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序
发布时间:2024-02-26
通城罗氏合修家乘新序
尝考厯代帝王本纪,其崇德报功之典,所宗各有不同,而溯其源流,稽其世系,则皆属黄帝之子孙,是黄帝为天下后世一大始祖也。我族系出祝融,亦黄帝后裔,周初封鄫于罗,以国为氏,前史载之綦详。传至西汉,我祖怀汉公为高帝治粟内史,奉命守九江,筑豫章城,遂家焉,世称豫章罗氏,是珠公为豫章始祖,已无疑义。迨我瑭公挺生晋室,崛起柏林,手植柏树数株,时人谓之罗汉柏,炫耀一时,与豫章后先辉映。所谓莫为之前,虽美勿彰,莫为之后,虽盛勿传者,其以此欤。自是以降,企生、遵生二公,一门忠孝,棣萼联芳,天子表其居,太守高其义,英风劲节,史册增光,难弟难兄,其迨我罗氏之双杰乎。厥后二公支下,人丁雀起,科甲蝉联,分道杨镳,散蔓海内。如唐之袍公、颖公,宋之北庵公、仲素公,明之一峯公、圭峯公、近溪公。或为名臣,或为理学,或功成身退,或传道得徒,累世簪缨,绵绵继武,可谓盛矣。卽如企生公二十七世孙宠公,字君重,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复居临江府清江县下乡村秧田里,元末明初携带家眷,徙通城麻埠市,辟草开荒,安居乐业,是宠公为企生公支下迁通之始祖。夫妇合葬南楼岭右岸崇田图大嶂山,又名黄鹤山下牛形内壬丙外子午向,生子七:长子永元迁圳头,次子永亨迁大源,五子永显迁水兴,三子永利、四子永贞仍转江西奉祀,六子永则徙平江,七子永达徙崇阳。至今科名发达,殷实繁昌,积厚流光,古兴未艾。又如遵生公三十一世孙广公,字道衡,号世贤,系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仙槎乡青林里乌泥塘,生明成化二十一年,任通城县典史,幕职称最,爱银山秀水,落业城南,是广公又为遵生公支下迁通之始祖。生子十祯公居长,官广西北流县知县,政平讼理,循吏蜚声。解组归田,部民歌泣。龟龄九十,燕翼五男,虽无大富贵,亦可云寿考矣。四世祖石溪公,迁居燕埚,倚山如城,环河如带,壮哉雄图,子孙万世之业也。而祯公诸弟若祥公、祺公、禄公、容公、存公、敬公、完公、逊公、璋公类,皆迁徙殊乡,云散风流末由团聚。若者为伯叔行,若者为兄弟行,若者为子侄行,渺渺茫茫,无从臆断。苏子云,三世不修谱,视至亲如路人。旨哉斯言!其卽家族之龟鉴也!我广公支下谱牒,自前清光绪乙酉年伯父鼎峯公,倡修于前民国丁巳年,我辈续修于后,至今又二十馀载。其间少者壮,壮者老,老者殁,旧时文献转瞬皆非,使无谱以记载之,将亦如夏五郭公等诸阙文已耳。况今世界文明,竞言合作,无论是何民族,非羣策羣力不足以保生存,风曾所趋,各大族均以合修家乘相号召,我族忠孝节义,史籍播为美谈,后世子孙,自应亲爱精诚,互相连络。族内诸公有览于此,爰于丁丑年二月十五日,约会各门代表,齐集县城总祠,公仝讨论。对于续修大成家乘,一致赞成,询谋佥同,羣以领袖相朂。余以大义所在,辞不获已,勉承其乏。因思罗氏旧谱,代有成书,颖公则修于唐代,伦公则修于明时。义例谨严,取材宏富,取而法之可也。奈外患频仍,战祸日亟,敌机轰炸,民众恐惶。忧时者,每以大局如斯,家谱能否告成为问。而奈则毅然曰:谚有之,天下无难事,只恐心不坚。孙中山有云,行之匪难,知之为难。我辈果能万众一心,不辞劳怨,不畏艰险,开诚布公,共同奋斗,无论遇何难关,终有克服之一日。古人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盖非虚语也。若夫注生娶、志殁葬、辨尊卑、序昭穆,皆修谱者所必备之条件,又何异焉。兹幸梨枣告成,尚无陨越。用特将珠公以下企生、遵生二公一脉之传,源源本本,述诸篇端,俾后之来者,续承先续,开卷了然。离者合之,涣者萃之,残缺者补之,遗佚者收之,差谬者纠正之。穷委于源,溯枝于根。有征者虽贫贱不敢遗,无征者虽富贵不敢录。昔狄青不附梁公之后,崇韬甘拜汾阳之坟,其人格高下之分,千载下自有定论。惟我各门族众,居同县、祭同祠,族谊素敦,感情易洽,虽有亲疏之别,要无统绪之分,团结精神,始终如一。上以承祖宗不匮之业,下以启子孙无疆之休。凡我同宗,当不甘居人后。从此患难相恤,庆吊相交,疾病相扶,慈孝相感,仁义礼让之风,彬彬然萃于一堂,是则我辈合修家乘之光荣,岂不懿欤!是为序。
