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明宅原座落在呈坎村中街,建于明嘉靖年间,为罕见的三层砖木结构楼房,相传为万历年间的大夫罗应鹤家住宅,凹形平面,净宽12米,深7.85米,由于缺少辅助用房,故推测为大宅的局部,硬山屋顶。
|
图 15 罗小明宅 |
主入口设在北侧廊下,板门,面层用斜方磨砖满铺,圆头钉固定,内侧用条形铁皮加固。次入口在东侧,底层平面宽5间,堂三间,减柱做法,楼梯设在大师壁后,单跑至二楼,再转90度单跑至三楼,底层堂高4米,月梁,雀替,再加上减柱,显得颇有气魂。两侧卧室采用抬高室内地坪的手法,使净空比堂减少0.4米,朝天井一面开柳条形窗,窗外有小型栏杆,造型简朴,它不但可供人观赏,而且遮挡视线,提高卧室的私密性。二层高2.8变,楼上厢房采用方格窗,三面固定,中间敞空。三层高2.4米,穿斗式梁架檐口采用二跳插拱承重。底层减柱,而且上下柱不对齐,这种作法为明代住宅中典型。底层明次间檐柱梭状,承重及主梁为月梁形,梁柱接榫处的雀替,雕刻精美,琢成镂空的鲤鱼吐水卷浪花形。
参观完潜口民居博物馆,已经是下午三点钟,据人介绍说往山里走,有呈坎村,那里古老的民居更多,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祠堂----宝纶阁,值得一游。我有些心动,但囊中羞涩,口袋中只剩二十元钱,而且这一进山,下午四点后就没有出来的车子了,那么必须留宿村中。我犹豫了一会,下定决心去呈坎一游,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是一步吧!路边等了很久,也不见去呈坎的车,因为呈坎村位于路尽端,车子很少。时值盛夏,骄阳似火,沥青马路上热气蒸腾,而稻田里仍有农人们忙碌。我有些等不急了,便朝山里走去,马路晒得极烫,凉鞋踏上去都觉得烫。而且中午在潜口只草草吃了几个包子,几块西瓜,现在更口渴难忍,于是找到路旁一村民家讨水。家里只有一个十四岁的小男孩,他了解了我的意图,也不吱声,只拿了一支瓢给我,示意我去厨房打水。
|
图 18 |
我从缸里舀了一瓢水,喝个痛快,暑意顿消,谢过小主人,便又踏上行路。好在不一会碰上一运砖的拖拉机去呈坎方向,便搭乘前往,路很难走,因为是土路,而且随山势曲折颠波,左转右拐,两旁青山相对,地势显酸。终于车子到达了呈坎,一下车便望见一条溪水沿村而过,儿童们在不深的水中嬉戏冲凉。我也无暇观赏,径直奔向宝纶阁,恐怕天晚人家下班便白来一趟。
|
图 20 |
好个宝纶阁,仅仅是个祠堂,却气宇不凡,粉墙高耸,屋厦俨然,不亚于衙门王府之气派。祠堂坐西向东,面向溪水,堂北面是一个广场,人们叫作龙王坦。宝纶阁其实并不是呈坎的总祠堂,也称不上房祠,而只是所谓前罗支祠,村里人称其为新祠堂。因为呈坎的始祖为兄弟二人,各据山前山后成家立业,繁衍子孙。前罗系第一支血脉。有前罗家庙作为房祠村人称老祠堂。明代嘉靖间,21世祖罗洁宗主持创建东舒祠即现在的宝纶阁,以祭祀前罗后裔13世祖罗东舒。罗东舒名荥祖,字仁甫,号东舒,宋末元初学者。元初他屡召不仕,以处士隐居终身。
|
图 19 |
罗氏后裔对他敬如孔子,隘号"贞靖",所以宝纶阁原只是一所私祠,故原为"贞靖祠"。万历年间的二十二世,罗应鹤主持扩建。祠堂按文庙建筑格局兴建。所以这座祠堂非一般乡祠堂能比,空间敞阔,殿宇俨然,气度不凡,令人惊奇的是这种规模巨构在封建王朝大有纂越之嫌而能完好至今。想来,这座大宗祠无论在徽州,既便是江南甚至全国也堪称"祠堂之冠"了。现在宝纶阁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九一年由国家投资及美国人安思远先生投资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缮。
|
图 21 |
首先,我们经过一个卷洞门,来到祠堂与大照壁形成的院落,这里是下马落轿之处,靠壁放着几个硕大的上马石,祠堂头门为棂星门,五间六柱,六柱冲天,顶端各踞石狮一个,明间六扇落地木栅栏,形制古朴,次间,梢间栅栏各四扇,普折枋上出三跳枫拱,明间两朵隔间斗拱,次间一朵。柱身上各插枫拱,一同承托檐枋。斗拱间拱眼板位置设空透的斜方格木栅,以防鸟雀巢居。过棂星门,为一狭长天井,左右端倚墙各一个廨亭,亭内有碑,刻祠堂和建祠考工记。二道仪门,大门三间,左右两庑各两间,所以仪门共七间,25.51米,脊高9.5米,外立面石柱八根,上承冬瓜梁,梁上承徽州典型的元宝斗。仪门正门两侧有抱鼓石,门槛两侧墙脚皆作须弥座式,石雕考究。仪门后进,门开间五间,左右各一间庑房。过仪门,即至享堂前方形院落。正中为4.77米,宽长16米的通道,两侧为左右丹中植金桂,紫薇。
