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适生祠碑记
发布时间:2005-10-16
[[center]][[image1]][[/center]]
《罗君生祠记》碑文
罗君之为江都,以诚心为主。耻言钩距惠文之事。凡民背讼,曲直径决于前,以不属吏讳误。若小过,辄诲谕遐去。视鳏寡孤独之有失其所者,如己致焉。黎明视事,入夜犹不巳。或讥其太劳,君曰:“与其委成于吏,民有不尽之情,孰若劳人之耳目哉。”居数月,政化大行。民知其长者,不忍欺。始之,讼益少。君乃出行诸郊,所过召其耆老,问以疾苦及所愿欲而不得者,为罢行之。始复大石潮,改名元丰。广裹数百步,溉田千有余顷,是岁大积,亩收实倍于远近。自陈愿复陵塘沟渠之利者,相属君,一切听许。亲至其地与之经,始筑大堤以却潮之患,蔬泽水而注诸江,凡水利之兴复者五十有五,溉田六千顷。而筑之以课种者亦八十五万有奇,徒其治于东南爽垲之地,为屋数百栋,以其诉财,新驿堠亭,馆之在境者。又颇出私钱营药利,以给疾病之民,所经之不可胜计。岁中乾溢,有祷群祠,雨 辄应。如响世益,为神其享之。岁满代去,民思之不巳,乃聚而谋曰:我民之德,罗君至矣,顾无以自效,闻古有召伯者,善治民,民追思之至,不忍伐其所憩这棠。又有谢公者,亦其流也。尝于斯城北筑埭,后人因名其埭为召埭。今埭实在江都之北境,盖即其地堂,西罗君之像而祠之,于慰吾民。且曰:使罗君之名与召,谢共传而不朽,不亦可乎?众曰:善。于是即召埭之东,法华寺,置生祠焉。罗君名适,字正之。台州宁海人。学术有本,未通于世故,风节凛然,国仕也。尝再被召见,皆以不合罢归。其莅官行己,所可书者甚有书。在江都者以为生祠云。 宋进士 国史院编修 高邮 秦观撰
北宋元丰年间,在江都邵伯镇东建起了一座庄严肃穆的生祠,祠内镌刻着江都县令罗适的绘像,著名文学家秦少游撰写的《罗君生祠记》勒石祠壁。
根据碑文推算,这座石碑,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石碑上镌刻的是《罗君生祠记》,文末落款"淮海居士高沙秦观撰"。罗君名适,字正之,台州海宁人,北宋年间,曾任江都县令,颇有政绩,老百姓非常感激他,"于是即邵伯之东法寺置生祠焉"。所谓"生祠",是为活着的人立的祠庙。秦观(1049-1100),字少游,高沙(即高邮)人,北宋后期著名文学家,他写作《罗君生祠记》,并被勒之于石,当在"生祠"新立或未废之时。由此推之,这座石碑的历史至今至少已有九百年。
这座石碑它的价值不仅在年深月久,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古代官吏的生平业绩。在江都任职期间,罗适勤于政事,体恤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好事。他"黎明视事,入夜犹不已",凡有诉讼,都亲自过问,作出裁决,并以教育为主;对鳏寡孤独、生活无依的人,尤为关切,常常自己出钱,置办药剂,求助缺医少药的贫苦百姓;他经常走出衙门,寻访年长者,了解民情及政事得失,尽量满足百姓的意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以点带面,引导和帮助百姓兴建水利,发展生产,"筑大堤以却潮之患,疏潦而注诸江,凡水利之兴复者五十又五,溉田六千顷",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作为一个封建官吏,能这样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事,实属不易,难能可贵。
像罗适这样心里想着百姓的正直之士,在当时的官场上往往是要碰壁的。正如碑文所说:"(罗适)尝再被召见,皆以不合罢归"。但老百姓最明白,他们心中有杆秤;也是最善良,他们知恩图报。虽在罗适离职之后,仍为他建立"生祠""画罗君之像而祠之",把他与历史的召伯、谢安相提并论,要使"罗君之名,与召、谢共传不朽"。岁月悠悠,几经沧桑,当年的法华寺,早已荡然无存,但镌刻《罗君生祠记》的石碑,却历经劫难,保存至今,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这还是一块变通的石碑,而是竖立在老百姓心上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