夷陵侯,形成了襄阳罗氏大家族,后形成襄阳郡望。
至晋代,在湖南耒阳活跃着一支强大的罗氏家族,其代表人物——罗含,官至散骑常侍、侍中、廷尉、长沙相等。其祖父罗彦,官至临海太守。留有箸作《湘中山水记》(《宋史. 艺文》),对罗氏家族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在晋史中有很高的地位。晋吋有豫章十五世罗铿,六岁游学,才高博学,善作诗文,为诏州县秀才,后进京就试上弟拜太子舍人,后避宫王敦之乱而隐居象牙冈西源,修炼仙术,勤研医药,济世济人。其子罗均章,幼名含,后改绥,因遇异人授以《遁甲兵书》及《都天遁书》而精通天文地理(今遁甲书中载之罗先生即是绥公也),于东晋康帝建元年进举秀才,后升尚书郎,拜散骑常侍郎。均章公之子罗企生、罗遵生,以“一门忠孝” 而名垂史册。遵生公长子罗昊,为湖广湘阴县主薄,后升襄阳府知府,授侍御史,世居南昌武阳之西。晋书载晋时罗氏人物有:建平太守罗述;巴郡太守罗琦;黄巾义军罗市;晋镇军罗敦;江州别驾罗洞;将领罗准、罗特、罗恒、罗寅等等。
因晋朝是群雄四起,小国林立之时期,存在十六国争雄。到北魏崛起之时,为罗氏增添了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即山西代州人、鲜卑族罗结家族(《山西通志. 罗结传》)。《魏书》载:“罗结,代州人。其先世领部落,为国附臣。刘显之谋逆也,太祖去之(368—404,拓跋道武)。结翼卫銮舆,从幸贺兰部。后以功赐爵屈蛇侯。太宗时,授持节(对三品下官员有生杀特权之官),散骑常侍,宁南将军,河内镇将。世祖初,迁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年一百七岁,精爽不衰。世祖以其忠悫,甚见信待,监典后宫,茁入卧内,因除长信卿。年一百一十,诏听归老,赐大宁东川以为居业,并为筑城,即号曰:罗侯城,至今犹存。朝庭每有大事,驿马询访焉。年一百二十岁,卒。赠宁东将军,幽州刺史,镒曰:贞。”从传记中可知,其家族强大,人才济济,掌管了北魏的半壁江山,形成罗氏之河东郡望。是一支由少数民族改姓为主而形成的罗氏郡望,后改奉豫章郡望。有的家谱将其列入珠公世系,此乃讹传,当以更正。明状元罗伦曾于谱中作以指正,非汉族罗氏支系之始祖,当以鉴别,不可误传。
在南北朝时,有一位罗氏传奇人物——罗协。在《北史》中,有罗协本传。罗协,代郡人,北齐文帝时,封冠军将军、县男爵、进爵为侯、又进爵为公、进位柱国、授开府仪同三司,赐“南阳郡公”, 子罗金刚袭爵。曾赐姓“宇文”,后批准复姓“叱罗”。“ 叱罗氏”在北魏时,官方已改为“罗氏”, 因其地位足够改姓时,便请求恢复本姓,是“叱罗氏”留传又见于史册的唯一先人,本传中已改载姓氏历史,这说明“姓氏”对中华民族何等重要。罗协后裔均改姓罗,融入了“罗氏”大家庭。
随历史发展进入隋朝,虽为短暂38年,但在中国历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基本上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混乱局世,统一了中国,为盛唐打下了基础。其间罗氏家族中罗达为隋立下不朽功绩,封“巴渠伯”、 持节行军总管、仪同大将军、齐州刺史,其家族奉晋罗尚为始祖,属罗氏襄阳郡望。名列隋史中之罗氏先人还有:罗荣,燕山王罗艺之父,为监门将军;罗令祖,幽州镇将,唐开国县公罗君预之父等等。
隋末唐初,燕王罗艺在唐史中占有显赫地位,在中国军事史上,以惯用奇袭、以弱胜強、以少胜多,留下光辉的篇章,隋帝赞誉“簪缨世胄,武将家风”。(详见人物卷)其子罗仕信(俗名罗成),十四岁驰骋沙场,留下许多传奇故事,“老黄忠、少仕信”成为中华民族一老一少的骄傲,“少年英雄——罗成”更是海内外家喻户晓。其孫罗通(谱志曰:志为),自幼习武,熟读兵法,十六岁比武挂帅,封扫北大元帅,平伏北方诸侯而名闻天下。故今罗氏家风喻之“武将家风”、“ 扫北家凤”,盖源于此。唐朝还有左骁卫将军、上国柱、安山县侯罗君副;诩卫神羽大都督罗端;开国县公罗君预;果毅将军罗承先;秦王左右、陪戎副尉罗甑生等。他们为兴唐立下了汗马功劳,进一步为史载“罗” 为开唐十六姓之一提供真实有力的佐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海外众多的“唐人街”便是明证。每当重大历史变更时期,总有罗氏杰出人物出现。“罗”是开唐十六姓之一,为盛唐的开创,立下不朽功绩。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铁、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赐予李姓,谓之开唐十六姓(后多改回原姓)。