|
图 22 |
院子左右即两厢。两厢及享堂前环廊竖立青石栏板,共38块,有的还雕有龙戏灵芝,有的刻奇花异草。享堂五开间,进深22.6米,开间25.83米,脊高13.6米,六柱并列,正立面为六根石柱,其余为木柱,方砖梁架构件粗壮,冬瓜梁端以丁头拱承托,梁上置简化荷花手盘斗,上置蜀柱,整个构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进深三间,各有坡屋吊顶天花,铺扁椽望砖,正中三开间木壁装修,正中悬扁"彝伦修叙"。
享堂后为又一狭天井,后为地坪升高的巍峨飞扬的寝殿---宝纶阁,后进寝殿高于前进享堂的作法,我们在棠樾敦和堂,清懿堂皆有所见。从享堂至寝堂可由左中右五道七级分阶。寝殿崇阁2层,脊高16米,进深10米,开间29.6米,12柱并列,中间九间左右楼梯间各一共十一开间,想来十一开间的建筑皇家建筑也极罕见,仅知陵恩殿十一开间,皇帝的太和殿也仅九间,所以此殿如此型制大有僭越之嫌。走廊前沿和5道阶梯两边的青石板精雕细琢,笔触细腻,疏密有致。前檐廊轩梁以鲤鱼吐水雀替两端承托,其上架两荷瓣平盘斗,立两葵花瓣童柱,上承园栌头,一斗三升承托轩桁,三幅云,铺罗锅椽,形成船蓬轩。
|
图 16 |
抱梁云位置雕刻精美的花瓣,廊枋亦为冬瓜梁状,两端承以鲤鱼吐水雀替。比较华丽的是廊枋两端"梁眉"处也刻上五朵水纹。廊枋上,承托云水纹驼峰和一斗三升而廊柱下部为石柱,上面插木柱,木柱出插拱与隔间斗拱,一道承托柱头枋与普柏枋,普柏枋上坐三跳七踩枫拱承托檐口。寝殿中间为五架梁由丁头插拱承托,拱眼雕一朵卷云,梁上立荷叶瓣平盘斗与童柱,童柱上承金桁,下部出插拱分别承托纵向。三架梁与单步梁和横向额枋。横向额枋上架五踩斗拱与金桁相联系。脊桁两侧出卷云。山面为山柱穿斗结构,令人称叹的还有梁枋上雅致的包袱皮彩画。虽然日久褪色,但仍是纹彩雅素,使整个殿堂棚壁生辉。寝堂的后部是圣龛,供奉各位祖先牌位。宝纶阁寝殿二层从两侧楼梯间可上,正面为一长溜明式木阁栅窗,柱上出两跳五踩斗斗拱承挑檐檩,正中悬"宝纶阁";。
|
图 23 |
寝殿前天井右侧有小门通另一小规模祠堂,原来是女祠,供奉各位第孝慈善的女祖宗,这种男女祠并排的制度未曾见过。棠樾的女祠与男祠是分开的各在街的一侧,相距一段距离。
纵观整组祠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结构复杂,风格独特,建筑技术高超精湛,石、砖、木雕刻集于一身,玲珑剔透,融古、雅、美、大于一体,颇有庙堂之气,详详有古家之风。这座东舒祠被誉为江南无双,全国罕有,实不为过。
|
图 03-1 |
在宝纶阁内,我见到了呈坎罗氏三十三代裔,罗会定老先生,他在呈坎文管站任职。罗先生博学多识,对于呈坎的历史,地理,人文了如指掌,每次全国各地的学者友人来参观都是他亲自介绍,绘声绘色。罗先生得知我是上海来的穷学生,不仅免了我参观券,还奉送了许多关于呈坎的文字资料,其中有罗先生在各大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文采非常好,而且专业术语用的十分恰当,旁征博引,很有见识。
|
图 24 |
呈坎村的历史要上溯至唐末,罗氏族谱"云"罗隐云系江南昌府人,洞明文学地理,唐末之乱,履弃家产遍择里居,至歙亚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山水缭绕,风景中和,遂筑室居焉。罗氏初至龙溪,其时,地形为一溪水〔即浴川〕沿山脚而流,因此限制了背山面水的村基地,而且原水形对村落呈冲射状,〔见绿色虚线,即原水流规迹〕,风水上不为不古,所以罗氏祖发筑石坝改变溪流方向,使溪水偏向东,而后弯而向西,护大了村基,而且原冲射状水形改为冠希水或日腰带水,风水上变成了大去。呈坎村名即因此水从北而来,绕村而过,正北为坎为,村名是为呈坎。