民国二十七年岁次戊寅仲秋月 吉旦 广公十五世孙前清岁贡生候补州同 云秋帆氏敬譔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秀川罗氏支谱石濑 白竹罗氏重修支谱序
谱牒之学,史学也。周官奠系,世辨昭穆,掌于小史。史记纪五帝,迄夏殷周秦,并详其子孙氏姓。而世本一书,汉志隶春秋家,盖先王谱学之设,实与宗法相维而表裹乎国史。两汉之时,通人硕儒如司马迁、杨雄、班固之徒,莫不著书自叙,远述世德,为之追远而反始也。魏晋至唐,仕寰最重门阀,百家之谱,上于吏部,而谱学视为要务。欧阳氏修唐书,有宰相世系之表,隐示国史、家牒一而二,实二而一者矣。自五季丧乱,图牒尽湮,一二儒生乃欲掇拾补苴,冀存宗法。及夸者为之攀附,华族递相侵冒,或至不可究诘。谱录一事,遂为识者诟病,而去史益远矣。吉郡之罗,论其鼻祖,自崱公始也。考崱公徙居戡村,后宗支繁衍,散处四方者,难以缕述。而所称为望族者有二:曰秀川、曰马冻。秀川宗达也,马冻宗延也。余马冻派,其世纪详于大安罗氏支谱,固已知之矣。至秀川派之本系,虽属同姓,每以不得考察为憾。今岁春月,白竹父老修订家谱,问序于余,余故喜而为之。按白竹之有支谱也,始于前明崇祯己卯,我朝康熙己卯再修之,嘉庆己未三修之,咸丰己未四修之,及是五次修纂。然前四次之修,白竹与石濑合也,兹因石濑式微,无力任脯糒剞劂之费,故不得已,由合而分。当此之际,白竹以一村之力,幸举族协谋,筹此巨款,不数月而谱成。其中系世之本源,昭穆之远近,恩荣之覃被,祠庙之禋祀,坟瘗之阡原,艺文之津逮,遗轶之甄寻,直而不污,信而有征,盖有得乎史法矣。独是水木之本,非谱不明;支嫡之纪,非谱不叙;敬宗睦族之义,亦非谱不增。厥思自兹以往,愿我白竹同姓族众咸喻。古者宗谱相维遗意而使内外有别,长幼有序,有无相赒,患难相恤,毋以财失义,毋以忿废亲,将见世德作求,他日必有书之国史以为美谭者,此非独秀川之幸?抑我马冻之幸也!诗曰,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故卽以或外宗睦族,书之简端,俾我同姓诸君共勉焉。
峕
首士 敬惺 敬邹 敬咨 敬旸 敬咆 守栝 守惆 守? 守均 仁济 仁儆 仁侣 忠心 中华民国三十年洪岁辛巳冬月 谷旦(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重修族谱小引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孟子释之曰: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今者余族续修支谱,亦遵先祖先公之遗法也。夫追本穷源,吾族自十三世元刚祖开基,有子二:长宜启公,居石濑;次宜廸公,居白竹。向来二房合修,秩序分明,原见亲亲之仁,敬长之义,是以余等共襄斯举。鸠工之初,谆谆致意于石濑,仍欲同成一帙,联为一体,毋负先人同源共本之至意而石濑董事诸人,以人烟稀少,捐赀维艰,再四推辞,甘自外而不与。虽曰盛衰使然,然亦一修之稍间。暂焉相离,终可相合也。设彼族中有繁盛之日,人材辈出,克承先志,依然溯原竟委,敬其所尊,爱其所亲,无所不可。故就是修而定论,石濑自石濑,白竹自白竹,不得目为余等之过也。况斯举也,图谋有年,谘询族人,所见皆同。不于此时而修之,异日年愈久则谱愈坏,代愈远则事愈难。正名定分之大经,尊卑长幼之定理,稍有溷浊于其间,谁复任其责者。余等用不敢怠遑,虽有劳怨所不辞焉。亦谓本先正之遗意,以立心考旧谱之成法,以襄事。他宗他派从不与修者,不敢图私利增入其中,各房各支无线可传者,不敢逞私见妄行削除,要皆循我祖功宗德,源远流长之大。致参穆考证而续修之,庶几对若祖若宗在天之灵,而可少过也。后代子孙,绳绳蛰蛰,人文济济,有胜斯任者乎。伏惟后日视今,犹今视昔焉,则可矣。他如祖崱宗达世系不紊,昔先正文人重修,序引中已阐发而无遗,毋容赘述也,是为引。