唐中期,出现襄阳人罗珦。贞元年间(796——802)为庐州刺史,后加朝散大夫,赐紫金鱼袋(朝衣);再迁上国柱、京兆尹。其在任间,政绩卓绝,据谱载明孝文皇帝御制罗珦。为善诗云:“庐州民病不求医,却向淫神致祷祈,罗珦施仁祛陋俗,济贫给药为捐资。三年化政洽郊野,芝草生庭白雀巢,赐紫恩荣累超擢,行仁举善报相交。”其祖父罗思崇,为韶、睦、常三州刺史;其父怀操为华州刺史、桂州兴安县令;其子罗让,进士出身,后为给事中、任福建观察史,左散骑常侍兼江西观察史,赠礼部尚书。《唐书》有本传,“罗珦子让,字景宣,以文学蚤有誉。举进士,元和元年(806),宏辟贤良方正,皆高弟,为咸阳尉。”在《全唐文》中有文存世,也是唐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唐京兆尹罗立言,安徽宣州人,贞元末(758-——804)擢进士,太和末(927——935)由庐州刺史召为司农少卿。为京兆尹、知府事(《全唐文》692卷)。罗好心,左神策马军十将,封奉天定难功臣,新平郡王。
据《遵义府志. 罗荣传》载:“罗荣,字政卿,太原人。唐大历中(766——779),夜郎叛,命荣帅师南征剿抚并行,蛮方永靖,朝廷遂即其地分封命世侯,播土编户,立差厘然画一。封六州都督、延边招讨使、太子太保、荣禄大夫。荣居播,建堂曰:忠爱。”即今贵州遵义三岔罗氏是其后也。由于罗荣官至“播州侯”,《遵义府志中》存有大量史料可查,也是罗荣家族之谱史,明朝前世代袭爵为官,家族十分兴隆,至今其后裔仍繁衍于斯地(今遵义县三岔是也)。
唐末五代初,处于改朝换代、社会大动荡时期,更是罗氏发扬光荣传统、大显身手的机遇,涌现出父子封王——罗弘信、罗绍威。《旧唐书罗弘信传》载:“罗弘信,字德孚,魏州贵乡人(原籍湖南长沙),曾祖秀,祖珍,父让,皆为本州岛岛军校。弘信少从戎役,历事节度使韩简、乐彦祯。光启末(885_887),彦祯子从训忌牙军, 出居于外, 军众废彦祯, 推赵文王异权主军州事, 从复以为不便, 因推弘信为帅。”他是罗氏历史中罕见的才智出众、胆魄过人的人物,在唐末为罗氏历史普写了光辉篇章。其子罗绍威,字端己,文德初(888),授左散骑常侍,充天雄军节度副使。自龙纪至干宁(889——898),十年中累加官爵。父弘信卒,袭父位为留后,朝疋从而命之。天复末(901——903),累加封至检校太傅,兼侍中,长沙王。天佑初(904),授检校太尉,守侍中,进封邺王,赐号:“忠勤宣力功臣”。 其长子周干,为司农卿;次子周翰,为魏博节度使、检校太、长沙郡开国公;三子周敬,授同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后升左监门卫上将军、诸卫上将军。其时有罗周文,名沂,唐长庆中任沙县县尉,捐建义恩寺,后为祠堂、学校,后从祀孔庙之罗从彦便是其第八世孫。
唐末出现了名振天下之文坛“唐三罗”: 罗隐、罗虬、罗邺。 《唐才子全传》载:“罗隐,余杭人。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故不中第,大为唐宰相郑畋、李蔚所知。…… 唐光启三年(887)吴越王表奏为钱塘令,后迁著作郎。天佑三年(906),充判官。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三年(909),迁发运使。”又载:“虬,词藻富赡,与族人隐、邺齐名,咸通间称“三罗”, 气宇终不逮。广明庚子乱后……。去从鹿州李孝恭从事。……”再载:“邺,余杭人也……,家资巨万。父则,为盐铁吏,子二人,俱以文学干进,邺尤长律诗。时宗人隐、虬,俱以声格称,遂齐名” 号“三罗”。 隐,雄丽而坦率;邺,清致而联绵;虬,则区区而已。……”唐三罗为罗氏争得很高声誉,隐以诗名闻天下,邺以雄气称诗中虎,虬则以义气豪放著世,在罗氏历史中具有崇高地位。尤其是邺王罗绍威、诗人罗隐、罗兖等编辑《罗氏通谱》,全国罗氏形成三代以上统一字辈,留下许多罗氏文献、诗歌,为后世修谱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