南宋后,江南经济腾飞,徽州亦人文雀起古驿道从徽州府经呈坎东,跨隆兴桥去,黔县,祁门入江西,所以呈坎古时位于交通要道,在经济,人文上都利于发展,故而历代名人辈出。如果高宗年间的八尧罗汝辑宫至吏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十三尧罗尧猗,官至国子监祭经,二十二尧罗应鹤户部左侍郎,中科学入任者多达百人。明代制墨大师罗小华也出于呈坎。 从呈坎的选择布局来看,是比较典型的背山面水,前有案山,朝山,腰带水,后有来龙。村落部局以前罗支祠,后罗支祠,东舒祠等各支祠堂以及长春社等公共建筑为核心,住宅围绕各个核心聚集布置,所以整个村落如同分子一般有序,因为内部的血缘宗族联系,呈现出这种外在的布局形式。村中前中后三条南北向直街平行于浴川,99条小巷纵横交错,形成布局灵活适宜的民居街坊。而3条水圳引浴川水从北向南流经全村,把生活,消防用水送到各家各户。在村南水圳交汇一处,罗氏建起水碓,用水力加工粮食。村子的下游水口建石拱桥,和石堤,一方面联系与田野的交通,保护农田,村庄,同时又形成对去水的关锁。丰富了水口园林的景致。关于呈坎的历史与聚落环境,罗氏三十三代孙罗会炜用他做的一首律待作了精确优美的概括。全诗如下:
三国鼎分后,孙吴百姓移 吕家先辟地,金氏继锄畦 唐代豫章客,文昌文献楼 躬耕大干断,落户泷川西 二世儿孙衍,弟兄分斧炊 罗宗前后族,劳燕各分飞 出仕经商去,年终行客归 楼台村上起,祠庙林头羁 年复一年过,兵荒马乱饥 摧残几达半,今仅保鲜口 林头宝纶阁,东瞰浴川漪 北倚葛山村,三层干丈织 石栋龙凤舞,丹桂金银凝 匾额光茫显,明儒手笔挥 钟英街道侧,历代大楼遗 石柱厅堂内,螺旋高耸梯 读书幽雅处,首善儒宗宜 斋静窗明亮,文人争赋诗 院深多进士,鹤老女儿闺 娇小珑玲透,楼亭如布棋 井泉清见底,饮夏摧炎威 一洞新桥下,红梅两坝窥 长春炼丹处,炉迹尚无泥 幽谷严嵩居,栽松作绿癖 古村招远近,满目放生辉 建筑工程大,五洲人士知 山青水秀画,锦上绣花枝 高树千年在,逢春点点萋 风光无限好,堪誉旅游基 览罢黄山景,回头且正履
|
|
|
图 26 |
|
图 25 |
当时参观完宝纶阁,天色已晚,这个偏僻的小村已没有车子出山了,我也只好就宿一夜,明日回程。于是下榻一人家,食宿共十元。当日傍晚,趿主人家的凉鞋,借了毛巾,肥皂去氵众川小浴一番。水流虽浅仅及膝,而稍有湍急,河底卵石光滑,水清见底。我索性脱了衣衫,穿着短裤,一下躺在浅浅的溪水中,清凉的溪水先抚过我的肩头,而后顺着身体滑过,十分的惬意。我眼开双眼望着兰天中飘过的淡淡白云,耳畔充满哗哗的流水声,静静地体味这份放浪形骸的滋味。 夜晚,一人独坐平屋之上,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山村夜景,恰值明月如轮,清辉遍野,远山还能见得隐隐的轮廓,村落沉静,点点灯光如豆。 翌日,仍不舍离去,又去宝纶阁向罗先生讨教,并向沈家成先生借得一卷富士彩卷,如愿以偿地拍了一些街景。并迅速攀上氵众川对面,村南的田丘,拍了村落的鸟瞰。而后在村中穿梭,街巷纵横弯曲,如同迷宫,多次误入迷途,总是转几圈老回到原处,令人又急又笑,正当茫然之季,急听有人喊名,好声惊奇,这地怎会碰见熟人。寻声望去,原来是罗先生站在家门旁向我招呼。原来时已中午,罗先生便邀我入内,款待了我,无功受禄,受宠若惊,罗先生才思敏捷,滔滔不绝,向我介绍家世和本地人文,望着屋外的一席席稻谷,三面石墙,绿竹,粉墙青瓦,不禁吟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敞铺,把酒活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吃过午饭,我于是告辞罗氏一家,踏上归途,此时口袋中只剩五元钱,先乘机动三轮至岩寺,买了一支冰棍就刚好剩两块钱。正好买车票回歙县县城。下午五点左右,终于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新安宾馆。同学们都调笑说,以为昨晚我遇了绑架,一夜未归。我于是告诉了我的行程,并建议他们一游,不过后来,他们似乎没有一人去过潜口,更不用说呈坎了。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