峕
皇清宣统元年岁次己酉季春月上浣 谷旦
嗣孙 敬承 仁存 敬觯 笃 仁义 文铨 仁焕 守均 仁勇 仝修
帮理首事 本藻 笃透 敬冈 敬冕 守操 仁行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本支小宗世系序
世系何为而作也,古者有大宗小宗之分。大宗以奉始祖,百世不迁;小宗以祀一支,五世则祧。皆所以序昭穆,敦同气,由亲及疎,溯源寻流,虽至亿万支。分派衍而系出一本血脉自是相同也今世多攀援望族以为不如是不足以大其家声噫!崇韬拜汾阳,贻笑千古,何忍于蹈其辙也。吉郡之罗,本乎崱公。崱自豫章徙同江淘银塘,又自同江徙戡村,由戡村而㪚处,星罗碁布,不可胜纪,惟秀川最盛。秀川之谱,祖崱而宗达,分图十二。我基祖元刚公,为八图昱祖五世孙,世居南塘印冈。值宋季兵乱,始迁湴塘下之金盆形,见基址狭隘,不足以有为,乃徙官庄白竹塘,卒未能定。复寓于吉水六十一都石濑,子二:长宜启翁,号永祥,字天与;次宜廸翁,号永吉,字惟吉。永吉䝉故业住白竹,永祥绍新基寓石濑。石濑非公故居,以冢孙汉中公,为枫塘彭氏二室馆甥,而石濑系彭氏基址,遂借一枝以栖焉。已而人文炳蔚,开拓创造,后先振起。虽未闻有贵显而光先德,然说礼敦诗,蜚声黉序之士,世传弗替。由元迄今,石濑、白竹二公之子孙,振振相承,其间兴衰间或不一,而一线之绪不至沦落。穆之谱牒,班班可考,盖由我祖庆远而泽绵,积厚而流长也。家乘之载,先达代有所纪,但未经编次,未免溷淆难阅。至吾伯带水公始集而编之,使世次接联,丝粟了然,诚后人之金鉴,子孙之指南。自公及今,越六十年未有记载。余尝有志久之,所不敢遽任斯责者,盖有待也。奈何命途淹蹇,不能获一出头地,若再迟延,将文献残缺,昭穆之序且岌岌乎,不知其所以然矣。后卽有作者起几何不至与崇韬并讥乎。以故续旧牒而增入之,详其世次,录其品行,上以承吾伯之雅志,且以见修明之有人,而大宗小宗之分昭然不紊,虽至百千万世,而血脉自相同也,是为序。
峕
皇清康熙己卯岁闰七月上澣 谷旦
二十六世孙 希亮昭佐甫拜撰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韩国罗州罗氏族谱序
亲九族,史之所以赞尧;离九族,诰之所以戒汤也。夫以大尧之神圣而赞,莫先于亲族。旦以成汤之圣,敬而戒,犹存于离族,则五典之叙,九经之治,岂不本乎亲亲而推施哉?盖自生民肇判,有父子而后有兄弟。推而至于功缌、袒免,以及千百世之悠久,千万人之藩昌,而未尝不自吾祖先。一人身而分焉,则序其昭穆,明其奠系,以为不忘本底道。孟子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者也;程子所谓管摄天下人心,莫如収宗族者也;朱子所谓谱系明,然后孝悌之心油然而生也。凡世代之远近,氏族之亲疎,近之则不远,亲之则无疎者,然矣。文献未征之前,不可得以言也。旣征之后,则不得不以讲明焉。此吾姓◆之◆◆作也。然谱之作,始于景宗辛丑,再于纯祖壬辰矣。徃自庚戌春,大同修谱之议,复作各道诸宗响应,及其论议之际,或有携贰未克遂焉。惟以金公罗三派依旧合同,是第三回同谱也。事巨力绵,不能以怱卒告功。延拖七年,今日始完。同此谱者,八孝出恭,尽诚克敬,毋忘一本,书以百忍则九世同居,非专美于曲江之张,百口同爨,奚独盛于江州之陈?此皆在于具彛性者之所自,反不必陈腐赘疣,而第所信告者。书曰: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勉之,以逸休之德;戒之,以劳拙之伪。莫犯于志自满之科,而共致于咸和睦之域,则岂非谱吾族、明吾谱之大义欤?叹嗟而书之如右。