唐末还有一位罗氏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罗崱。古谱 《吉州罗氏总祠通谱》云:“崱,字大时,号山斗。唐节度使,自豫章徙居吉水庐陵之戡村,即熂下,为庐陵罗氏始祖”。 宋奉直大夫罗沂于宝庆丁亥年(1227)在《秀川罗氏族谱》序中云:吉州“罗氏自豫章徙吉之同江,自同江徙庐陵戡村。……今同江有地名陶银塘者,邱木数围,基虽湮灭,而古老相传以为罗家基,莫敢剪伐,其自豫章徙同江明矣”。南康罗承逵在《江西罗氏源流考》中详载庐陵罗氏源流“第十七世企生---第十八世企生昌---第十九世智亮----第二十世庆祖……第十七世企生---第三十二世仪举---第三十三世罗銓---第三十四世罗崱,即庐陵熂下始祖。”由此可见罗崱豫章罗氏珠公后裔,乃珠公三十四世孫,明晰昭著,无可非议。然亦有言崱公为晋之罗含、五代之罗隐的后代,乃是断章取义而误考也。(详见人物卷崱公考辨)庐陵(今吉安)多支罗氏皆为崱公后裔,其子孙中名人辈出,豫章罗氏珠公---企生---崱公世系分支极多,各支都繁衍兴旺,在今全国有三百多万后裔,现江西、四川、广东、湖南、福建、贵州、云南等省大部份罗氏族人及海外众多罗氏后裔均奉崱公为始祖。
五代是历史上短暂的群雄争霸时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创立宋朝。在此时期,罗氏脱颖而出,其中有罗彦瑰,《宋史》载:“罗彥瑰,并州太原人。父(罗)全德,晋泌州刺史,彦瑰得补内殿直。…… 周初(951),迁散员都虞侯,坐枢密使王浚党,出为邓州教练史。世宗嗣位,召为伴钦指挥使,改马步军都头军。从向训收秦凤有功,迁散指挥史。显德末(955——960),太祖自阵桥入归公署,见宰相范质等,未及言,(罗)彦瑰挺剑而前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范)质等由是降阶听命。…… ” 史传赵匡胤黄袍加身做皇帝之时,遭宰相范质等反对,罗彦瑰第一个挺身而出,杖剑质问范质等,扶佐了宋朝的诞生,历史功绩巨大,对宋代中国统一大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时罗氏在传统文化方面也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代表人物有:罗从彦,字仲素,南剑州人(今福建沙县),世称豫章先生。他笃治性理之学,对国的学术研究,居功至伟,是闽文化的奠基人之一。是第一位从祀孔庙的罗氏先贤,在罗氏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在海内外罗氏中有巨大的影响。罗点,字春伯,6岁能文,26岁登淳熙三年(1176)进士第二,后为端明殿学士、兵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后赠太保。在传承儒多方面有很大贡献。罗畸,从彦远房叔父,少才华横溢,21岁即熙宁九年(1076)进士,30岁左右著《史海》百余卷,成为年轻的文史学家,后还著有《蓬山志》、《道山集》、《五经考题》、《洞霄录》等。罗适, 字正元, 号赤城, 宋台州宁海人, 英宗治平二年进土。历知县,官至京西北路提点刑狱,慷慨建白,务恤民隐,曾与苏轼议水利,著有《易解》、《赤城集》、《伤寒救俗方》等,殒后民为立祠。罗泌,字长源,宋庐陵人。绍兴十四年永州知府,学博才宏,侈游坟典,乃收集百著《路史》(47卷),对冲国的姓氏源流有精辟的研究。罗绋,字天文,庐陵人,自幼耽学,淹贯经史,崇宁舍法,行有司,累第其文高等,至刊于春官。乃屏居印山,教授学者,皆称印山先生。政和八年(1118)为举人,以子上行贵,赠承务郎。他“一门九进士”,其家教乃中华罗氏的骄傲。罗大经,字景纶,吉水人。宝庆进士,有经世志,博群书,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文多有所评骘。著《易经》、《鹤林玉露》等,对宋有史料性记载,保存宋史之同时,亦为罗氏保存了很多珍贵史料。罗元杰,宋仁宗时任龙图大学仕兼祕书蒸贤校理,常行于永平、浙江、山东、长沙、山西各地,寻找祖籍根源,立谱详明。其子建公为广图大学仕,文章华国,博学精深,曾列孔庙享祀。元末箸名文学家——罗贯中,字本,太原人。一生致力文学创作,编写《三国志》通俗演义,深入民心,中外闻名;还著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晚年还参辑《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了起的作家,也是罗氏著名文学家之一。等等,其间名人学仕众多,难以详録。
