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文物古迹

汉口最后的堤外老街 罗家墩正街

  发布时间:2004-07-22

沿水而兴的汉口曾经有几条紧靠汉水边延伸的街道,如宝庆河街、五彩巷等等,它们在1954年大水后逐渐拆除,特别是修了堤防以后,沿河大道以南的堤外除了单位建房不再有民居了。但是,很多人不会想到,如今的汉口堤外还保存了一条河街,那就是罗家墩正街。它是目前汉口惟一存在于堤外的一条老街。

  “曲莫如汉”的汉水流进汉口遇到的最后一个大弯道在琴断口一带,北岸有一块高地叫罗家墩,大约从明末开始有江西罗姓人家在此生息繁衍,这块无名土墩就定名为罗家墩。至清代形成滨河小镇,始称罗家墩集,是口以上至舵落口及整个古田地区的商业中心。人丁兴旺的罗姓子孙逐渐分布到河边二三里的范围,其间林姓也发达起来,成为这一带的第二大姓氏。因林姓与罗姓始为姻亲,故此地素有“林罗不分家”之说。

  从古田三路过襄河堤走进罗家墩正街,恍如回到过去的汉正街。长约百米的街道,曲折逼仄,街心竟由宽约两米的麻石铺成,从上面一步一步地踏过,数来有323块,比汉正街药帮一巷那条石板街要少一百多块,石面也不及药帮一巷的那样光滑平整,毕竟走的人要少得多。然而,这汉口仅存的第二条石板街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是丰富的。那一块一块的石板中,可以发现“源记公司地界”、“培德公司地界”及“方海寿地界”等铭刻,见证了这一带曾经的繁荣。

  罗家墩正街过去店铺林立,据说仅肉案子就有七八家,还有剃头铺、照像馆、邮政局等,如今尚存的那间土木结构的大屋就是过去的合作社,里面宽大无比,卖过各种百货,还包括煤油、农具等等。从门上残存的文革语录来看,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还是门庭兴隆的。当周围还是一片广阔菜地的时候,罗家墩正街的中心地位不可替代,此地陆续兴起的一些单位当初都以罗家墩为通信地址,职工们休息时相互吆喝着“上街去哦”,就是到罗家墩正街上来。连河那边汉阳的,也过渡到这里来赶街打货。

  由于街面繁华和风貌古朴,上个世纪60年代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大浪淘沙》时,就以罗家墩正街为外景地,其中斗地主恶霸的镜头就是在现在的27号吊脚楼式老屋门口拍摄的。据曾在影片中饰演一个铁匠的女儿的现古田路中学书记钱品芳回忆,当时周围好远的人都来观看拍摄场面,那是罗家墩正街最后的辉煌。如今,土木结构的住宅只剩下四五家了,街上的百年老屋大多改建成能防水的砖混结构楼房,古风渐失。因堤南地势低洼,夏秋常有水患,是罗家墩正街人的头疼事,也是我市防汛重点地段之一。1998年的大水,街上大多数房子都没了顶。街上的人都过堤内投亲靠友安身。

  如今街上的人瑞是92岁的童婆婆,她的娘家在河南边的扁担山附近乡里,22岁时嫁到罗家墩来,一直以种菜为业。至今70年过去了,娘家每年还有人来看她,维系着一种乡情。童婆婆说,罗氏宗谱排序在她爹爹前后为“传家义方世”诸辈,以后取名就乱了(另据我们了解,罗家墩堤内“先、礼”字辈较多)。童婆婆现在是辈分最高的,她有三男二女、10个孙子,目前已有四五个重孙。罗家在小湾原来有祠堂,朝祖宴会时,罗家能拿筷子的都可以去吃,林家则儿子伢可以去吃,姑娘伢不能去吃。谈到门前的石板路,童婆婆说,“我听我婆婆说是各家出钱修的,我们屋里出的是100块大洋。”石板路有行走之便也有排水之利,六几年和七几年都由各家摊钱维修清淤过,下面是齐腰深的沟。

  罗家墩正街上的居民还残留着农耕习俗,家家在河滩上开荒种地,若有自家吃不完的蔬菜则到堤内社区去提篮小卖,言称“河里的菜”。挂着“罗家墩正街”铭牌的33号这家门口就摊晒着刚收获的蒜坨和豌豆,有一种浓厚的农家气息。隔壁一个中年人拎着两蔸南瓜秧去移栽,是因为听说明天有雨。

  汉水原来近在街头,挑水洗衣都在河边码头。从27号门口的两块自来水表箱看来,1965年罗家墩正街上有了第一块共用水表,1971年又增加了一块。现在各家各户都安上分表了。其他方面,用电、电视电话均跟外界连线。临别时,我们笑问那些聚精会神地打着麻将的人,“你们也兴‘赖子’吗?”答曰:“兴兴兴,这些都跟堤内的一样。”

下一篇:罗适故里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