丁巳至月下浣 后孙:亮集谨书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罗州罗氏族谱序
人而有身,则必有祖。有祖则必有族,此天伦之常。而谱之所以作也,古之谱其族者,止于四世。后世普法渐广,罔有远迩,咸编一谱。或以汗漫病焉,余以为兴孝悌、务敦睦,不外乎此矣与。有欠略不愈于大同乎!窃惟吾谱,始于景宗辛丑,不可谓不久,自上将公以下逐派,编录不可谓不广,犹不能无详略。其后丁卯之泒谱,壬辰之大同,莫非克念克诚于证讹掇遗,而距今八十年于兹矣。间又泒谱之修润犹有所未尽,此诚吾罗氏修谱之不可以久旷,而亦不可不广日详也。徃在辛亥大同修谱之议始发,于是畿之内外、关之东西,㪚居诸宗,一辞咸应。明年,合单而议相矛盾不遑经始,越五年丙辰冬,咸与谋曰:金公罗三派,自辛丑所同,而今因关西之宗不可废。吾大同乃续三修,原之于辛丑以立其本,正之于丁卯以大其䂓,叅之于壬辰以致其详。凡例以纲之辨疑,以正之稽古,以证之增单而广之。于是乎,姓原之源益着,而宗支之别复明矣。阅一周年,乃告厥工。呜呼!子夏曰:四海兄弟。老苏曰,服尽路人,以兄弟视之,以路人可乎?以路人视之,以兄弟可乎?兄弟情也,路人势也,情者在我,势者在彼。以在我者推之,则一姓之内无徃而不兄弟也。以在彼者推之,则数代之下无徃而不路人也。各自反求而已,同吾谱者请择于斯二者。
岁在丁巳复月下浣 后孙:东铉谨序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序
明谱系而宗支别焉,宗法不可以不严;収宗族而昭穆序焉,名义不可以不正。如或止于审慎,则易迫而难齐;止于和同,则易漫而不正。要使严宽相济,而后尊宗収族之道备焉,则谱其难矣哉!噫!吾罗氏之谱,景宗辛丑药轩公讳斗,冬姶而䂓模严正,允为吾家谱之柯则,有非后生能言之人可及矣。至于纯祖壬辰德谷讳日丰公,与后山讳宪天谨惧齐讳喜厚公,仍为再修继述之道,详慎简重无遗憾于今日。其后各派泒谱间或修正,而每以不及谱合为欠。事在庚戌春,大同収族之义峻发,而事巨族大,议逐不一,故迁延未果。幸兹丙辰,叅奉琪汉氏与甲淳,甫更议诸宗曰:金堤公州罗州已为合单,则不可不三修乃已。遂设厅于松岘丙舍,而若其编校之役,门长老咸委不肖。故自愿浅劣,何敢担夯?然䂓例程序一遵前谱,新单则叅考旧乘,采其事实,漏或収之,讹或正之,使夫前日落落之宗,知有今日亲亲之谊。臆观吾谱者,庶几乎孝悌忠厚之心,自可油然而生矣。呜乎!世级愈久,则派流愈远,势也。然溯其源则一人之身也,虽分为千万人之蕃衍,至为千百世之悠久,其敢曰远而远之乎?窃念吾罗,自胜国至本朝,德业勋功、忠孝文章、史不绝书,世不乏人,莫非祖先积德累善之荫也。凡我诸宗,克绳其武,无忝所生,则尊宗収族之义,不外乎是谱云尔。
丁巳复阳节 不肖孙 焘佑敬题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旧序辛丑附序
吾先代土于罗,而显于世,尚矣。德厚而庆也,远于丽盖绵绵抵圣代始昌,七世祖直长府君,育五男,科其后属盖将半一邑矣。不幸兵燹也,谱不传。昔我族曾祖正郎宜素公,辑见闻略以为录,犹恨其欠详,而且后者无与焉。近再从叔斗冬甫有慨,于是考碑碣,谕宗族,以不肖㪚而闲,俾述其事。阅两岁,今始断手。其无征者仍旧,馀皆以碑为正,补八字某室某年某甲墓某原,庶有裨于后考。旣披帙而叹曰:苏明允之言曰,服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曰一人之身,分而至于路人者,势也。势,吾无如之何也?吾甞好其文而薄其为人,以为孔门之徒,且以海内为兄弟,况自一人而分之者耶!分而远,虽百千代,自祖先视之,则均是子孙,果可与路人等耶?苟自父而祖,自祖而曾,推而至于先代,又傍推而及于其裔,则一气之感,必有自不能已者。彼相视如路人无他不推焉已矣。其敢曰势而付之无如之何耶?吾欲斥其失雅矣,愿恨无文力以胜之。今于宗谱之成不能无感焉。吾云仍分泒世不满九,有能学公艺宜不离一室之内,其肯为明允之路之耶。虽然我之不路而人路焉,一之不路而十路焉,不欲路得乎?吾惧明允氏之将有以反我也!悲夫,览我谱者,能以推为心则幸矣。仍识之巅要,自警尔。