在宋元时期,有很多罗氏精英,为抗击外侵,保家护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千秋留名。罗明远,字辉,庐陵人,性倜傥,闻寇将入境,以义倡众为战。守备至正闻吉安失守,命明远率敢死队四百众巷战城东,杀敌数千,为国而殒,郡立庙祀之。罗开礼,字正甫,讳水心,永丰人。袁州授教,后遇文天祥而肝胆相照,并随其抗击元兵。景炎元年(1276),文天祥任右丞相时,罗开礼募养义兵,助文相收复永丰,即任永丰知县兼招抚使。景炎二年八月,元兵元帅李恒领兵五万功兴国、永丰,文天祥兵败空坑;罗开礼不敌而俘,于狱中题诗于壁:“此身断不望生还,留得芳名在世间;大地尽为胡血染,好藏吾骨首阳山。”绝食八天而卒于狱中,终年80寿。文天祥闻之悲痛欲绝,并作《祭招抚使罗开礼水心先生文》:“江西义士勤王者众,末有如公之劲气诋胡,奋起死节,捐躯就义若风霆日星,忠烈伟哉!”  罗子发,字梅崖,吉水人。与文天祥同砚席,宋末诏天祥勤王,子发亦行同抵南雄赴广。祥兴元年(1278)兵败五坡岭,与天祥被执。元将张宏范释之。后遣使诣燕问讯,天祥为撰行实。(《吉安府志》)罗贵,字以达,宋南雄保昌县(始兴)人,贡生,为南雄珠矶巷南迁移民领袖,率领三十三姓移民顺江而下,开发珠江三角洲,南雄市政府立碑作序記,史、志无载。系罗彥瑰第七世孫,生九子,繁衍分布于广东珠江三角地区及海外。良臣武将,宋元时期众多难以枚举,各地通史、家谱中各有记载,为罗氏家族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在《宋史》、《元史》、《辽、金史》中有许多少数民族罗氏的记载,这些人的后代均加入了罗氏大家庭,他们祖先的历史在正史中有记载,理应属中华罗氏历史的一部分。如:罗世传,嘉定元年(1208),郴州黑风峒人,瑶族人,飞虎统制边宁战殁。 罗孟,瑤人,嘉定二年,战江西,攻破龙泉县。罗崖,开宝元年(968),诏内所属羌部十六府大首领屈遇及十二府首领罗崖,以其族归顺,封罗崖为检校司徒、怀化将军。罗绎,浪穹国诏,其王(罗)丰死,子罗绎立。罗绎死,子罗望立,浪穹州刺史,与南诏战而败,挈其部保剑川以护剑浪。望死,子偏罗立。偏罗死而子罗君立。贞元中,南诏破剑川,罗君败而被虏,徙永昌。浪穹国罗丰、罗绎、罗望、偏罗、罗君五世为王。宋朝时期,还有大量少数民族氏见于史册,亦有罗氏迁居国外,他们的历史亦为中华罗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罗富,北宋末,奉命出使高丽(今韩国),后因朝庭南迁,入籍高丽,任监门(守宫城)卫上将军。成为韩国罗州罗氏的开基始祖。今韩国罗氏族人约十几万人,堪为当地名门望族,其谱载:“惟罗氏其先,来自中州之豫章,肇基于罗,根深源远。”由此可知为“豫章罗氏” 的国外支系。千余年来,不断派人到中国寻根谒祖,寻查祖籍地及族人,保存了宋时完整的谱牒。
宋代罗氏名人众多,为“罗” 历史增光,但亦有为“罗” 历史留下污点。历史的教训值得鉴别,为官当权者,当以国家和民众利益为重,不得妄自非为,否则将成历史罪人,如宋吏部尚书罗汝楫,徽州歙县人,字彦济,政和二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新安开国侯,是一位很有才干之人,后阿附秦桧,对岳飞元帅问题上,违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害死岳飞,造成千古遗恨,万世骂名,罗氏子孫,当以为镜。
元朝纪年89年,很快消亡,在推翻元朝的战争中,做为汉族主体之一的罗氏,产生许多能人志士,协助朱元璋取得大明江山。在明朝长达276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众多罗氏精英,将罗氏历史推向另一高峰。
