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序跋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谱序跋叙

金田官冲罗氏五修族谱序

  发布时间:2007-11-12

 


昔文正公曾国藩言:“一氏族中,仅知近祖数代,而不知所出,是谓忘祖。即知发源之祖,而不能记一本之裔,是谓忘族。”谱牒系统地记载着一个氏族的源流及其子孙的繁衍发展,是其后裔寻根问祖、敬宗睦族的重要典籍。唯有修谱,方可不致忘祖、忘族。
罗氏一族,郡名豫章,堂号琳琅。溯其源流,肇自祝融。西周之时,祝融后裔郐受封于罗,称罗国。春秋间,由于国力弱小,遭楚所灭,国人即以罗为姓。传至秦代,罗君用为武陵郡守。他有个儿子罗珠,字怀汉,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奉守九江郡,筑室豫章沟。珠很有才略,功绩卓著,后升为参军知政,官拜相国大司农。至惠帝时,因直谏不容,复出守九江郡。七年(前188),为避诸吕之乱,退隐西山洪岩,结草为庐,托迹仙游。殁于景帝后元二年(前142),享寿九十岁,被尊为罗氏鼻祖。其子孙散居江西各府。湖南各支脉乃至全国罗氏,多以珠公为始祖。
湘乡琳琅堂罗氏系由江西迁来。明洪武年间,湖湘遭受兵劫,人烟稀少,田园荒芜,大批江西移民充实湘乡。我族纪世一代祖平康公,讳幼初,豫章罗氏珠公第三十五世,系后唐进士颖公第四子,居江西高安县。其后裔先后有四十一支迁来湘邑(包括今湘乡市、双峰县、娄底市娄星区及涟源市、韶山区部分地区),我金田官冲罗氏即属于其中之一。迁湘始祖承珊公为平康公第十八世,字游三,配熊氏,生子誉福,于明嘉靖年间偕弟承宝、侄誉图,从江西迁居湘乡永丰,“先创金田,继立官冲”。在官冲老屋居住期间,承珊公继娶龙氏,生子五。其四子誉氛公配彭氏,生子三:世祖、世通、世内,即大、二、三房;另承宝公次子嘉宾亦有后嗣,此乃当今金田官冲罗氏的四大支脉。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乘。迁湘琳琅堂罗氏族谱,始修于前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玉宾、灿之两公首修《石门支谱》;雍正元年(1723),誉氛公大房、平康公第二十三代孙兴鹏公修《官冲支谱》。乾隆三十五年(1770),文治、经叙、允愚三公欲联络迁湘四十一支合修罗氏族谱。越六年,仅汇合城南、泉塘、罗人湾、石门、金田官冲五支,遂成豫章琳琅《罗氏续修族谱》。道光二年(1822),福至公继志续修,谓二修之谱。同治十一年(1872),岳丞、佐廷、国材、复园、文甫、耀南、良臣诸先辈纠众三修,再成《罗氏续修族谱》。至民国元年(1912),族举会桃、会仙主修,时焱、时霖协修,才再次修成豫章琳琅《罗氏四修族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谱牒曾作“封建”与“四旧”被破除。经多年搜寻,我族仅残存几本续修谱与凑齐一套四修谱。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敬宗尊祖修谱之风方日益盛行,我与全明、宇明、时英等房弟念祖思亲,多次商议修谱事宜。觉吾族四修谱距今已近百年,再不尽快五修,将有导致祖脉中断、族众泛散之可能。我们的提议得到了全族的拥护,吉恒、新常等人虽然年高,亦表示要尽力而为。在倡修之时,我们又想五修族谱新的迁湘支派是难以联合,然先贤已联合的五支总要不再拆散。但经过几年联络,始终尚未达成共识。至今年春夏之际,我金田官冲房方正式议决率先续修房谱,待其他几房续修时再合成全族之谱。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文化遗产,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五修族谱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体例上既承袭老谱传统,又与时俱进,将过去竖排老版改为横排新版,且从第三十代时字辈起横陈支脉,纵列世系。还从有利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出发,破除男尊女卑封建传统观念,将女性作为传宗接代人。本届五修虽为房谱续修,为使后代不忘祖、不忘族,除将续修和四修谱序、跋、像赞、传记、坟墓图等内容全部录载外,还新增了一些人文、族史资料,力争在内容与形式上更丰富、更完善,为以后其他各房有志之士续修族谱打下坚实基础。
古往今来,罗氏实属大姓之一。在国家最新的姓氏人口统计中,罗姓在中华姓氏排名中位列第二十。综观全族几千年来人物和事件记述,罗氏是一部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是传承本家族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金田官冲罗氏五修族谱》,必将在罗氏后裔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浩瀚谱牒,惠及后裔,卷帙告成,是以为序。

岁在丁亥(2007)仲夏,《中华罗氏通谱》湖南分会主编、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曾国藩研究所研究员、金田官冲罗氏誉氛公三房、平康公第三十代嗣孙时锦绍志氏拜撰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