肃宗癸亥五月上浣
后孙通德郎前行成均馆学谕 晚成谨序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旧序辛丑
惟我罗氏,祖于上将军府君积德累仁,为湖之望族。逮至丽季始岐而为金堤,罗州泒各传十三、四世,于今又三百有馀年矣。不幸谱牒逸而无征,虽有后来所记者,而犹末免草略焉。顷在黑猪之岁,斗冬与再从侄故持平、晚成议之,遂愽访于州之诸族,因旧谱而增润之,第金堤泒远在未及合成一谱,常以是病之。乃今金堤诸族,亦加搜辑修送草谱,而又自金堤而分派者,㪚在于湖西之忠州、清州、畿甸之利川、高阳通津等地,于是乎驰书而取聚之,修正缮冩,分为上下两册子。而世代之次序,派流之近远,昭昭然皆在目中,岂非吾门之幸也耶。甞闻程子之言曰,管摄天下人心,収宗族厚风俗,是明谱系。凡我诸族,倘能尊祖敬宗,敦叙九族,以之兴孝悌、笃恩谊,则今此谱牒之成,未必无小补矣。但念转头之间,人事倐变,持平已作古人,未克相斯役,而独其弁首之文,至今可征。每一开卷,不能无存亡之戚也。今于讫功之日,略叙颠末如右尔。
肃宗癸未春正月甲子 后孙生员斗冬敬题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旧序壬辰
有谱也,所以详吾出,重宗统、推仁爱、懋敦睦之道,而而必修,而正之于族党,会和之日,欲其广术书籍、考订注录,以无派流,混淆世代,遗戾之患也。有谱之前,吾不知已。盖自辛丑修谱,迄于兹百十有二年,四五世未述之事也。徃在黄龙之岁,从兄学天氏与族侄炅甫,収议草谱,不幸未了。然志则盛矣,功亦多矣。于今二十有四载,门议更发合而为一,以修宗譄。则周公之制,重宗统,懋敦睦,百世而不废也。程子之言,管摄天下人心,収宗族、厚风俗,复明于今日矣。惟我宗族,敬尊祖宗,敦叙九族,以行孝悌,以守恩谊,无忝吾所自出焉。爰因旧谱之䂓,金堤公州罗州之泒间峡转书,而孝忠义烈之官衔,旌褒实录多在旧谱之后追改而增润之,世代几生甲某,享年几,室某氏,墓甘原随系収载。间有详略之不同,非但当时见闻之未逮,多仍各派草单之阙漏。跨有二年,乃成一谱,简帙繁多,分为七卷。是谱也,谱吾罗氏之族也。于吾身虽有亲疎,自祖先视之,均是子孙。以孝悌之道,敦睦之谊,起而勉焉,而以竢来裔云尔。
纯祖壬辰春正月壬寅 后孙宪天谨书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旧序壬辰
族以谱名普,合宗族之言也。谱之为义,湥且着矣。凡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人之有道也。有祖则必有孙,有孙则必有族,有族则必有谱。祖而有孙,犹物之有本末也。族而有谱,犹事之有终始也。盖世之谱,其族尚矣。始以明祖先之所自出,系以知子孙之所由生。以之収宗族,笃恩爱,陈世德,征文献,此有家之所以有谱也。书著恊和,时雍之治,而曰以亲九族。九族旣睦,然则族不可不亲也。礼云,先祖有美而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然则谱不可不明也。于戏!我始祖高丽上将军府君,积德累仁,开我后人,其发源湥矣,达支远矣。有如八卦祖于太极,万殊本于一元。自我一人之分而分,而至于繁。繁而至于远,远而至于疎。虽曰远矣,而有至近者,存焉。虽曰疎矣,而有至亲者,存焉。是以圣人亦不得已,制为礼法。服虽可尽,而情不可尽。其不可尽者,不可与尽者同尽。则凡我诸族,其必曰:尊祖敬宗、尚忠孝兴、礼让而已。我伯祖父故缮工奉事希音齐公,甞惓惓于修谱,搜辑吾一泒巾笥中,藏弆久矣。余承面命,识见謏寡,积年逡巡末克绍述。