明朝时期各类罗氏英才倍出,其有开国功臣、入祀孔庙先贤、循吏贤良、儒理学先贤、将帅勇武等,难以表録。开国元勋罗复仁,江西吉水人,《明史》有本传,67卷载:“历朝赐服,文臣有至一品而赐玉带者,自洪武中学仕罗复仁始。”洪武三年(1370)置弘文馆,以复仁为学仕,与刘基(刘伯温)同位。因刚直不阿而太祖喜欢他的质直,不叫他的名字,而叫他“老实罗”。 入祀孔庙的思想家、哲学家罗钦顺(1466――1547),字允升,号整菴,明代泰和(今江西泰和)人。弘治六(1493)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专力于穷理、存心、知性,著有《困知记》,还有《整菴存稿》。嘉靖26年卒,终年83岁,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明史卷282) 。是中国哲学史上称之“中国唯物主义” 的创始人。后进入孔庙的罗氏先贤、思想家有罗洪先、罗伦二人,他们的理学主张在当时影响深远,颇负盛名。 罗统宸,江西吉水人,为元翰林大学仕,拜户部尚书,生七子:长子罗英豪,讳祥茂,字胜一, 约元文宗“至顺”三(1332)年壬申岁生于大都(今之北京);约元惠宗(顺帝)“至正”十五(1355)年乙未岁,廿三岁时举进仕,点翰林国史院学仕;配李氏,生荣、华、显、茂、盛五子;明初“洪武”二(1369)年,奉旨出任“红巾军残部征剿使”;于明“洪武”十二(1379)年己未岁,约四十七岁时统五子入蜀,任重庆府知府;后来,五子散居川黔各地,惟恐世久年远,弟兄异地分居,视弟兄如路人,目同宗为异姓,于是题八景诗:“平地干戈闹若蛙,红巾赶散各天涯,胡麻太子麒麟种,永合綦南江贵巴。一姓改为三五姓,十家分作万千家,吾今举笔传后世,世代儿孙永不差。”(各地流传記载稍有异同,然其义同也!)流传后世,时代相承,不忘其源。
明朝时期,罗氏人才济济,将罗氏历史推向新的高峰,尤其是“罗氏三状元”罗洪先、罗伦、罗万化为罗氏子孙树立了榜样。而列入王侯卿相者26人,将帅勇武者36人,诗文名家者达74人,忠义循良者159人,懿德高逸者19人,随罗氏人口的“翻番”, 罗氏各方面人才亦出现“翻番”现象,其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人口平均增长率。
清朝时期,由于满人统治天下,亦遭传统文化浓厚之罗氏家族先贤的强烈反对。后因一代大帝康熙提倡、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倡满汉一家,共兴国土。罗氏先贤率先为朝廷出力,其中列入王侯卿相者23人之多;将帅武勇者100人以上;诗文名家50人以上;忠义循良380人以上; 懿德高逸者19人。由于清朝时各省地方志记载、保存完整, 有传记传世记载的罗氏数较多, 各地罗氏著谱较前代多且考证也较详实, 有很大的历史价值。
民国到新中国时期, 废除科举制度, 只能从仕宦方面作以分析和了解, 各方面人才倍出, 可列入“军政人物” 就有200多人, 在高素质人才, 高层次人士方面, 达到中华罗氏历史之高峰。
新中国时期可谓中华罗氏又一鼎盛时期。各行各业人才倍出, 军政方面亦有罗氏杰出人物:如罗荣恒, 湖南湘潭人,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 其子罗东进, 中将, 二炮副政委; 罗瑞卿,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 公安部部长; 罗干、山东济南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 罗元法、福建龙岩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空军副司令,二十世纪荣任《中华罗氏通谱》(罗训森、兰装六册)名誉主席;罗清泉、湖北江陵人, 中共中央委员、湖北省省长;罗亦农, 湖南湘潭人,1902年生,1927年为中央委员、江西省委书记, 1928年被捕就义;罗次启,贵州仁怀人,曾留学南洋、新加坡任教,后回国同孙中山参与革命运动,解放前为贵州省府参议,解放后任仁怀县副县长。…… 罗氏历朝历代之忠臣贤士,枚不胜数, 他们为祖国之繁荣和稳定, 为家族之荣誉和生存发展, 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注: 以上祖史资料来源于上世系源流来源于《中华罗氏通谱》(罗训森)《中华姓氏通史、罗姓》(罗文华)《罗氏史志》(罗建群)及中华罗氏网等收集整理。       
                                                        豫章罗氏《罗氏族谱》续谱委员会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