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代名人>人物传记

罗英传略

 舒水祥 发布时间:2005-10-29


 
  罗英,余干县枫港单溪罗家村(现划归九龙乡)人,生于1898年,死于1934年,乳名年崽仂,别名国华。祖辈世代捕鱼为业,家境清寒贫苦。贫穷的家庭,养育了他坚毅顽强的性格。自幼聪明能干,认准了的事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8岁进入私塾读书,11岁那年因交不起学费而缀学。
   少年时代,罗英跟随家人打渔、捕猎、种田。为了帮助家里摆脱贫困,小罗英甚至还到谋矿当过推炭工。他热爱读书,尽管生活艰辛,仍不忘自学。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罗英一边功劳,一边自修完高等小学的课程。1917年,在亲友的支持下,考取了江西省通俗教育学会,到南昌求学。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对青年罗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萌发了投身革命的愿望。这年夏天,他离开南昌到了北平,通过同乡张佩兰(女,余干江埠蛇圹张家人)的帮助,进入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开始寻找革命真理。
1922年,罗英因病失学,转而南下流落上海街头。这时他已经结婚了,妻子是自己的同学程菊英。他们一边寻找工作,一边继续学习。1923年,罗英在上海先结识了沈泽民(沈雁冰之弟)和瞿秋白等人。在这些进步人士的影响下,罗英的革命意识更加强烈了。1924年春,经赵醒侬的介绍,罗英在上海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10月,在生死之交彭友仁(共产党员)的鼓励下,罗英考入了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25年10月毕业,成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在军校期间,罗英随着学生军,在东征军阀陈炯明和沙基战役中,初露头角,立下战功。
   1926年春,罗英被选派赴苏俄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28年冬,学成回国。在苏三年的学习,坚定了他“走俄国人的路”的信念。蒋介石对留苏学生不够信任,要他们通通“洗脑筋”。罗英巧妙地度过了一年零三个月的软禁生活,才被允许参加了南京的励志社,安排到南京国民政府办的中央高级干部训练班。1930年,罗英接到方志敏的指示:回到余干,打入敌人内部,夺取敌人的地方武装,以扩大赣东北的红十军。于是罗英借口要搞“实业救国”,以回乡开办煤矿为由,他和好友彭友仁、胡珊、江一欧商议,由江一欧去南昌,到伪省政府实业厅登记注册,假戏真做。由胡珊负责写出矿山设计报告,画出矿山图样,并通过妻子程菊英与邵力子夫人傅学文的支持,领到了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矿业部的矿业执照。这样,蒋介石信以为真,便坦然地批准了罗英的请求。1930年8月,罗英顺利地回到余干。期间,彭友仁、胡珊、江一欧先后都回到了余干。
   彭友仁与新任县长彭琢霖因为同宗关系较为密切。彭琢霖为人比较正直廉洁,也想有所作为。彭友仁就在彭琢霖的面前有意推崇罗英,加上余干地下党组织的暗中疏通,又有余干县贡有县靖卫大队(即警察大队)副大队长(县长兼队长)。罗英又保举胡珊为中队长。这样,罗英就顺利的打入了敌人的内部,控制了敌人的地方武装。彭友仁也谋了个第七区(李梅岭山区)区长的职务。于是余干的革命形势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罗英、彭友仁、胡珊他们秘密策划在李梅山区建立游击区,打通弋横苏区,扩大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并抓紧实施在李梅岭轮番组织训官兵,灌输革命意识的计划。
   罗英等人的革命活动被以达老三、富老四、张细点为首的土豪劣绅秘密监视着。1932年上半年,方志敏有一支部队要经过余干县城,罗英将靖卫大队借故调到距县城数里之遥的彭家湾,以便让方志敏的部队过境。那些土豪劣绅们便抓住这一点去省城告状,说彭琢霖私通共产党,说罗英可能是共党分子。于是在一次省里召集各县县长会时,彭琢霖被扣留下狱。彭友仁闻讯赶去南昌营救时又打听到省里派了一旅军队围剿罗英,要缴掉余干靖卫大队的枪,情况十分危急。彭友仁于是迅速赶到苏区,将情况向方志敏汇报。方志敏当机立断,任命罗英为红十军的团长,立即率部起义。彭友仁日夜兼程赶回余干,将红十军的任职令交给罗英,转达了方志敏的指示,又将罗英的家属秘密送到横峰苏区。1932年9月15日,在李佩、杨旭等同志的帮助下,罗英率领请卫队员近二百人,荷枪实弹,借口去“剿匪”,将队伍拉到了五雷乡锅启山,树起了红军旗帜,宣布武装起义。翌日,罗英率兵反攻县城,放火烧掉县衙门,开仓救济贫民,砸开监狱,释放“政治犯”,这就是当年所谓的“彭罗事变”。
   三天以后,罗英率领起义人员撤离余干,前赴闽、浙、赣三少苏维埃首府横峰葛源村,受到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等同志的热烈欢迎。
进入苏区以后,罗英先后被委任为红十军独立团团长,红军大学第五分样副校长。
   正当罗英如日中天、大展才华的时期,由于党内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在红军队伍中大搞“肃反”运动,1934年4月,在肃反扩大化的后期,罗英被顽固执行“左倾”错误路线的曾洪易以“AB团成员”的莫须有罪名隶捕,和胡珊一起被秘密杀害于葛源枫树坞背后的来龙山下,年方三十六岁!

罗英的夫人程菊英写了一付挽联祭奠夫君:

磨盘山下埋忠骨,
此恨绵绵几时休。
还填了一首词悼念罗英,调寄《晚韶华》:
天若有情,青山留家亦留名!
不老韶华,何处觅寻!
千古厅冤泪沾巾。
只怒发冲冠,斩洪妖,
也抵不了将军性命!
祭忠魂,血雨腥风绿松林,
终记起华夏好儿孙。

雄赳赳,手持长缨,
气昂昂,缚尽妖精。
情绵绵,千慰英灵,
血斑斑,光明路近!
隆冬熬过,精气犹存,
信有寒梅报春,后人钦敬!

[[center]][[image1]][[/center]]
上一篇:罗聘传记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