幸兹宗议,齐发声气相应,为吾罗之。罗旣出于一本元,不可分离。第辛丑之谱,略而古矣。丁卯之谱,偏而单矣。世代寝远,文献渐齾。有先于谱而未尽详载者,有后于谱而未及取录者。余以是慨焉,于是乎驰书远近,广开譄路,勤搜愽访,补缺证讹,以无一泒之未,尽于全谱。祥记其世德、讳号、生卒、官衔,配匹子孙及邱墓所在,传状碑志,又因而并附焉。上而百世之祖,下而九族之亲,一开卷而了然于目,孝悌之心油然而生,敦睦之谊蔼然而发。然则族谱之义,于补世教、厚民俗,未必无小补矣。昔王元美序谱曰,贤者以其微显不贤者,以其显微贤者,能贵其姓,非以姓贵我。上将公云,仍蕃衍燀爀,布濩东陆,世袭忠孝。或显而扬名,或隐而韫德,间有闻人久而不替,至今推之,为文献之姓。若我后承,诚能袭先人之训,趾先人之美,则不失其贵。姓不患其微显而继自,今有以茂才异行,名于世者,多出于吾族,则其效也,不必不自吾谱始也。苟视文具而不念其本,则何术乎?收族何益乎锓榟。呜乎,诸宗君子朂哉!无怠。
癸巳二月丁未 后孙 喜厚谨序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凡 例
一、是私谱也,而首以高丽及朝鲜年纪者,凡吾先世生卒官爵年代,欲有所考据也。
一、略叙姓原,使知得姓之梗槩,而贯乡尚革,依地志录之,依辛丑谱。
一、忠孝烈三纲,非但吾门之善行,是国家之褒扬,故依旧图载录也。
一、世系之首,姶祖单书一行,从辛丑谱旧例也。
一、旧谱先女后男者,明其所生之序,而今此先男后女者,重其传姓之绪也。
一、凡为人后者,略于本生之下,而详于所后之下者,所以重系体之綂也。
一、凡女孙必具姓名者,欲其别于本宗也,孙录止于二三世,而三世之后,如有闻人,以小注悬录也。
一、官衔资级,详于本宗而畧于外派者,示其本外之轻重也。
一、前有侧出之分,而今除庶字者同出一源,务尽敦厚之谊也。
一、各泒世系列录于横间六层,而于其末层则注书见某卷某张,于其上层则注书见某卷某张,以便其考阅也。
一、旧谱见漏者,亦皆収入,以终同源之谊也。
补例罗州戊戌谱叅照:
一、去辛酉年龙岗罗时镛与原州江华诸族刊谱,而于始祖讳下子业,业子天瑞安定泒、元瑞军威泒、文瑞罗州泒,事涉诬妄,按丽史恭愍王十九年庚戌,我太祖平东宁府,师还乏食,镇抚罗天瑞,得谷饷师,云我先祖后一世,令同正公七代孙寺正公,立勋事迹亦载辛禑七年辛酉。自恭愍庚戌距辛禑辛酉不过十二年,岂可以同代之人填补于七代上,失传处而分派哉?世人传罗业谓崔孤云聘翁,则孤云即新罗宪康王时人也。罗丽间年代相距亦为数百年,差谬如此,盖未知龙岗有何文献,致此诬妄,未得传信,还切慨惜兹以追卞。
一、金公罗三泒,各其㪚行。故今此大同以五行相生,列录于左,依例导行焉。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行列字
二十五世: 均。
二十六世: 钟。
二十七世: 洙。 :
二十八世: 荣。
二十九世: 熙。
三十世: 珏。
三十一世: 铎。
三十二世: 浩。
三十三世: 根。
三十四世: 炯。
三十五世: 重。
三十六世: 镕。
三十七世: 泰。
三十八世: 东。
三十九世: 熏。
四十世: 坤。
年纪
高丽恭愍王元年 壬辰 朝鲜开国以前四十年
辛禑元年 乙卯 朝鲜开国以前十七年
恭让王元年 己巳 朝鲜开国以前三年
朝鲜太祖康献大王元年 壬申 开国元年
定宗恭靖大王元年 已卯 开国八年
太宗恭定大王元年 辛巳 开国十年
世宗庄宪大王元年 已亥 开国二十八年
文宗恭顺大王元年 辛未 开国六十年
端宗恭懿大王元年 癸酉 开国六十二年
世祖惠庄大王元年 丙子 开国六十五年
睿宗㐮悼大王元年 己丑 开国七十八年
成宗康靖大王元年 庚寅 开国七十九年
燕山君元年 乙卯 开国百四年
中宗恭僖大王元年 丙寅 开国百十五年
仁宗荣靖大王元年 乙巳 开国百五十四年
明宗恭宪大王元年 丙午 开国百五十五年
宣祖昭敬大王元年 戊辰 开国百七十七年
