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罗氏源流
发布时间:2004-11-27
罗氏出于重黎,为黄帝司徒,曰祝融氏,以火施化,号曰赤帝,听□州之鸣鸟,以作乐歌,生都于□,终葬于衡山之阳,融曾孙瑶庐,为颛顼后,土能平九州辨土地之宜,以教后世兆民祀之,以配社稷,本礹姓,周初封□于罗,为国后因此为氏。至春秋时,罗为小国,迨至襄阳之宜城,徙荆州之枝江。周末徙长沙,秦武陵令罗君用督运官铁,溺于洞庭,其女与弟寻尸不获,俱赴水殁。乡人感其义,于长沙城东故址建祠以祀焉。君用遗孤子讳珠,字怀汉,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奉命守九江郡,因郡人张交献地,遂与灌婴侯筑城,环有十里许,辟六门,告成遂家焉,是豫章之始矣。珠有宏才钜略,智识超群,督运粮饷,靖秦暴之奸党,灌侯特奏起为参军知政,节制诸镇,遂拜相国大司农,赋税宽平,国用优给。至惠帝时,以直道不容,出守九江,民亟趋之,七民避诸吕之乱,遂隐西山洪崖焉。生子六,凡系豫章罗氏皆其后也。递至罗瑭,手植罗汉松、罗汉柏,曰柏林罗氏。吾支远祖,晋授桓温别驾,号湘中琳琅,藻思荆楚,讳含,字君章,历代以来,公卿将相后先继美,甲第联绵,上下重光者,皆有实录可证。虽旧谱未察及此,而吾人穷流溯源,幸得原委,则纂入谱中,庶使后世子孙知我罗氏所从出也,不揣谫陋用赘序末。
时“光绪”贰(1876)年岁次丙子天中节后五日十世宗子溥村谨志
(译文)
我们罗姓原本为南方重黎族的后代,到黄帝时罗姓为黄帝的司徒官,掌管国家土地和教化民众,负责征集民。祖上实际是炎帝后代,炎帝也叫祝融,因为从他开始人才学会用火,所以炎帝祝融也叫赤帝。赤帝在奄州听到鸟鸣受到启发作了乐曲,长大以后就以曾这个地方做国都,他死了以后葬在湖南衡山的南边。祝融的重孙名叫瑶卢,任五帝之一颛顼帝的后土官职。后土善于整理土地,能辨别土地适宜种植那种农作物,所以后世人民敬重他,并专为他设建祠堂加以祭祀。把他的像画在国家的庙里供奉。罗姓本来姓云,周代初年把云姓封到曾这个地方(曾就是现在河南省的柘城县一带),国名就叫罗,后来以国名为姓,这就是罗姓的来历。到春秋时期,罗国仍是一个小国。后来罗姓人又迁到湖北襄阳,宜城一带。再后来又迁到荆州,枝江一带,周代未年又迁到湖南长沙。秦代时,罗姓人居住的地方属武陵郡管辖,罗姓的祖上有个名叫用的人,负责为国家督运铁器,不幸淹死在洞庭湖中。用的女儿和弟弟在湖中寻找用的尸体,但没有找到。悲痛万分就投水自杀。附近的百姓感动他(她)们的义死,在长沙老城建了座祠堂,祭祀用,用的女儿和弟弟。用的孩子名叫罗珠,字怀汉,长大后在汉高祖刘邦时做官,职务为治粟内史,负责管理粮食货物。级别属当时九卿之一,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长。他奉皇上之命守九江郡。九江郡有个人名叫张交,献给政府一大片土地。罗珠就协助当时的汉代大臣颖阴侯灌婴在这片土地上筑城。城墙周长有十里多长,城边开有六道城门,城修成后,罗珠就带全家住进城里。这座城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城的前身。罗珠很有才能,智略超群,负责督运军需粮饷当时天下初定,秦国的余党作乱,罗珠由于平定叛乱有功,颖阴侯灌婴就奏请朝廷,提拔罗珠为参军,从政参预军政事务,节制各路兵马。后来提拔为农业部长。罗珠执政时轻徭薄赋,国库充足。刘邦死后,刘邦的儿子汉惠帝执政,罗珠由于太正直,遭到朝廷中一部份人的反对,就离开南昌到九江郡作官。南昌有百姓追随着他,竟有十分之七把家迁到九江。后来,刘邦的妻子皇后吕雉串通娘家的人阴谋篡夺国家政权,朝野大乱,罗珠就弃官隐居九江郡西山洪崖这个地方。罗珠有六个孩子,凡是南昌一带姓罗的人,都是罗珠的后代,到了罗瑭这一代,由于他亲自种植了一片罗汉松,罗汉柏,当时的人又称罗姓人为柏林罗氏。我们这一支的远祖在晋代曾被授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别驾一职,当刺史巡视辖地时,常随驿车随行。当时号为湖南湖北的一块美玉,他的文章才思在湖南湖北声名远播。这位远祖名罗含,字君章。罗姓一族自古以来公卿将相层出不穷,考中进士,举人,秀才的人从未断绝,历史上都有实录可证。虽然原有的家谱并未收录,然而我们查阅历史也有幸能得到一些资科,故而把这些也写入家谱中,使后代子孙对罗姓家族多一些了解,我不顾及学问的浅薄,罗哩罗嗦地写了这么多,补缀在原序后。
时在光绪二年这一年是鼠年(公元一八七六年)五月初十日,十世罗氏后代溥村恭书
注:天中节即五月初五日,俗称端午节。
选录《郑州柏林堂罗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