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贴身保镖罗纯
穆纪武 发布时间:2004-11-04
昨天,记者一早来到盐步河东村寻访罗纯的故事,当地的居民谈起罗纯就像讲起自己的邻居。
传奇人物 功夫了得
上午9点,记者在河东村委会见到编修地方志的梁伯和王伯,两位老人一谈起罗纯兴致就显得特别高,一边讲一边带着我们来到了附近的“罗纯围”(现称“兴隆围”)。
看见记者采访,几位附近的老人走过来与我们聊起了天。这时一位婆婆踩着三轮车迎面走了过来,老人们介绍说:“她就是罗纯的孙女儿罗焕芳,又来‘上班’了。”65岁的罗婆婆的士多店铺就在这间平房的后面。
据罗焕芳老人说,罗纯是河东联胜村石潭人,大名叫罗锦钊(超),村儿里的人都爱叫他“罗师父”。“我爷爷真是不简单,小时候听人说他大约生于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我11岁的时候,就是解放后的1950年,爷爷才去世。”这样算一下,罗纯逝世时已有93岁高龄,一生整整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
罗焕芳说爷爷逝世时还闹过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当爷爷弥留之际,大家都忙着办理身后事,突然看见爷爷的双眼睁得出奇的大,僵直地望着门头上面的什么东西,弄得大家都吓破了胆不敢出声。后来才发现,原来门头上面挂着的是一条“士的”(罗纯晚年使用的拐杖)和一支陪伴了老人大半生的驳壳枪,“爷爷在牵挂他用的东西,感情太深了,”罗焕芳老人说。
罗纯自幼酷爱武术,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本领,据说他还有一手点穴的绝技。罗焕芳回忆说,有一次,自己的母亲不知为什么惹得老爷子生气了,她亲眼看见爷爷操起“士的”,一杖便把一张坚实的酸枝台打得粉碎,在场所有的人吓得大气儿也不敢出。
反清斗士 献身革命
在场的老人们都讲,罗纯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很早就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于民主革命。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设立兴中会分会,从那时起罗纯便开始追随孙中山先生辗转各地开展革命活动。
1907年~1908年,孙中山被日本政府劝告离境,艰难时期,孙中山先生奔赴南洋各地进行革命活动,为了广泛宣传革命,在孙中山先生的授意下,先是由罗纯在街头“卖武”吸引民众,中山先生就乘机向民众宣传救国救民的思想,借此来筹集革命经费。1907年~1911年,孙中山与黄兴等革命党人积极发展革命组织,在湘、粤等省连续策划和发动10多次反清武装起义,期间罗纯积极做好各地武装起义的军火运输工作。
时间很快到了上午10点多,一位老人提议记者去见“七公”,他说:“七公,就是大沥水头罗村的罗氏大宗祠那里的‘七公’,他知道罗纯的故事,还见过罗纯本人呢。”于是记者告别了罗焕芳老人,直奔大沥水头的罗氏大宗祠。
车上,王伯告诉记者:“石潭罗氏是名门望族,大沥水头的宗祠其实是罗氏的一个分支,他们那里还供奉着罗纯的照片,是通过罗焕芳从她在香港的亲戚那里取来的。”
贴身保镖 深得器重
“我见过他,是1946年的时候,当时番禺的一个罗氏分支划着龙舟来我们这里,罗纯就顺路和龙舟一起来了。那时他穿着马褂,拄着拐杖,还戴着助听器,显得十分神气。”今年76岁的七公说,那晚他还跑去罗纯围和罗纯聊天。
因此七公知道了罗纯与孙中山先生成为挚友的几段经历。
据说是1922年6月16日凌晨两点,孙中山先生得到秘报,时任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兼陆军部长的陈炯明将发动兵变,攻击越秀楼。情势危急,孙中山先生被迫乔装成应急出诊的医生,在罗纯等人的掩护下秘密撤离。当时孙中山先生两次遭到叛军的包围,孙中山负伤后,罗纯背起孙中山拼命往外突围,途中遇到4个叛军的阻截,罗纯只身以一敌四,杀死敌人,终于安全将孙中山先生送达停泊在珠江上的军舰。
经此一役,罗纯深得孙中山及宋庆龄的器重,每逢出外,罗纯经常随行。1924年1月24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钟楼召开,孙中山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罗纯积极协助孙中山搞好军校的筹备工作,最后还作为随行跟随孙中山出席了6月举行的黄埔军校开学典礼。虽然他并没有在黄埔军校任过教职,但学生见了都叫他作教官。
淡泊名利 田间种养
另一位姓王的老伯告诉记者,罗纯虽然是中山先生的保镖,但他并不追求功名利禄,在中山先生逝世后,就回到联胜村隐居起来。当时省政府多次邀请他到政府任职,都被他以颐养天年为由婉拒。后来省政府便专门拨下一笔资金买下这片土地作为罗纯养老之用,村里人称之为“罗纯围”,从此田间种养就成为了罗纯的人生寄托。
据一位老人回忆,当年罗纯回村的时候,身穿黑马褂,手持“士的”,腰别驳壳枪,留着与中山先生一样的八字须,而且他的长相也与孙中山有几分相似,显得十分威风。但他在村子里却十分和善,梁伯说:“我听很多老人都讲过,罗纯自己养的鱼不多,但时常捉了拿去河里放生;他种的菜也不拿去卖,除了留着自己吃,还常叫本村邻村的穷人家都到这地里摘回去吃,所以很受村人的尊重。”
据七公讲,由于同孙中山先生的特殊关系,一时间,罗纯的名声在盐步迅速传扬开去,省城的官员见了就叫罗老爷,村里的人遇着就称罗师父。
前几年,大沥水头罗村的罗氏大宗祠建成后,他们辗转从罗焕芳老人那里弄到了罗纯的一张相片,装裱后悬挂在罗氏大宗祠堂内供奉,以表示对罗纯的敬意。
子嗣流散 史料无存
当地修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关于罗纯的一些珍贵资料都已流失了,这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困难。
罗焕芳说,解放前家里挂着很多旧相片,都是爷爷跟随孙中山先生时候留下的,有些是军人的集体照,有些是生活照,有几张更是罗纯与孙中山、宋庆龄的单独合照,爷爷还经常指着相片对自己说“这个留八字须的是孙中山,这个是宋庆龄,这个就是你爷爷”。但现在罗纯的故居已荡然无存。
罗焕芳还说爷爷的功夫是传男不传女的,他的兄弟及子侄都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在文革期间,一家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至今罗纯所生的众多子女都已流散到加拿大、法国、越南等地,仅罗焕芳一家人留了下来。
由于一些珍贵的相片资料或被烧毁或流失到了海外,罗纯的这些故事是否只是民间传奇,还有待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