光海君元年 己酉 开国二百十八年
仁祖宪文大王元年 癸亥 开国二百三十二年
孝宗宣文大王元年 庚寅 开国二百五十九年
显宗彰孝大王元年 庚子 开国二百六十九年
肃宗元孝大王元年 乙卯 开国二百八二四年
景宗宣孝大王元年 辛丑 开国三百三十年
英宗孝明大王元年 乙巳 开国三百三十四年
正宗英孝大王元年 丁酉 开国三百八十六年
纯祖成孝大王元年 辛酉 开国四百十年
宪宗哲孝大王元年 乙未 开国四百四十四年
哲宗英孝大王元年 庚戍 开国四百五十九年
太王元年 甲子 开国四百七十三年
光武元年 丁酉 开国五百六年
隆熙元年 丁未 开国五百十六年
姓原壬辰谱叅照
罗氏本伯益之裔,世为虞官。周时有大罗氏,事成王有功,封于罗,为楚附庸国,在汨上。为后楚屈氏所灭,仍为豫章罗氏。按地志,豫章郡属今江西,卽南昌府。屈氏事见《春秋左传》。
罗州罗氏本自豫章,来后有富监门卫上将军,见本朝姓原杂记。
附录辛丑
罗之罗有两族。其一本居平,今祖罗聪礼者是已。舆地胜览云,居平部曲在会津废县。会津本百济豆肹县,新罗改今名来属。高丽及本朝因之,居平之属于罗而始,贯罗州,吾宗族则有讳富公,高丽监门卫上将军,寔为始祖。古老传家世以艅艎,人祖地在涌珍洞,其处云锦城罗氏。旧谱有曰驾洛国,首露王后孙金宗礼为罗聪。礼云,与吾之罗同贯异源之别,尤有明焉。
贯乡沿革辛丑谱叅照
罗州本百济发罗郡,一云通义。新罗改锦山郡,一云锦城。按《东国通鉴》,新罗神文王五年丙戌,置州郡于百济地,以发罗州为郡。时百济之亡继二十七年,自神文王丙戌至孝恭王癸亥,卽二百十八年,罗季甄萱称后,百济尽有其地。未几,郡人附于泰封弓裔,弓裔命高丽太祖为精骑太监,帅舟师攻取,改今名。按《东国通监》,新罗孝弓王六年,甄萱十二年,弓裔十三年癸亥,丽祖攻取改名。自孝恭王癸亥,至高丽成宗乙未卽九十三年,高丽成宗十四年乙未,置节度使号镇海军,隶海阳道。成宗以罗州、光州、静州、升州、具州、潭州、朗州等州县为海阳道。显宗元年庚戌,避契丹南巡至州,留旬日。契丹师败退,王乃还都。九年戊午,升为牧。本朝因之。
谨按罗州邑志,艅艎居平两县,皆革属罗州。罗州之旧号本锦城,而仁祖以后罗州之号,数次降为锦城。故其时罗州罗氏,先世文字或称锦城。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武进罗氏重修宗谱序
我国经国民革命后,阀阈观念,封建色彩荡然无存。惟我国地方辽阔,丁口繁多,人民以农为生,大都聚族而居,藉族法以自治,辅助政治之不逮。赖宗祠而辟校舍,教育子孙,泽垂后世。作谱牒以纪载系统,分源流别尊卑,明礼义寓褒贬。统计有本,查考有证,信为社会实录,此皆氏族之长未可废也。现虽唯物主义洪流,东亚氏族制度有动摇之势。然衡诸国情民俗,宗祠与谱牒均应保存之,修整之,是以国家胜利后,各姓无不提倡重修谱牒为亟务也。武进罗氏自清光绪辛丑年修谱,迄今四十有七载。在此时期之中,世事变幻最剧,沧桑迭经。族长长林,分长金大,与腊根、纪南金书,昉大宝、学仁、大祥、荣林、竹轩、学元、炳南诸君倡议,重修族谱。阖族相应,修辑数月,行将告竣,咸请翔远世兄作序于谱端。翔远世兄因忙于教职,无暇握管,转请序于余。余观罗氏宗谱,中古时代,原为豫章望族,人文蔚然,代多英贤。现居罗家塘者,肇始于阙公。祖上由宋室南渡后,先迁于金坛。其间虽不详尽,大致原委可征。其分支者,有丹阳脚板头杨树塘,以及镇江南门罗湾山里等处。洪杨之乱,死于非命,户口灭绝者甚多。此次世界大战,乡土沦陷,逃难后方为都,归来无恙,殊为幸慰。查民国以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足以纪述者,不乏其人,诚可嘉也。所惜者明万历以降,迭次修谱未有族人主笔,不无遗憾。然罗氏谱君能当此烽烟未靖,经济恐慌、物价飞腾、斗米十万元之际,不畏艰险、整理族规、兴修谱牒以维持,固有道德而挽救乱世人心,颇足称焉。兹当大功告成,罗氏合族均欢欣鼓舞,有以承先启后必也。绵衍无疆,繁昌可卜。余适逢其盛,与有荣焉,是为序。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之吉
国立江苏医学院毕业生丹阳胡守仁谨撰于无锡孔庙东庑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漳湖岭罗氏家谱序
湘阴,古罗旧地,卽我族得姓受氏之始。湘阴老谱,明季毁于兵燹。余畴曩所闻见,由湘迁平江者,有书锦桥老谱;由湘迁南昌者,有报本堂老谱;由南昌迁吉水者,又有念庵公吉安老谱。自匡正公受封于罗,以后皆班班可考。究之年代世系,往往彼此各殊,大都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前此数百年已难确指,矧后乎此者哉。我族始祖东泉公,吉安名孝廉。明嘉靖间来游湘城,寓虎亭庵。邑志流寓传所载,罗公宽四是也。景其山川人物,慨然于根本之地,遂家于湘。至四派祖安伯、汉澄二公,始迁西乡武脑洲,地滨大江。国初戎马仓皇,不得已为浮家泛宅,寇至仅以身免,先人手泽荡然无存。自是而荆塘,而汾湖洲,而漳湖岭,始奠攸居。尔时大难初平,残喘甫息,故于谱牒未暇以详。然同堂子姓,尚可指数也。乾隆初,堂叔祖存齐公始彚各房支派,以贻族众,意良厚矣。而始祖以前,仅出于先人口授,生卒字号多不可考,文派以后又皆齿录未登。迄今百馀年,子姓日繁,迁徙不一,向之可指数者,星罗碁布,支分派别矣。先年伯兄琼圃、季弟寿峰,屡议纂修谱牒,以联一本之亲未果,而皆齐志以没。今春古香仕杰慎徽叔,紏各房族众倡议纂修,嘱余董其事。余老且病,精力就衰,回忆少壮时所得于听闻、覩记,及弟兄聚首、风雨联床,参酌考订者,几如梦寐。恐负族众谆谆见委之意,爰进胞侄、相堂侄定衡而谓曰:谱以敬宗收族,卽以信今传后也与。其远而艰稽,不若近而可考。且古有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之义,汝其由迁湘以后谨序本宗,毋攀援、毋附会、毋遗弃疏贱、毋滥引同宗,则续谱之修,虽不必如乎江南昌吉安诸谱之旁搜远绍,而幸荷国家休养之泽,祖宗忠厚之贻,将来子姓之流传,自有与湘水湘山并永者矣。汝两人其代余劳,举先人所有志未逮者,起而任之,矢公矢慎,勒成一书,岂非职分应尔之事哉?岂非垂裕后昆之礼哉?愿勉㫋毋忽。
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年)乙卯岁季秋月旣望
十派嗣孙 太章星阶甫谨撰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
续修序
尝见吾邑同姓之谱,其原原本本,意在征实者,有之否?则率援前代之遥遥华胄,扬丽铺张,附会成编,以餙观听。究于信今传后之家乘,鲜有当。我族咸丰初始创修谱牒,溯前明宽四公由江右来湘,越大清定鼎,一脉流传,绝无穿凿附会。特湘邑老谱,明季毁于兵燹。国初流寇未除,沿湘一带不堪骚扰,先人未暇及此。澄清后属稿未梓,日久复多㪚轶,创修綦难,故于咸丰四年,先父午芙公纠族商议,搜录遣稿,参酌考度,兼采同姓诸谱中之图考古迹,撮录简端,并将自明迄清,祖墓山地及列祖与各支之子姓公私墓山,一律图列。至齿录世系,自前五代起,并各公之子姓,分缀各支世系,图内编诸齿录之首,以便稽查。此次族之纂修,与凡有职事者,不知费几许心血。寒暑再更始观厥成。原议三十年后续修,兹已踰年矣。亟应竭蹶图之。所有凡例文约墓图齿录,旧者仍之,新者益之,务无遣漏舛错,总以信今传后为要。矢慎矢勤,两易岁华,其事乃竣。良非易也。后乎此者,踵而行之,修而明之,是所望于族之贤能焉,是为序。
时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季冬月谷旦
十二派 彝典字㪟甫谨撰 (豫章66世湖北监利罗长青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